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過去都有土地廟,他是土地的保護神,華北叫土地爺,華南叫土地公,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家人稱他為伯公。土地公在道教諸神中神格較低,廟也矮小,是城隍的下位神。但他為世人防災驅邪、保護農業豐收辦了很多好事。在土地廟內,有的也供虎爺,據說虎爺可守廟,還可消災,驅魔驅疫。在雲南農村便供有“雷霆白虎之神”,還有“本境山神土地神”紙碼。山神本來是虎,而刻印的紙碼圖像卻是手杖利劍的武士。
土地又是管理一方的社神,紙碼圖像是老翁的樣兒,在土地公的下方,刻繪一隻伏臥著的虎,兩旁題字“威震山川”。
福建等地移居台灣島的移民,有的人家渡海時也攜帶黑虎木雕家神和石雕神虎。大概祈求神虎保佑渡海安全,也保佑台灣新居的安全。日久後,虎神便移到廟堂,供人們祭祀。
台灣台北市的萬華宮內,有“供奉大眾爺的昭顯宮,虎爺便供奉在右邊董大爺的神龕下,共有六尊,其中一尊特別古拙可愛,以石頭雕成的,色澤烏墨如漆,前腿微屈前蹬,後腿出力挺直,仿佛立即就要跨步出去”。據說是一家的阿公從福建安溪帶來台灣的,是福州一位師傅的傑作。
有人說,“虎爺保平安去疾病。不管哪一行一業,凡是生意不好,久病纏身,都可以來這裏祈福保佑。”這尊虎爺身上還穿著彩色刺繡的衣服,頭下有彩色繡花胸罩,可見人們對這尊黑色虎爺的虔誠。
台灣和福建十分尊崇宋代名醫“保生大帝”吳本(音tāo),是道教諸神之一,祖廟是福建的慈濟宮,又名白礁古宮。明朝末年,鄭成功在廈門和龍海白礁堅持抗清鬥爭,許多白礁子弟參加了先鋒軍。收複台灣出征前,軍士們到保生大帝神像前包一撮香灰,帶到身上,祈求神靈保佑。
清初,台灣瘟疫猖獗,台灣的福建移民渡海來請白礁慈濟宮保生大帝的靈身,供於南郡,由此瘟疫絕跡。從此後,台灣各地修建保生大帝廟宇,多達160多所。在台北保安宮中,有一座黑虎爺,人們為它穿了一件紅綢繡花的外套。當神明出巡時,轎夫們要穿虎皮斑紋衣以示清除妖瘴;或者將人的麵部繪成虎麵,穿虎皮衣在前麵開路。
為什麽保生大帝廟裏供虎爺,其中有段故事。傳說“虎性喜食人,有一次虎吃了一個女人,金釵?在它的喉嚨,經常發疼,保生大帝為它將喉中的金釵取出。虎為了感恩,發誓不再吃人,並願為保生大帝的部下,替他看守廟門。從此以後,虎常吃保生大帝的藥渣,所以能治療人類的病痛”。
虎文化不僅在港、澳、台地區盛行,在華僑較多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以及歐洲、北美各國,也隨華人移民而帶去了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