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灞橋區半坡村北,滻河右岸的台地上,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距今約6860—6300年,總麵積約5萬平方米。

  半坡遺址發現於1953年,1954—195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進行了5次考古發掘,揭露麵積1萬多平方米。1971年半坡博物館又做了補充發掘。文化層最厚處2米左右,大體分為兩期:下層,厚1米左右,文化內涵豐富,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約6700年;上層,厚約1米,屬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晚期或稱西王村類型,距今約5600年。遺址內發現村落、房屋建築、溝道、墓葬以及家畜、農作物和生活、生產用品等文化遺存。

  半坡遺址大致形狀為南北長、東西窄的不規則圓形。發掘出房屋遺跡46座,窖穴200座,長方形圈欄兩座,大溝一條,陶窯6座,小孩甕棺墓葬73座,成人墓葬174座。居住區分兩片,每片裏有一座大房子,周圍是小居室。兩片之間以一條深1.5米、寬2米的小溝道為界。在居住區外圍,環繞一條大型防禦壕溝,平麵呈南北不規則的橢圓形。壕溝現存長度約300米,各部分形製基本一致,上寬下窄,北部一段口寬6—8米、深5—6米。房屋遺存除少數為方形和長方形外,絕大多數為圓形,有半地穴式和地麵建造兩種。基本特征為房屋的門道與屋室之間,有一個兩側圍起小牆的方形門檻,房子中心有一個灶坑,房內有幾根柱子支撐屋頂,居住麵和牆壁都用草泥土抹成。方形和長方形房屋有15座,麵積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60平方米,最大的複原麵積約100平方米。半地穴式方形房屋在原來的地麵上下挖約0.8米,以坑壁作牆壁,壁上塗抹2.5—3.5厘米草泥土。屋內中心有柱,用以支撐屋頂。地麵建造的方形屋牆壁用粘土夾木柱和木板築起。居住麵下部接近灰土部分鋪一層木板,然後塗一層草泥土,每層經火燒,成為堅硬的紅燒土麵。圓形房屋31座,直徑約4—6米,大多數圓形房屋牆壁是用密集插排小木柱編籬塗泥做成,有的還經過火燒,比較堅固。窯穴主要分布在居住區內,共發現200多個,一般為圓形袋狀坑。用來貯藏食物和用品,有些窖穴發現相當厚的穀物灰殼。發現的家畜圈欄作長條形。陶窯分橫穴和豎穴兩種,窯室直徑1米左右。豎穴窯下麵為一下大上小的火爐,高約1.3米、底徑約1.9米,周壁是青綠色的硬殼。爐口開在南邊,有火道。橫穴窯的火爐為筒狀,火眼有10餘個。窯壁厚度5—18厘米左右,火爐向北。

  半坡遺址出土有石、骨、角、陶器等。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锛、石鏟、石刀、陶刀等;漁獵工具有石骨鏃、石網墜、石予、魚叉、魚鉤等;生活用具有陶碗、缽、盆、罐、釜、鼎、甕和飾弧紋的彩陶等。陶器胎質以粗沙和細泥紅陶、紅褐色陶為主。紋飾主要有繩紋、弦紋、錐刺紋、指甲紋等,圖案有人麵、魚、鹿等象生性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組成的幾何圖案花紋。在圓底缽口沿的寬帶紋上,發現有多種不同的刻劃符號。裝飾品有石、骨、陶、蚌磨製的環、璜、珠、墜、耳飾、發飾以及鑲嵌飾等。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原始社會博物館。1961年3月4日,半坡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遺址已回填,保護大廳正在重建之中。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