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文化傳入後,經過一段時間,必然會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同時,這也說明中國文化曆史的悠久,外來文化隻有融入中國文化才能生存。如觀音菩薩由生胡須的男性,變成婷婷玉立的女性。舞獅也是如此。
自6世紀的南北朝時期,南朝各代帝王和顯貴們在南京附近的句容、丹陽等縣的陵墓設置石獅雕像,由於雕刻者沒有見過真獅子,隻能憑想象設計獅子的形象。如梁代貴族南康簡王蕭績墓前的獅子造型,體積高大,張口吐舌,四條腿特別粗壯,顯得凶猛、威武,令人望而生畏。獅子的臉部和發際以半圓形分開,突出了獅子的長鬃毛;藝術上古拙。
另一座石獅樹在梁武平侯蕭景墓前,造型渾厚,挺胸體圓,鬃毛以陰線刻圈紋,也是張口露齒,吐著長長的舌頭。這便是中國戰國以來鎮獸的特征。這兩種石獅,胸部都刻有翅膀,受中國古代飛虎的影響所致。唐代順陵――武則天陵墓的石獅,近於寫實,但誇張了獅子的體魄,將前肢和足爪,刻畫得特別堅實有力,加上整體的威勢,似發出震天的吼聲,氣勢逼人,顯示了王權的威儀。
舞獅在中國出現後,形成了南獅和北獅兩種造型風格。北獅的頭部造型,從鼻子到下巴都是豎直的,眼睛呈目字形,頭部形象仿商周時期石雕虎和玉虎的造型。隻是頭頂加了佛頭上的旋渦紋高肉髻。北方舞獅的獅皮,有紅、黃、綠多種顏色,扮獅的人要用“獅皮”裹起來,人腿也要包上鬃毛,可能保留了唐代“五方獅”的傳統。
南獅的獅頭造型,源自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虎頭造型,多層的圓睛,寬鼻闊嘴,頭豎環形耳。虎皮多是黑色和白色,當地稱為“張飛麵”和“關公麵”,符合我國曆史上尊崇的黑虎和白虎的觀念。表演時,一人舉著獅頭搖擺,一人在後邊撐著獅皮,扮獅的人下體不遮蓋。與廣西柳江沙坑鎮廟宇舞虎壁畫相對照,是何等的相似,也是“一人抓虎頭,一人撐虎尾,虎頭被高高舉起”。這說明,南方的舞獅源於古代的舞虎。400多年前留下的壁畫,便是可靠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