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春季節俗
黃陵地區傳統的節日風俗,是以夏曆的時序而展開。節日的設置與活動的寓意都貼近生活,反映時令,所以也有按二十四節氣安排節俗的。另外,又因為我國的傳統曆法沿用幹支紀年法,故也有以幹支來安排節俗的。
所謂二十四節氣,有歌訣雲:“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其精確度,可與公曆相媲美,農家以此安排農事。二十四節氣,可分為十二節、十二氣。所謂四時八節,即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和八個節氣,也全是傳統的節日,並各有與它們相應的活動。黃陵作為上古文明的發祥地,也有著獨特的時令習俗。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充滿了希望,萌動著生命,孕育著豐收。於是人們對於春的來臨,十分重視。
在二十四節氣中,“四立”即是四季的開始。其中“立春”是春季的開始,但和傳統節日的“春節”“新年”並不同步,立春並不一定在正月。比如,2000年就兩頭不見春,即為俗稱的“黑年”。2001年兩頭兩個春(正月十二、臘月二十三),這樣一來,2002年又是一個“黑年”,2006年又是兩個立春日。民俗中“黑年”是有很多避諱的,尤其是“黑年”不結婚,故談婚論嫁,必然要避開“黑年”而爭相於臘月立春前辦妥婚事。否則,將再等一年,豈不枉費時日,多出許多花銷來。
立春
黃陵鄉俗,把這一天也叫春朝、打春。這一天,早早調和出紅色塗料,將牛羊牲畜拉出圈外,略施鞭笞(或是以剪紙牛、土塑牛替代),有鬆動筋骨,以備春耕之意,故而稱為“打春”。稍後,即用所備紅色塗料,塗染牛羊犄角,在額、角上畫“十”字,並給騾馬、毛驢的籠頭上拴掛紅布條,以示慶賀和犒賞,給來年的春耕做準備。有的人也給小孩的額頭畫紅“十”字,以求吉利。貼春貼也叫“春條”,是人們喜迎新春的一種吉祥的習俗。春貼一般都用紅紙寫上吉慶有餘的話語,如“春光滿院”“出門見喜”“大吉大利”“人壽年豐”“萬物複蘇”“鳥語花香”“六畜興旺”“一元複始”“五穀豐登”等等,總是祈盼著新的一年萬事如意,風調雨順。舊時農村識文斷字的人少,這些春貼還要央求別人去寫,不太方便,於是有些不識字的人就將黃表紙畫上紅十字,貼在相應的地方,以示迎接春神的蒞臨。有的農村婦女將黃表紙用水浸蘸後,稍事捏掐,著力扔向灶前敬祀灶君的地方,於是在灶前形成了若幹個粘上去的小點。還有的用黃表紙製成門的形狀,周邊粘貼,兩扇門可以開啟,在上麵也畫上紅十字,喻意春的到來和一年的好運。在飲食上,富裕人家蒸烙春餅,一般都要吃生蘿卜、蔥、蒜等辛辣食物,以解春困,俗稱“咬春”,表示著春光永駐的意思。
對於春神的祭祀,自古以來都較為重視,並作為國家的重要慶典而得以傳承。在我國傳統自然神祇的奉祀中,往往將自然現象依附於某一種具象的物體或人物的形象上,而逐漸趨於人格化。春神當然也不例外。在傳統的神仙列傳和圖譜中,句芒句(gōu)芒:古代傳說中主木之官,又為木神名。《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大皞,其神句芒。作為春神的人格化形象而備受崇祀;黃帝的大臣句芒即是木正、木帝,是傳說中主宰草木消長的生命神,他的形象是半人半禽、人鳥合體的圖案。黃陵縣古時在縣城東郊、軒轅廟東側建有“芒兒廟”,廟前的金牌地金牌地:最夾帶、最肥沃的土地。中辟有“春場”,從瓦礫遺跡看,應為句芒的享所。舊時縣官召集三班衙役及附近村社的人們,屆時都要舉行盛大的打春、遊春活動。
然而,由於農曆和二十四節氣的不相吻合,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記錄時、日、月、年用曆法更方便。習慣上,年的概念是曆法上的元起,卻冷落了作為四季開始的立春。“春節”就成為人們最重視的民俗節日之一。
春節
春節是一個泛意的節慶活動,它包含著上一個年度的總結和下一個年度的規劃。辭舊迎新就是春節最好的詮釋。在時間段上,從上一年臘月初八開始,直至正月底才算春節圓滿結束,這中間反映著人們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我國最早的春節源自黃帝時期的“臘祭”。在民間傳說中,有“年獸”一說。相傳,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為害地方,人們用火來驅趕它才得保一方平安。從此以後人們用火、紅色、爆響、敲擊和呐喊來保障安康,祈求吉慶與祥和,這些一直衍傳而演化成為春節的一係列活動。其“年獸”的說法雖不可信。“年”的概念的認識和確定應該是古來有之。據載唐虞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開始叫“年”。《爾雅》中就有“夏曰祀,周曰年”。無論叫什麽,“年”都表示著地球公轉周期的周而複始。但充分說明春節是一年節儉中具有年與年之間標誌意義的重要節日。
臘八
如前所敘,黃陵的春節慶典,從一進入臘月就開始了,臘月初八,就是一個給本年的農耕收獲作總結的告別儀式。這天黎明,農人們要擔九擔水喂牲口,謂之“擔犢子”,寓意能擔回牛犢驢犢,希求六畜興旺。這一天的飯食稱之為“臘八粥”。這一鍋粥融納了一年辛勤勞作所得的五穀雜糧、菜蔬瓜果,甚至是喂養的禽畜肉類。包容一年的辛勞和酸楚,一股腦匯入這熱氣蒸騰的大鍋,且一定要多做一些,甚至一直吃到臘月月盡。而且講究左鄰右舍及家門自己還要互相贈送一些,在一團和氣中,互相品嚐著豐收的喜悅和美好的祝福。黃陵人喜食麵品,其中混合多種糧食的麵飯稱之為“和合麵”,就是將小米、大米和各種豆類一齊熬製成稀粥後,再下入擀好的麵片,然後用白菜、蘿卜、胡蘿卜、洋芋、豆腐、肉類等製作成臊子,倒入鍋中摻和一起,俗稱“臘八麵”。在相互贈送的應酬推讓中,飽餐一碗香味濃鬱的“和合麵”,消乏、解怨,無尊卑之分、貴賤之別、貧富之差,一碗“和合麵”化解以往愁怨,營造一團和氣。人們還將這種飯食向六畜、家禽以及野物的鴨兒老鴰放撒,讓這些生靈分享豐足與祥和。有的還用蕎麵搓成老鼠尾巴樣的麵食放入鍋中,意為吃掉老鼠,不使其禍害人類。然後,便是置辦年貨,俗稱“幹盤年貨”。進入臘月,就是俗稱的“臭臘月”,開始講究一些禁口。即講話要注意不要出現不吉利的字眼,做事也都小心翼翼,不要損壞什麽東西,即使小孩不小心打碎了什麽,也不會被大人們責怪,反而會說“不要緊,歲歲(碎碎)平安”。
祭灶
臘月裏另外一個特別值得記述的日子,就是臘月二十三了,民間稱之為“小年”。這天,黃陵民間有許多習俗。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在娘家呆的,必須在此前趕回婆家去。這一天,有送灶君上天的儀禮。灶君,也稱灶王爺、灶火爺。在民間是很有地位的,被尊為“一家之主”,是天神派駐每家每戶的監察神祇。通常被人們供奉在灶前上方。專設一個供奉平台,俗稱“灶火板”,置香爐、蠟燭台等。灶王爺的職能是監察和記錄該戶人家的言行舉止和善德惡行。每年臘月二十三日上天匯報,至正月初一五更返回,完成其上天述職匯報的職責。所以,民間往往在其寶位兩側書寫“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上天多說人間好,下界多帶金元寶”等聯語。各家家庭主婦,對灶王爺是敬畏有加的,平常家裏吃頓像樣的飯菜,比如餃子,出鍋的第一碗,必供獻在灶火板上,讓他老人家先嚐。他的畫像通常被民間畫師們描繪成一個大家庭的縮影,主位端坐著灶火爺爺和灶火奶奶,兩側童男、童女、六畜家禽、五穀菜蔬,盡情羅列,一派祥和豐足的家庭合歡圖。這種圖像通常由專事木版年畫的作坊製作,一般臘月二十以前就已經請回家來了。這種交易不能說“買、賣”,在鄉村集市上,賣家羅列若幹神靈畫像與年貨而高聲叫唱:“請灶神”。買家則上前回答:“給我請尊灶神”。這種交易通常是不談價錢的,以免褻瀆了神靈,但錢還是要付的,隻是不便明說罷了。二十三日晚上各家還要舉行送灶君的大禮。屆時,當戶男性長者召集全家人,獻上活公雞,上香,化碼,奠酌,四揖三叩首,並跪在灶神像前,口中念念有詞,一般都是祝福與祈禱的話語,當然不排除虔誠的懺悔和自身行為的檢討。其實,在祭禮的供品中人們還是頗有心計的,那就是供品中的飴糖供獻,是用麥芽、玉米等熬製的粘糖,俗稱“灶糖”,其用意在於粘住灶君老爺的嘴,讓他不能在天神麵前任意妄言。良苦用心確也可愛、可憐。這一夜,爆竹煙火也是必需的,目的是為灶神辦一個風風光光的送行禮。過了臘月二十三,因為是脫離了神靈的監管,也就百無禁忌,可以隨時灑掃庭除、修繕房屋、碾米磨麵,不用再祈求黃道吉日了,這也是對長期受神靈約束的一種解脫。於是人們放開手腳,傾其所有置辦年貨,屆時,男人剃頭理發,女人洗頭“揪臉”,正如俗語所言:“有錢沒錢,不能連毪毪(mú):黃陵方言中對毛發和絨毛的稱謂。過年。”在往後日子裏,一應年貨所需,或購或製,皆需置辦停當,隻等著那除舊迎新的除夕之夜了。
除夕
臘月的月盡,也就是除夕了。正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真正意義上的過年,其實就是月盡晚上的交更守歲了。其實,把臘月的月盡叫“年三十”不盡確切。因為農曆的大小月排序,有可能出現臘月是小月即二十九天,比如2006年春節前的臘月就是二十九天,叫“月盡”還是比較合適的。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貼神像、貼年畫、貼對聯、貼春貼。一般由家裏的男性長者先行洗手洗臉,虔誠恭敬地貼掛各尊神像,諸如灶君爺、天地神、財神爺、土地神、門神爺等。舊時,尋常人家在正對大門的廈房的山牆上供有土地神的神龕,大戶人家在修建龍門房時就在一側牆上預修了土地老爺的府第。而天地尊親師的神龕一般在庭院主建築的中間牆上,或上首位的地方留修其神位龕櫥。在神像前陳設供品,往往是過年準備的好東西,其中在灶王爺前還供獻一種叫做“棗山”或“棗盤”的饃,其體型龐大,盤轉堆積,如山似花,在每一個盤旋中心放置一顆大棗、核桃等。大約有祈子祈福、祈求人丁興旺、財源昌盛的意思。安頓好各位神靈,當家的男性長者還要帶領自己的後輩子孫給已故的當家上墳,未過三年的已故老人,還要以靈牌的形式請回家來供奉,以緬懷家祖,承傳孝心。然後在院子的各個神龕上、門上張貼春聯。除了春聯之外,還要在相應的地方張貼一些春貼。諸如:在大門外的顯眼地方貼“出門見喜”“恭賀新禧”“恭喜發財”;豬圈、雞窩、牛欄、羊圈等處為“六畜興旺”“體肥膘壯”“雞肥蛋多”“牛羊滿圈”;院子裏貼“滿院春輝”“闔府平安”“花香庭園”;臥室的炕頭貼“身臥福地”“人壽年豐”“身體健康”;櫃箱上貼“黃金萬兩”“錦衣滿櫃”;囤倉上有“五穀豐登”“倉儲盈溢”“白麵如雪”“水如湧泉”“小心燈火”等等。總之,凡是能夠貼上春貼的地方,盡可能地多貼一些,用來營造喜慶、吉祥、熱烈、和諧的節日氛圍。這些都停當之後,再清掃院子,然後回屋淨手洗麵,靜待吉期了。正如俗語所說:“一年要零幹零幹:黃陵方言,表示事情做徹底、利落的說法。貼了對子掃了院。”
月盡的晚上更是忙碌的,家庭主婦們還都在忙著趕盤趕盤:黃陵方言,指為某件事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供獻的供品,年夜飯的烹飪,包製大年初一的餃子,以及整理和準備孩子們的新年衣物。
當家的男性長者隨後便要率領當戶男丁進行俗稱“打醋壇”的活動,這項鄉俗是將燒紅的鏵鐵用鐵鉗夾起,再拿上醋瓶,到各個房窯中邊走邊澆醋於鏵鐵上,蒸騰起一團帶著醋香的白霧,和著“刺刺”的響聲,口中高喊:“吉利,吉利,大吉大利,各路神靈都敬遍,保佑全家永平安。”這種鄉俗,有其積極的一麵,就是清新空氣,殺菌祛病,另一方麵鏵即是犁,用冷醋激之,這一動作的過程,就是激犁,取其諧音即為“吉利”,這種既實用又抽象的活動,正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向往。另有一說是用犁鏵打醋壇是敬老君爺的,也就是太上老君,他是道教的鼻祖。在中國這個儒、釋、道並存的國家,尤其是黃陵地方,對於把黃帝作為精神領袖的“黃老之道”,多所崇祀,也是情理之中的。
緊接著,就是全家一起祭拜各位神靈了,當然這一活動照理應該晚一些進行,因為各位神靈都已經上天述職去了。到月盡的五更,也就是初一的淩晨方可回府。然而月盡的活動確實太多,也就顧不得許多,各戶根據自家的安排自便了。這種敬祀也同樣是陳供、燃燭、上香、化碼、奠酌、跪叩禮拜,少不得禱念一切祝詞懺語。敬祀完所有的本院神祇,便回屋稍事休息,召集全家老小,圍坐炕上,由當值的媳婦們擺好精心製作的冷盤熱炒,年夜飯正式開始。這頓飯菜力求精美,俗稱:“寧窮三百六十日,不能一頓不豐足。”在熱烈祥和的氣氛中,按輩分輪番敬酒吃菜。家裏的所有人丁都要蹬桌擺盤或上炕,講求的是團聚、團圓。所以,出門在外的人都盡可能地在這個時辰前趕回家,以期能夠享受這一刻的天倫之樂。這頓團圓飯的主食必是家庭主婦精心所做的“長壽麵”,講究“摻硬、揉光、擀薄、切長”。無論在席上吃得多飽,也要吃上幾口,以求無病無災、健康長壽。
團圓飯後,全家的男丁們由當家長者率領都要到本族的祖影影(nìe):黃陵地方依據各族譜係繪製的大型帛畫,供祖宗祭祀之用。主承祭者家或保管者家中去拜“影軸”,或者是“影族”。黃陵地區沒有宗祠家廟的建築場所,都是將本族的曆代祖宗繪影畫形論輩排序,繪製於大型布帛上,天杆地軸,裝裱油漆,屆時,陳掛於該戶廳堂正中,供本族後輩祭獻叩拜。一般為家族戶家相組合,由本族輩分最長者主持,全體或按輩輪番行禮。此影族若排滿時,就要分支。所謂東分、西分,從某一輩分支是有一定規律的。這樣,就有了老影軸與小影軸之別,其實,在畫像時隻畫開宗的幾位人物及其配偶,其後世各輩隻以方框填名而已,再用連線連接直係親嗣,及其配偶的氏別,以別親疏係列。直到填滿再行分支。影族祭拜活動一般每年隻舉行一次,也是每年本家族最隆重、最肅穆、最虔誠、最規範的一次宗族聚會。這次聚會要解決族內的族產紅利的分割和發展、族內事務的處理、族內添丁進口的登記入籍及削籍清理與除沒、族內爭訟的磨合調解,甚至影軸保管流轉、族事花銷的分擔攤派等等,當然,這些都是當家長輩們的事情。
所謂的熬夜守歲,倒不是通宵達旦,一般熬過交子即可了。至於談興正濃的和諧家庭,玩興正酣的賭友,酒興正烈的飲者等等,不妨熬得更晚。但原則上不宜大聲喧嘩,做到雞不叫、狗不咬最好。求其寧靜、神秘、肅穆,免得驚擾神靈,同時也要忌說出不吉利的字眼,謂之“禁口”。也忌諱呼叫小孩的名字,意思是避免被勾魂的小鬼聽了去。臨睡前,除保證供獻處香火不斷之外,還要在門口、窗台等通向外界的通道處放置一些棍棒、長矛、大刀之類的物件,意在鎮宅避邪、驅除遊魂厲鬼。小孩的鞋也要收來放在炕頭,不要放在地上。總之一切力求保障全家的平安康寧和避禍驅害。大人們盡可能不睡,或找一些雜事消磨時間或沏一壺釅茶,驅趕睡意、緩解春乏。
元旦
大年初一,古稱元日,又稱正旦、元旦、歲朝、年朝等。辛亥革命後,采用公曆紀元,便將元旦用在元月一日,而改正月初一為春節。這一天,當家男性長者淩晨即起,淨手淨臉,巡視各神位前的香火,續香、添燭、叩拜,然後,燃響爆竹,招呼眾人及早起床。全家人等,新衣新帽、新鞋新襪,互相問好。隨即開始吃年飯,這一餐主食一般都是頭天晚上包好的餃子,席麵上也同年夜飯一般的豐盛。飯前要招呼全家的小輩們給長輩拜年,同時異口同聲地向長輩祝福,長輩們則在受禮之後開始發放早已準備好的“壓歲錢”,也稱“壓祟錢”“押歲錢”“厭勝錢”。古時的壓歲錢並不是流通的貨幣,而是特製的鑄有吉祥祝福字符的製錢。可以隨身佩帶,是為祝福納祥和避邪消災而鑄造的飾品,民國至現在逐漸改用市麵流通的貨幣。多少沒有定數,隻看家庭經濟狀況而定。壓歲錢不僅限於子孫晚輩,同樣會惠及那些前來拜年和探訪的其他親友的小孩。
飯後,全家的男性或在當家男性帶領下,或與同宗其他家庭男性組合,同去參拜本族的神族,再到各家遞次叩拜本宗族的長輩。接拜者用煙茶、油炸食品與糖果等招待相酬謝。對路遇的任何人都要道一聲吉祥,通常是雙手抱拳,說“年過得好”“恭喜、恭喜”“恭賀新禧”等語。上年過門的新媳婦則由年長的本宗媳婦帶領,或與同宗別的新媳婦組合,也要參拜神族影像和本家同宗的長者,路遇同輩的小者,免不了互相嬉耍鬧玩的,有的甚至被擋在路上,不跪拜、不給放行。這種戲謔雖然有些苛刻,但仍不失鄰裏鄉親之間的親和與融洽。
居住在黃陵城區附近的居民,大年初一,無論男女老少,都要結伴到軒轅黃帝的陵寢和軒轅廟去祭拜和遊玩。呼吸著滿山古柏散發的幽香,緬懷著老祖宗的豐功偉績,徜徉在八萬株古柏蔭護下,聆聽著五千年歲月的訴說,油然而生的思古幽情,惜時之慨,這正是激勵他們奮發圖強的動力。在春暇的遊樂中,無論是有意無意的拜謁,都會使人融會在幽靜而祥和、紛繁而肅穆、規矩而歡娛的氛圍之中,小孩子們在跪叩老祖宗之後,滿山遍野嬉戲追逐,釋放著朝氣,同時接受著禮儀文化的熏陶,延續著民風民俗。近年來,由於高速公路的便捷,外地的遊人香客也在新歲伊始,千裏迢迢趕來拜謁,獻上一份虔誠,領會萬千感悟,沐浴滿身柏香,攜回無限吉祥。這份祥瑞已經不再是黃陵守陵兒女所獨享了。
在廣大農村,宗族本家的禮拜一畢,舊時還要舉行“出行”祈福的儀式。村裏的年輕人相約,各自帶上香表鞭炮,牽上騾馬毛驢,在村邊的路口焚香化表,作揖叩拜路神,祈求路神保佑人畜一年四季出行順暢、平安吉利。隨後舉行不規則的奔跑賽騎,都鼓勵別人坐騎自家的騾馬、毛驢奔跑,在歡愉禮讓的祥和氣氛中,完成賽騎,求得平安吉利。
初一的中午,享用最為豐盛的家宴,消遣終年的勞頓和熬年的困倦。這一餐少不得尊次排序,把盞敬酒,圍炕盤坐,盡享天倫,也是終年最閑散的時刻,所以家宴酒席可以拉得長久一些。在家長裏短、爺孫嬉鬧和年禮互贈的氛圍中開懷暢飲,新年的第一天就在一團和氣中拉開帷幕。
初二
正月初二,黃陵的鄉俗才開始走親訪友,也就是走訪宗親之外的其他親友。家庭主婦則鍋裏熱著飯菜,隨時準備接待來訪的親友,油炸品、糖果碟、煙茶之類是常備的。同村串門子的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一般沒有什麽事,隻是互相之間走動走動。此後的幾天,人們基本上都是拿上“年禮”拜舅家、嶽丈家、姑家、姨家等旁親。尤其是新婚夫妻,更是要雙雙攜帶“年食”如油饃、圓饃、軟饃、黃糕、油糕、炸製的果子之類,去各位旁親家拜年的。這種繁複的往來禮拜,增進了友誼,聯係了親情,填補了因終年辛勞沒有閑暇的缺憾。
五曲
正月初五,是路頭生日,俗稱“五窮日”。這一天黎明,各家要剪紙人、舟車、牲畜等,送至村外十字路口,名曰“送五窮”。有詩曰:“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花筒爆竹把神留,忙肅衣冠接路頭。”這種祭祀隻在村外十字路口,所謂“五路者,為五祀中之行神,東南西北中耳,求財者祭祀之,求無往而不利也。”黃陵講究這天無論是自家人或是親戚,忌諱離家出門,意恐衝撞了路神、行神,也忌放爆竹,怕驚擾了財神,說是這一走、一放就是一個窮窟窿。婦女們年前積攢和換新脫下的髒衣服,要集中在這一天洗滌,謂之“洗掉窮垢痂”。
人七
正月初七,稱之為“人七”。黃陵人認為,這一天才是人過年,前幾天都是迎神、祭神。這天的飲食應該是和初一同樣的豐富,但舊時由於物質條件和經濟能力的限製,所以往往較之前幾天,就已經大顯遜色了。俗語說的“過了初四五,少酒無豆腐”,就是這種窘迫狀況的寫照。這天,也講究不再走親訪友、出門辦事。有“七不出,八不入,初九回去變成豬,初十回家的老豬殺的吃”的俚語。一方麵自己不出門,也讓已經出門在外的親朋在自己家裏多住些時日,也是留客的技巧和戲謔。“人七”是不燃放煙花爆竹的,以免驚擾了各人的靈魂,而使其靈魂平安歸附軀體,求得平順安康。
初七過後,基本上就把放縱的歡娛逐漸回複到理智的常態,勤快的人家便要維修農具,用心備耕,收斂久已懶散的身心了。正所謂“人勤春早”,新年的希望就從這一刻卻實現。
元宵
十四日是“樂器日”,一些村子開始籌辦迎春秧歌、社火,製作燈籠、燈山。把各式秧歌所用的鼓鑼鐃鈸、服飾道具都拿出來晾曬、整理,準備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社火、秧歌了。
正月十五,即元宵節。元宵節張燈,據傳起始於東漢初年。漢明帝為紀念佛祖顯靈,於正月十五日晚舉行燃燈法會,宮廷內廣懸花燈,遍放花炮。而在盛唐,為了粉飾大唐帝國太平景象,祈求永享太平和回報上天的眷佑,在京城高架燈山,遍布花燈,一時花燈如海,觀者潮湧。由此把一場法事推廣到民間,遍及全國,逐漸演繹成為非常隆重的民間節俗。
黃陵縣城過去在上城和西□交匯處的寬闊處,於正月十五晚由商會出麵搭建大型燈山。花燈高懸,層疊盤旋,規模壯觀,遊人如潮,城內各家住戶皆攜燈參展。另有一風俗是各戶都要捏蕎麵角燈,即是用蕎麵捏成角形,盛上清油,放上燈芯,其一角捏成小男孩的牛牛形牛牛:黃陵人把小男孩的外生殖器昵稱“牛牛”或“雞雞”。意為添丁進口、子嗣興旺。這就引得四鄰八鄉的“乞子”者紛至遝來,偷食“蕎麵牛牛”,乞求盡早添丁進口。如果得子,是一定要還願的。一般還願的物品是二鬥核桃或棗,或者還有豬、羊的供祭,這種豐厚的還願習俗使黃陵正月十五燈棚乞子的盛況更加紅火。解放後,此俗漸衰而演化為燈展、燈謎競猜和秧歌會演等活動。
黃陵秧歌往往和社火聯在一起,種類繁多、樂聲優美,有老秧歌、新秧歌、花鼓、腰鼓、胸鼓、抬鼓、對鼓、撲蝶舞、霸王鞭、花棍、大頭娃、跑竹馬、跑旱船、舞龍、舞獅、高蹺、梢子、輪□、芯子等,喧鬧熱烈,驚險刺激,說唱表演,精彩紛呈,是民間技藝的大展演,是民間情愫的大釋放。往往鬧至深夜,盡興而歸。其詳情在本典民間藝術卷有專門論述。
村鄰之間也有小股的秧歌隊伍,遊走於鄰裏坊間,深入到農家小院去表演。主家都要熱情款待,表演者也多不計酬勞,隻求娛樂盡興。但他們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去的,一般對家有老年長輩的、德高望重的、賢淑孝順的和老實憨厚的、助人濟困的人家,總之就是老百姓認為的好人家要特別地敬重一些,要在院子裏表演完全過程。在農村稱為“送秧歌”。
正月十五的夜晚,家家都要掛燈於門前。但是,對於新過門的媳婦卻是不能在婆家呆的,鄉俗有“躲燈”之說,也就是這一晚要麽回娘家,要麽去其他親戚家躲一躲。另外,也有舅家給外甥送燈的習俗。
其他
正月十七,黃陵民俗有送蠍子、蚰蜒的風俗。屆時,家庭主婦們拿著平常做針線活的錐子或大針,在院內的牆上畫個圈圈,然後嘴裏念念有詞地說:“送蠍子蚰蜒啦,送蠍子蚰蜒啦……”邊念邊用針、錐紮向所畫的圓圈,主要是希望她們的這種行為能夠感動神靈,驅除這些毒蟲,不致給她們的孩子造成傷害,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正月二十二,就是俗稱的“幹下來了”。舊傳“幹”抑或是“疳”,是一種病魔,侵害人、畜的健康;或者是“□”,即孑□,為蚊子的幼蟲。《辭海》的“幹”字詞條中有“幹母”條,其解釋為:初春由越冬卵孵出的第一代蚜蟲。似合此意。當天下午,人們在神龕、門頂、窗台、牲口圈、豬圈等處置數束幹穀草,用以抵抗“幹魔”,保佑人畜的安全和健康。
還有一說是“幹”即是“幹旱”,提醒人們要節約用水。
正月二十三為牲畜節,俗傳是馬王爺生日,也就是牲畜過年。這一天,農家都要給牲口加料,給足水草,精心喂養。俗語有“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馬歇一天,草料充足養肥膘,攢足精神好耕田。”因為過了正月二十三,地裏的農活就基本上幹開了,春耕生產就是這些牲畜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黃陵鄉俗還有這一天讓辛勤終年的婆娘消閑一天,俗語有“正月二十三,婆娘女子溜河灣”之說,也有洗滌踏青之意。
月盡
正月的月盡,被稱做“煉幹”或曰“煉疳”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製作幹食。其製作方法是,在院子裏支起一口大鍋,把白土研麵過籮篩細,在鍋中加熱,然後將揀淨泡漲的黃豆空幹,倒入熱土鍋中加熱至幹熟,連土帶豆子倒出過篩,即可食用。以同樣的方法炒出的玉米,就像爆米花一樣,酥脆可口,香味濃鬱。同時,用麵粉加雞蛋、調料等製成麵疙瘩、麻疙瘩、荏荏:即白蘇,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種子可榨油,是黃陵地方喜種的油料作物。疙瘩、芝麻疙瘩。幹食多為孩子們的零食,親友之間互有贈送。
“煉幹”的另一個習俗,就是各家各戶把院子裏外的柴草、紙屑清掃堆積,把供奉了一月的尊神也“請”下來,把對聯、春貼等也揭下來,合著當天清掃的垃圾,全部投入在龍門龍門:黃陵人稱院子的大門為龍門,這也是黃陵作為“龍鄉”的一個特色。外燃起的大火堆中,大人們舉手、蹺腳在火堆上燎烤,小孩則要在火堆上跳躍,並把衣服、枕頭、被褥也抱出來在火堆上燎烤,稱為“燎百病”。最後,把燒盡的火糟子用鍁鏟起送到大路上,稱為“送紅眼”,說是可以避免得紅眼病。據說,這一過程可以祛病辟邪,也把自正月二十二日下來了的“幹”或“疳”給送走了。
隨著這一活動的結束,熱熱鬧鬧的春節活動也就結束了。
龍抬頭
二月二日是民間俗稱的“龍抬頭”日,冬眠的小動物都開始蘇醒。農家屋裏最怕蠍子、蚰蜒,因此,家庭長者清早都要打掃炕的四周邊角,並手拿小棍敲打炕席的邊沿,口中念道:“二月二,龍抬頭,各般蟲蟲都抬頭,蠍子、蚰蜒別抬頭,一棍打到地裏頭。”這一天,講究剃頭理發,認為能給人帶來好運,預示著一年精神飽滿、身體健康、心情舒暢。這一天人們喜食攪團,攪團可以平燥生津,湯湯水水,就像遊龍戲水一般,也給旱塬帶來一絲下雨的期盼。
黃陵是龍的故鄉,城周郊的人們在這天,也紛紛向龍族始祖軒轅黃帝陵、廟上香奠酒祭祀,緬懷龍族的元祖。近年來,一些民間組織積極籌辦“龍頭節”祭祖活動,已經有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在龍頭節當日於軒轅祭祀大殿舉行。
驚蟄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入土裏冬眠叫作入蟄、蟄伏,到來年的春天再出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雷聲驚醒了他們的冬眠,故而稱做驚蟄。黃陵的鄉俗稱這一天為“出牛節”。因為,一方麵本地人把小甲蟲之類統稱做“牛牛”;另一方麵,這天各家都帶上香、表、酒、鞭炮及牛、牛具,在村邊的路口祭祀田神,舉行開耕儀式。也乞求耕牛四季健壯,出力耕田,同時象征性地耕上幾犁,表示春耕就此開始。俗諺雲:“過了驚蟄不停牛”“過了驚蟄,扛犁趕牛胡□胡□:胡亂犁幾犁,黃陵人把胡攪蠻纏也稱作胡□。”。
寒食與清明
寒食節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民間傳說寒食起於介子推被焚一事,但《左傳》《史記》皆無被焚之說。春秋時,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到其他諸侯國,跟隨流亡的隨從中有介子推,流亡長達十九年。在一次絕糧時,介子推就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給重耳吃。後來,重耳複國,當了國君(史稱晉文公),就提拔重用了追隨其流亡的人員,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由此認為重耳薄情寡義,就隱居到綿山去了。重耳聞之就派人去請,他堅決不肯下山,重耳就將綿山附近的一些田地封給了介子推。介子推死後,這些田就作為祭田,綿山由此也被稱為介山,介山所在的那個縣,也因此被稱為介休縣。這段史實被劉向在《新序·節士》中描敘為介子推不肯下山,重耳采納臣子的建議就命人放火燒山,試圖以此逼他下山。但是,介子推寧可被燒死,也不願下山受封,終於被火燒死了。因介子推被焚而晉地於這一天禁火。其事見諸史料的也很多,但說法不一,時間不定。唐代時規定冬至後一百零四日始禁火一天,有大、小寒食,官、私寒食之分,是全國性的節日,禁火是很嚴格的。後代逐漸寬泛而至明時已不再規定寒食,將寒食的節俗並入清明。
寒食禁火一日,故須預備熟食,禁火的前一天,稱為炊熟,是要做很多好吃的,以備三天食用,有“懶婦思正月,饞婦思寒食”之說。製作“涼粉”,就是寒食備餐的產物。
寒食節的“禁火寒食”習俗,確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也有損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這一習俗和寒食節一起,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消亡了,但其前後的墓祭之俗,則一直保留到今天,隻是不再叫“寒食祭墓”,而是叫“清明祭墓”而已。這無疑與我國重宗法、尊孝道、敬祖宗、信鬼神的傳統觀念有關,祭墓時置掛紙錢而不焚,依然保留了寒食的遺風。
黃陵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所在地,曆朝曆代都把祭祀軒轅黃帝作為國家級祭祀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民間的祭祀則由來更久遠,黃帝陵、軒轅廟的修葺和林木栽植也都愈見規模,橋山保留著八萬餘株森森古柏群和承傳久遠的祭祀禮儀,這都是黃陵人民千百年來的崇祀和維護的功績,關於黃帝陵的祭祀,本典有專卷纂輯,這裏就不贅敘了。
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五個節氣,是我國傳統的掃墓節,屆時家家戶戶都要上墳祭祖。鄉俗是出嫁的女子們都要在清明的頭一天趕製“花樹”或曰“花穗”,即用柳條插在□(石磨)眼裏,在上麵粘貼盤繞用白紙剪的花芽形紙條。若是親人歸葬已過三年,則可在枝上加繞黃色、紅色彩紙。她們持製作好的“花穗”,前往娘家的塋地,先行祭奠事,然後才回娘家。第二天,也就是清明當天,家裏的男丁們便攜帶香燭紙帛、供品酒爵,前去祖塋祭祀,祭禮結束,巡察、修繕塋園、全陵培土、清除雜草、栽植鬆柏。尤其是新婚的人,夫婦相隨到墳前祭奠識祖。這一天,青年男女及兒童喜歡在頭上佩插柏朵,祈盼健康長壽。有條件的村莊清明節還要縛紮秋千於村中的大樹上,人們爭相蕩遊,以期甩掉身上的邪氣,保證平安,也是很愜意的健身運動。
黃陵的過節離不開美食,清明也不例外。節前各家都在籌備祭事時,製作很多花饃,鄉俗稱做“供”或“貢”“罐罐”“麵花”等。就是在白圓饃上捏製很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物體的造型。據說和《封神演義》中黃飛虎火燒軒轅陵焚驅妲己餘魔而致黃帝陵草木俱焚,鳥獸皆亡有關。而黃陵居民爭相製作大形花饃,巧插各式花卉鳥蟲獸類百物而祭,曆久不衰,至今橋山古柏枝梢枯枝虯盤欲飛,傳為當年被焚之故。也有一說,是和重耳燒綿山時,蟲鳥爭救介子推的事有關。各種動物、麥秸、書卷、硯台、筆和花的麵塑,代表著把世間美好的事物都供獻給作古的先人。其“供”或“貢”是敬神用的,隻在圓饃的頂部貼上這些造型即可。而“罐罐”是在圓饃上加飾做成花紋型的麵條,在饃頂上劃一個“十”字形,俗稱“罐係”。也有的把麵條繞貼在圓饃的中腰,然後在其頂部仍粘貼製成的各種花形,並在四周粘貼一些小型的花鳥魚蟲。這種造型的所謂“罐罐”,是清明節祭祖的專用食品,其中還專製一種叫做“人口罐罐”的,就是根據自己家的現有人口數製作的罐罐。這種罐罐與敬祀罐罐唯一不同的就是要在圓饃的中心包一個雞蛋。而這些都在祭祀以後,用來全家食用的,隻不過在墓前祭祀、供獻過後,將饃頂子也就是製作的花造型部分掰下來,埋於陵墓的周邊,避免讓動物吃了去。
三月三
據《後漢書·禮儀誌》雲:“(三月)是月上巳,官民皆禊禊(xì):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祭祀。於東流水上,曰洗澡禊除,去宿垢□□(chèn):熱病,泛指病。為大禊。”上巳指三月上巳,魏以後不用巳日,而三月三日行上巳諸俗。雖三月三日未必就是巳日,但巳日的風俗仍然沿襲:一是□□(fú):音扶,古代除災求福的祭祀。除,二是□禊及遊戲水濱。□禊之俗久遠,《周禮》即有之。此俗是到江河湖泉處洗濯,洗去汙垢和晦氣,但暮春尚寒,冷浴之後,須飲酒驅寒除濕,遂有飲禊之俗,也就是浴後在水邊飲酒。由此也就生出了行樂之俗,如詩經《鄭風·溱洧》中鄭國士女溱洧之遊,或許就是這一情形,後世上巳(三月三)浴於水的習俗已不多見。唯飲禊於水濱遊樂的習俗卻盛行開來,人們以為這樣可將晦氣拋於水中流逝。而這一習俗竟造就了晉朝蘭亭曲水流觴的千古詩書盛事,王羲之為詩集結出版作序的《蘭亭集序》也成為書法名帖。杜甫的《麗人行》所描寫的情景,也是如此。
然而,黃陵地處旱塬,且氣候寒冷,□禊之俗,尤其是冷浴怕是無人敢行的,但仍然保留著去宿垢除□的習俗。屆時三三兩兩的村婦結伴前往河溪、澇池清洗衣物,乞求健康平安。這時已屆暮春,然黃陵地方春草初長,踏青遊春也就正當其時,鑒於農事已經忙碌了,像王羲之等文人們那樣的雅事,老百姓們是沒有那種閑情逸趣的。
另外,農村的家庭主婦們再一次把她們淳樸善良的慈愛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穀雨時用針錐點上油撚子,把畫在紙上或幹脆就畫在地上的蠍子,紮釘在當院裏,以期祛除危害家人健康的害蟲。俗諺有“穀雨三月中,蠍子臨門庭,手拿雙頭劍,斬斷蠍子精。”
第二節 夏季節俗
黃陵地處北方,立夏似乎來得早了一些,有“四月八,凍了黑豆芽”的農諺,但是畢竟氣候進入了夏季,人容易出現消瘦乏力、神倦氣虛、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症狀。所以一些“宜夏”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便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了。夏季的農事也是比較忙碌的,加上暑熱難當,習俗從簡也適應這個季節的特點,因此節俗也就少了許多。
四月八
俗諺有“四月八,娘娘廟裏把香插”,這一天是新婚女子和婚久未孕的媳婦,尤其是急於抱孫子的老婆婆們乞子的節日。我國的傳統宗法觀念重男輕女,沒有男孩子成為已婚婦女的沉重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所以,這一天不管路途再遠、農活再忙、天氣再惡劣,都阻止不了她們求子的腳步。其實,舊時地方上的“娘娘廟”還是很多的,有的善男信女也不知敬的何神,隻要是“娘娘廟”,必要朝拜的。“娘娘”是俗稱的主管婚姻生育的神,即“送子娘娘”,其實遍查典籍,不知為何許人也。無論怎樣,盡管是迷信,但善男信女們仍是趨之若鶩的。其風俗是小兩口或欲求子的婦女,攜帶祭祀之物,早早地去“娘娘廟”,虔誠跪叩,並念念祈禱,還要許下宏願,即言:“××神靈,保佑我能生下男嬰,如果靈驗,我願如何如何”。如果真能有喜,並產下男嬰,當事人就要按當初的承諾,畢恭畢敬地到娘娘廟中還願的。在乞子過程中,求神者乞子心切,仍不免有些小動作的,這就是將泥塑娘娘所抱的小孩的男嬰生殖器偷來吃掉,於是乎,各廟當天數十次地捏製安裝,仍不免被偷食殆盡。另外,過了四月八農事漸緊,過去農村的戲劇藝人也都是亦藝亦農的,在唱過縣城娘娘廟裏的戲台大戲以後就開始封箱放假,各自料理自家的農耕夏收去了。
四月八也是佛的生日,但黃陵佛寺不多,著名的有雙龍鎮的“萬安禪院”,也叫“萬佛寺”“千佛洞”,為宋代大型石窟,舊時因長期戰亂,雙龍幾成無人區,此俗未延續。新中國成立後該地人口漸增,但民俗未能承續,近年來漸有恢複。
端午節
端午節是全國普遍的民俗節日,俗稱“端午節”“端陽節”“端午”“重五”。其實,“端”即是始,“午”“五”相通,端午即是初五,古之端月實指正月,端午則是每個初五,後世之端午,逐漸為五月初五之專稱。
黃陵的端午習俗,講究人們當日早起以露水洗臉,說是這樣做男子不得病,女子繡花手不出汗。起早的人們,紛紛趕赴野外尋找采集艾蒿(尤以大艾為優),將其連根帶露拔起,攜回放置於各門首、窗台,意為避邪驅病。大艾也是一味中草藥,可以醒腦提神,通常在放置一段時期之後,將其曬幹,揉碎,儲以備用,可用來裝枕頭,也可製成艾卷,用以艾炙,有收斂傷口、活血通絡之功效。各家還要泡製雄黃酒,或供大人飲用,或將其塗抹在小孩子的耳朵、鼻孔、肛門等處身上有眼的地方,防止蟲蟲牛牛鑽進去,這也是保護平安的一種措施。另外,家庭主婦們提早就用五色彩線精心縫製了各式各樣的“香包”“荷包”,其形式就是用彩布包裹著專門配製的,包括有朱砂、雄黃、香香草、大艾等草藥的布包,然後用各色彩線縫納成柿子、葫蘆、元寶、小動物、心形、星形等各式各樣的小飾品,以五色線係掛在小孩的衣服、脖頸上。有的還做成手環、腳環的式樣。中老年人也有帶佩雄黃“荷包”的。人們佩戴這些小飾品,目的也是避邪祛病、驅蟲護體。
五月端午,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舊時黃陵的粽子都是由家庭主婦們自製的,即用葦子葉包紮滌洗幹淨的軟糜子米、紅棗、花生、果仁等物,上籠蒸熟或入溫水鍋煮熟,酥軟香甜,幹飴可口,也是節俗中的一道美食。這一習俗,有多種說法。其一為周昭王時,東甌地方官員,將兩個美女名延娟、延娛者送給昭王,深得昭王喜愛。昭王二十四年,這兩個女子隨昭王出巡南方。此時周昭王年老德衰,荒於國政,遭到人們的痛恨。他們渡漢水時,當地人讓他們乘用一艘粘合起來的船,船到江心解體,他們都被溺死。此後,人們在江邊建造一廟供奉死於這次行程中無辜的人。便以時鮮甘味,采蘭杜包裹,沉於水中,祭祀他們。或以五彩紗囊盛食,或以金鐵之器沉水,以驚蛟龍水蟲(《拾遺記》卷二)。其二是祭屈原,以竹筒貯米投水而祭。另外還有其他說法,但是以屈原之說最流行。端午節全國有龍舟競渡、競技、踏青、擊球、射柳等俗。黃陵地處旱塬,尚無此俗。
五月十三是關帝生日,縣城中心原有關帝廟,舊時有祭祀關帝之風。這一天,若多雨,叫做“磨刀雨”;若天旱,四鄰八鄉要抬上關帝像巡遊祭祀。祭祀時參祀者皆赤膊上身,用刀起舞、抽身,祈盼關老爺能眷顧蒼生,賜惠“磨刀雨”而解旱災。
三伏
三伏天是一年最為炎熱的時候。首伏卻不是從夏至開始計算。“夏至三庚便數伏”,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即是“初伏”,每伏十天,第四個庚日就是“中伏”,第五個庚日就是“末伏”(是謂“三伏”,天氣最為炎熱)。兩個庚日之間是十天,但初伏與夏至之間的天數卻不一定,最少是二十一天,最多是三十天,所以末伏的最後一天距夏至最少五十一天,而夏至到立秋是四十五天,故而“秋後有一伏”。這樣繁雜的計算給老百姓的農耕勞作帶來了麻煩,但人們依然按照流傳的農諺和經驗安排著自己的農事,就像“頭伏蘿卜,末伏菜”,就是說下種的時節。一年中最為酷熱的伏天,也是老百姓耪草的最佳時候,人們還是很忙碌的。
第三節 秋季節俗
春華秋實,一年辛勤的勞作,全仰仗秋季的風調雨順,把全年的希望落到實處。暑熱剛過,秋高氣爽,汗水早已蒸騰成了滋潤豐收的秋雨。滿懷喜悅和繁忙的收獲,使人們淡忘了諸多的繁俗陋禮,卻也沉浸在滋潤、滿足、幸福和喜悅之中。
七月初七
俗稱“七巧節”“乞巧節”。也是中國式的“情人節”。俗諺有“七月七,天上牛郎會織女”。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源於民間傳說,展示了一種男耕女織的傳統農耕文明和庶民恩恩愛愛的生活畫卷。《詩·小雅·大東》已有與他們的簡單形象。《史記·天官書》中有:“織女,天女孫也”的記載:西漢已有牛女相匹的藝術造型。班固《兩都賦》雲:“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牛郎織女的悲劇故事,至晚在漢已形成,牛女七夕相會,最早見於曹植、傅玄的詩賦。牛女故事,婦孺皆知。然古籍所載,頗有不同:其一是牛郎欠債說,即牽牛為娶織女,向天帝借了兩萬錢作財禮,婚後,久未歸還,天帝怒,將他們分開;其二是織女廢織說,即河東織女忙於織錦,沒有時間打扮。天帝很憐憫她,將她嫁與河西牽牛郎,婚後,織女不再織布,天帝怒,責令她回到河東繼續織布,隻讓他們每年相會一次。無論哪一種說法,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化和激勵了多少代青年男女追求幸福婚姻勇氣,也演繹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愛情悲喜劇。月明才星稀的秋夜,望著燦爛的銀河,藏於葡萄架下,偷窺擔著一雙兒女的牛郎星,是如何與隔河的燦若明珠的織女星會聚的奢望,總被無端的困意所破壞,便惱悔不已,抱怨王母娘娘的銀釵的歹毒,是每個人孩提時代年複一年的懊惱。驚異著七夕日確實不見了平日裏嘰嘰喳喳的喜鵲,第二天找見時,確也見毛色紊亂,倦意依然。也歎惜著這喜慶情鳥的不易。好在有“巧饃饃”能解嘴饞,也多少有些慰藉。這一天,家家都由家庭巧手主婦們用加了雞蛋、油鹽調料的麵粉捏製成各式造型優美的烙餅。香脆、黃焦而酥爽可口的“七巧饃”,再加上秋季的時令鮮果,在當院裏擺上一桌,燃起兩支紅燭,焚上一爐清香,獻上供品,遙祝牛女和合,期盼著家和永駐、美滿長存。這對於鄉村山野的百姓來說,不啻是最高境界的追求。祭祀的儀式中,小媳婦、大姑娘也都亮出自己精心製作的女紅百衲和事先泡製好的“巧姑姑”或曰“巧芽芽”(是用豌豆或扁豆放碟中加水泡長七天,每天換水,長至稈可盈尺,葉如蠅頭,根須緊結的栽培植物),看誰手巧。其中,比試“巧芽芽”還有頗多講究:一是看誰的“巧芽芽”長得高長得密;二是掐葉掐稈拋浮於碗水中,察看碗底形成的影紋圖像,比誰拋的圖案好看;三是比根部須根結繡的圖案花紋,看誰的更像佛手、石榴、桃李等等。這麽絕妙的風俗,如今已難考證。
中秋節
八月十五,三秋恰半,謂之中秋。有團聚、賞月、祭月的習俗。舊時有拜月祈願之俗,即少男祈科名發達,少女求容貌俊美。前者與月中桂樹的傳有關,因中舉、中狀元有折桂之比。而後者與月中美貌的嫦娥傳說有關。傳說齊國女子無鹽,幼時相貌醜陋,虔誠拜月,長大後被選入宮,卻長期不得天子寵幸。一年八月十五,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很美麗,得以寵幸並立為後。
然而,月球崇拜則由來已久,對於日、月的崇拜應該追溯到原始的自然崇拜,上古對天體的認識應該從日、月始,從而產生“曆”,產生陰陽、乾坤、兩儀、兩極,產生祭天祈年的諸多習俗。而這種祀奉是由巫來實施的。巫據說是可以溝通天人信息的。有皇權以後,祭祀日月,也由專司祭祀的士大夫們所獨享,而且有嚴格的司儀程序與規定的祭祀場所。日、月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是一種神秘而威嚴的外在主宰,唯有敬而遠之,不敢妄加評說和設祭,隻有代表天意的皇權才有資格和天地、日月對話。所以古時祭祀日月也是統治者的專職。殷代人們已將日月稱為東母和西母,周代春分的早晨在東門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門外祭月。春秋戰國時把日月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東郊祭陽、西郊祭陰。秦漢時對日月的祭祀仍為皇家禮製:秦雍都建有日月祠,分別祭祀太陽與月亮;漢武帝時祭日以牛,祭月以羊,行朝日夕月之禮。北魏至隋唐乃至明清,都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禮儀,北京明清時建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山川壇等,就是這種祭祀的固定場所。
祭月逐漸普及民間,應該從隋唐開始。隋唐以後,隨著天文知識的普及與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對日月星辰有了較為理智的認識,日、月的神秘色彩已明顯消失,隨之而來的就是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日、月祭祀的壟斷,民間也開始了對日、月的崇祀。唐代初年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才正式固定為祭月的節日,中秋節飲桂酒、食糕點、賞月亮、爽詩興已成為文人雅士的時尚,吟詠中秋朗月的麗句華章尋常可見,比比皆是。此後,雖然人們依舊供奉月亮,但早已失去了神秘的崇拜,而平添了賞月玩花、遊樂飲宴、把酒賦詩的世俗逸趣。而加入團圓聚首的含義,大約是以月圓而比興,以飲宴而思齊吧。
至於月餅的出現,難以考證,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蒸作從食》之食單中,即有“月餅”之名。也有說月餅起源於元朝末年。而黃陵俗傳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與元末之說相近。元末,殘暴的統治使民間連甲連坐,故百姓不敢互相往來。如交頭接耳者,以謀逆罪誅,民欲起事而不得謀,有主事者,以互贈月餅,餅餡藏串聯語曰“八月十五殺韃子”,至日,一舉而事成。月餅有功而得人們偏愛,久而成俗。總之,月餅作為節俗食品,其形其意與月圓之態、甜美之期相契合,也符合中國無食不成節的世俗,成了當然的中秋節特色食品,並當之無愧地成為祭月的供獻佳品了。
重陽節
即九月九日,因其重複了兩個最大的陽數,所以有重陽之稱。
重陽習俗,一說起於後漢費長房。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四民乃藉野炊宴。按杜公瞻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漢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近代皆宴設於台榭。”又《續齊諧記》雲,“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南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係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還有一說漢初已有九日佩茱萸,飲菊花酒之俗(《西京雜記》)。
飲菊花酒、茱萸酒。以菊花莖葉雜麥米,以特殊方式釀酒,有藥用功效。或僅以菊花泛於酒中,古稱菊花為“延壽客”,又在酒中泛茱萸。茱萸稱“辟邪翁”,菊花和茱萸,都有祛風邪、除穢毒的作用。
總之,古時重九之俗俱在登高、飲宴、賞菊、郊遊、野餐而成盛事。然九月糧熟,老百姓還是很忙的,無暇虛此一日,皆文人雅士的造作也。
但是,黃陵又因重九是軒轅黃帝逸仙忌日又多出一番祭儀來,屆時五裏八鄉村民,紛至橋山,緬先祖、行祭祀,近年日盛(《黃陵文典》有專卷有記述)。
重九取其最大陽數,又蘊含了長久、永久、久遠的意思,加上以菊花酒“延壽客”的雅讚,重九即為傳統的敬老節,雖無稽考,但此地鄉俗以此日為老人設席慶壽已成常俗。
第四節 冬季節俗
入冬,寒風蕭瑟,蟲蟻蟄伏,人們收藏著秋的收獲又孕育著春的希望。蜷在熱炕頭,享受著終年勞碌的閑暇,品味著奔波勞作的得失。盈則儲精蓄銳,虧則隱痛謀策。這個季節,生發著多少奇跡?還是從崇祖繼誌開始冬令的民間習俗。
十月初一
冬寒漸近,作古的先人們衣著暖否?於是,入冬的第一件事,就是“燒寒衣”。這一天家家戶戶皆以五色紙剪製成各式衣褲,攜帶一年辛勞的收獲和祭禮,畢恭畢敬地前往自家的祖塋,向已故的先人們送禦寒的冬衣。至墓園陳供跪叩、上香、化紙、奠酒,一切如儀,並將製好的寒衣焚化並祈禱、告事、陳祝,念念有詞,祭告衷情。巡視塋周,修摧補缺。有涉外遠遊,供職異地等不及回鄉臨塋的,可在十字路口麵塋方向而跪,焚化寒衣,以盡孝祀。
冬至
為古三大節之一。有“亞歲”之稱,有冬至如年節之說者,甚至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之說。冬至習俗有饋節、團冬、祭祖、守冬(如同守歲)、賀歲(如賀年那樣)、獻履(兒媳婦給公婆或其他長輩送鞋子)。飲食有冬至團、丸子、餛飩、赤豆粥等,黃陵講究吃餛飩或餃子、角兒,民間有冬至不吃餃子,冬天有凍耳朵之虞的說法。
冬至日最短,有“冬至當日回”之說,意即冬至一過,白天漸次增長。有俗諺雲:“過了冬至,長一杈刺;過了臘八,長一杈把;過了年,長一椽;過了十五,長得沒謀沒謀(mù):黃陵人稱沒界限、沒有邊際或計算籌劃得不周到的方言。”,來形容這一漸進的過程。冬至日為“九九”第一天,諺語“連冬起九”就是說這件事,將冬至後八十一天分為九個九天,依次分別為一九至九九,九盡而天暖。九九歌即述九九節候之變化,語言通俗,形象逼真、生動,當屬鄉裏坊間集體創作,宋已有之。因地區各異,九九歌歌詞繁多,黃陵地區的九九歌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