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生活習俗(二)

  斧 斧頭分為老斧、小斧、钁斧與偏斧四種。

  老斧:黃陵俗稱頹斧,構件有鐵斧頭和圓木把兩部分。斧頭全長約五寸,有斧腦、斧鉚與斧刃三個部位,斧腦為邊長各約一寸的正方形,中部有長方或圓形的斧鉚,下部為長約一寸多、稍弧彎的斧刃;斧把為長約1米的硬圓木,套裝於斧鉚內。老斧主要用以雙手握把劈大柴與砍伐樹木。

  小斧的體形與老斧完全相同,隻是稍小較輕便,主要用以單手握把劈小柴。

  钁斧的用途同於老斧,隻是斧鉚相同於钁鉚,故稱钁斧。

  偏斧的形狀基本同於小斧,隻是斧的左側為平麵,單麵磨刃,右重左輕,故稱偏斧。主要為木匠用具,農家也有使用的。

  16.籠 籠按其用途分為草籠、糞籠和菜籠三種。用圓木棍作係,荊條作經緯,相套編織而成。

  籠糞籠圓形直立,深約八寸、口徑約一尺多,係直長約三尺。主要用於擔土挑糞。

  草籠圖形直立稍鼓腹,大小不等,容積超過糞籠的三至五倍。主要用以擔運喂畜飼草。草籠也有用竹片編織的,美觀輕便,但容積較小。

  菜籠小於糞籠,質體不同,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有荊編圓形直立稍鼓腹的,有竹編圓形直立稍鼓腹的,也有用高粱稈的箭稈與細繩穿納成直立方形的。菜籠用以提菜、送飯、裝東西。

  芟(shān)麥稈 芟麥稈為平原地收割麥禾的工具,其構件有麥網、木舌、羊角、挺杆、拐把、手輪、拉繩與刃片等。

  麥網為扇形,用細竹片編織而成,高約將近三尺、底寬約二尺多,上部弧圓,竹片交叉處用膠布纏繞加固,中部向外稍鼓出,竹片的上頭套裝於彎曲竹棍內弧的細槽孔,下頭套裝於木舌麵的細槽孔,用膠布纏粘加固;彎曲竹棍的兩頭套裝於木舌的兩端麵部。

  木舌長約二尺、寬約一寸多、背厚約一寸多、麵部為斜坡的三角體木板條,底部從左至右等距約三寸左右釘有五道菱形上尖有彎釘的小鐵巴叫簸牙子,用以套夾刀片。

  羊角為前尖後圓,長約五寸、光麵的硬木,向外傾斜榫鉚套裝於木舌左端。芟麥時用以分開直立的麥禾稈。

  刃片為長約一尺多、寬約一寸多的薄鐵片,夾套於木舌底部的簸牙子與木舌之間,便於安上卸下,打磨鋒利。

  挺稈為長約二尺左右、徑約一寸、光麵的硬圓木,向外傾斜,下頭榫鉚套裝於木舌的右端,上頭榫鉚垂直套裝長約三寸、徑約一寸的圓木拐把。

  拉手輪為木製方筐形,一邊為輪可以轉動。兩根各長約二尺多的拉繩,上係於方筐手輪的前兩角,下分係於木舌右端。

  使用操作:執杆芟麥者右手緊握拐把,左手緊握手輪,拉展拉繩,雙手提起杆架,兩腿腳分開八字形右腿前左腿後一點站穩,腰稍前傾,兩臂向前伸直,使羊角平插入直立麥稈,刀片離地表約一寸左右,左手拉右手推,向左推進杆架,使羊角收攏直立的麥禾碰到刀刃即被割斷倒入麥網,順著杆架的前進方向與離心力向後,將麥網內的麥禾稈倒入自己身後所拉的麥席或麥笸籮內,然後再前進,再以前述的動作繼續操作芟麥。俗諺:“兩腿分開臂向前,雙手執杆向左砍,麥禾倒在網裏邊,順勢遂將籮裝滿”。

  芟麥較之鐮割要快速得多,一副杆架每天可芟麥約二十畝。但禾茬較高,損失較大,也稍難整理架馱。

  18.拉麥席 拉麥席是與芟麥稈配套使用的工具,主要用以拉載芟倒的麥禾適當集中,便於整理架馱。其結構是用邊長各約四尺五寸的方蘆席,前後兩端綁係長約五尺多的兩根圓木棒,再用數根細繩順直與交叉穿係拉緊加固。由芟麥者腰係細繩在身後耱地拉行,用以臨時擱置芟倒的麥禾。席上麥禾裝滿後,兩人雙手握木棒的端頭抬倒於地,也可由芟麥者自行扶倒於地,然後再芟、再裝、再倒地。

  19.拉麥笸籮 拉麥笸籮是與芟麥稈配套使用的工具,由笸籮與輪架組合而成。

  笸籮是用荊條編織的,口徑約四尺、深約一尺,大孔眼,用繩係綁於輪架上。

  輪架用木料製作,兩根抬杆各長約五尺,中部用三根木桄鉚套裝聯結,抬杆下部榫鉚套裝四條短木板腿,腿下部各有一圓透孔,是為軸孔;四個木質圓輪,各兩個用硬木質軸套裝聯結,再分別前後穿套於腿下部的軸孔。

  拉麥笸籮的用途與用法相同於拉麥席,較之拉麥席堅固耐用,但體重拉行與抬倒較費力。

  20.拉麥耙 拉麥耙是芟麥時必用的工具,其構件為頭與把兩部分。耙頭的脊梁為長約三尺、寬厚各約一寸的長方木條,木條上鉚套長約五寸、粗若手小指、下尖並稍向內彎曲的十數根鐵耙刺,背梁中部向後套裝一鐵褲,褲內安裝長約三尺的圓木把。

  使用時手握耙把,耙刺與地表稍傾斜,順地表擦行,以收攏芟麥時拋撒於地的零散麥禾。農諺道:“手握木把遍地走,十數鐵棍擦地溜,密密麻麻留蹤跡,到處遺失盡回收。”

  21.麥手耙 麥手耙是把芟倒的麥禾整理綁架馱子時的必用工具,其構件是頭與把的組合物。耙頭是長約一尺、粗若手小指、下尖上粗、粗端大彎曲的兩根鐵耙刺,粗端合並後接鐵褲,褲內安裝長約一尺、徑約一寸的圓木把。主要用以整攏、俯抱芟割倒的麥禾,以便架綁運回。

  22.麥鉤 麥鉤的形象結構基本相同於麥手耙,隻是頭大、刺粗、把長,較之粗笨結實堅固耐用。

  從田間收割倒運回的帶穗麥禾,在打麥場用木杈抖亂、挑立、暴曬,傍晚由多人用木杈挑起橫搭成豎立雞蛋形的大麥垛,臨時堆放。待田間麥禾收割運回結束後,再從麥垛上拉開攤曬碾打。麥鉤的唯一用途就是從麥禾□上耙拉開帶穗的麥禾稈,攤擺於打麥場。

  木杈 木杈是打場的工具之一,木質結構,有頭與把兩部分。杈頭為長約一尺二三寸、粗若手中指、前圓尖、後方直、中稍向下弧彎的四根木刺,後部以約二寸多的刺距,榫鉚套裝於長約一尺、寬厚各約一寸的前梁與後檔;木把為長約四尺,徑約一寸多的圓木,前端榫鉚套裝於前梁的中部,釘於後檔的中上部。

  木杈主要用以抖亂、挑立、翻轉、攤曬、起攏、端送禾稈。

  還有六股、八股,刺距約一寸多的木杈,俗稱撒杈,主要用以拾攏碾打後的短小秸稈。

  24.秸杈 秸杈是打場使用的工具之一,也是最大的農具,除過兩個小鐵軸外,全為木質結構。其部件有:大梁、杈刺、馱梁、杈腿、杈輪、推拉杆與推拉手把等。

  秸杈大梁為長約四尺餘、寬厚各約八寸的硬方木。

  杈刺為長約四尺五寸、寬約二寸、厚約一寸多的五根硬木條,刺尖下部為斜坡,便於著打場地麵擦行,刺根部約以三寸的間距榫鉚套裝於大梁的前部。

  馱梁為長約將近一尺、寬厚各約二寸多的硬方木條,和長約七八寸、寬厚各約二寸多的兩根方木條,榫鉚相套裝,再榫鉚套裝於刺根部下的大梁,馱梁緊靠並馱扶杈刺。

  杈腿為長約七八寸、寬約二寸多、厚約一寸多的四塊硬木板,兩兩相距約一寸多、平行榫鉚垂直套裝於大梁下部的兩端,腿的下部各有一徑約七八分,相互對稱的圓透孔,即為輪軸眼。

  輪為厚約一寸多、徑約七八寸的兩個硬圓木盤,中心各有一長約五寸、徑約七八分的圓鐵軸,穿套於兩腿中的軸孔,兩腿夾一輪。

  推拉杆為長約四尺五寸,寬厚各約二寸多的兩根硬方木,前榫鉚套裝於大梁後部的兩端,後榫鉚套裝於推拉手把的兩端,中間有雙十字形的木桄相聯結。大梁、杆、把呈梯形。

  推拉手把為長約二尺多、寬厚各約二寸多的硬方木條,兩端弧圓稍細,榫鉚套裝於推拉杆的尾部。

  用途:主要用以拉運從麥禾□上撥拉下的帶穗禾稈,送至場中挑開暴曬碾打;拉運碾打過的禾秸草出顆粒場外,準備搭磊麥草□以作牲畜飼草。

  操作:把碾打過騰淨顆粒的秸稈草,用木杈挑成較大的堆,兩人分別左右手執秸杈杆對準草堆,猛跑一小段距離,秸杈刺著場地向前平鏟推進,刺進入草堆底部,然後壓尾起刺,抬扶起秸稈草,送出顆粒場。

  農村的秸杈很少,隻是少數大家戶製備自用,小家戶可以互借使用。

  25.壓場碌碡 壓場碌碡是用細沙石加工成直桶滾圓體,大小不等,一般長約一尺多,兩側為徑約一尺多的等圓平麵,兩圓麵的中心各有鉚,安裝一長約七八寸、徑約一寸多的圓木軸。使用時再套木夾板,俗稱碌碡夾。

  碌碡夾板是長約一尺多、寬約四寸、厚約一寸的兩塊木板,各一端有徑約二寸的圓透孔,分別套於碌碡側的木軸;各一端有一鉚,穿套長約二尺的木挺棍,再用繩係緊。

  推杠為長約四尺、徑約一寸多的木棒,杠中部係一長約一丈的繩,繩兩端分別拴係於夾板與挺棍的交叉處如。

  使用時,由兩人腹抱推扛的兩端,推拉碌碡向前滾動,直行至場邊,人與夾、碡調轉方向再返回推進。

  壓場碌碡主要用以壓平、壓實、壓光打麥場地。在打麥前的月餘時間內,每次雨後必須壓場,以場地皮稍幹不粘泥為宜。為使碌碡不粘泥,在場地一邊遍灑寬約四尺多的麥魚或碎麥草作墊,一人逐掃麥草位置,碡滾其上即可。也有由一人手執糞籠,內裝草木灰置於碡上,隨著滾動灰灑碡身,亦不粘泥。俗諺:“三月不壓場,麥在土中揚”“圓柱碌碡圈圈轉,壓實場地平光展,豐收年景加油幹,好打麥子吃白麵”。

  碌碡壓場碌碡也用於壓實、壓平磚石砌築的窯背,以防滲水與利於排水。

  26.碾場碌碡 黃陵地區把打場稱為碾場,因係用碌碡碾滾擠壓出穗中顆粒,壓碎、奪綿禾稈以作飼草,故稱碾場。

  碾場碌碡是用帶顆粒的硬粗沙石料加工而成,形似側置的短腰鼓,大小不等。一般為橫長約二尺,兩頭為徑約一尺多的兩個等圓平麵,兩個圓麵中心各有一方坑,內鑲嵌約一寸左右見方、厚約一寸左右,外平麵有徑約一寸左右、中深約一寸左右的圓錐形凹窩的鐵臍窩。

  使用時,由兩頭牲畜拉動碌碡滾動,在場地攤曬的禾稈上逆時針方向轉圓圈,由一人手執韁繩,掌握前進的方向路線,驅趕牲畜前行。

  27.連枷 連枷為枷片、木軸與木把三個部分組合而成。枷片是用長約六尺的數根棗條編織成長約二尺四五寸、寬約三四寸、上端為環形的片狀,再用皮條辮式拴係加固;木軸為長約五六寸、兩頭稍粗大的木棍;木把為長約四尺左右的圓木棒,一端頭有圓透孔。木軸橫穿套於夾環與把孔。

  使用操作:雙手前後執木把,在空中輪動枷片轉圓圈,著場地即可打穀物,使顆粒離穗脫殼。主要用於脫打少量穀物的顆粒。是未能上場碾打的穀物的小型簡易的脫粒工具。

  28.推板 推板是打場的工具之一,木質結構,大小不等。一般是長約二尺、寬約六七寸、前厚約三分、後厚約一寸的一塊長方形木板,在板麵的中後部有淺槽,套裝長約四尺左右的木把,套裝處用鐵釘釘固。

  使用時雙手執把再頂於腹部向前推行。用以推全碾打後混有殼皮等雜物的顆粒,推開、起攏暴曬前後的顆粒等。

  29.推旁 推旁也是打場的工具之一,木質結構,大小不等。一般用長約二尺、寬約五六寸、厚約一寸的一塊長方形木板,中間榫鉚套裝長約四尺左右的圓把即成。有的還在把與板的榫鉚兩側加釘短木條,使木板不致前後搖動。其用途與操作同於推板。

  30.曬麥耙 曬麥拉耙的結構同於推旁,隻是在板麵的一長邊有數道方形或長方形的鋸牙刺。主要用以拉動翻轉攤曬的顆粒。

  31.木鍁 木鍁是打場時的揚場工具,木質結構,構件有鍁板與木把兩部分。鍁板為長約一尺、寬約六七寸、厚約三分的長方木板,前端稍薄,後端稍厚,中部向下弧彎略呈凹形,後兩角稍截鋸成四個角,成為雙角的肩。木把為長約四尺多的圓木,前端長約三寸為方形體,用兩道釘釘於鍁板麵的後中部。

  新中國成立前,用木鍁鏟拾糞土並揚場,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鐵鍁的普遍使用,木鍁純屬揚場工具。

  揚場,是把碾打後堆全並混有塵土、殼皮、碎秸稈等雜物的顆粒,用木鍁上揚空中,由稍大的自然風吹去雜物,因顆粒較重則直垂下落堆全,由一人逐掃去顆粒堆麵的空穗與碎秸稈等。

  揚場是農活中三大技術生活之一,要分別能以左右手為主力前握掀把上揚,上揚出去混有雜物的顆粒要順掀板溜出成條形片狀,均勻灑開,便於自然風吹去雜物。

  32.簸箕 簸箕是用剝皮柳條與細繩編織而成,有舌、幫、底、掌、角、沿六個部位。舌為長約二尺多、寬約一寸多、厚約半公分的薄柳木片,用細繩穿釘於底柳條,兩角呈八字形,底平,幫從角向後逐稍斜立至掌,掌高約五寸,略呈W形,沿用數根柳條加寬加厚,用細繩穿釘於幫與掌的柳條,再用壓扁的蘆草根或藤片轉圓圈加固。

  簸箕是打場與碾磨生活中的必用之物,用以攬裝、簸揀麥子、穀物與麵粉等。

  33.鬥 鬥為木質,用厚約三分的五塊木板做壁與底,用鋸勒成眾多的小榫鉚,套裝成略似正方形的容體,鬥口為邊長各約七寸的正方形,相對的兩邊有一木提梁,鬥底板為邊長各約六寸多的正方形,四塊壁板的中長各約八寸,立邊向外弧糨,形成鬥壁向外鼓腹,因此俗稱窩板鬥。還有侈口、斂底的倒梯形體的鬥與正四方形體的鬥,但均很少見到與使用。

  鬥是打場與碾磨生活中的必用之物,也是容量器具。一鬥為十升,一升為十合,十鬥為一石。一鬥麥子重約三十六市斤,一鬥豆子重約三十六市斤,一鬥糜穀重約二十八市斤。

  升子仍為木質、侈口、斂底的倒梯形容體,沒有提梁。合子形似升子,但很少見到與使用。

  34.鍘子 鍘子為木鐵結構的器物,有背、刃、墩、牙、椽與環等部件裝訂組合而成的加工器具,用以鍘碎喂牲畜的飼草。

  鍘背為鐵質,厚約三分、寬約一寸、長約二尺多,頭端部為弧彎形,頭端距沿約一寸左右處有一徑約四分的圓透孔,尾部有空圓鐵褲,用以安裝長約五寸,徑約一寸多的圓木把,鍘背內側有深約七分的鐵槽縫,用以套夾鍘刀片。

  鍘刃即鍘刀片,寬約五寸,背長約二尺多,兩頭弧彎再直長約四寸,刃部稍弧彎,長約二尺多。

  鍘墩為木鐵裝訂組合,用長約四尺、徑約八寸左右的硬直圓木平置於地,上弧圓下平底,兩側下半部稍平直,底寬約八寸;墩的頭部為長約三寸多、寬約八寸、厚約六寸多的長立方體;墩的尾部為長約六寸多、厚約五寸、寬約八寸(最好為大於墩木經的八字形或梯形)的長立方體;墩的中部為身,長約二尺多、上鼓圓、下平底,墩腹麵中部順長有長約二尺多、寬約三分、下至底平的透槽縫;槽縫的左側壁從底平向上高約三寸多、長約二尺多全部切除掏空;槽縫的頭端至邊約一寸多與底平向上約五寸的交叉處,有一平直圓透孔,稱為椽眼;墩的鼓腹麵用長約二尺多、寬約七寸(中部順直長空開墩木槽口)的薄扁鐵包釘,兩端的扁鐵上用長約一尺三寸、寬約六分、厚約半公分的扁鐵半環形包釘加固;槽口從後端起,兩側距口沿約六分,等間距約一寸多、直排、橫平行固定裝套長約一寸多、寬約六分、厚約三分的十對稍斜立的長立方體鐵質鍘牙。

  鍘椽為長約一尺、粗如手中指的鐵椽,一端稍粗且頭部為泡蓋並有扁形鐵環,一端稍細尖,用以穿過鍘眼固定鍘刀背。

  組裝配備:鍘刀片背部套裝於鍘背的鐵槽縫內,夾緊固定,鍘背頭部放入鍘墩槽口,背眼對準墩眼用鍘椽穿套並環係掛於墩環,鍘刀刃部放入鍘墩槽縫內相合。

  使用操作:鍘麥秸草時,一般需四人搭檔配合,一人入草,一人壓鍘把,一人遞草,一人擔運鍘碎的麥草入庫暫存備用。

  農村人對鍘子所編的民俗謎語:“老虎巨口大張開,牙齒長在嘴唇外,不吃糧也不喝水,專為牲畜吃得美。”

  隨著鍘草機的應用普及,鍘子也將被逐步淘汰。

  35.麥草鏟 麥草鏟由鐵鏟與木把組合而成。鐵鏟分為鏟頭、鐵杆、鐵褲筒與鐵踏拐四個部位。鏟頭像古代的兵器鉞,長約三寸、寬約二寸多、厚約一寸多,前端為弧形刃;鐵杆長約一尺、稍弧彎、寬約八分、厚約三分,下接鏟頭,上接鐵褲筒;鐵杆的中部內弧彎側垂直聯結有一長約二寸、寬約八分、厚約三分的鐵踏拐;鐵褲筒內安裝長約一尺的圓木把。

  農家喂牲畜的長麥草必須鍘碎(短),長約一寸多。鍘麥草時先從麥草□上用手拔下(出)長麥草,□的餘草必須拔(切)齊,以防淋雨。□的中上部的長麥草因壓力小易於用手拔下(出),下部即用麥草鏟鏟切齊。也有用手拔齊的,不過較費力氣。

  使用時,雙手緊握麥草鏟的木把,單腳用力向下踩踏鐵拐,即可鏟切斷用與留的長麥草。

  36.打牆杵(chǔ)子 打牆杵子也簡稱杵子、石杵,由杵頭、杵杆和手把三個部件榫鉚套裝而成的建築工具。

  杵頭是用堅硬、質重的青石製作而成的扁圓體,略似光麵的小南瓜,上下徑約五寸,左右徑約七寸,側與底弧圓光滑,上部弧稍平,中心有深約一寸多、徑約一寸多的圓鉚。杵杆為長約一尺七八、徑約一寸多的直圓木棒,下頭開劈如斜形鉚口,榫安於杵頭的石鉚口中,上頭打牆杵子、土坯架子榫安於手把的中部。手把為長約一尺、徑約一寸多,兩頭稍細光的圓木棒,中間與杵杆呈丁字形榫鉚安裝。

  石杵由一人操作,稍彎腰雙手左右握把,提起杵頭離地表約一尺二三寸,用力下捶,一個點連續捶打兩次,第一次定準位置稍用力,第二次用大力,倒退挪位遍打虛軟的土層麵,使之堅硬結實。

  農村修建住宅,是用石杵夯打地基、土牆、土坯、幫畔與磚石窯背的土層等,也用以夯打耕地的塄畔與水衝窟窿等。

  打土牆以中秋時間為宜,因秋季多雨,便於采取濕土;陽光較強,便於新土牆幹固硬化;農活較閑,便於使用勞力。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農民生活的提高,農村已經逐步用磚砌牆代替土打牆,既堅固耐用,又整齊美觀。因此,石杵的使用量也在逐步減少。

  37.土坯架 土坯架為小木板製作的建築加工器具,用以打土坯作為建築的砌牆材料。

  用厚約五分、寬約二寸,長短不等的四塊小木板作前後左右擋板,兩側擋稍長且相等,前端榫鉚套裝於前擋的左右兩端,稍能活動;兩側擋後部內側各有一直立的淺槽,槽內套夾後擋板;再用一稍長大點的凹形方或圓木條套夾於兩側擋的後頭,使其成為30×25×6(公分)的長立方空間。

  使用操作:把土坯架平置於稍大於己體的平光麵石板上,架內壁與石板麵稍勻灑草木灰,以利不黏土;飽鏟三鍁濕度合宜的素黃土倒於架內,用雙腳撥平三跳踩實;用打牆石杵橫排三行槌打十二個杵窩,每窩連捶兩次;用腳後跟踢去凹套檔,雙手執兩側檔的後頭,夾扶立架與土坯,稍分開兩側檔,右手執後檔中部,左手執前檔中部,倒轉扶立架與坯至胸前空中,左手順即取掉左、右、前檔架,再按穩土坯,送至曬場側立擱置,順即取回後檔,再套坯架、灑灰、裝土、踩打。俗諺把打土坯的動作歸結為:“三鍁、六腳、十二個杵窩”。

  農村把土坯稱為“胡基(qǐ),把土坯架稱為”胡基(qǐ)架“,把打土坯稱為”打胡基(qǐ)。

  把濕土坯送到曬場平地,底、麵相對,稍留空隙、橫豎稍斜排,上下層稍交錯咬槎垛壘成牆,遇雨必須遮蓋保護,曬幹後即速運回幹儲,以備建築時砌牆使用。

  38.磚鬥 磚鬥也叫磚坯鬥,是手工製磚的工具。用厚約一公分、長短不等的六塊小型硬木板,分別作為前、中、後、側檔與底板,榫鉚套裝成一個長立方體,體內有兩個同大的26.6×13.3×6.7(公分)的長立方空間的容體,各檔與底邊用薄鐵皮包釘加固。兩側檔的端頭為斜坡並與底板成半空槽,是為雙手的抓端處。

  製磚坯,是用素黃土加水滲透,用人的雙腳反複踩踏調和,再用專製的鐵鍁多次翻轉倒過調和成稠泥;把磚鬥平置於凳或小土台上,空開兩頭的雙手抓端處,左手抓取少量草木灰或沙子,撒入磚鬥壁底,雙手合抱調和好的稠泥稍用力甩入鬥內,用小木板刮去長餘的稠泥,雙手端至曬場,鬥口一長邊著地,再稍猛翻轉鬥口著地,慢提起磚鬥倒出磚坯,盡可能保持坯形不變;待磚坯稍幹硬化,用小木板拍打修整方正與楞角,垛壘曬幹保護。

  磚坯數足、幹透後,即可裝入專製的燒磚窯內,用煤火燒化至熟,封閉窯頂,擔水大量倒入頂池,使水緩慢下滲,使磚坯氧化成青灰色。窯涼後出磚垛壘備用。一窯可燒二至三萬磚。

  手工燒製的磚為青色,大小型號為8×4×2(市寸)的立方體,大於機磚的型號,體大色好,砌牆快速易剁。但質體較疏,易於風化,不如機磚堅固耐用。

  39.手推車 手推車主要是木質結構,部件有轅、腿、輪、輪柱和車廂等。

  手推車車轅長約三尺多、寬厚各約不到二寸的兩根方木條,後端頭逐細可單手緊握為宜,兩轅前端相距約三寸多,端頭空開約三寸多榫鉚安裝一長約一尺、寬厚各約二寸多的橫木以托車廂前部,兩轅後端相距約一尺七八,中部用一根橫木榫鉚相聯結;兩轅的中部稍後的下麵分別榫鉚安裝高約一尺二三寸、寬厚各約二寸的兩條方木腿,中上部用木桄榫鉚相聯結,兩腿著地的約三寸多稍圓細;兩轅的中部稍前的下麵分別榫鉚、平行,相距約五寸安裝長約八寸、寬約二十四分、厚約十二分的兩條木柱,兩柱下端距頭約三寸多處各有一徑約八分多的圓透孔,是為輪軸孔;車輪為徑約一尺、邊厚約十五分、中厚約二十四分的圓木盤,盤中心固定安裝一長約不到一尺、徑約不到半寸的鐵軸,鐵軸穿套於兩輪柱的軸孔,木輪盤的圓圈用稍厚點的鐵皮包釘加固(用木輻條的木輪亦可);車廂用厚約六分的四塊木板分別作底、幫、檔,割勒成稍寬大鋸齒式的榫鉚相套裝,底板長約二尺,寬約一尺多,幫板高約一尺,兩幫板前幫為斜坡,後檔高約一尺一寸,上為弧形,廂前無檔為敞口,便於倒出糞土。車廂架置於兩轅的中前部,底與轅用大鐵釘鉚釘穩固,也有車體於盛土鬥分離製作的,裝東西也有用荊條編製的土簸箕,安裝固定即可。

  使用操作:推土車平放,由兩腿與輪三點支撐,用鍁鏟裝糞土置於廂內,裝滿稍拍平實,避免拋灑。推車人站於車後的兩轅之間,兩腿分開,雙手分別緊握兩轅柄,提抬起車後部,車腿離開地麵,裝物重心放在車輪上,手臂與腿腳相互配合,掌握好土車的平衡,推車前進。推至堆放地點,稍猛力扶高土車後部,兩手丟棄車轅柄,隨即抓住兩條車腿腳不使土車歪倒,車口著地溜出糞土。

  推土車主要在平地、硬路、短距離推送糞土,一車可裝約四籠的容量,且較輕快省力。農田基建與整修住宅也可應用。現在隨著架子車的普及應用,推土車早已絕跡。

  40.地碾子 細砂石質器物,也叫麥碾子。體形為直桶長條圓柱,長約四尺五寸,直徑約七寸,柱麵稍平光,兩頭圓平麵的中心各有徑約一寸左右、深約三十分的圓鉚,內安裝長約一尺的圓木軸。使用時再套長約一尺七八、寬約四十分、厚約九分,一端有軸孔,一端有鉚孔的木枷板,繩係絞緊,用牲畜掛拉滾動。

  地碾子主要在春季用於平原碾壓麥地,使之根係塌實,保墒整地,可地碾碎麥苗(拔節前)田間的小土塊,碾平地表,且不傷損禾苗。麥熟後便於收割。

  地碾子黃陵地區的地碾子很少,農家多用平光的舊地磨,磨平光麥苗田的地表。現時地碾子已經絕跡。

  41.騎鞍 顧名思義,是人騎馬、騾、驢時使用的鞍杖,是木、皮、帶、鐵、墊片的組合物。鞍橋為木質,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略似多半個葫蘆形狀,稍高立,後半部略似少半個葫蘆形狀,稍平低,左右兩側用鐵釘多道釘於鞍板,鞍橋的弧麵包釘軟牛皮板;鞍板是長約一尺、寬約五寸、稍弧彎的兩塊分板;墊片是長約四尺五寸、寬約一尺的白布袋內裝適量舊棉絮,大針距縫成整體;前鞍橋右側下端係釘長約四尺五寸、寬約二十四分的厚堅繃帶,經畜前腹下拉緊,環套於前鞍橋左側下端的短繃帶參環,俗稱“肚帶”,使整個鞍杖固定於畜身背部;左右鞍板的中前部各係釘寬約十二分、長約一尺左右的厚堅繃帶或皮條帶,下頭垂吊環形的腳踏鐵鐙;左右鞍板的後上部係釘寬約九分、長約一尺左右的環形尾秋帶,環套於畜尾根部。

  騎鞍主要是官宦富戶家的騾馬披用,隻供人騎坐。現已很少使用。

  二、農家生活用具

  1.毛口袋 毛口袋係用黑山羊毛加工紡織成粗毛布,取其適量長度對折縫合邊縫,袋口毛布外折約一寸左右成雙層,毛布頭向內折壓縫合。也可用粗棉線織縫成,稱為線口袋。大口袋長約四尺五寸多、寬約不到一尺;小口袋長約四尺二寸多、寬約不到一尺。

  口袋主要用以裝運糧食,以其所盛穀物分為五鬥口袋、四鬥口袋等。小口袋一般裝滿為四鬥,用量較大,大口袋一般為牲畜長途馱運糧食時使用。

  現在毛線口袋已很少使用,畜力用口袋馱運糧食更無蹤影。多為用麻包袋與化纖袋裝糧,用架子車、拖拉機與汽車運輸。

  2.別棍 別棍也叫別棒,是用長約一尺、厚約六分、上寬約一寸、下寬約六分的四根硬木條組成,上端各有一細縫孔,用兩細繩係,便於提攜。是牲畜長途馱運糧食時的保護糧袋的壓棍。

  好牲畜長途馱運糧食七鬥,重二百餘市斤,可日行七十至八十華裏路程。大口袋裝糧四鬥,綁緊袋口,分半於兩端,搭於驢身的鞍鞽上,垂吊於兩側,稱為底搭或軟樁;小口袋裝糧三鬥,綁緊袋口,搭架於驢身鞍上的底搭上部,稱為浮樁或硬樁。兩袋口分開。四根別棍分別穿夾於鞍鞽梁頭與鞍腿的內側和浮樁與底搭的外側,夾穩上樁糧袋,以免前後滾動或掉下來,特別是上下坡路尤為重要。

  3.倉囤 倉囤是儲糧的器具,是用荊條編織的圓柱體或扁長方體,兩種形式,大小不等。扁囤有榫鉚套裝的支架與墊板,圓囤無支架,隻有墊板或墊磚;扁囤與較大的圓囤下有溜口,小圓囤無溜口;囤底與內壁用牛糞和麥草泥堵縫抹光,曬幹即可使用。大圓囤可儲糧數鬥至一石餘,扁囤可儲糧數石、十數石,甚至數十石。俗諺謎語:“細長荊條長野山,砍回加工屋內邊,圓柱扁形雙架框,先吃泥巴後吃糧。”

  向囤內儲倒糧食的方法為:用四鬥口袋裝滿糧食,袋口以三角折疊,右手緊抓壓浮角,糧袋橫扛於人的頸後雙肩,俗稱顛樁子,從打麥場扛至囤前,腳踩臨時支墊的斜坡木架板,右手與緊抓壓的袋口置於囤內上空鬆開,左手緊抓袋的底角並上扶,糧食即可溜入囤內。

  用糧時,撥開溜口的堵絮,糧食即可從溜口溜出。

  4.碾子 碾子為石、木結構組合的物體,其部件有:滾、盤、樁、夾、椽和腿等。

  碾滾為細硬青石料打磨成倒置的圓柱體,橫長約一尺多,一頭大一頭小,大頭圓平麵徑約一尺,小頭圓平麵徑約一尺,兩頭圓平麵的中心各有一方坑,內鑲嵌邊長各約一寸、厚約十二分、外平麵有徑約一寸多、中深約一寸的錐形尖平光凹窩的方形鐵臍窩。

  碾盤是用細硬青石料打磨的厚約四尺二三寸、徑約四尺五寸的圓石盤,碾滾的軌跡麵平光,盤中心有一徑約一寸多的圓透孔,稱為樁孔。

  碾樁為長約四尺二三寸、徑約一寸的硬木椽。鐵樁則更好。

  石碾子碾夾基本相同於碾場碌碡夾,較之體稍小輕便。貼碾滾大頭的倒夾稱為內夾,前端貼滾的一側有一深約六分、徑約一寸的圓坑,稱為椽坑;內夾的中部稍前有一徑約一寸多的直立圓透孔,稱為樁孔;樁孔稍後有一橫向的透鉚,榫安一端有凸出的半圓體稍平光的木蹄;外側夾的前端有一徑約一寸的橫行圓透孔,稱為椽孔。內側夾的木蹄對準碾滾大頭圓平麵中心的鐵臍窩,夾孔穿套於碾樁,經常固定不卸。使用碾子時再上外側夾與前後兩個連桄,再用繩係絞緊或用木楔加緊固。

  碾椽為長約四尺五寸、徑約一寸的硬圓木椽,一頭橫穿過外側夾前端的椽孔,套逼於內側夾前端的椽坑,另一頭有鐵掛環。

  碾腿為高約一尺、寬約七十五分、長約一尺的三堵磚砌的弧彎壁。也可砌成多半個圓周圈的弧形壁。碾腿必須內空,以便人能爬進去修理安裝實穩碾樁孔,著地入土稍深埋夯實穩固定,樁與盤孔之間的空隙用木楔打緊打平、填滿裝實固定,碾滾置於碾盤上,大頭向裏貼近碾樁,碾夾套於碾滾上,即可使用。

  畜力拉動碾滾逆時針方向繞碾盤轉圓圈,但必須攔畜眼,用棍挺直韁繩,以免牲畜偷閑停走與偷食盤上穀物。短時間滾碾少量穀物,也可人力推動碾子。

  開始使用碾子時,須在碾盤上預先鋪墊少量碾物,以免其空磨受損。碾子滾動後,在碾盤中心沿碾樁內圍陸續添搭碾物,隨著碾滾的轉動,所碾之物漸次擠出,即可在盤沿攬出另行簸、揀、籮等操作。

  5.磨子 磨子即麵粉磨,農村稱為□(wèi)子。是用稍細硬的沙石製作的厚約五寸、徑約一尺多、大小相等的兩塊圓盤石,稱為磨扇,上下相合而成。磨子的大小有三種,頭號小,二號稍大,三號再大點。除上下磨扇外,還有鏈環、磨椽、磨盤、磨腿等配件。

  □子磨腿為磚石砌築的高約一尺多、徑約一尺多的圓柱實體;腿上平置厚約不到二寸、徑約三尺的圓石磨盤,使用麵稍平光。

  下扇磨稱為底扇,平置於磨盤中部,上圓麵稍凸,沿內圈有寬約三分、厚約三分的磨唇;緊接唇內約占三分之一的圓麵有磨齒,齒為底寬約三分、高約半公分餘、長短不一的直條三角體,一坡稍長一坡稍短,數根齒條依行排列成無邊線的三角形為一組,每組齒相互頂對靠攏轉扇圓麵圓圈排列;磨扇中心固定安裝一徑不到一寸,高約一寸的直立圓鐵軸;剩餘磨麵為稍向上凸的斜坡麵。

  上扇磨稱為浮扇。浮扇磨的上圓麵稍凹,稱為磨頂,頂圓麵的直徑線上兩端各距沿約半尺多有徑約一寸的兩個直立圓透孔,稱為磨眼;磨頂沿邊略呈等腰三角形的尖部各有一徑約八分的斜透孔,頂角的斜透孔套掛鐵環用以拴係拉磨的牲畜,兩底角的斜透孔分別套掛兩個鐵鏈環,橫穿套長約四尺五寸、徑約二寸多的木椽,稱為磨椽,是推拉磨的著力杠杆。浮扇磨的下圓麵向上稍凹,有同於底扇磨的唇與齒;兩個磨眼的下口各有一前後相反方向的小射槽,射槽寬約一寸多,內邊長約一寸,外邊長約一寸多,底為弧形,眼口處深約三分並逐淺至零;圓麵中心固定裝套一徑約八分、深約九分的圓鐵管。

  底浮磨扇的鐵軸與鐵管相套,上下唇相合稱為磨口,上下齒稍相接,齒後的上下磨麵稍有空隙稱為磨堂。俗諺:“兩堂空,快如風”。

  磨子的啟用、拉磨牲畜的掛套、所走的方向,皆同於碾子。所要加工的麥子或豆穀堆於磨頂麵,用籮圈相套防散。麥子經過磨眼下溜,經射槽分攤於磨堂,擠入磨齒咬碎,再經磨口磨粉成糝狀下落磨盤,攬取倒置於麵櫃過籮即成麵粉。

  近多年來,隨著麵粉機、粉碎機的增多與使用,故磨子已擱置休閑很少使用。

  6.搓杓 搓杓也叫搓瓢,是最簡單的木質工具之一。用長約一尺、徑約七寸的半塊圓木作胚料,在平麵長約半尺多的一端,向下掏挖成有上口、一側口與三檔的木槽,槽壁、後檔與槽底皆厚約1公分,側口沿厚約半公分;緊接槽檔一端的平麵長約半尺,取其平麵削成下弧彎曲、後帶小彎鉤的木柄即成。

  籮麵工具搓杓主要是在做碾磨生活中,用以搓攬穀物與麵粉等。使用時右手執柄,左手從瓢側口撥攬所取之物。

  現在木搓杓已逐步為鐵簸箕所代替。

  7.麵籮 麵籮是用長約四尺二寸、寬約五寸、厚約半公分的柳木板經煨烤加工彎曲成環形圈,兩端相參接,在參接處鑽數道小孔,用細藤條等釘裝加固成籮圈;取籮圈平整堅固的一邊作底,在圈底內圈緊套兩頭相接寬約三分、厚約一分的柳木圈;在兩圈之間緊夾用銅絲織成的籮網底,轉周圈鑽數道小孔,用小木釘把兩圈一網打固密封鏟平齊。

  麵籮主要用以篩籮麵粉。用密籮網則麵粉白細,用疏籮網則麵粉黑粗。農家磨麥子,一般前三遍磨籮過的白細麵粉以作麵條,後三、四遍磨籮過的稍粗黑的麵粉以作蒸饃。俗諺:“拉磨喔喔圈圈轉,籮麵擦擦刷刷彈,收細麵後過粗麵,麵條蒸饃肚裏換。”

  目前,農村已經很少使用麵籮。

  8.籮麵架 籮麵架為木質器物,俗稱籮麵桄桄。是用長約一尺、寬約一寸、厚約四五分的兩塊木板作檔,中上部榫鉚套裝長約1米、平行的兩根木桄即成。

  把籮麵架架置於笸籮內,上置裝有糝粉的麵籮前後擦行篩籮麵粉。現已不見使用。

  9.麵笸(pǒ)籮 麵笸籮也簡稱笸籃,是用剝皮柳條與細繩編織而成徑約四尺、深約一尺二寸、圓口、平底、稍鼓腹的容器,口沿唇是用數根剝皮柳條與緯柳條頭、邊相參夾,再用翻轉的柳條皮或榨扁的蘆草根繞圓圈分段紮綁束緊。其用途是篩籮麵粉等。

  10.麵櫃 麵櫃為木質器具,俗稱麵渠。是用厚約四五分的楊樹木板,大榫鉚套裝成倒立梯形長方體的大櫃鬥,上大下小,長約四尺、寬約一尺、深約一尺多、下全底、上半開口的容體;用長約一尺、寬約四十分、厚約九分的四塊木板做腿,前後、左右用四根木條榫鉚套裝連結成腿架,把主體鬥架套於腿架上,四條腿的上部用鐵釘分別釘於櫃鬥兩側的壁板外部;櫃鬥內壁中上部順直平行空架兩根硬方木桄,用以放置麵籮篩籮麵粉。有的麵櫃還在上部的開口內套裝活動拉蓋,則更為衛生。

  11.豆腐磨 豆腐磨俗稱豆腐□,有用退槎的麵粉磨改製而成的,也有專門製作的豆腐磨,體形較小,和磨麵基本相同。上扇磨頂麵稍側有一隻磨眼,眼口稍凹;與磨眼相對的一側弧壁麵有一鉚,安裝長約一尺,帶拐的木把;上下磨扇的相合麵,有相同於麵粉磨的唇、齒、堂、射槽與軸鉚。再用十字交叉的木豆腐桄棚架坐於水缸口上,即可使用。

  豆腐磑使用操作:由二至三人每人一隻手握拐把,推拉磨上扇逆時針繞圓圈轉動,其中一人用小鐵勺插空向磨頂的眼口逐槎搭泡澇過並約帶水的豆糝,豆糝從磨眼下流經射槽、磨堂、磨齒、磨唇口咬磨成稠糊漿,再流入水缸,也可單人操作,較為費力。

  豆腐磨還有一種人、畜推拉的走磨,即為退槎的最小的麵粉磨,磨盤為槽形並有溜嘴,磨下的稠糊豆漿經槽、溜嘴注入水桶,再轉倒入空水缸。

  豆腐的做法:除前述磨豆糝外,水缸內的稠糊豆漿加入較多的滾開水,用木擀杖多次攪拌,俗稱殺泡;泡沫逐化解後,用紗布專製的豆腐包過濾入鍋,用中速火力煎熬半小時餘,用適量的土堿水注入點化,漸變成為豆腐腦。俗諺:“緊熬粥,慢熬肉,不緊不慢熬豆腐。”把豆腐腦舀入豆腐包內包緊,重壓擠出稀水,即成豆腐。

  農村土法製作的豆腐,質嫩、光滑、堅韌、可口、噴香。高質量的二三市斤豆腐塊,可用秤鉤掛起來。

  12.□□床 □□床主要為木質結構,其部件有:床身、床壺、鐵箅子、壓杆、壺柱與支架等。

  床身為長約四尺、徑約六寸的硬圓木,一端逐刨細榫鉚套裝於支架的下橫木固定,一端逐刨細作尾,中部位為大肚,肚中心有一徑約一寸多、深約三寸的直立圓透孔,稱為床壺,壺底餄餎床子包釘邊長約不到一尺的方形薄鐵板,鐵板中部與床壺底對應的等圓麵上有眾多、同距、相等的錐眼孔,稱為壺底或床壺□(bì)子。

  壓杆是長約四尺、徑約二寸五的硬圓木,一頭有榫活套於支架的上橫木鉚內,一頭逐細作尾,中部鉚榫活穿套一長約四寸、徑約一寸五的硬圓木,稱為壺柱,壺柱下對準床壺,不使用相套擱置。

  支架是用兩根條木八字形斜立做腿,兩根條木橫平行榫鉚套裝於兩內側的中部相聯結固定。

  使用操作:把□□床稍空開距離騎鍋架於鍋台,床身尾部墊磚或木墩支平,一人站地手捉支架按穩,一人站鍋台提起壓杆,把搓成圓柱形的麵團取其所長放進床壺,壺柱對準壺口,從杆尾用力下壓,壺柱擠壓壺中的麵團逐從□孔下溜漸入開水鍋內,柱盡停壓,用筷子或手指從□底截斷麵筋,煎煮至熟即可食之。

  13.火鏊(ào)火鏊是用生鐵澆鑄的器具,俗稱鏊鏊、黃黃鏊,由鏊蓋與鏊身兩個部件組合而成。

  鏊身上部為徑約七寸的中凸邊凹的圓形體,圓圈邊沿為略呈槽形體的唇楞,高約四五分、內為漸鼓突起的圖30鼓腹麵,唇的內棱與圓鼓腹麵光滑潔淨,鏊身下部帶三條稍外傾的扁鐵腿,有的腿下還自帶有向外展的小圓平腳。

  鏊蓋的圓周圈略大於鏊身唇楞的圓周圈,上下複蓋相合。鏊蓋頂麵稍向上鼓,中部有略呈橋形的圓體環柄,或上大下小的獨立圓柱柄。

  農家用火鏊攤烙米黃餅食用。

  米黃餅的做法:把硬糜子簸揀淨,上碾子加工成黃米,黃米加溫水泡至用手指能搓成粉麵為止,撈出空去餘水,再上碾子滾壓、篩籮成黃米粉,取其一半用開水打拌成攪團狀的黏糊,再加原留的一半幹米粉與酵頭麵,用手摻揉拌和均勻,入盆置熱炕用棉被封蓋發酵,待發甜後再加溫水攪拌成能流動的稠漿,即成米黃餅的最終原料。

  攤烙米黃餅時,在鏊身暴凸的圓鼓腹麵遍擦油脂,以利起餅,約舀一飯勺黃米稠漿倒入鏊麵的頂部,自流攤勻再加蓋,在鏊底用柴火燒烙約五分鍾即熟,取蓋用小鏟從餅邊挑起對折成半個月牙形狀,即可食之。若在半熟時,在餅上勻攤加調料的生蛋漿或鹹菜,至燒烙熟則更可口好吃。

  14.麻油燈 麻油燈是用鐵汁澆鑄製造的器物,有燈頭與燈柱兩個部件。

  燈頭厚約一分半、徑約二分半、深約一寸略似圓勺頭形,後部自帶稍斜高約七分半、稍弧彎寬約九分的壁柄。

  燈柱分為燈窩、柱幹與燈盤三個部位。燈窩有略似三個花瓣式的圓窩,略小於燈頭;柱幹高約不到八寸、徑約四分半,上聯結燈窩,下聯結燈盤;燈盤徑約二寸多、高約六分,上奢下斂有沿唇,底中為凹窩。

  燈頭置於燈窩,燈頭內置用棉絮搓成長約數公分、粗如筷頭的軟絮棒,一頭稍擔前沿外,加油即可點燃。

  麻油燈所用的油是農家自產的蓖麻油。蓖麻單產稍大,價值較小,其油用之點燈較為節省,但亮度很小。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煤油燈及至電燈的應用,麻油燈早已絕跡。

  15.酒壺 錫鋁質結構,喇叭形狀,中間細腰,口徑與底徑同大,約一寸半,通高約五寸,底部可加火溫酒。現已絕跡。

  16.火鐮 鋼刃與皮包的組合物。鋼刃為弧形,長約一寸多、厚約一分;刃的後部嵌套一小皮包,內裝火石與火棉。火石為天然不規則易發火星的薄石片;火棉是用舊棉絮與蕎麥灰染成,易於著火。

  操作使用:把少許火棉絲絨置火石上,用火鐮弧刃撇打火石楞,爆發出小火星,燃著火棉,用口稍吹風即發旺,用以點煙。若再加麥草等易燃柴火,繼續用口吹風即可起火焰成明火,用以點燈燒飯。火鐮現已絕跡。

  17.火鍋 銅或鐵質結構有爐膛、爐刺、鍋膛、環形蓋與圈足,通高約七寸,爐膛口徑約二寸、深約六寸,鍋膛口徑(包括爐膛)約八寸、深約五寸,圈足直高約六分、口徑約五寸。

  爐膛內放進燃紅的木炭火塊,鍋膛內放進熗好的調料清湯,隨火繼續煎沸,再放進熟肉、豆腐、粉條、青菜等,邊煮邊吃。木炭火鍋現已絕跡。

  18.風箱 風箱是木製的炊具之一,俗稱風匣,由箱體、堵風板、推拉杆、風舌與出風嘴等部件套裝組合而成。

  箱體是用厚約三分的六塊木板,前後左右擋板與底板榫鉚相套裝,頂板為活動蓋板,縫隙黏糊密封,長約二尺五寸、寬不足一尺、高約一尺五寸的長立方體;前後兩塊擋板的下部各有一邊長約一寸多的方口,稱為進風口;兩個進風口的上部貼內壁各用一小木條作架,懸掛一邊長約二寸,上邊兩端自帶木轉軸的活動木板,稱為風舌;後擋板的中部上下距沿各約五寸,有徑約不足一寸的圓透孔,稱為推拉杆孔;左側擋板的中下部緊接底板處,另製一寸多見方的方形風道,前後各留進風口,在中間位置裝置活動舌板,活動於外壁的凸嘴中部。以使推拉皆有風出,嘴內有邊長各約一寸的方透孔,前接灶底風道,後通風箱內部,稱為出風嘴口。

  堵風板厚約六分,略小於風箱內上下左右的空間,左邊下部有與風道略小的豁口,四邊縛紮膠粘麻紙或雞毛,中部有與風箱後擋板推拉杆孔相對應的兩個圓透孔,是為杆鉚。

  推拉杆為長約二尺多、徑約一尺多的兩根硬圓木,一端穿過風箱後擋板的杆孔,榫安於堵風板的鉚孔,另一端外漏於風箱,頭部榫鉚豎直安裝一長約一尺、徑約九分的圓木柱手柄。

  使用操作:風箱立置於灶台右側的平地,最好墊磚空開地麵以防潮濕。頂部稍斜平覆蓋稍大的石板或木板,既穩壓風箱,又不使其濕水,出風嘴對準灶台下的進風道。一人蹲坐單手抓握推拉杆把柄,前後推拉動箱內的堵風板,兩個風舌的空氣擠壓成風,經風道吹入爐底,推後前擋風口打開,後擋風板關閉,風道風舌後開前閉,拉則相反。為使火力強勁的助燃器具。

  過去農村絕大多數家戶的廚房都有風箱,用以吹火燒水做飯,現時少數家戶已用電力帶動鼓風機助燃;以後風箱將被逐步淘汰。

  19.衣櫃 衣櫃是木製的長立方體,大小不等,一般長約四尺、寬約一尺七八寸、高約二尺多,腿高約五寸。腿與襯桄的木料稍大些;用厚約三分的六塊木板套裝於腿襯木側的淺槽裏,作為前後左右擋板;蓋板厚約三分,順直為兩塊,後半蓋釘於腿與襯木固定,前半蓋的內麵兩端各有一根短木楔,一端稍長出蓋板,套逼於後半固定蓋板的內麵,外中部有鐵拴,扣鎖於前襯木上;底板厚約六分,棚釘於左右下部襯木的內沿,加鐵釘固定。較大些的衣櫃,從內中部立套隔板,把櫃體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前半開口蓋仍為兩塊,各有拴鎖。有的衣櫃在固定蓋板下安裝稍淺的暗抽屜,放置小型貴重物件。

  衣櫃,顧名思義是放衣服、布料的器具。衣服、布料多用稍大、方形的單布包裹存入。俗稱包袱。

  現在,農村已開始流行用高大、雙開門的立櫃存放衣物。櫃式多樣,既少占地麵,又存取方便。

  20.木水桶 木水桶即木質水桶,是用厚約三分的數塊木板條和兩個扁鐵圓環箍木製日常用具製而成,直立圓柱形,高約一尺多,徑約一尺,套裝有圓底板,縫隙密封,口沿對稱的兩塊桶板高出約三寸,且內折為耳,兩耳用稍折彎的木條榫鉚套裝聯結,稱為桶梁。

  水桶為兩隻,用以挑水。

  21.木飯勺 木飯勺即木質的舀飯勺,是生活用具之一。用長約一尺、徑約不到五寸的半塊圓木,在平麵一端取其長約不足半寸向下掏挖成口徑約半寸、中深約一寸、沿幫底各厚約三分、內外底麵稍平弧的小圓窩,在平麵的另一端長約五寸多修削成寬厚各約一寸多、弧楞、後頭自帶小彎鉤的把柄即成。

  22.木馬勺 木馬勺也是生活用具之一,所謂“馬勺”意即較大點的勺。用長約一尺、徑約一尺多的半塊圓木,在平麵一端取其長約不足一尺向下掏挖成口徑約一尺二三寸,中深約不足三寸的橢圓形圓窩,保留沿幫底各厚約三分削去長餘木質;在平麵的另一端長約半寸修成寬厚各約一寸、弧楞、下稍弧彎,後頭自帶小彎鉤的把柄即成。

  馬勺主要用以從水缸中舀水使用。也有用成熟的大葫蘆從中豎直鋸開分為兩半,去瓤,留約半公分的外皮,曬幹,作為舀水工具,俗稱“葫蘆瓢”,較木馬勺輕便。

  23.鐵臉盆 鐵臉盆是用鐵汁澆鑄而成的器具,厚約半公分、口徑約七八寸、底徑約五寸,直深約三寸、侈口、鼓腹、斂底、自帶矮圈足。主要用以盛水洗臉。

  新中國成立以後,木水桶、木飯勺、木馬勺、鐵臉盆等,已逐步為鐵、銅、鋁、搪瓷及至現時的塑料質體的桶、勺、盆所代替。

  24.木腳踏 木板與繩的組合物。用厚約四五寸多的木板鋸成鞋底式樣,下麵前後分別榫鉚安裝高約一寸、寬約一寸多、厚約四分半的兩個木腿,前後木腿的上兩角順鞋長各有一圓透孔,後腿兩孔固定拴係長約五寸的半環形細繩,前腿兩孔穿套長約一米的細繩。

  使用時,把穿布鞋的腳踩於腳踏的板麵,後繩攀於布鞋的後跟外,前繩中部套於腳鞋麵的前部,兩端頭分別於腳鞋兩側穿過後攀繩拉緊,再分別穿繞過鞋幫前主繩拉緊,再分別穿繞過前腿後方底繩,拉緊合係於腳鞋麵的前部。

  木腳踏主要用於連陰雨天的踏泥走路,以保護布鞋不濕水。另外,黃陵盛產馬連草,割取曬幹,用來打編草鞋下雨時穿。平時也可穿著,節省布鞋。

  木腳踏類似古代的木屐,現已絕跡。

  25.馱水桶 馱水桶是用驢、騾、馬從深溝或遠距離水源中馱水的木質水桶。用厚約四分半的十數塊木板和三個扁鐵圓環箍製而成的直立圓柱形,高約一尺五寸、徑約一尺,底部套裝有圓底板,縫隙密封,口沿對稱的兩塊桶板高出桶身約七寸為耳,耳的中部各有徑約二寸的圓透孔,桶口沿內麵下約一寸處,套裝有圓形固定蓋板,蓋板兩側(與兩耳成十字交叉)有邊長各約一寸的方形出入流水口,用上大下小的木楔堵塞。

  馱桶及馱鞍馱水桶為兩隻,四耳孔用長約四尺、徑約一寸的硬圓木杠連套,兩內耳的杠下空開約一尺用環形繩相攀連。

  操作使用:兩空桶分開架於驢身鞍上左右兩側,拔開蓋麵木楔,用小桶從泉中打水提倒口沿下蓋麵,經方口流入桶內,裝滿後加木楔堵口,馱回到達目的地,兩人抬下轉倒水缸暫儲存備使用。

  26.馱水鞍 馱水鞍是畜力馱水的專用鞍具,部件有鞍架、墊絮、□胸帶與尾揪帶組合而成。

  鞍架是用長約一尺、邊各約一寸的四根方木條,兩兩上端十字交叉榫鉚相套裝並作鞍腿;用長約七寸、邊各約一寸的四根硬方木條為馱梁,榫鉚套裝於鞍腿的中、下部,使左右兩側的前後鞍腿相聯結;用長寬各約一尺、厚約四分半的兩塊木板為鞍板,分別左右兩側釘於鞍腿的內麵。

  □胸帶與尾揪帶,分別為環形的皮或繩;墊絮為裝入布袋的破棉絮或多層麻袋片。

  27.水窖 水窖是旱塬農家收取天然雨水的地下儲水庫。

  水窖是從地表向下深挖成略似長頸瓶式的形狀,從上至下分為口、桶、黯、腿與底五個部位,另有落水石槽、口沿石與蓋口石等。窖口相當於瓶口,直徑約二尺多;窖桶相當於瓶頸,長(深)約九尺,徑約一尺半;窖黯相當於瓶肩,斜長約三尺;窖腿相當於瓶身,長(深)約九尺;窖底相當於瓶底,為徑約四尺半的圓平麵。整個窖直深約二十一尺。

  窖底的圓平麵與窖腿高約九尺的壁麵,挖成徑約一寸七八、深約六寸、間距約九分的梅花形圓直洞,用多次調和、捶打,搓成長約七寸、徑約不足二寸的膠泥棒,緊塞於梅花洞內,打平凸出的膠泥棒頭,並使之互相黏合成整體麵,再多次捶打堅實為止。這樣可以盡量防止儲水滲漏。農村把這種做法稱為“□窖”。

  窖口土沿下約一尺多的一側,稍斜安裝一流水石槽,俗稱蹬槽,一端無槽檔,安於外流水道,一端有槽檔,檔內槽底有一徑約三寸的圓透孔,蹬槽伸出窖桶壁約一尺二三寸,流水從槽檔內底孔直下,以免衝破窖壁。

  窖口沿土麵覆蓋稍大較厚的護沿石板,中有徑約一尺二三寸的圓口,以便上下水桶,或用稍長大的條石砌築並留有邊長約一尺二三寸的方口,再用石板蓋口,使水保持潔淨與人畜安全。

  水窖收儲的天然雨水,經沉澱後再用桶打上人畜飲用。若再用麵籮過濾,則更稍潔淨。為使儲水中盡量少混雜物,在雨水衝淨外流道後再收存。窖址選在打麥場邊的流水道附近,收存場中雨水則更佳。但總比井、泉水質差,飲茶最能品出水味。

  現在旱塬農家,雖有機井抽水上塬飲用,但仍有半數家戶在自己的家院打窖,收儲從窯背與房簷上流下的天然雨水,以備洗涮與牲畜飲用,必要時人也飲用,既方便又經濟。

  旱塬農村,過去各村都有收集雨水的澇池。是在村裏地勢稍低凹的地方下挖出龐大的鍋形大坑,底部用膠泥棒捶打實光,防止滲漏。收集村道間雨水,飲用牲畜洗滌衣物等,也是旱塬群眾解決缺水的好方法。

  28.窖水轆轤 窖水轆轤是從水窖底部向上打水的用具,由轆輪、搖把、絞繩、軸杠與支架等部件組合而成。

  轆輪是用長約一尺、徑約七八寸的圓木,兩頭截成圓平麵,圓木中心順直有徑約一寸多的圓直透孔,稱為軸孔,孔的兩頭用環形扁鐵包釘加固;轆輪弧圓麵的一側順直有一直長的方形凹槽,稱為搖把槽;轆輪弧圓麵的兩端用扁鐵繞圓圈包釘加固。

  纏索轆轤搖把為徑約一寸多的硬圓木,中間部位有拐彎,彎的一端直長約一尺多修成方形,套裝於轆輪弧圓麵的凹槽,彎的另一端長約一尺逐稍修細,作為手抓搖柄。鐵質搖把則更好。

  軸杠為長約四尺五寸、徑約一寸半的硬圓木椽,一端固定於支架上,一端對準窖口穿套轆輪。鐵軸杠則更好。

  絞繩長約二丈七尺,一頭固定牢係於搖把的拐彎處,再繞纏於轆輪的弧圓麵,另一頭牢係於水桶的提梁。

  支架為兩個十字交叉的木杠,固定栽埋於窖旁地上,直高約1米,兩個支架上固定係架軸杠,支架中間的軸杠上垂壓重條石則更穩。也有用兩個片石樁套裝軸杠的支架。

  使用操作:手握搖把柄,逆時針方向轉動轆輪,使絞繩與所係空桶下垂入窖,至窖底部打滿水,再順時針方向用力搖轉轆輪,絞繩再纏繞於轆輪的弧圓麵,至裝水桶出窖口。

  有的窖口上不安裝絞水轆轤,而是用雙手提吊桶向上打水,俗稱吊水。

  29.水井 水井也是拿不動的器物,是從井中直接打取地下水為人飲用。

  水井是從地表向下挖成長約三尺、寬約二尺多、兩端弧彎、深約三尺左右的橢圓形直筒,待地下水大量湧出為止。井的底壁若為軟泥土,還得用磚石轉圓圈砌築適當高度,或用膠泥棒梅花式洞捶打適當高度,以加固底部並防止湧出的水再滲漏。井的底麵空開湧水孔眼,用適量的塊石與大鵝卵石鋪墊,使湧出的地下水清澈不混泥沙,用前述窖的形式方法處理好井口沿。

  川道地區,因地表距地下水位較近,所以水井較淺,一般井深約六丈。但川道土層多沙質,或為流沙淤積而成,不能直接打成直筒井。必須先挖成侈口的大深坑,待地下水大量湧出,再用磚石轉圓圈砌築成徑約四尺半的直筒至井口沿,用上述方法處理好底麵與口沿。

  30.井水轆轤 井水轆轤是從水井底部向上打水的工具,由轆輪、搖把、絞索、軸杠與支架等部件組合而成。

  轆輪是徑約二寸半、厚約七八寸的硬圓木盤,盤的側弧麵中部有寬約一寸、深約一寸多下索轆轤的凹槽,稱為索槽;轆輪側的兩道凸楞分別用扁鐵繞圓圈包釘加固;轆輪圓平麵距沿約一寸多處有一邊長各約一寸的方直透孔,稱為搖把孔;圓平麵中心有一徑約二寸多的圓直透孔,稱為軸孔,軸孔的兩端用扁鐵環形包釘加固。

  搖把為徑約二寸多、長約四尺半、中部有拐彎的硬圓木椽,彎的一端直長約一尺,修成各邊長約二寸的方形,裝套於轆輪的搖把孔內,拐彎的另一端長約四尺,為大弧彎形,逐修細為手抓搖柄。

  支架為兩塊扁石樁,每塊一端多有一徑約二寸多的圓透孔,空開適當距離,平行、兩孔相對固定栽置於井口一側。

  軸杠為長約四尺五寸、徑約二寸多的硬直圓木椽,一端穿套於兩石樁支架的透孔,一端對準井口穿套轆輪。鐵軸杠則更佳。

  絞索為多股細繩合成的徑約一寸的粗麻繩,或用較堅韌的草根合製而成的粗草繩,其長度要大於井的深度約丈餘。

  打水操作:打井水比較麻煩費事,最少需兩人搭檔配合協作,多隻桶盛水。絞索的兩端各牢係一隻空水桶,一人執搖把逆時針方向搖轉轆輪,一人手執索繩逐搭於輪上索槽,先放下一隻空水桶至井底,另一隻空水桶已隨之放入井口內,索架輪槽。此過程稱之為下索。

  井底的空桶裝滿水後,執搖把者順時針方向用力搖轉轆輪,執索者蹲坐於井口右側用力向下拉索,待空桶下井過半,兩桶與索繩兩端基本平衡,執索者停止下拉,搖轆者稍用力即可搖轉轆輪,及至最後主要是掌握好搖把,輪即自行轉動,待空桶入井底水內,搖轆者執把暫停,抓索者用腳踩緊索繩不致下溜,雙手用力拉索上行,執把者繼續搖轆,裝水桶出井口。提倒另一隻空桶。然後把索繩調換方向置於索槽,兩人照前方法繼續操作。

  打水結束時,空桶與索繩不再下井,執把者搖轉轆輪,執索者用力拉索上行,最好再有一人繞圈盤索,至裝水桶出井口。此過程稱之為出索。

  川道地域的水井較淺,所用的打水轆轤相同於前述窖水轆轤。

  31.炕錘 炕錘是農家最簡單的木質工具。用長約二尺多、徑約五寸多、約一百三十度折曲的質量硬圓木製作而成,分為錘身與錘把兩個部位。錘身長約一尺、寬約七寸、厚約二寸多,底麵平光,兩側與上部麵弧方均可;錘把向上折曲,長約一尺,根部粗,尾部細,中後部能以雙手前後緊握即可。

  炕錘的唯一用途是製作捶打新火炕的炕泥皮,再無他用。炕錘雖簡單,但打泥新火炕卻較麻煩。過去農家人的住宿均為火炕,多在窯洞前部靠窗部位或廈房靠邊牆的一角打泥火炕,俗稱盤炕。火炕大小不等,分為單炕與接鍋台炕兩種,其裝修方法都相同。用土坯(磚更好)砌成寬約不足一尺、高約二尺的炕牆,四堵炕牆圍成方或長方形的坑,在一側炕牆的中下部留有高約一尺、寬約七寸的直立長方形炕洞口;在炕坑中間順直分別立置高約二尺、徑約不足一尺的兩個圓柱形土炕樁;暫封炕洞口,在炕坑內裝滿細碎黃土,與四邊炕牆、兩個炕樁齊平;在坑牆、炕樁與黃土的平麵勻攤厚約五寸的麥草泥;待麥草泥稍幹硬化後,即用炕錘反複多次用力普遍捶打,開始捶打時因麥草泥較濕軟,間隔的時間要稍長些,每天一兩次即可,邊幹邊多捶打,一日兩三次亦可;經數十次反複捶打後,麥草泥則緊縮結實幹涸硬化平光,穩固地坐落在炕牆與炕樁上;待麥草泥全幹後,啟開暫封的炕洞口,從洞口挖出原填裝的全部黃土;在炕坑內多次燃燒柴火,炕皮遍灑麥魚拔出餘水,新炕告成,即可使用。

  在新盤新炕的屋外靠牆的一角或一側,用土坯砌築高約六尺、內邊各長約八九寸的正方形空間的煙洞,或在土窯麵牆開鑿同大的煙洞,或在修建房廈、磚石窯的牆壁內預留煙洞均可。煙洞越高越易於出煙。煙洞的內底麵要寬大些,並低於炕內的底平麵,要能盤臥一隻大狗,俗稱狗窩。若遇風打煙洞頂口,則洞內的煙返回進入狗窩,再旋轉複上外出頂口。

  農家新盤的火炕穩固平整、經濟實惠。冬天從炕口填進麥草等細碎柴火,再用稍大的柴火點燃,可慢速續燃,炕皮則通夜甚至整天溫熱不冷,人坐臥熱炕休息睡眠舒適香甜。俗諺:“炕錘簡易沒小量,捶打炕皮平又光,柴火逐燃熱堂堂,坐臥睡眠舒囊囊。”

  現時,隨著人們生活的富裕,科學取暖方法設備的增多,農村已有極少數家戶睡床過夜休息。但火炕仍不失它的使用功能與價值,炕錘仍在繼續發揮作用。

  32.紡線車 紡線車主要為木質結構的器具,由輪(包括軸、刺、絞繩與拐把)紡線車、架、頭、錠和弦等構件組成。

  輪軸為長約一尺、徑約二寸的硬圓或方木,除中部長約不足一尺外,兩端皆為徑約一寸的細軸,各穿套一組三個木板條的輪刺,前端細軸長約二寸,穿套於前立柱的軸孔,後端細軸長約半尺多,穿套於後立柱的軸孔,軸的後端頭外露於立柱外約三寸,並榫安長約半尺,根粗梢細的錐形圓木拐把。輪刺為長約一尺多、厚約三分、中寬約二寸、兩頭寬各約六分的六根木板條,板條中心各有一徑約一寸的圓透孔,分兩組穿套於輪軸粗部的兩端外的細軸上。兩組輪刺花插開,各相斜對麵的刺頭用細繩攀絞。

  車架為丁字形的兩根木條作底座,丁字身木長約一尺五寸、寬約一寸多、厚約一寸多,一頭榫安於車頭右側的中部,一頭榫安於丁字頭木的中部;丁字頭木長約七八寸、寬約二寸、厚約一寸多,中部左側鉚安於丁字身木頭;丁字頭木的兩端,各豎立榫鉚安裝一高約一尺、寬約二寸、厚約一寸的木柱,兩柱的上端大麵各有一徑約一寸的圓透孔,用以穿套輪軸兩端的細部。

  車頭為長約五寸、寬約二寸多、厚約二寸多的木墩,上部麵前端向下成斜坡,木墩上部平麵的中間榫鉚安裝兩塊直立的小木板,小木板右側各係一小環形皮條,用以穿掛鐵紡錠。

  紡錠為長約六寸、徑約半公分的細鐵棍,兩頭細尖,前尖長約一寸多有細微稍密的螺紋,便於攀掛紡線;紡錠的中後部(空開後尖約一寸)長約五寸,用細絞線適當纏繞,纏線的兩頭各穿套固定一銅錢,用以逼擋紡弦;在前銅錢的前部活穿套一徑約一寸多的圓木片或軟葫蘆片,用以隔擋紡成的線穗。

  紡弦為細絲繩,長約七尺半,環形攀繞於刺上的絞繩和紡錠身中部纏繞的絞線上。

  使用操作:紡婦盤坐於紡車的懷前,右手握拐把向右搖轉車輪刺,刺上的絞繩帶動弦繩,弦繩帶動紡錠飛速轉動;左手握長約七寸、粗如手指、中部順長有細孔的軟棉花棒,俗稱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