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明憲宗萬貴妃
在婚配年齡上,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丈夫年長於妻子”這一模式占主流,即使妻子年紀稍大,一般也都隻是在三五歲之間。若論起納妾,那男人們更是非要挑選比自己年少許多的對象。然而在明朝的深宮大院裏,曾經出現過完全相反的事情。一個比皇帝年長十九歲的女人,高居專寵之位,甚至淩駕於皇後之上。而更令人稱奇的,是皇帝對這個中人之姿、脾性粗俗、擾亂朝政內宮、被世人恨之入骨的女人不但專寵,甚至到了生死相隨的地步。她就是明憲宗的萬貴妃。
常言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萬貴妃能得到皇帝這樣的寵愛,也是有原因的。
萬貴妃乳名“貞兒”,生於宣德三年(1428),原籍諸城人(山東諸城),她的父親叫萬貴,本來是縣衙裏的一個小小“椽史”,由於親戚犯法株連,萬貴一家被迫離鄉,流放到了霸州。
霸州在今河北境內,明王朝的宮婢一般也就在這個範圍內選取。在萬貞兒四歲這年,由於家境貧困,她也被送去參加了宮女之選。從此踏進了深幽的紫禁城。
萬貞兒本來就聰明伶俐惹人喜歡,家境和生活也逼使這個小小年紀的女孩子格外乖巧,既善於察言觀色,又從不偷懶怕累。於是在訓練之後,女官將她分配到了宣宗皇後的宮裏聽差——這位皇後,就是自成為第一個得到金冊金寶的貴妃之後又晉升為正宮的孫氏。
萬貞兒很快就得到了孫皇後的喜愛。在她七歲這年,明宣宗駕崩,孫皇後成為皇太後,萬貞兒也就成了皇太後最喜愛的小宮女。她緊跟在孫太後的身邊,既學了書畫文墨,又極深地接觸到了宮闈內外種種爭鬥的內情,更對主人尊崇的太後地位羨慕不已。也許就從那時起,她心裏就暗暗打定了出人頭地的主意。
時間很快就在忙碌中度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大明王朝陷入了一場空前的危機,英宗皇帝被瓦剌軍給扣為人質,明朝廷在一番紛擾之後,決定另立英宗之弟為新帝,立英宗僅兩歲的兒子朱見深(原名朱見浚)為皇太子。
朱見深的生母周氏身份低微,貴妃之位還是英宗複位後才得到的。當此局勢變亂之際,皇帝又不是太子的生身父親,孫太後對於孫子不能不格外小心,她決定從自己貼身的宮女中選一個老練可靠的去照顧朱見深。最後她選中了萬貞兒。二十一歲的萬貞兒就這樣由太後的貼身宮女變成了皇太子的貼身宮女。她比這個小男孩大整整十九歲,和他的母親年齡差不多大。
萬貞兒對朱見深的保護和照顧,可以說是盡職盡責的,作為一個情竇初開卻無法擁有正常婚姻的少女,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照看的孩子身上。這時的萬貞兒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到了景泰三年(1452)以後,萬貞兒對於朱見深的意義就更為重要。
這一年,帝位穩固的景泰帝開始變臉,想要將自己的皇位一勞永逸地傳給自己的兒子,這年夏天,朱見深由太子被廢為沂王。
這時候的朱見深才隻有五六歲年紀,親生的父母被囚禁在南宮,疼愛他的嬸嬸汪皇後又被叔父皇帝廢掉,隻有一個皇太後奶奶,也是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宮裏宮外到處都是景泰帝的耳目,宮女太監們沒有誰願意也沒有誰敢對他表示絲毫關懷。這個小孩子不但生活得艱難孤獨,而且周圍充滿了看不見的惡意和危險。隻有萬貞兒寸步不離地守護在他的身邊,對他的衣食住行都親力親為,保障他的安全。
終於,戰戰兢兢的五年熬過去了。天順元年(1457)正月,英宗走出了南宮,複辟為大明皇帝。十歲的朱見深在三月又重新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儲。
朱見深這一次當皇儲,與上次大不一樣,當時的皇帝是他的叔父,而如今換成了他的父親。可以想象,有多少馬屁精拚命地往上湊,他身邊多了多少各方麵都很出挑的新進宮女。然而五年廢太子生涯,已經使他和萬貞兒分不開了。其他侍女永遠無法達到萬貞兒在他心中的分量,他的貼身宮人仍然是萬貞兒。不過,這時萬貞兒與自己所侍奉的小主人之間的關係,已經開始變味了。
朱見深在漸漸長大。按照一般的慣例,宮廷不但不反對青春期的皇子皇孫們在正式婚姻前與女人發生關係,而且還會在這方麵給他們提供多種便利。那些精心挑選的各種類型的宮娥就承擔著這種義務。一般來說,日久生情,皇子們的第一個女人一般都在這些小宮娥裏麵。但由於出身太低,她們除非生下兒女,否則是得不到任何名分和認可的。
萬貞兒這時已經三十出頭了,不過她畢竟身在宮廷,保養得宜,比起天真稚氣的小宮娥來說,還多了一些成熟的風韻,而她也非常明白,隻有朱見深才能改變她的人生。於是,這個慣例在朱見深這裏打了個轉:他日久生情的對象不是小姑娘,而是一手將他養大、對他了如指掌、是他從小的依靠的萬貞兒。他甚至打心裏希望能夠讓萬貞兒做自己的妻子。
然而除了朱見深的偏愛之外,萬貞兒本人實在不具備做未來皇後的資格。她的年紀足以做太子的母親,而且相貌平平,身材寬闊,性格潑辣,非但沒有什麽淑女氣質,反倒是膽大聲洪,喜歡出頭露麵,很像一個管家婆,對朱見深的所有事情都要管(也算是習慣成自然)。
在旁人眼裏,她能夠得到小太子的寵愛,已經就夠不可思議的了,怎麽能讓她做未來母儀天下的大明皇後呢!不過,由於萬貞兒曾是孫太後的貼身侍女、孫太後又一直活到了天順六年,所以盡管人們私下裏非議不斷,她與朱見深的關係仍然得以繼續。
天順七年(1463),朱見深十五歲,已經到了成婚的年齡。明英宗下令在全國範圍內為太子選擇匹配的太子妃。成千上萬的淑女嬌娥經過嚴苛的層層篩選,隻有十二人能夠進入英宗的麵試階段,而進入最後選拔的則隻有三人:順天(北京)吳氏、上元(江寧)王氏以及一位柏氏。她們可謂是當時大明王朝適齡少女中最優秀的人物,無論容顏才品都是上上之選,按照正常規律,她們將是朱見深第一次正式婚姻中的一後二妃。
那麽,花國狀元是誰?誰當未來的皇後?英宗卻猶豫了。他既看重吳氏出眾的才華品德能夠母儀天下,又不舍得讓花容月貌招人喜歡的王氏為妾。時間不等人,就在猶豫中,天順八年的正月初二,英宗病倒了,半個月後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臨終時,他廢除了宮妃殉葬製度,也就選太子妃的事宜向貼身太監牛玉作了交代。
天順八年(1464)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鎮逝於乾清宮。十六歲的朱見深成為大明皇帝。他冊封自己的嫡母錢氏為慈懿皇太後,生母周貴妃為皇太後。為皇帝兒子選擇妻子,成了這兩位太後的頭等大事。
經過選擇,又聽了牛玉複述的英宗遺言,錢太後決定讓吳氏成為皇後。周太後一向對錢太後心懷妒忌,凡事都不願聽錢太後的安排,然而牛玉所述的也是英宗的意見,何況吳氏確實出色,於是她也表示了同意。
天順八年七月二十一,紫禁城舉行了隆重的大婚典禮,十六歲的吳氏戴上了鳳冠,成為憲宗的第一任皇後。
吳氏成為皇後,使三十六歲的萬貞兒怒不可遏。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要像自己所熟悉的孫太後那樣成為天下第一貴婦人,如今卻被一個黃毛丫頭占了自己的先,她恨得牙齒發癢。
萬貞兒雖然一心要以孫太後為榜樣,她卻學不了孫太後在包辦的嫡配麵前認低伏小近十年的忍耐。她沒那麽好的性子,更不敢想象時間拖長了,很快就要年老色衰的自己還能不能抓得住憲宗的心。她要快刀斬亂麻。
於是,萬貞兒不遺餘力地在小皇帝麵前挑撥他和新皇後之間的關係。憲宗本來就對包辦婚姻深有成見,又從小就把萬貞兒說的話當成綸音佛旨,更何況吳氏再怎樣年輕漂亮聰明,也隻是尚在新婚中,對憲宗毫不了解,說話做事都不可能像萬貞兒那樣恰到好處。很快,憲宗就對吳氏失去了興趣。
萬貞兒離間成功,得意非凡,時常在小皇後麵前耀武揚威,不但蔑視她的皇後身份,甚至還有意地激怒她,逼使她在衝動中做出一些不合皇後身份的事情來。
吳皇後眼見萬貞兒這樣一個年長粗俗的宮女在宮裏為所欲為,甚至欺壓皇後,雖然知道她得皇帝的寵愛,也終於忍不住對她加以斥責。萬貞兒心中暗喜,立即對皇後反唇相譏,百般嘲諷謾罵,就如同罵豬罵狗一般。吳皇後累積的憤怒再也按捺不住,下令對萬貞兒施以杖刑。
照理來說,萬貞兒違犯宮規,皇後身為後宮之主對她懲罰是完全沒有過錯的。然而這件事從萬貞兒那裏經過一番加工再傳到憲宗耳中之時,卻已經完全變了樣。憲宗對於毫無感情的小妻子竟敢責打自己心愛的女人,表現得無比憤怒,他立即下令也對吳皇後處以杖刑,為萬貞兒出氣。
萬貞兒心中暗喜,決計打鐵趁熱,哭喊著說自己身居皇後之下,日後一定會被報複,遲早性命不保,若是憲宗不廢掉吳皇後,自己也就活不長了。憲宗聽後當然連連點頭,決定照辦。然而皇後處置一個宮女,乃是職權所在,憑這個是絕對不可能廢掉剛剛舉行大典所冊立的皇後的。於是,萬貞兒又給憲宗出了一個主意,憲宗拍案叫好。
很快,英宗的親信太監牛玉就被打進了大獄,憲宗派人對他嚴刑拷打,牛玉熬刑不過,隻得信口雌黃說:當初英宗中意的太子妃人選其實是王氏,由於吳氏的父親吳俊打通了太監吳熹的關節,送了大筆銀兩給自己,所以自己就在兩宮太後複選之時,假造英宗遺言,使得吳氏成為皇後。
憲宗得到牛玉的口供,頓時如獲至寶,立刻送給兩宮太後去看,要求廢掉吳皇後。錢太後對此感到非常意外,覺得其中另有玄機,不同意廢後之舉。然而周太後卻不願凡事都聽錢太後的,雖然她也覺得有鬼,但是偏要與錢太後唱反調,借廢立皇後的大事表現一下自己的權威。終於,在憲宗和周太後母子的唱和之下,錢太後不得不讓步,同意廢吳皇後了。
八月末的一天,心花怒放的憲宗頒下了詔書:“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太監牛玉輒以選退吳氏於太後前複選。冊立禮成之後,朕見其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後,廢吳氏別宮。”
可憐的吳氏,就這樣中了萬貞兒的圈套,才做了一個月的皇後,就被廢掉,退居西宮,十六歲的她不得不在冷清的宮宇裏打發自己漫長的人生。
吳皇後被廢後,她的父親都督同知吳俊度過一段牢獄生涯後又被發配登州;倒黴的牛玉由堂堂首領太監淪落到去南京孝陵種菜,他的侄兒太常少卿牛綸、外甥吏部員外郎楊琮被撤職,姻親懷寧侯孫鏜也閑住。更倒黴的則是一幫好管閑事又想投機的官員(南京給事中王徽、王淵、硃寬、李翱、李鈞),他們不知宮闈隱事,大剌剌地聯名上書,要求對牛玉嚴加懲處,並將此事一查到底,追究大學士李賢的責任。憲宗哪肯讓人深查此事,找個理由“大怒”了一場,將這幾個上書的全部降職並貶到邊遠之地。這幾位官員恐怕到死也想不明白自己的馬屁到底拍到了小皇帝的哪條腿上。
吳皇後被廢,最高興的人莫過於萬貞兒。初婚由父母,再嫁再娶憑自己。憲宗立刻向兩宮太後提出要立萬貞兒為皇後。然而這一次兩位母親都異口同聲地強烈反對。萬貞兒出身卑賤,相貌學識都不足,年紀又與太後差不多,讓這樣一個女人做皇後實在太說不過去了。更何況,當初廢吳皇後的重要理由,就是英宗中意於王氏——於是,令憲宗大失所望、讓萬貞兒咬牙切齒的結果出來了:天順八年十月十二日,王氏被冊立為憲宗的第二任皇後。
萬貞兒沒有想到,自己挖空心思忙活許久,竟是為王氏爭了一頂鳳冠。剛開始,她還想給這個十幾歲的小女孩設圈套,讓她也犯吳皇後那樣的錯誤,隻要觸怒了憲宗,自己就可以再想辦法廢掉她。
然而萬貞兒沒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王皇後及其家族的警覺。王皇後的父親王鎮由於女兒晉封,升為中軍都督同知,對自己的前任吳俊的遭遇更是感同身受。他時時提醒女兒一定不要和萬貞兒發生衝突,任其所為即可。王皇後聽從了父親的話,對萬貞兒始終百般退讓,使得萬貞兒找不出下口的地方。她也非常明白萬貞兒的心思,知道萬貞兒想要專寵,想要為皇帝生下庶長子、以後當太後。因此,王皇後不但不主動找憲宗,就算憲宗偶爾出現,她也用各種借口推脫,不讓萬貞兒覺得自己奪了皇寵或想生嫡子。
漸漸地,萬貞兒覺得自己已經在事實上製服了皇後,小皇後對自己千依百順,自己不必再冒險廢後了。她不再公然找王皇後的麻煩,隻是背地裏不讓憲宗親近王皇後以及其他的宮妃,想讓所有的生育機會都留給自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