從先秦古籍和古代神話傳說中,基本可以窺見遠古原始部族的分布。但隻有弄清古代部族的遷徙史,才能探索出中國虎文化發展的脈絡。
前文提到,我國的虎文化源於西部,以“昆侖山”為中心,不斷向東方發展。明白地講,遠古洪荒時期,生息於青海、甘肅、陝西等地崇拜虎圖騰的古戎狄(古羌人),他們還沒有進入農耕社會,而以畜牧為主,是居無定處,逐水草放牧的強大遊牧部落。為了牧群的興旺,他們到處遷徙,總想找到水草豐美的地方。他們善於騎射,逐漸出現了軍事集團和軍事組織的國家。他們沿著黃河遷徙到中原、華北及遼河流域。
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東遷的部族有先有後,又分出了若幹部族的分支,便是《山海經》所說的“山”,或成為很多部族聚居的“國”。當然,這種國還不具備文明時代的國家條件,而處於原始狀態,隻是由部族軍事首領和神職的巫師所統帥的族群。首領是在部族中推舉產生的,當時還沒有皇權的世襲。
先進入中原、華北地區的虎部族,與當地的土著東夷部族,和從南方進入中原、華北的苗蠻部族,可能有很長時間的共處共居。當後期從西方進入中原的部族,為了奪取生存的空間,便發生了部族之間的衝突和戰爭,戰敗者或向南方撤退,或融於戰勝的部族,便出現了多民族的融合體,形成強大的“華夏”民族。他們自認為自己處於地域的中央,便自稱為“中國”,對周圍沒有融合的部落,便稱他們為狄、戎、蠻、夷。這種稱謂是強加於人的貶稱。
當西方崇虎的部族建立國家政權後,部族的信仰便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意識,崇龍、崇鳥的部族信仰就居於從屬的地位。而農耕社會普遍形成後,人類的生存更依賴自天而降的雨雪,便製造了自己的崇拜物――龍。後來由於統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加以推崇和神化,龍的地位陡然上升,虎則變為從屬。
在甘肅隴西秦安縣發現7000餘年前大地灣古人類的遺址,在這兒建有寬大的原始宮殿,是部族首領集會的地方。大概先民們已進入了“古城古國”,已建立了軍事集團。
在他們住室的地上,發現繪有一男一女,並畫了一個長框,表示地穴,繪了一支雄虎跟隨一隻母虎,可能是祈求生育繁衍。兩隻虎的造型似“地老虎”螻蛄,可能如後世漢代的?媵。“媵”是祭祀的名稱,?是虎類,古時常以立秋祭獸王,王者亦借此日出獵,以祭宗廟,故稱?媵之祭。
而大地灣古人類的?媵之祭,“可能是圍獵祭祀活動,也可能是外出打仗,進行原始殖民祈禳祭祀。”
河南濮陽西水坡6000餘年前墓室的蚌塑龍虎,陪伴於一個死者的左右,這位死者不是一般的人物,可能具有黃帝或顓頊的神格。他們從西方進入中原後,經過部族間的反複角逐後,已居於統治地位。從龍虎蚌塑的方位和第二組蚌塑均以虎為主體可以看出,其他部族的龍文化和鹿文化便處於從屬的地位。
範文瀾先生分析華夏的“夏”字,有“西義”,“夏又含有雅、正、大等意。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即雅詩……齊、魯、衛等大國諸侯本從西方遷來,因之東方諸國稱東夏,東西通稱諸夏”。他還認為,周朝崇赤色,大的祭祀用?牛(即紅色的牛),“華”含有赤色的意思,“凡遵守周禮尚赤的人和族,稱為華人或華族,通稱為諸華”,或“華夏”。
“最基本的涵義還是在於文化。文化高的地區即周禮地區稱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稱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對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禮的人或族稱為蠻、夷、戎、狄”。
即使與黃帝同姬姓,同族,因處在西方或北方“飲食衣服不同,貨幣不通,言語不達”,便稱他們是諸戎。西方的薑姓戎,與東方的齊國同姓同族,因仍留在西方,未能遷到東方,所以也稱他們是戎狄。或者都處在中原地區的姬姓部族和國家,因不遵周禮,也稱他們為戎狄,如西周京畿附近的陝西臨潼,便有個女王統治的姬姓國家,名為“驪戎”。在關中東部的大荔縣,還有“大荔戎”。
另外還有部分西方崇虎的部族,從四川嘉陵江上遊沿長江而下,有的進入湖北、湖南地區。有的因受其他強大的部族逼迫,向西藏和新疆地區發展。有的遷出後又返回,或留在四川,或進入雲南地區。
前5000年至前3000年新石器時期的仰韶文化,分布在黃河流域,是西方部族創造的文化。而浙江餘杭出現的5000年前的良渚虎文化,是當地古越部族的文化,還是有外來遷入的文化,目前還是個謎。
著名的炎、黃兩個西方部族,傳說都是從少典氏、有?氏氏族中分離出來的,兩個部族在今河北省北部涿鹿縣阪泉爆發了一場大戰,是同父母的兄弟之爭。這種說法古代便有人懷疑,因為炎帝部族早於黃帝五百年進入中原和華北的,並與蚩尤的苗蠻結成了聯盟。
一個部族有影響的首領,死後仍以他的名字為部族的名號。如傳說黃帝“生於壽丘”,就是今日的山東曲阜,又說生於今河南省的新鄭。這兩處都不可能是最初的黃帝初生地,因黃帝部族原生息在甘肅的隴東和陝西的西部,不可能遷到山東、河南後才生下部族的首領。又說他居於“姬水”,“姬水”在何處很難查考。周的祖先後稷,姬姓,是黃帝的後裔,生於陝西的西部。而黃帝的正妻嫘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又名青陽,“降居江水”,第二個兒子叫意昌,“降居若水”。江水即岷江,若水即雅礱江,都在四川省的西部,是古羌人的居住地。《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黃帝的孫子“始均生北狄”。北狄部族在陝西北部。
看來,黃帝部族曾活動在四川西部,甘肅東部和陝西北部,而後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再轉入河北的北部,在涿鹿戰敗蚩尤和炎帝後,南徙到山東曲阜,再徙河南的新鄭。
炎帝是薑姓部族,最初的基地在陝西的寶雞地區的羌水流域,今日稱“渭水”。羌與薑兩字音近通用,以薑為姓。薑姓的封國多在河南省,可能炎帝遷徙的路線是從寶雞地區出發,出潼關,沿著黃河的南岸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