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生活習俗(一)

  立碑同其他過事一樣,也是要勞動親友、興樂請賓、設席籌宴的,也有一套程式化的禮儀。當然,仍然有不事張揚而為的。這樣的舉動往往都是在過三周年祭祀時一並舉行,也可免去更多的勞神動眾了。一般情況都是父母的合碑,立樹於兩個墓穴的中間。這種事沒有定製,依各自的情況而定,隨葬即立者有之,三年內立的有之,幾十年後再立的也是有的。這樣的過事,一般隻宴賓不收禮,大過小過都相宜,大過可以下書、動親戚、雇樂隊、請禮賓,小過則自己人到墓地立碑祭祀而已。

  若是要為立碑過事,和其他事一樣要禮讚唱酬,另外又多出一個“點主禮”。也就是點碑,點碑是要請當地的名人,或官職相當的人。在過去是由縣官、地方紳士,至少也是秀才之類,現時也講究是地方上的名人或有聲望的長者。由此而提升死者的品位和功德。是對人生品格和德行的肯定與彰顯,所以被請來點碑的人也還是會有一番權衡的。點碑是在碑石樹立完工後,甚而碑樓墓圍等全部竣工後,在陵園舉行的一項儀程。完工後的碑體用大紅綢布圍裹,屆時的揭紅禮儀程序一般是:

  一、肅立就位(在樂聲中請點碑官就位,主賓就位,來賓就位,孝男及直係跪)

  二、鳴炮

  三、奏樂(三吹三奏,鼓樂齊鳴)

  四、揭紅(請外家等來的貴賓揭紅)

  五、恭讀碑文(樂止,請點碑官恭讀)

  六、獻饌(樂起,由孝子敬獻)

  七、主客恭奠(上香、化紙、奠爵、叩首、孝子們陪叩)

  八、孝子恭奠(上香、化紙、奠爵、跪叩)

  九、點碑官點碑(點碑官用朱砂、神砂、猩紅、白芨等合成的塗料,口中念念有詞曰:上點天國,下點地府,前點朱雀,後點玄武,左點耳通,右點耳順之類的話語,將碑上大字中凡有封口的字描點一番,然後將筆隔碑扔向墓後)

  十、鼓樂前行,繞陵一周

  十一、孝子叩謝(孝子們向點碑官、主客,來賓一一致謝叩首)

  十二、栽植紀念樹(至此禮畢,孝子們可同時謝土神)

  附錄

  老中醫樊玉山夫婦碑文

  歲在甲申,時值隆冬,緬祖念親之情如凜凜朔風,寒氣襲人。逢慈母仙逝三周年之祀,葺塋樹石,泣血鐫銘,不盡追憶而記曰:

  先嚴祖籍山西臨縣七級鎮新卓村,五世中醫傳家,祖輩棄醫從商,落業本邑,迎娶太賢,定居備村,誕先父於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二日。慈祖罹病,父僅七歲,隨祖返晉,賴伯祖恩養,塾學苦讀至高中二年,遭日寇侵淩,輟學返陝,承繼隔代家傳,先後在韓城、黃陵、師從程振宏、劉子林等名醫,習研岐黃之道,承傳濟世之術。秉深厚家學根底,揚篤誠聰穎心性。一九五二年即任縣衛協主任。一九五九年赴省中醫學院深造,先後在省醫科院針灸研究所、中醫研究所工作,一九六二年回縣醫院,曆任中醫科主任、延安中醫學會副會長、省科協會員、縣政協委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陝西分會理事。著述豐碩,頗有建樹,曆贗表彰獎勵。家父勤奮好學,潛心習研。潔身敬業,修醫著以存世;平易近人,視患者如親友。醫術超群,德望卓著,操守行範,有口皆碑。晚年離而不休,整理醫案之餘,接診療疾如常、終老不輟,仙逝於二零零一年三月一日,終年八旬過一。

  先慈閨居魯村,張門望族淑女,諱字靈霄,生於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劬勞晨昏,協父理家,睦鄰和友,養育後昆,衍一女四男,皆家成業就。慈恩昭彰,懿範雋永,二老廝守,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偕老同歸,追父駕鶴於同年臘月廿九日,享壽七十有三。

  考妣偕歸,痛心疾首,銘恩承誌,唯善修為,寄拳拳孝祀於碑版,訴切切思念以鐫銘,誠惶誠恐,謹此記略。

  我們循著人生軌跡,把各個時期的禮儀粗略地陳述如前,僅作為一般的常禮而已。人生不滿百年,禮數何止萬千,曆史的演進,社會的變遷,地域的□異,人際的交融,有承傳也有發展,有刪除也有增益,有陳腐悖理的更改,也有創新順情的添加。禮從遠古走來,也要向未來走去。它的終極目的永遠是構建一種規範的、合理的、和諧的社會關係和人際交往,伴隨我們走向永遠。

  第五節 瓜瓞(dié)綿續

  隨著立碑鳴炮的硝煙散盡,一個人不但走完了在這個世界上的全部路程,也盡情地享用著後輩們幾近奢華的追悼,□服禮畢,碑樓高聳,或偉大或平凡的生命變成了一通通死寂的碑石,接受著來者的憑吊。歲月的流逝,滄桑的更易,能讓人們記起的往事,畢竟為數寥寥,在宗法觀念相當嚴重的黃陵,在追求著光宗耀祖的同時,也把聲名顯揚的祖緣,作為進身的名帖和出身的標誌而廣泛被人們所看重,來脈久遠的承傳,名門大戶的排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這種記緬在中原以至南方都以宗祠、家廟的麵目出現,而在黃陵卻是以“影”和“家譜”來完成這種承續的綿延。

  大約也是黃陵這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長久以來的戰亂,造就了人們把宗祖的記緬和家族的綿續,托付給這種帛畫的。其原因蓋出於它便捷的攜帶和珍藏形式,為流離做好了準備。也許是黃陵的土著居民在和遊牧民族交往中獲取的靈感,把祖宗的簡要信息繪製書寫於布帛之上,走到哪裏都記得清自己的來脈,都聯得起龐大的親族。這對於任何一個氏族的延綿都是有著積極的意義的。

  這種帛畫就謂之為“影(nie)”,或者“影族”“影軸”,天杆地軸,寬約六尺左右,長約丈餘。最高處端坐著宗族的始祖夫婦,帷幄帳幔,供桌獻品和與其身份、地位相關的物件,文則書牘典籍,武則甲胄刀戟,必有一個相應的身份地位。其下就是以排列的小方格,填寫各輩人等的名諱官位,簡要事略,婚配情況等。家族過大或輩分太多,當然會分支,被分支的稱作“小影軸”,不再重複元祖,隻將被分出的人作為“小影軸”始祖,要尋祖歸宗,就需拜謁“老影族”了,續接起宗族的淵源。這種帛畫既然承載著這麽重的家族責任,當然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家譜”“族譜”則是以文字的形式記述家族的延綿曆史,除了宗族的承傳譜係以外,還敘寫了各個輩分的名人軼事和行操規範,在《黃陵文典》資料收集的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注意這方麵資料的搜集。但苦於“家譜”作為家族流轉傳承的依據,一般都秘不示人,或者由於諸多的文化厄運而遺失。在《人物卷》為求證李東垣其人的真偽時,我們有幸從陝西省中醫學院尋得黃陵縣阿黨鄉李家的“家譜”,不但解決了元末明初中醫名家李東垣先生確係黃陵籍名醫,也同時使我們一睹神秘家譜的真顏。擇其要意輯錄於後,以補缺憾。族譜的書寫和承續重修作為一個家族的大事,一般都由族中的大輩提議,闔族商定,選取族內能文之士,抑或聘請族外有識之士擔綱編纂,但原則上都是本族後裔承修。闔族分攤編纂和刊印的費用。

  族譜的行文仍依古例為豎排自右至左排出,目錄、序言一應俱到,世係、家傳、外傳等也都要寫到,承啟接續,來龍去脈,軼事要聞,麵麵俱到。在世係篇內,世係輩分以豎排向下逐行排列;平輩倫序出身以橫行自右向左排列,倫序分明,長幼尊卑一目了然。至於家傳和外傳,後補等則是將族中可資宣揚的人物逸事重點以傳略的形式摘要寫出,以傳永遠。

  嚐謂家譜之設,豈徒然哉?蓋以著名諱,尊先人裕後昆,使先人之名字不得湮沒於後世,而後人之名字不得襲犯乎前人,實所以上繼夫宗祖,下貽乎子孫者,悉於此家譜基之耳。自古巨家大族,未有不以此為急者,吾族邇來雖無公卿名宦及元始祖諱晉者,為元世都督大元戎,有子六人,一曰天祐安屯征行百戶;一曰天享,軍中參謀;一曰天祿,元進士,後權州知州;一曰天禎,元都監;一曰天福,元達魯太守;六子留守河南,失其名諱。曆四代而下字東垣諱杲者,係元賜進士,精醫道,元帝召入京都,為太醫院聖醫。及柒世而字西垣諱常者,係明進士,後又采取人才,授以慶陽府知府。吾族自來詩書傳家,世守潔操,進身明經,序黌宮者,代不乏人。家譜之書序,由來尚矣,迨至崇禎辛未,失於兵火,至今未序及我朝定鼎以來,吾族漸漸生色,人民殷繁,兼之坐落星散,起名諱非有犯於先人,或有犯於族之尊長者,不可勝紀。吾父年愈柒旬,日以家譜之序時厪於懷,乃於上巳之日,與合族弟侄商榷,共舉此事,族之人鹹欣曰,美哉此舉,實獲眾心,雖曰吾父之舉念或亦先人之靈異所感也。餘遂同族兄仕美、侄因、公、袞、衣、匯、征、價、臣,各出己貲匯成編籍於前代不可考者,姑闕自捌代繼續不絕,序著名字,為後世傳之。俾先人得以永垂於後世,而後人不克襲犯乎先人,於以尊先人而裕後昆也,豈不賴此家譜哉,餘不敏,略抒己臆,以誌不朽,是為序。

  其後又有乾隆二年李爾淑序、李蔚序、李玿序、李子寶序,在李子寶的序言中,還錄入了當年祭墳的對聯和當年的祭祖文,以及光緒十二年後補族譜序等等篇。

  世係篇諸世名錄見影印的譜係:

  在家傳一節中僅為一世和二世的事跡要略,而後為第四世杲公家傳,即李東垣,原文照錄。“曰杲公原鎮州遊住,世以貲雄鄉閭,杲幼歲好醫藥,從易州張元素學數年,盡傳其業,資性高譽,少所降屈士大夫,非危急疾,不敢請謁,時以神醫目之,因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古名東垣,著東垣十書,流寓橋山,人稱東垣先生,入縣誌。”這段文字很確切地將中醫史上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東垣的祖籍定在黃陵縣阿黨村。其第七世李常,字曰西垣,在家譜中有如下記載:“曰常公字西垣,晉公七世孫也,明進士,後慶陽府人才知府,為元帥墳前碣碑傳後,因留其名字官銜焉。”其後各節皆長子有成者凡有學業、有武功、有善行、有德為者皆立傳記敘事略。

  在外傳一節中僅以第四世杲公東垣先生以補中益氣湯治愈皇後疾病事,著有《東垣十書》而傳名後世一事和第十二世李日長以仁義孝友聞於閭裏的事等兩則成章。

  生活。依據《辭海》的解釋,首先是指人的一切活動,其後是生存、活著;然後是生涯、生計;再則就是工作、手藝或成品。所以,標作“生活習俗”,似乎太過大了一些。但是在一個特定的區域,探究人們為了生存和生計,習慣上所采用的適應生存的手段和謀求生計的方式方法,權且作為我們生活習俗的涉獵內容。隨著曆史的演進,不斷地淘汰故舊,發展創新。革故鼎新,記取以往不單單是懷舊的追緬,也許還孕育著新習俗的誕生。衣、食、住、行、用,油、鹽、醬、醋、茶,就讓我們從這些與生存休戚相關的小事,來尋求黃陵地方的生活習俗。

  第一節 民間服飾

  新中國成立前,黃陵民間服飾比較簡單樸素。大部分農家婦女,都是自己紡線織布,以解決全家的穿衣問題。群眾也基本上都穿用手工紡織的粗布服裝。農村極少數的富裕戶與城裏的部分人,穿機織的市布衣服,綢緞質料的服裝則很少見到。

  手工紡織的粗白土布,多數是在秋季用成熟的植物——俗稱“牛蔓”或“老鴉嘴”草的根莖,煎熬成深褐色的水汁,把新布浸泡數十分鍾後,勻埋於從澇池挖出的沃泥中,再浸泡約二十分鍾,然後淘洗幹淨,經過多次反複,即可染成黑色布料。少數是在街鎮的染坊中用靛藍染成藍色布料。也有自購的煮藍,煮黑等顏料,經熬煮,漂洗染色的。最後由家庭婦女手工縫織成各式服裝。

  婦女服飾

  1.一年四季輪換穿用黑色或藍色的布料,製成大襟、稍寬大的單衫,夾衫(雙層布,俗稱夾襖)、棉襖和大襠有大腰的單、棉褲子。腰係布、線或毛軟褲帶。有的還有齊肩、有領、稍寬大的棉褂;頭頂黑色長條型手帕,其手帕大約寬七八寸,長六七尺,也很薄,如紗、如翼。或是方布巾,束挽於腦後圓餅式發髻的下部,用以防曬、防冷與遮塵;腳穿布、線或自織的毛襪子與淺口單布鞋;多數人耳下戴銀質耳環;少數人腕戴銀手鐲。

  2.夏天。中青年婦女還是穿家織的白、藍相間的花格布或花條布單衫。絲綢料單衣也鮮見於鄉間。

  3.冬天。中老年婦女的棉衣內、多有粗布襯衫與襯褲;棉襖袖一般都稍短些,便於做飯幹活,手腕帶棉套袖以防寒冷;中年婦女棉襖外的肩、胸與腹部,穿罩藍色布遮裙,以保持棉襖不髒,便於洗滌。老年婦女的胸腹部,多內穿裹肚,長寬各約一尺三寸,基本為方形,下弧圓,上兩角,左右各一角,縫鏈有帶扣,用以攀掛脖頸間。雙層布,中有小口衣袋,有的還繡花,中間兩角縫係帶環綁紮於腰後,以防肚受涼;棉褲下口多用帶束綁紮緊,以防鑽風受涼;多數人穿布棉鞋。老年婦女也有戴自製的暖帽。過去的女上衣都較長,一般都在胯下。

  4.春夏秋冬。新婚媳婦的穿戴都較好些,多為機織市布,花色絢麗。也有少量綢緞服裝;耳下多戴銀耳垂;腕戴鋁合金或銀質手鐲。姑娘出嫁,參加娶新與送女的中年婦女須著彩裙,是為禮服之一。孝女與孝媳在喪葬祭奠和接送“老人”靈魂時,必須頭戴白孝帽,身穿白孝衫,下著白裙子。

  男人服飾

  1.一年四季輪換穿黑色或藍色的對襟單衫、夾衫、棉襖和較長大於棉襖的棉褂子(基本相同於棉襖,隻是稍薄些,左右兩邊下襟有小岔口)和大襠有大腰的單、棉褲子。腰係布、線、毛或皮褲帶,有的還有齊肩、有領、對襟的棉褂。春夏秋三季多為光腳穿淺口布鞋。夏季下雨天也穿自己用馬蓮草編製的草鞋。較有身份的人或有錢的商人等也穿著禮帽長衫或大襟的中式長袍,也僅是應酬或在適當的場合穿著。

  2.夏天,中青年男人也有穿對襟、無領、無袖的白布汗衫,相當於現時的背心。青年人也有穿以白色為主,白、藍相間的花條布單衫。

  3.冬天,棉衣內多有襯衫、襯褲;腳穿布、線、毛或自織的襪子;頭戴瓜殼帽子,也有戴帽暖的棉或絨帽子(俗稱“火車頭”),少有氈帽,有的頭上包有從前向後束挽的白毛巾。老年人也有穿大襟的棉襖,外束白色、單幅家織布、長約兩米多的腰帶,俗諺曰:“三單(衫)不如一夾(衫),三夾不如一棉(襖),三棉不如一纏(即大腰帶)。”棉褲下口用布帶束綁紮緊,以防鑽風受涼;並多穿棉鞋,也有的老年人腳穿“氈窩窩”;有的還穿藍或黑色、大襟的長棉袍,常作為出外的禮服。還有穿著套褲(缺後襠的褲子)的。

  4.新婚男青年的服裝一般都較好些,多為機織的市布衣服。孝男孝孫在喪葬祭奠與接送“老人”靈牌時,必須頭戴白布孝帽,身穿白布大襟長孝衫(袍)。

  青年男女的服飾基本相同於中年男女的服飾,隻是上學的學生稍有差別。少年兒童的服飾相對新穎多樣。

  民間服飾隨著時代的演進,也同各地一樣,相應地依據不同時代發生著變化,卻始終以衣著蔽體保暖的最基本功能為要素,或長或短,或寬或大,但都緊貼漢族的服飾形製。由於地域偏頗,經濟貧匱,黃陵服飾沒有太多的修飾,在崇尚節儉的理念倡導下,以“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為原則打理著自己的衣著。另一方麵,也是由於地域的關係,人們普遍擁有毛、皮、氈服飾和用品,這也是遊牧民族的印記,氈毯作為鋪設,幾乎家家都有,用羊毛拈線織襪也較普遍,冬閑的時候,男人們腳穿一雙氈窩窩,身披一件沒有布麵的老羊皮襖,有的也揣一把羊毛,提一吊線錘,在曬太陽的人堆裏,信手拈著毛錘,續添著雜亂的毛絮。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間服飾的變化節奏明顯加快,西式服裝以其便捷簡約、筆挺美觀迅速地普及開來,寬腰的襠褲甚至連老頭老太太都不再穿著。經曆了由學生裝、列寧裝、中山裝、解放裝為基本著裝模式。改革開放以來,服裝早已遠遠超越其基本功能而向時裝的時尚和美觀發展。近年來,人們的服飾已經從款式、色澤的追求而向品牌化發展。

  第二節 民間食譜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要素。俗話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戰爭時期是這樣,日常生活也是這樣。人隻有吃飽了飯,有了體力,有了精神,才能夠從事生產勞動和其他各項活動。隨著社會向前發展,吃飯從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演進為精神層麵的享受,從吃飽到吃好,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水平也在不斷地改進,並逐步形成各種地方最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黃陵縣地處渭北高原,川塬交錯,物產豐盈,氣候適中,溫度鹹宜,無霜期長,土層深厚肥沃。農產品以小麥為主,雜糧有玉米、穀子、糜子、豆類、高粱、蕎麥等。薯類菜蔬瓜果梨桃,豐富著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既有陝北風情,也有關中特點,無論是豐歲災年,還是節慶宴賓,人們以烹飪的技藝豐富著生活,盡情享用大自然的賜予。

  一、日常生活飲食

  1.蒸饃:蒸麥饃的麵粉多為自己磨的麵粉,約是八零至九零粉,所以比較黑些。蒸麥饃的做法是:把酵麵用溫水泡軟,揉搓成粉漿,置溫熱的地方發酵至氣泡廣泛。若發得不旺,可用米湯晾溫接續再發,至發泡驟增,遂倒於麵盆中的幹麵粉內,打成麵絮,用拳揉摻成軟硬合宜的麵團。在深秋、冬季與初春時,將麵團盆加蓋置於熱炕,用棉被封蓋讓其發酵。春末與夏秋,麵團盆加蓋遮塵置案即可發酵。俗話說:“三月麵,不離案。”麵團經約四到七個小時即可發起,以不酸為好,麵團體膨脹增加約一倍,然後從盆中挖出置案,用手反複揉摻到勻光,再揉滾成圓長條,用刀軋切成小節,雙手合抱每一小節饃胚,貼案稍圍圓楞角,揉好的圓饃,擺放在篾子上放置一段時間叫做“泛”,冬季在熱炕上或太陽下“泛”至稍脹,以不要裂開為好,然後上篦或籠,入開水鍋,用快火燒蒸約四十分鍾即熟,俗稱節節饃。若酵麵菌不太好或在深冬氣候過冷,則把酵麵揉碎泡溫水或米湯中再加上少許幹麵粉,稍打和成稠漿置熱炕,讓酵麵先發酵,再與幹麵粉加溫水和成麵團置熱炕,這種麵團則較易於發起。農家蒸的節節饃體稍大些,質稍硬些,掰開的饃茬基本為齊楞,饃味濃香,頂硬耐飽。麥饃是農家早晚經常食用的主要飯食品。

  在軋節切饃胚前的麵團內,若加上適量或對半的發起的玉米麵團,揉摻均勻,軋切蒸熟則稱為兩麵饃;若加上適量的發起的豆麵團,軋切蒸熟則稱為豆麵饃;若加上適量的用開水稍煮過的捏幹的切碎的菠菜或野薺薺菜軋切蒸熟,則稱為菜饃或曰“菜疙瘩”;若在揉滾圓的長條麵團內加上適量的發酵的軟糜麵團擀開疊加包卷後,軋切蒸熟,則稱為加杠饃;若把發酵的麵團拚成長條片狀,加上適量的食油、鹽麵和幹辣麵,排勻抹平卷起滾圓再軋切饃胚蒸熟,則稱為油卷饃。這幾種饃吃起來都別有風味。農家也偶爾蒸些素菜包子,噴香可口。扭裂的花卷俗稱“油餑餑”,也常為閑時主食。

  2.糜子饃:用黑硬糜子(磨麵粉時去皮)麵粉置於盆內,用滾開水燙成攪團狀的稠麵團,適度冷卻後加酵麵,揉摻均勻置熱炕發酵,再加適量的幹糜麵粉踩勻揉光,軋切成長約三寸、寬約一寸、厚約一寸半的長條狀,蒸熟即食,質味香甜。是農家過去常用的主食之一。

  3.玉米麵饃:把玉米麵粉用滾開水潑燙成攪團狀的稠麵團,適度冷卻後加適量幹玉米麵粉,發酵後揉摻成勻光的扁長條,切成長條狀蒸熟食之,質稍硬味稍甜。是農家常用的主食之一。

  4.蕎麵饃:把蕎麥去皮磨粉置於盆內,用滾開水燙拌成攪團狀的稠麵團,適度冷卻後加少量幹粉揉光,擀成長條片狀,加上食油、鹽麵與幹辣麵,攤勻抹平卷起滾圓,軋切成長條狀蒸熟食之。稱為蕎麵卷,質軟噴香可口。

  5.蒸黃饃:做法同於玉米麵饃,隻是把發酵後稍稀點的玉米麵團平攤於蒸籠,蒸熟後出鍋置案,用刀或細繩切割成塊狀食之,質較鬆虛香甜。

  農家在食用上述饃食時,隻配有醃鹹菜、醃酸菜與水鹽調和的辣麵,很少有炒菜。並以小米湯配食飲用。隻是在偶爾或來客時,就其現有原料,加工一兩盤素炒菜,如洋芋絲、洋芋片、豆芽、幹蘿卜片或絲、幹豆角、幹南瓜片、幹涼粉片、粉條、豆腐、雞蛋等,或單炒、或配炒、或涼拌,以作調劑與待客之用。在夏秋青菜旺盛時,有西葫蘆、水蘿卜、豆角、韭菜、辣椒、黃瓜、西紅柿、南瓜、洋芋、白菜、黃花等等,單炒、燴炒、醋溜、涼拌均可,以改善生活。

  6.麥飯:把洋芋擦切成細絲,或用嫩苜蓿芽、嫩白蒿芽、榆樹花嫩芽(俗稱榆錢錢),洋槐樹花等,加麥麵幹粉與調料拌勻成絮狀蒸熟。食用時再澆少許蒜泥調料湯,味道噴香可口。

  7.黃米幹飯:把硬糜子去皮成米(也稱黃米),淘淨倒入開水鍋內煮至半熟,撈出空幹置於蒸籠蒸熟,米粒較鬆散,稱為黃米撈飯或黃米幹飯。若把黃米煮至半熟舀去餘湯至稍幹,再用□火燜蒸至熟,米粒較黏糊,稱為“窘”米飯。食用時,一般都配有素炒燴菜。

  8.大米飯:做法同於黃米飯,因黃陵地處旱塬,僅雙龍、腰坪等川道有稻穀的種植。故隻是農家日常生活偶爾的調劑食品。

  9.菜卷:把較好的麥麵粉置於盆內,用快要達沸點的滾開水燙攪拌成攪團狀的稠麵團,冷卻後加少量幹麵粉揉摻勻光,擀成稍厚點的圓麵皮,再勻攤用小豆腐塊、小洋芋塊、碎粉條、碎辣片、調料等拌勻的蔬菜,卷緊滾圓成圓柱條,盤旋置於篦子上蒸熟,食用時切成約一寸長的節狀,澆上少許蒜泥調和湯,味香可口。農家俗稱籽卷或紙卷,是偶爾製作的食品。還有潑麵團與燴菜包成半圓形的角狀蒸熟食用,稱為蒸菜角。

  10.烙餅:把較好的麥麵粉置於盆內,用滾開水燙成攪團狀的稠麵團,冷卻後加少量幹麵粉揉摻勻光,擀成稍厚的圓麵皮,再勻攤食油、麵鹽、辣麵、蔥花等,卷滾成圓柱條,切成若幹塊,把每塊再擀成圓餅胚,置於熱鍋烙熟,質軟油香可口。也是農家偶爾製作的食品。

  11.白麵條:農家的白麵條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之一,比蒸饃的麵粉要白得多,一般每日的午餐,多為擀薄有窄寬自便的白皮麵,再拌調料和小菜。俗語講:“擀薄切寬,陳醋調酸,脖子一展,呼嚕一碗。”也有切成菱形或稍短的長條麵片,再燴素炒菜和食;或麵條快煮熟前再加切碎的菠菜、白菜嫩葉、野薺薺菜的連鍋麵。

  12.臊子麵:擀薄有窄有寬的白皮麵,再加素的或肉的臊子菜湯,多為普通待客食品。

  13.鹵麵:把擀切的細長麵條,置於半熟的有適量湯的素炒菜浮麵,或再加點熟豬肉,用文火燜蒸至熟,拌勻食用,噴香可口,是農家偶爾製作的食品。農家平時還有炒麵、漿水麵、油潑麵和刀削麵等用來調劑。

  14.蕎麵:農家的蕎麵條多為有窄有寬的白皮蕎麵再拌調料與小菜,或和菜麵或連鍋麵。也有把和成的蕎麵團用手拍壓成厚約半寸、寬約四寸的長條扁圓狀,置於小案板放在鍋口沿,雙手執麵刀切成薄片,直接撥入開水鍋內煮熟的剁蕎麵或叫拌蕎麵,或白皮、或燴菜、或連鍋均可。還有將摻好的蕎麵取一小綹,用拇指和食指上關節捏成一節一節的連體麵條下鍋煮熟,俗謂之“耳朵套”,可調和調料幹食,也可炒食,很受歡迎。

  15.攪團:攪團多為蕎麵攪團和玉米麵攪團兩種,做法相同。用少許蕎麵粉在鍋水內打成糊狀,煮沸後再陸續灑進幹蕎麵粉,邊灑邊用擀杖攪拌,至適量後用□火燜煮,並多次攪拌至熟。俗話講:“攪團要有七十二胡攪,越攪越好。”食用時把攪團舀入碗內,在中部用湯匙壓成半圓窩,澆進用食油、蔥花、韭菜、辣麵、蒜泥等熗做的調料湯,用筷子從邊部夾塊蘸調湯吃,味香可口。俗話“蕎麵攪團,香死老漢。”

  16.漏漏:把蕎麵粉或玉米麵粉加少量或兌對半麥麵粉,用滾開水燙成稠糊麵團,舀入有圓漏孔(孔徑與孔距各約三分)的葫蘆瓢內,再用舀飯勺從上部擠壓,稠糊麵團則從漏孔中擠出,直接入開水鍋,狀似稍大的蝌蚪,煮熟後用笊籬撈入冷開水盆內冷卻,再搭撈入碗加素菜臊子湯吃。多為夏日中午的食品,平時不多食用。也可用粉麵(澱粉)在鍋內攪成稍稀的攪團後,再以漏漏瓢直接漏入涼水盆中,冷卻成蝌蚪狀,俗稱“漏魚”,再佐以油潑的調和湯,是入夏消暑的特色美食。

  17.抿莢:把蕎麵粉或玉米麵粉,用滾開水燙成攪團狀的稠麵團,再加對半的麥麵粉,揉摻勻光,再用稍大孔的菜擦子,直接擦入開水鍋內,煮熟後撈入碗內加素菜臊子湯吃,別有風味。

  18.餛飩:把白麥麵粉加水拌揉成勻光的麵團,擀薄切成邊長各約五公分的方形麵皮,中心部位放置少許用小豆腐塊、小熟蘿卜塊、雞蛋、韭菜、野薺薺菜、調料等拌成的菜餡,把麵皮對折並稍錯開角位,再對折包住菜餡,把再對折的囫圇邊的兩角弧形盤接相參合壓實捏緊牢固,麵皮的四個單角向上直立,略似貓耳朵,故也稱餛飩為貓耳朵,農家稱為煮角,煮熟加調料小菜幹食,或加調料湯與小菜湯食,味香可口,多為小型待客食品。

  19.麻食:用較白的麥麵粉加水,拌和揉摻成勻光的麵團,擀切成約一公分的立方體,用手拇指在麵案上壓卷成棗核形的半開口空殼,或在淨草帽簷上壓卷成不同花紋的半開口空殼,比較花哨好看。煮熟後再加素炒燴菜食之,味香可口,多為冷天中午的食品。當地俗稱麻食,取密密麻麻多的意思。

  20.熗鍋麵:把擀切好的細長麵條煮於熗好調料清湯內,調料味易滲入麵條內,味濃好吃。多為給病人專門製作的食品。

  21.水餃:把細白的麥麵粉加水,拌和揉摻成勻光的麵團,搓滾成圓柱長條切成小節,壓扁,用小擀杖擀成約一寸半的圓形麵皮,中間部位放置適量的用小豆腐塊、雞蛋、小熟蘿卜塊、韭菜、小粉條、野蕎蕎菜、調料拌成的菜餡,也有肉餡的,把麵皮對折捏緊對口的邊沿,入鍋煮熟後加調料清湯食之,也可蒸熟加少許蒜泥調和湯幹食,別有風味。當地農家俗稱角兒,用潑燙的蕎麵粉麵團作皮包餡,稱為蕎麵角兒,亦可蒸食。一般為節日或待客的食品。

  22.燴餅:把較白的麥麵用滾開水燙成攪團狀的稠麵團,冷卻後再加少量幹麵粉,揉摻成勻光的麵團,稍加些調料更好,取其部分打烙成烙餅,切成寬約半寸長約一寸的餅條,再煮燴與素炒菜,和起來食用。多為農家冬天的偶爾食品。

  23.蕎麵□□:把蕎麵粉加水拌揉成較勻光的麵團,滾切成圓柱條,放入□□床的床壺內,用壺柱加壓便從壺底的小孔擠壓出細長圓體麵條,直接入開水鍋煮熟,撈入涼水盆或鍋內,吃時盛入碗內加臊子菜湯食用。過紅(結婚)、白(喪葬)事情時,多為豬肉臊子湯。也有用麥麵粉壓□□的。壓得多時,撈出置案,食用時回鍋或炒食。

  24.煮饃:用食油、蔥花、粉條、菠菜、調料等熗成清湯,或再放入少許麥麵糊拌成稍稀的拌湯煮熟,把現有的冷饃切成手指粗的長條,燴入清湯或拌湯內,或再放入雞蛋漿,煮熱即可食用。多為個別人臨時用餐或病人的快速食品。

  25.米湯:把小米揀淘淨放入適量的開水鍋內,還可把綠豆、豇豆、黃豆等放入冷水煮沸後再放進小米,煮熟熬爛,即可飲用。夏天多為綠豆清湯,用來降暑除燥。春秋多為稍稠爛的米湯溫胃保暖,是農家早晚飯配餐的飲品。

  26.糊湯:把去皮的玉米糝倒入適量的開水鍋內煮熟,有稀有稠,夏為清稀,冬為濃稠,春秋為四六成。是主食饃品的配飲湯。熬糊湯火要緊,避免坐鍋底。俗謂“緊火的粥,慢火的肉”,就是這個道理。

  27.玉米飯:把去皮的玉米大糝倒入適量的冷水鍋內,最好提前數小時用開水燜泡,加少許堿麵,用□火燜煮至熟,配以小菜食之。

  28.稀粥:做法相同於米湯,但比米湯要稠得多,可用筷子夾起食用。有時再加豇豆更顯顏色泛紅,好吃好看。農家多為冬季早飯饃的配食品。

  29.麻湯飯:是倒四六成的稠稀飯,再加進少量榨過油的小麻稠油渣,拌勻煮熟,油香好吃,也是偶爾食品。一般是榨過油後必吃的食品。

  30.麵糊:把少許較白的麥麵粉或玉米麵粉加冷水拌成麵漿,倒入適量的開水鍋內,再加鹽麵調料拌勻煮熟。也是農家的偶爾飲品。

  31.拌湯:先用食油、蔥花、調料等熗成適量的清湯,把少許的白麥麵粉在碗內逐加點滴冷水,拌成麵絮,漸撥入沸清湯中,或再加雞蛋漿,燒沸煮熟即可食用。還有在調料熱清湯內滴進囫圇蛋漿,稱為合包蛋,也稱荷包蛋。多為給病人或小孩專做的食品。

  二、節日食品

  春節

  1.白圓饃:做法同於日常生活中的蒸麥饃,但麵粉較白,饃體稍小,且滾揉搓成圓錐體形。俗有“饃揉千遍,白似雪片”的說法,是經過多遍揉搓,均勻酥脆,筋道味美。

  2.供饃:製作稍大一點的白圓饃,在饃頂部加裝麵塑的各種花鳥形蒸熟,是春節和清明節敬神祭祖的專用饃品。

  3.棗山:用蒸饃用的發起的麵團,揉摻成扁長條從中向兩邊卷起,中心放置棗或核桃,疊壘堆放成底大頂小的塔形饃品,是專門用來敬灶神的供品。

  4.軟饃:把軟糜子去皮後的米淘淨浸軟,在碾子上粉成麵粉取其四分之一用滾開水燙成稠攪團狀的黏糊上籠蒸熟後,揉摻勻光,置熱炕發酵一個晚上,取其適量捏成半圓窩,包入煮熟的蔓豆或小豆成圓錐體,饃底襯梨樹葉或玉米包皮蒸熟,軟甜噴香。不包豆餡,蒸食亦可。

  5.油糕:做法的前半步驟同於做軟饃,即用開水燙、加酵麵發酵,加些幹麵粉揉摻均勻的麵團,再蒸半個小時,搓滾成扁形粗長體,冷卻發硬後切成長約一寸、寬約一寸半的薄片,用食油炸熟,食時軟甜噴香,也是走親訪友的禮節食品之一。

  6.攤黃:把硬糜米(黃米)麵粉取其四分之一用開水燙成攪團狀的黏糊,俗稱“糊角子”,與剩餘的麵粉,揉摻成勻光的軟麵團,置熱炕發酵後,再對入酵頭和稍多溫水,攪拌成能流動的稠麵漿,在專用的火鏊上攤烙成邊厚心薄的軟圓餅,熟後對折成半圓形,食時鬆軟噴香有甜味。也是走親訪友的禮節食品之一。

  7.餃子:把豬瘦肉和蔥剁成泥狀加調料拌勻;把炸熟的白蘿卜片剁成泥狀;還可再加適量的蒸麥饃穰粉,把三者共同拌勻作餡,再用白麥麵皮包捏成角狀,雙手合抱適當圍圓捏緊邊口,煮熟後加少許蒜泥醋調湯食用,多為正月初一、初七、十五早飯的餐食。

  8.黃酒:把適量黃米(硬糜米)煮至八成熟,冷卻後加進碾碎的酵曲與麥芽(麥子泡水發芽約半寸多),拌勻入瓷缸密封發酵,置地約數月,置熱炕或在夏日約需數天即可發起,拆開封口加溫水,從缸底小孔中慢速淋出,再加溫水再淋二三次,摻和煮沸即可飲用。稍有甜酸味,噴香可口。

  9.炒幹豆:把白土打碎過籮取其土粉,在鐵鍋內炒熱至泛氣泡,把用溫水泡軟空幹的黃豆倒入鍋內的熱白土中,多次攪拌至炒熟,用籮篩去白土粉;用同樣的方法,把發酵的白麥麵團加調料拌切成約一立方公分的麵疙瘩炒熟,把生玉米炒爆成玉米花;以炒黃豆為主把三者混合拌勻,用手撿抓零食。有的還拌有少量的小麻子、白麥麵粉加水與鹽,拌踩擀成餅狀烙熟的小麻疙瘩塊,更別有味道。炒幹豆是當地農家在正月月盡專製的零食品。它意為炒死儲糧中的病蟲害。

  當地農家春節的菜品以素炒菜為主,並適當有豬肉和雞肉、羊肉等。在雙龍、腰坪、倉村、店頭等靠近林區的鄉鎮,有野味肉食和山珍菌類等菜品。

  10.油茶:臘月閑的時候,人們將小米淘淨泡軟,在碾子上粉成麵,晾曬幹透,儲以備用。因為正月裏講究不喝豆子米湯,俗稱正月喝豆子米湯,年內容易遭雹災。正月喝油茶時,將杏仁用煎水煮沸又用涼水拔一段時間去皮,和核桃仁、花生仁等一同在鍋裏拌成糊糊,是為油茶,也做佐食的待客飲品。

  清明節

  11.罐罐饃:做法相同於春節的蒸白圓饃,饃體稍大些,誇張成略似罐形的饃,並在饃頂至饃身貼壓帶花紋的十字形麵條,在十字交叉處置用麵捏的花卉,四邊附貼用麵捏的蟲、鳥、饃花,蒸熟食之。取我國春秋時晉文公火燒綿山蟲鳥護救大賢介子推之意,以作紀念。也是上墳祭祖用的供品。同時,也按各家的人口數蒸製相應的“人口罐罐”,隻是在饃體中包藏有一個雞蛋,製法同於供獻罐罐。

  12.饃花:用發酵的白麥麵團捏成各種小型蟲、鳥、獸形狀的饃胚蒸熟,主要供小孩食用。還可把饃花間以小箭杆或大紅棗穿成串,或紮在棗刺上晾幹,供小孩零食。還有專供祭祀用的麵花麵塑,是在起好的麵裏添加了顏料,揉摻製作成花型葉枝或動物造型的供品。一般僅供祭祀,不食用。

  13.涼粉:把去皮的蕎麥糝泡濕空幹,用碾子壓碎,在麵盆中用手拳反複揉摻成糊狀,拌冷水反複攪動過籮,把細汁留於鍋內,用□火燒煮,並多次用擀杖反複順一個方向攪動至熟,舀入盆內,冷卻成較軟的固體,用刀切成長條形薄片或用涼粉笊拉成細長條,加少許蒜泥調湯食用,味香止燥解暑。

  14.甑糕:把軟黃米或軟大米在開水鍋中煮至半熟成稠糊狀,舀入盆內,間隔數層大紅棗攤平,連盆放入開水鍋內燜蒸一個多小時即熟,甜香粘軟。多為清明節與秋冬的偶爾製作食品。

  清明節時,個別或少數農家還製作攤黃、軟饃、油糕等食品。

  端午節

  端午節人們仍講究吃得好一些,包子、炒菜,但主要是包製粽子。用糯米或軟糜子米,淘淨,裝入用葦子葉卷成的圓錐體內雜以紅棗、核桃仁、花生豆等,用菖蒲(俗稱馬蓮)曬幹為繩,綁紮成橋形、三角形或牛角形,放入籠內蒸熟或在鍋中煮熟,是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七月七日

  15.鍋盔:把發酵後的白麥麵團加鹽麵、切碎的花椒葉,或再加些消開的熟豬油則更好,揉摻勻光,取其適量,擀成稍大稍厚的圓餅胚,用□火在鍋內烙熟,切成三角形食之,酥鬆噴香。

  16.圓餅:做法相同於鍋盔,隻是體形較小,俗稱飥飥饃,意為祝願織女牛郎團圓。

  17.烙麵花饃:把發酵後的白麥麵團捏成花卉、蟲、鳥、獸形狀,烙熟食用,用以饋贈和供小孩作零食。

  中秋節

  18.月餅:八月十五有的家戶也自己製作月餅。把上好的麵粉用水調和加入油和雞蛋,揉勻踩光,滾條取其適量,包以果仁、糖、蜂蜜及炒製的麵粉等製作的甜餡,然後在特製帶柄的模子裏擠壓成形後,上鏊烙熟即成。

  19.臘八飯:即農家臘月初八的早飯。用白麥麵條在小米湯中煮熟並燴以素炒菜豆腐、蘿卜、洋芋等,實為較稠的米、菜和麵條。除自吃外,還給鄰裏端送一碗,互相品嚐。寓意全年糧食大豐收,新年即到。現時的臘八飯已多改為素或肉餃子。

  20.炒麵:中秋食熟,糜穀飄香,新糜子收回後,將新糜子在鍋裏炒熟,在碾子上攛去皮,成黃米,粉成米麵即成,製成速食食品,可作為幹糧,上路攜帶方便。也可與柿子拌食,特別有風味。黃陵人將這種麵粉稱做“炒(chào)麵”,不發cáo音,因為與草音相近。

  三、走親訪友禮節食品

  過去的農家,普遍經濟較為困難,況且市麵商店的副食品很少,所以走親訪友一般都是自製的較為簡單的禮節食品。

  1.油饃:把發酵後的白麥麵團取其適量,擀成長寬各約三寸稍薄的方塊,浮麵攤抹均勻食油、鹽麵、幹辣麵與花椒粉等對折,浮麵再抹相同的調料,把同樣的三至四塊饃胚相覆蓋,胚的長邊口朝上扶立,胚的短邊口各自捏緊牢固,並彎曲成圓形盤坐,蒸熟即成,即俗稱的“油餑餑”。油饃要比一般圓饃大一倍,每個油饃配兩個圓饃作為一份禮食以送親友。

  2.幹紮餅:把白麥麵粉用滾開水燙成稠攪團狀,冷卻後加椒粉、鹽麵和融開的熟豬油揉摻勻光,取其適量擀成薄麵皮烙熟,方、圓形均可,脆香可口。多為給有病的親友和月子裏的媳婦的饋贈食品。

  3.老饃:老饃是送給客家喪葬三周年的貢獻食品,做法基本同於蒸油饃。比油饃要大一倍,且為盤坐式的月牙形。

  4.油果子:一般在家裏過事時用油炸製的花形麵品。在過事的席麵上用來和花生、瓜子、糖等放在小碟中作為開席前的小吃,開席上菜則退至桌角補空。事後的走親訪友都有一包油果子相贈。

  此外,油糕、甑糕、攤黃、飥飥饃等,亦可作為走親訪友的禮食品。

  四、待客宴席菜品

  過去農家待客宴席的原料,多以自產的農副產品為主,較少上集市商店購買。肉食所用的豬、羊、雞、魚也大都以自養的為主,況且當地人們的食肉量不大。因此,農家過紅白事情,一天百人的待客,殺一頭豬足夠。農家的宴席均為方桌,俗稱“八仙桌”。八人圍坐,意取八仙以示敬重。每桌宴席的下酒菜一般為五至七道,多則九道的,根據經濟能力決定,多寡不限,碟裝陸續而上。具體為下列幾種菜肴,可適當選取調劑搭配。

  1.涼拌豆芽:把生綠豆芽用開水稍煮即熟。涼水泡澇空幹,拌以細粉條或粉絲、海帶絲、蔥花、調料等,油潑攪勻。裝盤時菜形為錐體,外表附貼若幹豬頭肉片。

  2.涼拌三絲:把洋芋絲、蘿卜絲分別在滾水鍋內過一下,涼水泡澇空幹,拌以細粉條、蔥花、調料等,油潑攪勻。在製作時,將豆腐切片、油炸及焦黃,撈出備用,涼後切細條,用以拌各式涼菜。

  3.涼拌雞絲:把煮燉熟的雞肉拉成絲條,拌以炸熟泡澇空幹的紅蘿卜絲、蔥花、調料等,油潑攪勻。

  4.涼拌豬肝:把煮熟的豬肝、豬肺切成條片,拌以蔥花、調料等,油潑攪勻。

  5.豬灌腸:在宰殺生豬時,取蕎麵適量放入盆中盛取豬血,加調料攪拌均勻。灌進翻過洗幹淨的豬大腸中,紮縛成尺許短節上籠蒸熟後,切片炒拌皆宜,味美異常。

  6.炒肉絲:把豬瘦肉切成絲,拌以澱粉、雞蛋、紅蘿卜條或蒜薹、調料等,爆炒至熟。

  7.回鍋肉:把煮熟的豬肉切成長約一寸的片狀,配以木耳、蓮花白、蔥花、調料等,爆炒至熟。

  8.苜蓿肉:把生豬肉切成長條,加蔥花、調料等爆炒熟;把雞蛋漿加蔥花、調料等炒熟;把兩者相拌攪勻。

  9.炒肉片:把生豬肉切成長約一寸半的片狀,配以木耳、白菜、蔥花、調料等,爆炒至熟。

  10.燒豆腐:把豆腐切成條或片,拌以粉麵、蔥花、菠菜、調料等炒熟。

  11.醋溜白菜:把白菜切成條形片,加蔥花、調料等炒熟再加醋。

  12.炒黃豆芽:把生黃豆芽配以菠菜、蔥花、調料等,爆炒至熟。

  13.甜盤子:把紅薯切成杏大的塊狀蒸熟,表麵遍灑白糖。

  14.炒洋芋片:把洋芋切成片狀,配以菠菜、蔥花、調料等,爆炒至熟。

  15.溜丸子:一般作為最後一道菜,取其“丸”與“完”諧音,等於告訴客人,喝酒菜到此結束。要停杯換菜吃飯了。

  16.煎豆腐:把豆腐切成厚約半寸方塊,放入煎配好的調料紅油湯中,較長時間煎煮,再放入蔥段、蒜片等盛大型湯盆即成。

  居住在山區的群眾,宴席喝酒中適當配有野味肉、山珍素菜品種。近年來,物產富足,市場豐富,各式菜肴也都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宴席上的常用菜。

  配合喝酒還有四個幹果碟,分別裝瓜子、花生、核桃、紅棗與煮熟的黃豆、油炸的果子、蝦條蝦片及購置的糖果之類。

  過去農家的宴席均用白酒,每桌一個壺一個杯,輪流傳遞,每人一杯酒,不能喝酒者例外,隻負責往過傳。一壺酒喝完後再換滿壺。下酒菜上完後,停酒撤碟淨桌,再上吃飯菜。吃飯的菜為碗裝一次上全,有十碗、十二碗、十三碗、十五碗之別,稱為十大碗、十二禧、十三花、十五月圓或十五觀燈。

  十五碗的菜品有:

  1.肘子:把豬腿剁成節狀,比手拳要大些,加調料鹵燉至熟,上桌前加熱。

  2.涼拌豆芽:前述不贅。

  3.涼拌豆腐皮:把豆腐皮切成長約三寸的長條,加蔥花、調料等,油潑拌勻。

  4.丸子:把豬瘦肉剁成肉泥,加粉麵、蔥花、麥饃穰粉、調料等,用雙手心丸成杏大的圓形體,油炸再蒸至熟。上桌前和熱澆調料熱清湯。有的還以粉條等素菜作丸子,稱為素丸子。

  5.酥肉:把豬瘦肉剁成肉泥,加粉麵、蔥花、調料等,置鍋蒸熟。上桌前加熱,也有清燉、黃燜、香酥等多種做法。

  6.雞肉:把生雞肉剁成塊狀加調料鹵燉至熟。上桌前加熱。席麵多不上雞肉。

  7.燉肉:把生豬肉切成長寬各約半寸的長條,先用蜂蜜加熱鹵成棕紅色,再加溫水、調料等燉熟。上桌前加熱。

  8.紅燒肉:把生豬肉切成大方塊,肉皮遍抹蜂蜜,在熱油中稍炸,肉皮變成深紅色,美觀好看食之不膩。再加溫水與調料燉熟,切成長約二寸半厚的長片,順齒排列平鋪於碗底,每碗八片,再放入用開水炸過熟,涼水泡澇空幹的白蘿卜片或洋芋疙瘩加熱,上桌前翻轉倒於另一碗內,俗稱“翻碗子”,使八片肉排列整齊,成覆蓋完全的錐體,再加熱調料清湯。黃陵習俗要將相同的四碗肉菜,分置於方桌的四角,俗稱“角子”或“柱子”,每碗肉菜隻能由每角兩邊相鄰的兩個人分吃,別人如果揀吃,則為不禮貌,不懂規矩。如果分食者吃不完或不吃肉,可主動揀送別人食用。

  9.八寶甜盤:用兩根稍細的紅蘿卜條十字交叉置於碗底,四角分置十數枚大紅棗及花生豆、核桃仁等,把軟大米(軟黃米也可)煮至半熟的稠粥舀入碗內蒸熟。上桌前和熱,翻轉倒入另一碗內,麵部遍灑紅綠絲及白糖。

  10.粉條:把煮熟的細粉條加熱,加調料熱清湯。

  11.燒豆腐:也稱虎皮豆腐。把豆腐切成長寬各約三寸、厚約一寸的大塊,過油炸成棕紅色,再切成菱形塊,和熱後再澆調料熱清湯。

  12.炒黃豆芽:前述不贅。

  宴席桌吃飯的十五碗菜,前十一種必上,後四種可根據自身條件適當調整搭配。另外在桌四角配置四個小吃碟,分置豬肝、豬肺、豬肚、豬耳朵等小吃菜,以看為主,很少食用。再和一碟水質或油質紅辣醬,架於菜碗上。這些不計算在十五碗以內。宴席的主食為白圓饃,湯以茶水為飲。

  農家一般宴席多為十大碗,豐盛一點則為十二禧或十三花,較少有十五月圓。

  現時農村的經濟已大為好轉,人們的生活水平已逐步提高,宴席已經較為豐盛,從喝酒到吃飯,全為炒菜到底,碟裝陸續而上,不再用碗裝、翻碗與底菜。除豬肉外,雞肉、牛肉、羊肉和水產海鮮已進入餐桌,而且講究雞、魚、肘子全有,色豔、形花、味香、豐滿、高質量。

  五、待客火鍋

  舊時農村的大戶人家有自備的黃銅製火鍋,以木炭火加熱,製形精巧,做工考究,配有與之相匹配的銅火鉗和火筷子及飲具、餐具,待客也是一種炫耀。來客時,在八仙桌上鋪墊隔熱物品。把配好的調料熱清湯倒入火鍋膛內,把煮、燉、鹵熟的豬肉、雞肉切成條片塊,把切好的豆腐、熟蘿卜片、熟軟細粉條、青菜等,多為一次性匯入火鍋的調料湯內,實際為大燴菜。火鍋的爐膛放進燃紅的木炭火塊,使得燴菜沸熱不涼,吃起來熱乎。多為冬天待客與春節的偶爾信用的食品。

  六、飲品

  黃陵地方不產茶,但一般人都喝茶,尤其是雙龍、腰坪、店頭一帶的後山裏,人們習慣喝濃茶。過去都是熬著喝陝青磚茶,且早晨起床就開始熬茶,熬出的茶湯,水色黑濃,味如中藥湯。現在一般都是喝花茶,香茶也是人們待客的必備,隻是味釅色濃。另外,本地盛產甘草,農村人家家都自備有甜甘草,尤其是夏季家中常泡有甜甘草水,隨時取用,熬製的綠豆湯在收麥大忙季節也是人們的經常飲品。對於貴客,尤其是女賓,她們一般不喝茶,則衝一碗“荷包蛋”,或是夏季白糖、冬季紅糖的糖水也是待客的飲品,有的人家自己製有油茶也作為待客的飲品,現時各式飲料和啤酒,農村人家中也是常有的。

  七、其他

  黃陵的大多數男人都有抽煙的嗜好,女的抽煙則很少。過去一般都是自種的旱煙,有老煙、小煙之別,老煙是隻取其煙葉,曬幹,打成若幹小捆備用;小煙則是連葉帶稈一起曬幹揉碎備用。有的還按各自的經驗和愛好進行泡製,如給儲存的瓷罐中加入白酒、香油和其他中草藥一並封口埋入地下備用,供以後逐漸取食。他們對於煙具都很講究,銅煙鍋造型考究,有的配有魚形,龍形等的鞍子,即在煙鍋下部附加鞍形附著裝飾物,煙稈都是自己上山砍采的馬茹子等灌木的枝條,經刮削打磨、鑽孔、浸油而製成花色絢麗的自然紋樣的花稈。煙嘴則更講究,有玻璃的、石頭的、玉石的、瑪瑙的等,講究綿、軟、適口、花色純正,有的還包金鑲銀。煙袋則是家庭主婦的繡品,也是很有工藝特色的,有皮製的、包皮的。總之煙具都傾注著主人的興趣和愛好,有的人從不讓別人用自己的煙具,待客有專備的煙具侍候。

  機製的卷煙和市售的香煙過去隻是官宦家或富戶人家的待客用品,是很少見的奢侈品。

  另外一個隨身的物件就是眼鏡,以捏絲琺琅的包皮木盒盛裝。這種鏡盒為豎式中分的蓋盒,以絲絨綰成墜鏈,從蓋頂串出,再綰有玉墜之類,上縛別於衣帶上,底盒下邊相應也有玉佩、纓穗。眼鏡則為銅或銀做邊架,硬折鏡腿,一般戴眼鏡的人都講究石頭鏡,多為平光、花鏡、有色鏡片,對鏡片的質地也很講究,以有瑕無瑕區別玻璃和石頭,瑕還要成形不礙眼,有一副好眼鏡,終生受用。有些眼鏡據說能醫眼疾,當然也價值不菲。

  富裕人家的掌櫃有的隨身還佩戴銀質掛件和懷表,這種掛件很實用,有牙簽、耳匙、胡梳、小剪子、小錐子、小刀子之類,也以一個玉佩相組合而佩掛於腰際。這些東西都可以作為傳家之物而承傳。

  再是過去的人文化生活匱乏,相應也閑散一些。每個村子都有個居中要地,一般為避風向陽的老榆樹等聚集場所。人們在哪裏諞閑話、拉家常、議世事、春夏納涼消暑,秋冬取暖曬陽。尤其是老年人,躲清閑、避妨礙、追故往、磨歲月,便成了這裏的常客,村裏村外信息的獲取與傳播,基本上都來自這個場所。小孩子們以此為中心展開各種遊戲,幼小心靈對世事的啟蒙大約也都源自這裏,有意無意的道聽途說就成了他們認識世界、學習待人接物行範的途徑。離得近的甚至吃一碗飯也要端到這裏湊熱鬧,夏夜的短暫,絲毫不影響他們的談興,反而會坐得更長久些。

  第三節 民間住宅

  黃陵的民間住宅,有著悠遠的人文承襲和顯著的地域特點,在過去物力艱難的情況下,一個賴以棲身的住宅,不僅傾注了舉家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要伴隨終身,甚而傳承久遠,惠澤後昆。所以,盡可能全麵地、準確地、完美地規劃,而且盡可能貼近符合傳統的人文理念。隨著時代的進步,摒棄糟粕,張揚精華,但有一條,總是遵循著人居環境的必備要素和審美觀念在傾注心力構建著自己的住宅。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黃帝宅經》就有“乃作天地之祖,為孕育之尊,順之則享,逆之則否”“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為”,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風水”,即是“天道”。所以說,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的審美觀念,很早便成為現實生活的重要內容。

  新中國成立前,黃陵縣域農村群眾的住宅,多選取溝畔,或麵南山坡、小溝渠的向陽地帶,先斬立土崖,再開挖土窯洞。以後,再在窯前兩邊修建對麵廈子,南邊修建稍大點的房叫內門房,意即房子的上首盡邊安裝大門占去一間房的空間構成小四合院。這種人住模式,在黃陵比較普遍,被稱作“窯科”,塬上的村子,基本上都有,而且形成聚族而居的小單元,比例被稱為“張窯科”“王窯科”等,就顯現出這種特點。人們選取溝畔作為居住地方。一則過去生產力低下,廣種薄收,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是舍不得過多的占用。另一方麵,那時社會不安定,窯科隱蔽,且便於躲避等也是要考慮。故有的村子以窯科為基礎,在塬麵於窯科的扼要處,築起一道城牆,形成俗稱的“寨子”,就是這種功能的表現。

  小四合院的土窯一般為兩到三孔,中間相距約一丈五尺多。在斬立的土崖麵開挖窯洞口,高約六尺,寬約三尺,深約二尺五寸,稍靠成窯的兩側,再升高加寬稍低些繼續向內開挖。土窯洞一般內高約丈餘,弧穹頂,窯腿直立高約五尺,窯寬約一丈餘,深淺不等,一般深為兩丈多。在窯口右側土崖麵再開挖高寬各約三尺的方洞,作為安裝窗戶的位置。窗為木質糊紙的方格式樣。窯門是木質雙扇硬板門,高五尺多,寬二尺六,門頂上部有木質方格式的門頂窗。在土窯內頂的前方或窯外崖麵開挖一高約一尺、寬約七寸的小土洞,俗稱“馬眼”,用以流通空氣與放出窯內的煙塵與蒸汽。

  兩孔土窯的用途,一般左為廚屋,右為畜圈。廚屋進門靠右側的方窗下有火炕,可大可小,炕後有鍋灶台(俗諺曰:“尺七的鍋台二尺的炕,三尺以上安窗框”),灶窩(堆置柴火)、廚案等。窯門口內的左側放置衣櫃或坐凳、桌椅(椅凳與桌子的比例如俗諺曰:“尺七二尺七,坐下吃東西;尺八二尺八,坐下吃西瓜;尺九二尺九,坐下喝燒酒”),或小櫥櫃、水缸、碗盆罐架板等。窯掌放置倉囤等。

  大家畜窯門口內的右側有火炕,可以住人;窯門口內的左側放置衣櫃、桌凳等;靠窯後掌順窯安置畜槽,槽的左側稍寬些稱為畜圈,站臥牲畜;槽的右側稍窄一些,稱為槽道巷,放置水缸與飼料箱櫃等;槽道巷後靠窯掌,有開挖稍小些的套窯,存放畜草。農家畜圈經常鏟平襯墊稍細的幹土,一則牲畜不粘濕糞,並可多積肥,再則人住宿時也很少有臭味。

  隨著人口的增多與經濟的發展,再陸續修建廈房。廈為一坡流水,土打牆或土胚牆,牆內有木柱,雙架梁,三條檁兩節椽,椽上有墊柴,俗稱“參子”,即劈開的圓木劈柴,參差布實,上覆麥草泥,再上細草泥,相參坐小青瓦,前低後高,一坡向前流水。可間隔住人與儲存糧食和用具。

  房為兩坡流水,土打牆或土胚牆,牆內有木柱,雙架梁,五檁四椽,沿椽頭加飛頭,使之形成出挑,且加長了出簷,類似於重簷。椽上有墊柴覆麥草泥、坐瓦,前後兩坡流水。院大門麵向院外,稍寬大結實,下有石門墩與木插板,多套裝於前房內的東端。其他房間的門窗麵向院內,可間隔住人與儲存。廈與房的門窗,多為雙扇硬板門與方格式窗戶。大門外的場地,俗稱“門上”,作為拴站牲畜、堆置糞肥,還有小型廁所,俗稱“灰圈”,並留出足夠供人們活動的地方。

  農家廚屋的窯掌後,多再向進開挖小套窯,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封留小口,外用倉圍等適當遮攔,內可藏匿人與糧食,以防不測,俗稱“拐窯”或“暗窯”。也是放置儲物的恒溫箱,可放置食品蔬菜而不脫水變質。

  平原上修建的小四合院,正麵多為三孔磚窯,也有不箍磚窯而全用廈房圍攏的小四合院。

  個別富裕的大戶,有兩進或三進的四合院,其腰房與前房皆為高大房,且全為磚砌牆壁;腰房的門窗比較講究,有三副六扇的隔子門,都能開閉,門的上半部有菱形網紋、或八卦式、或丁拐、或“冉”套“萬”的透孔;門頂窗有五福捧壽,單安的窗戶也較寬大些,雙扇窗門,可開可合,其窗格的紋式有“腰三慢二”“丁拐相套”等,俗稱“軟門軟窗”。大門也較講究,除寬大結實外,還上有油漆彩畫,泡釘鐵葉包釘,一般門疆疆(qiāng):邊界,木門框,黃陵人把門窗的外框稱做門疆、窗疆。都比較寬大厚重,在門棧以上製作有可供題額的鑲板,或整體或三隔、四隔、五隔不等,或鏤刻邊飾,或請人題額,一般為“耕讀傳家”“璞玉渾金”“安樂居”等。門扇座裝於門墩之上,隔潮防腐,就需要門檻,為進出方便都改用門插板兩端插於石門墩暗槽,既方便進出,又堵塞了空隙。石門墩上聯結有石蹲獅,或聯結有石圓鼓再蹲臥小石獅,磚砌的門樓比較高大,多為留出足夠的高度空間後,上部有閣樓或隔層擱板可架放農具、雜物。兩進或三進的四合院家,牲畜飼養室多在前院,專室單用不住人。

  封建社會有學位或職務的官宦人家,腰房與前房的屋麵還有五脊六獸,小青瓦的對縫上還有筒瓦相覆蓋,俗稱“陽合瓦”。大門外還立有兩根石旗杆與照壁牆,大門樓與照壁牆上部也有脊獸與筒瓦。門前有拴馬樁、下馬石,顯示氣派與富有。

  現在城內普遍住樓房,農村都是磚箍的窯洞,較寬暢高大,房廈漸少,代之以磚混結構的平房,仍修成四合院的形式。這裏值得一提的是,黃陵人把大門不叫大門,而叫做“龍門”,且龍門的修建也很講究,大約和黃陵龍鄉的地位相適應,作為“龍祖”的守陵人,對於“龍”的記緬和自豪而獨有的叫法。

  第四節 民間工具

  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運用工具的勞動。人類由猿向人的進化,都取決於對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改進提高。利用工具來為自身的生活服務,從原始社會最初的打製石器到磨製石器,再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手工工具,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經曆了數萬年的漫長發展過程。十八世紀九十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電力的發明,使生活、生產工具發生著量和質的突變。快速走向了現代化時代。

  我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禁錮和製約著曆史發展的進程。新中國成立前,黃陵地區農家的生產,基本上是使用手工工具,生產力非常低下。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文化知識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技術的引進,農業機械化逐步代替手工工具。生活用具也在不斷地改進提高。原來的手工工具不斷地被淘汰,有的已成為人們印象中的東西,或者成為曆史的見證進入了博物館;有的雖然還在繼續使用,但使用量已大大減少,在不久的將來終會被淘汰;有的在將來甚至更長的時間是還會繼續保留使用,當然肯定是會改進提高的。

  農家的生活用具實在太多了,五花八門,樣樣皆有。正如一首歌謠唱道:

  犁杖耙耱钁鋤鐮,叉刮钁錘斧夯鏟。

  繩索套項驢安眼,馱籠馱架馬騎鞍。

  桶籠箱筐加水擔,升鬥口袋和褡褳。

  刃鐮麥耙芟麥稈,杈杖掃帚推刮板。

  揚場曬籽用木鍁,石槽鍘刀□(wèi)子碾。

  鍋碗瓢盆甕壇罐,壺杯缽匙筷碟盤。

  刀擦杖刷與風函,尺鏡針錐鉗鑷剪。

  桌椅板凳床櫃案,簸箕麵渠籮笸籃。

  麥耬秋耩播希望,板鋤露鋤掄得歡。

  手頭家具樣樣全,人勤春早倉囤滿。

  這些生產、生活用具過去有、現在使、將來還會繼續用。

  為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或作為工具發展進化的研究資料,或作為曆史發展的記錄,現將黃陵縣農家生產、生活常用的舊式主要工具圖錄並略述於後。

  一、農耕生產用具

  1.犁(犁分為裙犁與耩犁兩種)裙犁是用木、鐵質製作配套而成,其部件有:犁身(包括頭、翅、身與拐把)、犁柱、犁轅、犁沿子、生鐵鏵與逼土器(俗稱逼鬥)等。

  犁身為木質,略呈斜S形,直長約四尺;頭部為前小後大,光麵的木疙瘩,用以套戴生鐵鏵;頭後右側有一長約四寸、寬約一寸、厚約八分的木條,一端垂直榫鉚套裝於犁脛,稱為翅膀,用以絞係逼鬥;拐把為長約三寸的木條,垂直榫鉚套裝於犁尾部。

  犁柱為長約六寸的圓木條,一端套戴鐵嘴,前頂於犁轅拐彎處的凹窩,柱尾後頂於犁身中部的凹槽,柱後槽內可以增減木楔,以決定耕地的深淺。

  犁與牛犋犁轅為熟鐵質,分為直、彎、弧三段,直部長約八寸、寬約二寸、厚約五分的扁鐵。下端垂直穿套於犁身中下部;弧部為長約一尺七八寸、邊長各約一寸的方形條鐵,後粗前細,前尖部有徑約三分的垂直圓透孔,穿套一長約寸七八的鐵軸。

  全副子為長約一尺七八寸、寬約二寸、厚約八分的硬木條,兩端穿套扁鐵環,用以掛係牛犋;中部有圓透孔,穿套於犁轅尖部的鐵軸,可以前後轉動。

  犁鏵為生鐵澆鑄,前有長約二寸的鏵尖,尖後為空腔鏵腹,套戴於犁頭,尖後腹的兩側各有一寬約八分、長約三寸、內厚外薄的邊簷,簷後連接有長約寸七八、稍外傾斜的耳,用以分開翻動的虛土。整個鏵的外形略似斜倒的塔式。

  逼土器,俗稱逼鬥,熟鐵質,厚約半公分,略似邊長各約六七寸的方形,前有短方柄,麵光稍下凹,底部有三個透孔鈕,用細繩細棍絞綁於犁頭後的木翅上。

  裙犁用於平原耕地,一般多為雙牛拉犁,右牛蹄踩犁溝,用力稍多,左牛蹄踩平地,用力稍少。騾、馬、驢均可拉犁。兩頭好牲畜拉一犋犁,一天兩晌可耕地五至六畝。

  操作時,耕地者在犁後左側用右手緊握犁拐把,眼盯犁沿子稍離地表,左手執鞭趕牛前行,犁鏵入地破土,深約五六寸左右。俗語:“要挖草根,耕地要深。”但必須根據牲畜的體力決定翻地的深淺,隻要畜力強壯,翻地越深越好。俗稱:“地翻深,能蓄水,根紮深,長得穩,肥上大,草鋤盡,莊稼才能長得美。”

  逼土器可以使耕動的大部分土層朝天翻轉,把原禾茬與雜草壓埋入土內漚成肥,把底土朝太陽暴曬提溫,利於禾苗生長。種麥的前一次耕地不用逼土器,隻是為了鬆土。

  秋田一般翻地兩次,第二次隨耕隨下種再磨平。麥田一般翻地三次,第一、二次耕後暫不磨平,得暴曬一段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