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代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日趨淡化,靈獸的形象演化成宮廷和民間的遊藝活動,並出現了角抵性質的象人鬥虎、鬥牛、鬥獸、鬥兕(雄性犀牛)及羽人戲龍的表演。大概這種演藝活動漢代很盛行,所以大量出現在漢代墓室畫像石的雕刻上,供王公、諸侯、貴族們死後也能觀賞到這種百戲。畫像石雕刻的象人頭上都戴著麵具,如凶神似的猙獰,許是真實的扮相。而虎、牛和兕則是自然界中真實的樣兒,一個個奔騰跳躍,似乎發出驚人的吼叫,張牙舞爪地撲來,正與人展開一場生死的搏鬥,令人驚心動魄。象人有的是一個人,有的是兩人,有的持長矛,有的徒手,有的舞動長長的衣袖,或戲弄,或抓住獸角正在角力,或騎到虎背上。畫像石上的羽人形象很瘦小,背上有雙翅,手拿仙草。這種造像不一定是真實的形象,為了給人以視覺上驚險的氣氛,作了誇張的表現。因宮廷和民間的象人鬥虎,屬於百戲的一種,虎和其他獸類均是由人扮演的,不可能將虎從籠中放出來表演。
漢代也有人鬥真獸的記載,如孔臧寫有《諫格虎賦》:“格虎於其廷,以此為至樂”。《西京雜記》也記載:“廣陵王胥有勇士,常於別圃學格熊,後遂能空手搏之。”這位勇士是到養動物的苑中練習與熊格鬥,並不是供人娛樂表演,而且這種與真獸格鬥並不普遍。
用人表演獸類,早在4000餘年前的虞舜時期就有了,名謂“百獸率舞”。《尚書?虞書》中記載舜帝任命百官時,便任命夔主持樂官,來教育年輕人。夔回答道:“啊,我敲擊著石磬,使各種獸類都依著音樂舞起來!”這大概是當時遊藝性的舞蹈,由人扮演虎羆熊豹等百獸。
東漢張衡《西京賦》中記載“程角抵之妙戲”演出時的情景:“總會仙倡,戲豹舞羆。白虎鼓瑟,蒼龍吹?。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揚而委蛇。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唐人薛綜注:“仙倡,偽作假形,謂如神也。羆豹熊虎,皆為假頭也……洪涯,三皇時伎人,倡家托作之。”
西周時期,“象人”是喪葬時演出的歌舞木偶,稱為“喪家樂也”。到秦漢之間,便由人扮演的“象人”,戴著麵具進入宮廷和民間百戲表演之中。如當時有“蚩尤戲”,蚩尤的扮相是“牛耳,須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司馬遷在《史記?樂書》中記載“今冀州有蚩尤戲”,說的是兩千多年前。今河北省南部的磁州等地,仍有蚩尤戲的遊藝表演。
漢武帝時,將角抵並四藝之樂,經常在宮殿表演。元封六年“京師民觀角抵於林平樂館”。京城的“平樂觀”是皇家專門表演角抵戲的場所,並招待過少數民族的代表。
漢宣帝時,曾親臨平樂觀,會見匈奴使者、外國君長,並一起觀看角抵戲。這次演出,象人鬥虎、鬥牛、鬥兕獸是不可少的。漢代畫像石上雕刻“角抵舞象”,正是當時演藝活動的形象寫照。
《後漢書》記載順帝時,有月氏國、安息國、疏勒國向東漢王朝獻師子(獅子)、封牛的事,這些國家的地域當在今天的伊朗和我國的新疆等地。所獻的珍禽異獸都圈養在皇家的苑圃內,不向民間開放。
“獅子”這個詞是某種伊斯蘭語的語音,可能與波斯語有關(sét),也可能是從栗特語的st w或sar e來的。所以說“舞獅子”起源於域外。
傳說張騫出使西域後,西域與內地的交往日益頻繁,西域特產的獅子和舞獅子也傳到內地。
唐代詩人李白和白居易都寫過《西涼伎》,詩中都說到舞獅子。李白的詩中還提到獅子舞是安西都護府進貢來的。當時的安西都護府管轄的範圍在西域的天山南路,龜茲便在其內,在今日的南疆地區。當時,引獅郎叫胡人,有的叫回回(湖南),有的叫達摩(廣東)。
白居易在《西涼伎》詩中這樣描舞獅子:“……假麵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裏。紫髯深目兩胡兒,鼓舞跳梁前致辭。”
《新唐書?音樂誌》在“龜茲伎”條下記有舞獅內容:“設五方獅子,高丈餘,飾以五色,每獅子有十二人,衣執紅拂,首加紅抹,謂之獅子郎。”
唐代還把舞獅子發展成有伴奏的大型舞蹈,如“九頭獅子”,“五方獅子”。後者歸入立部伎的“太平樂”。由人扮演五頭不同顏色的獅子,其中又分“文獅”和“武獅”。文獅表演獅子的溫馴,武獅表演其勇猛,有的還增加“獅子帶仔”。並且還將獅子諧音喻朝中輔太子的“太師”、“太保”。由於獅子賦予了宗教的內容,舞獅便壓倒了鬥虎、舞虎的遊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