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獨幕劇)
石榮海
人物:
李琴 25歲,張強妻
張強 26歲,李琴丈夫
張母 53歲,張強母
幕啟:(陝西農家果園,張母正忙著裝蘋果)
幕內合唱:改革春風進山莊,人心思富奔小康。
產業結構大調整,果農個個喜洋洋。
張母:(唱)金秋十月好風光,大紅蘋果裝滿箱。
發展果業就是好,一年更比一年強。
家有果園十畝半,年年收入上萬元。
生活越來越美滿,跟黨致富誌更堅。
老漢賣果去南方,兒子教書在學堂。
兒媳學習去城裏,我給果樹來站崗。
(白)你們看收了這麽多的蘋果,一時半會賣不完,真急死人了。(兒媳李琴上)
李琴:(唱)參加完果樹學習班,一路風塵把家還。
要和婆婆議大事,挖了老樹建新園。
婆婆雖老很明理,全村老少都服氣。
多給老人講道理,她支持這事沒問題。
(白)前麵就是我家的果園,哎,我婆婆正在幹活哩。媽,我回來了。
張母:李琴,媽可把你等回來了,快坐下歇歇。
李琴:媽,你先坐。這幾天你老人家辛苦了。
張母:不辛苦。看你說的,給自家幹活辛苦啥。
李琴:媽,你歇著,我給咱裝蘋果。
張母:好,好。哎,李琴,你在城裏參加學習班,都學了些啥麽?
李琴:噢,我正要給您老人家匯報哩。這次學習,還有外國果樹專家講課哩。我學習了很多果園管理的新方法,新技術。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呀。
李琴:媽,(唱)叫聲媽你聽我說,果樹管理學問多。
修剪拉枝講科學,施肥澆水勤打藥。
環割刻芽我掌握,滿樹都結優質果。
張母:好,你爸以後又多了一個幫手。
李琴:媽,我想了,咱家的果園都十七八年了,這國光呀、秦冠呀果質不好,又賣不上好價錢,還是把這老樹,該挖的挖,該換的換了。一律上新品種,你看咋個樣?
張母:啥?把樹挖了?這樹可是我和你爸辛辛苦苦栽下的,是咱家的保命樹,可不能把它挖了。
李琴:現在挖老樹建新園,是為了今後掙更多的錢。
張母:不行,不管咋說這十畝果園一年還掙一萬多元哩。
李琴:媽,你聽我說。
(唱)勸媽眼光要放遠,
不能抱著舊觀念。
多少村靠科技小康實現,
多少戶栽蘋果效益翻番。
同樣都是莊戶人,
觀念一變天地寬。
同樣都是莊戶人,
優質蘋果掙大錢。
張母:一說科技我就是氣,咱“十星級文明戶”牌牌上少一個星星就是這科技鬧的,你還給我提科技哩。
李琴:媽,正因為這,咱果園才要增加科技含量哩。這次學習班上,我們參觀了風嶺村的科技示範園,人家的“紅富士岩富10號”和“粉紅女士”“華冠”三個品種的蘋果參加省上果品國際年會,還得了“優質水果證書”。我想咱家的果園要栽上這種樹苗該多好啊!
張母:人家的蘋果好,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再說咱這果樹不能說挖就挖。
李琴:媽,我在學習班上已經把訂購優質樹苗的錢都交了。
張母:看看看,如今的媳婦膽真大,還來個先斬後奏。李琴呀:
(唱)當年栽這樹實在不易,
東邊的太陽我背到西。
兩雙手磨掉了幾層皮,
建果園在全村咱家第一。
靠果園咱家把樓房蓋起,
靠果園咱家把電器買齊。
靠果園你倆人用上手機,
靠果園咱全家揚眉吐氣。
到如今毀果園我不願意,
挖老樹建新園不是兒戲。
要挖樹你把我老婆處理,
挖了樹你爸回來也不依。
李琴:(唱)我爸曾經當書記,
接受新事沒問題。
如今經常闖市場,
深知優果有效益。
我已學習新經驗,
一年栽樹二年管。
三年掛果不稀罕,
四年果樹能豐產。
張母:哎喲喲,學了兩天半,就吹牛。咱家果園快20年了,還不就這樣子。
李琴:隻要科學管理,保證新上的優質蘋果能賣上好價錢。這樹我看還是挖……
張母:要挖可以。樹老了嘛,是該挖了。我和你爸也老了沒用了,你先挖個坑把我們埋了,你願幹啥,就幹啥。
李琴:媽,你咋越老越糊塗了,我這不是跟你商量嘛。
張母:啥?我老糊塗了?我看你出息了,你還敢罵我。
李琴:媽,有話咱慢慢說。
張母:行了。我當不起你媽,不跟你說了。
李琴:這可咋辦呀。(一急拿出手機)喂喂張強,你快回來,家裏有急事。啥?你都走到村口了,對,你就直接到果園。(張母、李琴各坐一邊,張強急急忙忙上)
張強:(唱)秋高氣爽喜開顏,
今年又是豐收年。
急急忙忙往回趕,
李琴呼我為哪般。
(白):媽,李琴,我回來了。咦,這不對呀,怎麽有點火藥味。你們這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嘴都噘得老高,我看能掛個油葫蘆。
張母:少耍貧嘴,問你媳婦去。
張強:哎,你們為啥事鬧成這樣,咱們家可是村裏第一個文明戶。李琴過門這幾年,你娘倆從來沒紅過臉,全村老少都在向你們學習哩。
張母:張強,你聽我說。(拉張強)
李琴:張強,你聽我說。(拉張強)
張強:李琴,先聽媽說。
張母:(唱)李琴學習沒幾天,
回來就想把天翻。
要挖了老樹建新園,
(白):我看她這是
(唱)要搶班來要奪權。
李琴:(白)張強,
(唱)在城裏學習新經驗,
我和媽商量把老樹挖。
栽上新苗把品種換,
咱媽反對來阻攔。
張強:李琴,你的方法是不是有問題。老人家辛辛苦苦經營了十幾年的果園,你一句話要把它挖了,她能同意嗎?
李琴:我這可是為了咱家果園今後有更大發展,有更多的收入。
張強:我知道你是為咱家好。
張母:你看看,我就知道你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啥都向著她。她好,媽不好。
張強:媽,挖老樹換新苗這事,我前幾天也想過,還利用休息時間在風嶺村考察過。人家一畝地一年要淨掙3000多元哩。咱們一年幹到頭,10畝果園才掙1萬元,經濟效益太差了。
張母:一年1萬元還少,你還想抱金娃娃不成?
張強:對,咱就是要有抱金娃娃的想法。
李琴:隻要按新技術、新方法管理,不出5年,咱這10畝果園一年還真抱它個金娃娃回來。
張母:你是白日做夢。
張強:媽,這不是夢,科學管理就出高效。再說,咱這“十星級文明戶”牌牌上還少一個科技星哩。
張母:張強、李琴,把這老樹挖了,栽上新苗,再科學管理,咱家“十星級文明戶”牌牌上的星星就齊了?
張強:咱的樹沒科學管理,這“十星級文明戶”才一直評不上。媽,我想了辦法,你看行不行。
張母:啥辦法?你說說,讓媽聽聽。
張強:你看先把東窪那3畝半老樹挖了,栽上優質樹苗,等掛了果,咱再把這7畝也換成新品種,這樣對咱家的收入影響不會很大。你看行不?
張母:這辦法好倒是好,可是每年的收入可少了。
李琴:媽,咱10畝果園10年才收入10萬元。換了新品種一年最少要掙3萬元,10年就是30萬元,減去3年不掛果的時間,剩下7年還要賣21萬哩。
張母:照你倆說的,咱這樹還非挖不可?
張強:
李琴:對。
張母:張強、李琴,媽這是老腦筋了,跟不上時代發展了,管果園這權我就全部交給你們,你們想咋辦就咋辦。我當好後勤就對了。
李琴:那還沒跟我爸商量哩。
張母:不要等你爸回來,媽說了就算。
張強:那我現在就去找人,明天開始挖樹。
張母:行,你這就去。
張強:對,遵命。
李琴:張強,咱一塊兒把這蘋果收拾完再走。
張強:對,咱先收拾完蘋果,再挖樹。
(三人同搬蘋果箱,裝蘋果忙個不停)
幕內合唱:新時期農村新事多,
新老觀念起風波。
老人一貫很明理,
晚輩創新崇科學。
新老齊心奔小康,
和睦家庭幸福多。
——落幕——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