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曲遺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北堡寨村以東地區的神禾原畔,以北堡寨、南堡寨、藏家莊為中心,向東延伸至北江兆村、中江兆村,向北伸至王曲鎮南端,範圍5平方公裏。屬新石器時代至周文化類型遺址。
遺址內文物遺存極為豐富,發現大量陶片和20件完整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及多處文化堆積和一座大型周代墓葬,南堡寨、北堡寨和藏家莊之間溝的兩壁上端,都可看到文化層。中江兆、北江兆、藏家莊和北堡寨之間柳溝兩側也有文化層,北堡寨村東的壕溝旁,發現了不少陶片、陶銼、骨箭頭、陶紡輪等遺物。北堡寨至藏家莊的大道旁,也暴露出不少遺跡。這些文化層,大都離地表很近,上麵有一層0.5米左右的耕土層,下麵便是厚達2—3米的灰層,一般呈灰色或黑色,土質較鬆軟。從發掘的遺物看,北堡寨主要是仰韶文化,南堡寨大體屬龍山文化,藏家莊為周代文化。
2000年10月29日王曲遺址被長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由於河水改道衝擊成兩條深溝,遺址出現斷層,形成長1000餘米的高台。張學良將軍任黃埔軍校第七分校校長時在其上建造仿德式建築作為行館,改名為“青龍嶺”,故亦稱“青龍嶺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