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儒遺址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道辦洪慶堡村南,東到村南北公路,西到村西頭,北到村南20米,東南長150米,南北寬50米,麵積7500平方米。係秦代文化遺址。
坑儒遺址為秦始皇“焚書坑儒”遺址,據《史記·秦本紀》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將儒生四百六十七人,皆坑之於鹹陽”。其坑殺的情況和地點,據漢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雲:“始皇焚書後,改古文為篆隸,患天下不從而召諸儒至者七百人,拜為郎。乃密令冬種瓜於驪山峪中溫處。瓜實成,召博士諸生說之。從各異,乃命就視之。諸生賢儒畢至,方相難決,伏機發,從上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遺址發現有秦漢鐵工具、磚、瓦等。遺址內原有宋刻旌儒廟碑。1958年出土唐代儒生石像1尊。遺址所在位置與《明史》所載秦始皇坑儒穀地望相近。
1989年5月,坑儒遺址被臨潼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夾在東、西兩條生產路之間一條深約3.5米的壕坑之中,中部呈圜丘狀隆起,現為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