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遺址是古代人類在各種活動中遺留下來的遺跡,如民居、村落、都城、宮殿、官署、寺廟、作坊、烽燧等。與一般文物或單體文物相比,古遺址具有保存信息量大,綜合研究價值較高的鮮明特點,因而成為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市登記在冊的各類古遺址約700處,現已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85處。這些重要的遺址,普遍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總的看來,西安地區的古遺址具有以下特點:(一)時代的延續性較長;(二)分布範圍較廣;(三)古遺址占地麵積大;(四)古遺址價值大,保護級別高。如著名的周秦漢唐四大遺址,一直以來就是西安市文物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於人們對古遺址認識的差異,以及古遺址深埋於地下,可視性不強,難以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等特點,使得它容易為人們所忽視,在生產建設中遭到破壞,給我們的保護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為了使人們對西安市古遺址的現狀有所了解和記錄,對西安的文物資源狀況有一個概念性的認識,我們動用了許多的人力,對這85處古遺址進行了全麵的現狀調查,並在調查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這本書,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是已經被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遺址。
這本書中所涉及的文物單位遍及西安的九區四縣,工作人員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特別是西安電視台的同誌,不計報酬,不辭辛苦,跋山涉水,跑遍了古遺址分布的溝溝坎坎,不僅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詳細的第一手資料,而且製作了《西安古遺址》的電視片,在黃金時段連續播放,進一步擴大了西安古遺址的影響,提高了全社會愛護文物、保護文物的意識和主動性。同時,陝西省文物局、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人民出版社、陝西旅遊出版社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幫助,在此一並向他們,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此書出版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由衷的謝忱!
由於我們水平有限,編寫人員都是在一線從事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同誌,難以有完整的時間去專門研究存在的學術問題,書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希望各位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使我們在以後繼續編寫《西安古建築》、《西安古墓葬》等書時,水平能有所提高。
編者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