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傳:華蓋童子是一位生身於華陽、常在具茨山頂修德行道的老人,須發皆白,卻精神煥發、紅光滿麵。他曾獲神芝寶物,終日修習練道,天長日久,功夫真實巧妙,竟練得童顏鶴發,故人稱他“華蓋童子”。
華蓋童子一貫關心黃帝統一中華之大業,經常指點黃帝化凶為吉,轉危為安。黃帝統一中華大業之後,召集群臣,薦德舉賢,慶功傳經。集會開始,不少功臣老將都紛紛議論,這個說黃帝功德齊天,那個說黃帝愛民順天,七言八語,都說黃帝有道,得民心,順民意。這時黃帝說:“30年前,我在具茨山遇到一位白發老者,人稱華蓋童子,他指點我說:‘要想完成大事業,必須做到為民造福,為民除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偉人要樹起遇事多訪賢多問道之德行。’幾十年來我都牢記華蓋老人的指點。咱們的大業成功,是與華蓋老人的及時指點分不開的。”
黃帝又說:“巨靈氏馴獸立了戰功,應當慶他一大功。”巨靈氏說:“當年蚩尤兵將偽裝獸身,打起仗來,對方兵將都很害怕,不少氏族常常打敗仗。我們氏族人少,抵抗不了蚩尤勢力,前來投奔黃帝。走到具茨山腳下,遇一位老丈,向他求問有熊氏族部落的情況,談起求見黃帝結盟一事。我們談到蚩尤兵將牛頭獸身,偽裝非常可怕時,老丈說:‘蚩尤兵將善於偽裝,隻有訓練真獸,即可降服蚩尤的假象偽裝。’老丈一句話提醒了我,以後我帶人回到家鄉,巧捉苦馴各種野獸。不少野獸經過訓練,聽從指揮,勇猛善戰。這次在大戰蚩尤中,百獸大顯神能奇功,立了戰功,這與老丈指點有關,慶功應有老丈的一份。後來得知那位老丈就是華蓋童子。”
當場大鴻等人提出:“在涿鹿戰場上,玄女立了功,玄女三班武藝應當傳經。”玄女聽到有人要她傳經,便情不自禁地說:“當初黃帝救了我生命,當我身體好後,父親和我攜帶羊肉、鮮果,到軒轅丘拜謝黃帝恩德。走到具茨山後坡,遇到一位白發老人。據說,他就是具茨山上經常助人為樂、常為別人排憂解難的華蓋老人。父親向老人述說了黃帝救我大難不死的經過,我們前往拜謝黃帝。這時老人聽後大笑一聲說:‘你們能找到黃帝嗎?他四處訪賢,八方問道,南征北戰,哪能坐在家中,等你酬謝。’我爹聽後不肯回去。白發老人又說:‘你們真想報恩,我送你一本學武藝畫圖,教你女兒苦下幾年功夫,將這畫圖上的三班武藝學到手,一旦需要時,你從戎報國,也就報答了黃帝救命之恩。’”從此玄女照圖苦練10年,學藝成功,才到橋國投奔黃帝從戎。在戰場上立功之事,是與華蓋童子指點獻圖分不開的。玄女說:“要慶功,應先慶華蓋老人一功。”相傳,在慶功會後,黃帝認玄女為義女,又稱玉女。
最後群臣眾將異口同聲,定於陰曆三月三日,共同到具茨山頂,拜望恩師華蓋童子。但那天四處尋找,再也找不到華蓋童子了。這時,風後大將在群臣麵前,向黃帝敘述了華蓋童子的為人,他說:“我16歲那年,父親把我送給具茨山一位修德行道老人,讓我修身養性,習武學藝,那位師傅就是華蓋童子。他十分嚴厲,一開始就對我說:‘習武要吃苦,學藝要專心,不準偷懶,不準貪色,要與人為善,濟人之難。’訓練完畢,就把我帶到山南坡一個空曠的練武場上。那裏擺著一百多塊石頭,從小到大,一字排開,華蓋童子說:‘何時你能把那塊最大的石頭舉起來,就算有了真功夫。’我按照華蓋童子師傅吩咐,每天半夜起身,從第一塊舉起,連舉數塊,累得汗流浹背,兩臂發酸。練了三個多月,我還舉不到三分之一。往前看,還有很多,一塊比一塊大,照這樣下去,何年何月才能舉動最大的呢?我泄了氣,動搖了,不想再受此罪。一天早上,我悄悄地從東山坡走下去,想回家去安樂。當我走到半山坡拐彎處,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婆,抱著一根鐵棍,蹲在一塊石頭上,一下一下細細地磨著。我覺得驚奇,走上前去,問那老太婆:‘磨鐵棍幹什麽?’老太婆說:‘磨一支繡花針用。’我覺得老太婆的這一行動太可笑了,就問:“這麽粗的鐵棍,磨到何年何月才能磨成繡花針呢?’那老太婆神態自若地說:‘鐵杵磨繡針,功到自然成嘛。’聽了這番話,我覺得臉上發燒。老人年過花甲,毅力過人,真是可敬可佩。我年輕少壯卻不如一位老人有誌,深感慚愧。我決心像老太婆那樣,刻苦學習武藝,不把功夫練成,決不下山。從此,無論酷暑盛夏,嚴寒隆冬,堅持數年,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之後,我終於把那塊最大的千斤巨石舉過了頭頂。然後又大練幹戈,拉弓射箭,登山走川快如飛,三班武藝全學成。華蓋童子看我練武心誠,又開始教我學習八卦用兵法。不知不覺已過10年,我又研究寫成一部兵書十二卷、圖兩卷。當我下山走訪各地,數年後,又回具茨山拜見恩師時,恩師再也找不到了。他就是這樣一位不為名不為利、修德行道的老人。”
黃帝聽風後所述華蓋老人之後,更為感動,教導群臣,今後世世代代,陰曆三月三日登具茨山頂,拜謁華蓋老人。
至今,具茨山主峰風後頂,就是以風後命名的。還有黃帝拜華蓋童子處和練兵場、講武門,東山半腰有西王母洞、黃帝訪賢問道處、嫘祖洞遺址。
整 理:何炳武 劉 傑
流傳地區:陝西黃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