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載,黃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那麽,其餘11個兒子為什麽沒有姓呢?
相傳,黃帝統一了三大部落後,政治、經濟、生產一切都逐步走向正規軌道。就是對人沒有一個記號可叫,經常出現了哪個人頭發長,就叫“長頭發”,誰的皮膚黑,就叫“黑臉”,有人腿長,就叫“長腿”。對女人也是這樣,誰皮膚白,就叫“白臉女子”,誰乳房大,就叫“大奶頭”,誰P股大,就叫“大尻子”如此等等。倉頡為此事曾多次建議黃帝,不能這樣對人亂叫。黃帝也覺得這樣叫法不雅,召來風後、常先、大鴻、倉頡等大臣一起商議。先是倉頡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個號,或者固定取個名字,這樣叫起來順口,聽起來順耳。”風後說:“誰在哪裏居住就叫什麽名字。”常先、大鴻說:“誰幹什麽活就叫什麽名字。”黃帝聽了大家的意見,認為都不妥當。他說:“先得有個姓,然後再取名。比如炎帝長在薑水河畔就姓薑。我原先姓公孫,長在姬水河畔,改姓姬。對於廣大群民的姓氏,最好由他們定。”風後和倉頡想了半天說:“姓氏應該由黃帝賜給,如果由群民自己定,那就亂套了。天下必然出現重名重姓,幹了壞事也一時弄不清哪個姓、哪個名、哪個人。假如有一個姓姬名利的人幹了壞事,另一個姓姬名利的人就要受牽連,第三個姓姬名利的人更逃不脫。如果三個同姓同名的人都不講實話,案件就無法判斷,很可能冤枉好人。”倉頡一席話說得黃帝沉思了半天,覺得很有道理。最後就正式規定,凡天下群民姓氏都由黃帝賜給,叫什麽名字都由個人定。比如王亥馴獸有功,黃帝賜給王亥手下人姓氏有:牛、羊、馬、鹿、熊;九成捕魚有方,賜給九成手下人姓氏有:魚、江、池、澹;田井務農打糧多,賜給田井手下人姓氏有:米、麥、穀、豆;管理錢財賬目的賜給姓氏“錢”。還有萬、千、百、伍、陸作姓氏的。植物作姓氏的有楊、柳、桑、梅、李、柏。以建築物作姓氏的有:宮、房、門、樓、方。以顏色作姓氏的有紅、黃、藍、白、黑。以天幹地支作姓氏有甲、申、戌、支、巳。以武器作姓氏的有刀、槍、巴、戈。以方位作姓氏的有東、西、南、北。還有不知源淵的姓氏有卜、滑、匡、遊、冷、公、開、養、上、印、全、弓、農、□、車。還有少見和罕見的姓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俄、揭、奇、計、回等。
曆史進入階級社會,姓氏就開始分化了。據說,秦統一六國後,張王二姓越來越多,張姓發展到萬戶以上,王姓發展到六千戶以上,引起當時統治者警惕。他們擔心張王姓聯合起來顛覆政權,準備采取措施鎮壓。誰知,消息走漏。有一位名叫張明事的人,靈機一動,立即把“張”姓作了音同字不同分解,把“弓長張”改為“立早章”,張姓一下子就減少了一半之多。王姓也在王字邊加了三滴水,王姓就出現了“汪”姓。解除了當時統治者對“張王”二姓的疑慮。從此,中國姓氏又出現了很多音同字不同,如姬吉、袁原、魚餘、薑江、鞏孔、郝霍、程成、許徐、魏韋等。
漢武帝當年誅殺司馬遷家族時,地掘三尺,戶滅九族。當時姓司馬的人都紛紛逃散,唯有一個姓司馬的村莊沒來得及逃跑,被官兵團團圍住,眼看就要動刀殺人,突然人群裏站立起一個人,他把手指咬破,用鮮血在自己的白布衫上寫下“同馮”二字,雙手高高舉起,大聲向官兵呐喊:“我們不是司馬家族!我們全村人一半姓同,一半人姓馮,請官兵不要隨便錯殺無辜。”被圍困的人一下子都醒悟過來,悄悄給司字左邊加一杠,給馬家頭上添了兩點,紛紛寫出自己姓名。人群裏立即出現了“同馮報姓”。有人高喊:“我姓同!”有的叫喊:“我姓馮。”有人還說:“我們村裏人老幾輩都是姓同和姓馮的,姓司馬的人早都跑光了,難道你們還要殺姓同姓馮的人嗎?”官兵被問得一時回答不上來,采取逐人詢問,結果沒有一個姓司馬的。於是全村人才都幸存下來。據說,司馬遷故鄉陝西韓城縣現在凡是姓同姓馮的人,原來都是姓司馬。“同馮報姓”起源最早就從這時開始,後人才演變成“通風報信”。所以,中國人的姓氏,從黃帝時期開始至今,都有一定的源淵。盡管現代人對姓氏看得沒那麽重要,以為姓氏隻不過是個代號而已,但每個中國人卻輕易不改姓換名。
現在我國姓氏由黃帝時代14姓,發展到今天已有6千多個姓氏。其中李姓在全國占1億人以上。追究源淵,他們都是黃帝的後裔。
整 理:蘭 草
流傳地區:陝西黃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