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營遺址位於西安市周至縣侯家村鄉馬營村西孫家塬,地處渭河南岸二級台地上,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遺址南北長510米,東西寬475米,麵積約24萬多平方米。
馬營遺址在1980年文物調查時發現。遺址斷麵高2—4米,文化層厚1—1.7米。在斷麵上可見灰坑十餘處,斷麵多處分布著用白堊土夯製堅實的平麵,厚約2—5厘米,遺址斷麵上可看到大量陶器殘片及石器、骨器等,陶器質地主要有灰陶、紅陶、彩陶、夾砂陶,器型有尖底瓶、袋足鬲、盆、罐、缽、甕等。紋飾分繩紋、弦紋、附加堆紋、籃紋、刻劃紋等。彩陶有紅陶黑彩魚紋、幾何紋等。1996年在該遺址采集的紅陶人麵塑像被定為一級資料。遺址出土石器有锛、斧、刀、鏟、鐮等;骨器有骨針、骨錐等,此外還有貝殼、人體骨骼等。
2003年9月24日馬營遺址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斷麵文化層裸露明顯,遺址表麵為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