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紙吊祭。香紙吊祭已進入喪葬禮儀規範,必須依禮而行,隻不過是比祈祜家祭在禮儀時日上縮短了,一些大型禮儀不用罷了。其儀一般是七日而葬,即初終到埋葬須經七日,亦有五日或多於七日而葬的,但其吊祭之儀須有三日,即陝北民間所說的“三晝兩夜”。這種吊祭形式從吊祭日早上開始,設香案,孝子及其族人行吊祭之儀,主要親友也於此日前來行吊祭之儀,晚上舉行夜祭。第二天,行迎祭,即迎幡、迎幛、迎祭飯,晚上行出號之儀,舉行“出祭飯”之大祭,踩跪,撒路燈之儀。第三天出殯,舉辦喪宴。喪宴品種與婚事品種雷同,隻不過是沒燒、燉之肉,一律為白肉,即沒有經過上色燉、燒的肉塊肉片。喪宴要舉行兩天八碗筵席,但也有一天者,晚上由孝子們往墳墓方向送火。第一天將火種送出村外即可,第二天送至中途,第三天要送到墳頭。這也是死者最後一次使用陽間之火了。這種祭吊一般僅請三代亡靈,即祖父母、父母與亡者三代以祭祀。因香紙吊祭這類形式較一般吊祭符合禮儀規矩,而較祈祜家祭又簡單一些,所以成為陝北民間喪事禮儀的主要形式。
祈祜家祭。祈祜家祭被陝北民間又稱為“出古家祭”,這大概是一種訛傳,因為“祈”與“出”音近,“祜”可能被人誤讀為“古”。祈是向神求福的意思,如祈禱、祈福等,也作“請求”之解,如敬祈光臨。“祜”是福的意思,出自《詩經·小雅·信南山》,其中雲:“曾孫壽孝,受天之祜。”根據祈、祜這兩個字麵的意思來解,祈祜家祭就是敬請先祖光臨,希望先祖的神明能給後人帶來“福壽”。後人舉行這種祭祀儀式的目的也是為了向先祖祈禱和祈福。因為民間一直將先祖亡靈視做家族之神明,認為家族神明會給其後人帶來福氣和好運的,所以,人們向他們祈禱是可以得到他們庇護的。
祈祜家祭不同於香紙吊祭,首先,它請出的神明是家族的所有神明,是一種追遠報本的祭祀活動,隻要能夠溯源到的神明都應請上神台以祭祀。其次是禮儀不同,祈祜家祭要設水陸道場,延請道士做水火道場,延請和尚做水陸道場,延請先生作祭文以祭饗列祖列宗,有專門司儀主持各項禮儀活動,有禮生安排禮儀活動,主管祭祀活動中“祭禮”的尚饗與祭禮入冊。再次是祈祜家祭之儀要為死者建造地藏,如同皇室之地宮。這種地藏規模因家資、地位、身份的不同,又有所異。如死者屬官員的則應建造高九尺、寬七尺的窯藏,其數一般為三孔。若屬一般人家,則是高七尺、寬五尺的地藏。
祈祜家祭在做水陸道場和誦讀祭文時都要有施舍。但這種施舍不同於“施舍大祭”中的施舍,僅以小錢或食品作為施舍物。舊時一般使用銅錢或散碎銀兩,今以角幣或一兩元麵額的錢作為施舍物,食品一般使用白麵蒸製的饃。施舍方式是做道場或誦讀祭文時,專門有人從高處將施舍物撒下,僧道和其他觀看者拾得歸己所有。
祈祜家祭一般約十天左右,其中祭祀禮儀為七晝八夜,即祭祀禮儀開始的當天沒有禮儀活動,活動從晚上開始,一直延續到出殯後的晚上,日日有祭祀,夜夜有道場。有雇請戲班唱宗教戲的,如《目連救母》等劇目,有的還雇請“哭靈人”哭靈,以敘事體裁唱誦死者功德以及後人的賢孝事跡。也有“門外人”唱吊喪挽歌的,其辭章亦不顯得過俗。如其詞雲:
龍飲千江水,虎行萬重山,
手拿百張紙,匍匐到靈前。
叩首敬神明,再表葬禮情。
白布綰靈棚,靈棚如雪山,
燈燭插神台,香煙上青天,
桃果十餘個,祭品七八碟,
豬羊牲禮全,大祭獻尚饗,
神靈當有應,品嚐慰藉安。
紙火一攢院,擺在靈棚口,
金童玉女齊,侍立在兩邊。
高頭大紅馬,青衣馬童牽,
金鬥扣銀鬥,銀山傍金山,
孝子跪庭院,踩跪出祭飯,
誦經做道場,作文祭亡靈,
子孝婦又賢,家聲振四方,
神靈有恩德,福佑子孫昌,
觀音慈航來,超度上九天,
佛國有家園,金身永為仙。
燃燈有光明,接應上終南,
得道修成仙,聲名在仙山。
為佛成正果,足蹬蓮花台,
成仙駕鶴去,祥雲遊九重。
亡人生前善,日日積陰德,
鄉鄰都稱頌,常把美名傳。
子孝孫賢良,敬吃又敬穿,
床榻抱病臥,日夜侍奉勤,
將日駕鶴去,厚葬不惜金,
忠孝美名揚,親朋都讚頌,
墳塋如宮院,輝煌又氣派,
頭枕青龍山,腳踩臥虎灣,
鍾靈毓秀地,輩輩出大官。
禮儀出《周禮》,隆重又肅穆,
吹手好幾班,仙樂空中繞。
旌幡五六杆,都是吉祥幡,
魂幡引仙路,貴人能成仙,
魂轎藏魂身,魂入仙鄉路,
錢幡金銀幡,永世用不完,
庫幡皋門幡,明為入天堂,
香幡高挑起,香火有承傳,
仙鄉路平坦,路過金銀橋,
金銀橋上走,富貴留子孫。
前麵景陽橋,橋上觀美景,
美景美如畫,子孫享榮華,
亡人登仙路,上了景陽橋,
景陽橋上觀,身後無遺憾,
子孫萬代享榮華,富貴萬萬年。
祈祜家祭要擺七天酒席,每天從正午開宴不停地將前來祭吊的、赴喪的以及門外人等宴請完為止。大一些的喪宴從正午開始一直要到晚上才可結束。喪宴結束後舉辦道場儀式。如此眾多的赴喪者,一般是不僅將全村人邀至,還將本村的四鄰之村亦以禮相邀。不過,鄰村人均以戶為主,每日可出一人吃喪宴。這種大祭宴席有一定的時間限製,但酒場是晝夜不停的。為了應酬如此漫長的喪宴,喪家往往要用幾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食物,提前一兩年來喂養豬羊供喪宴用,民間一般將這類的豬羊稱做“壽豬”、“壽羊”。提前一年蒸製燒酒。有的為了建造地藏,要花去兩三個月的時間。如此看來,舉辦祈祜家祭非一般家庭所能辦到,僅漫長的祭祀日就夠人受了。一般是那些家境富裕,出高官的家庭為了顯示權勢,誇耀富貴的人家才舉辦這樣的祭祀儀式。如凡舉辦這類祭祀者,家裏一般不準備棺木,都是從市井購得,價格往往要高出市價幾倍或十幾倍,如此高額的棺木,喪主連看都不看,隻是圖名而已。如筆者家鄉曾有一富豪走遍全鄉為其母買壽材,鄉人均恐自己棺木不好,不敢出售。一人家中有一柏木棺材,市價可值十餘塊銀洋,竟以七十塊銀元要價成交,售者相邀過目,購者並不去看,可見隻要名聲而非貨色如何。
施舍祭。施舍祭是依據《牧羊圈》或稱《牧羊卷》中朱春登祭母及妻的故事衍化來的。戲中說,朱春登代替叔父從軍,由他的嬸娘和嬸娘的內侄宋成伴送。宋成是一個奸詐人物,企圖奪霸春登之妻趙錦棠,回家後便謊報春登戰死沙場,春登嬸母亦強迫趙錦棠改嫁宋成,錦棠不從,嬸母便將錦棠婆媳趕至山中牧羊。後來春登在軍中立功封侯回家,不見了母親與妻子。向嬸母詢問真情,嬸母謊稱春登妻如何虐待婆母致死,而後又有違婦規,敗壞家風,被趕出家門,行乞而死。春登將信將疑,又不忍母親與妻子之死,築墳設祭,並於墳台搭建施舍棚,向天下窮人施舍,以表對母親的孝心和對妻子的情懷。春登之母與妻被春登嬸母趕出家門後一直以行乞為生,聞知有施舍棚施飯,前往求食,因年老體弱,很難擠上前去,每每剛到棚前,便有人傳下話來說,早飯已過,午飯未到,或曰午飯已過,晚飯未到,總是得不到施舍食品。春登之母迫於無奈,於棚前吵嚷起來,驚動了春登,趕來問及所為何事,婆媳二人講述了原因,春登令下人給予施飯,並盤問二人身世。春登母、妻對墳台所豎亡靈牌位有識,心中疑慮為何與自己家門相同。春登在外年久,其母與妻又因饑寒交迫折損了精神,加之嬸母說她們已死,一時未能辨認出來,後經盤問,加之錦棠手上有朱痕,春登認出了母、妻,於墳台相認,並將宋成殺死,為母、妻報了仇。這出戲我國很多劇種都在演出:徽劇、秦腔、河北梆子、晉劇等均以《牧羊圈》或《牧羊山》、《雙槐樹》等為名,京劇則名《朱痕記》,可見,戲劇對民俗亦有一定的影響。
從這出戲來看,舉行施舍祭,一是設祭者為官宦,如春登被封侯以後才為母、妻設此大祭,二是為了報仇雪恨,三是母、妻曾經當過乞丐,所以設祭祭奠亡靈,對窮人的施舍也是對亡靈的一種慰藉。施舍一般為半月時日。
施舍祭在陝北民間一直流傳著,但沒有人家舉行過,一則耗費財力、物力是一般大戶人家也不能及的,另則,也沒有人有這樣的高官地位。所以,在陝北民間僅作為一種讚頌禮儀流傳著。
執紼
執紼又稱做“執引”,就是牽引靈車的繩索以送葬。《禮記·曲禮上》:“助葬必執紼。”《檀弓下》又說:“吊於喪者必執紼。”依此而言,凡是參加吊喪的人都要牽引靈車的繩索以助行進。據《周禮·地官·遂人》、《禮記·喪大記》、《雜記下》所載,天子之葬六紼(即用六根大繩挽車),執紼者千人;諸侯四紼,執紼者五百人;大夫二紼,執紼者三百人。因執紼在喪葬中是很重要的一項禮儀,後人就將執紼和執引代指為送葬。
挽歌
在古代葬禮中,牽引喪車送葬時,一邊行走,一邊唱以詩詞,表示對死者的哀悼,稱做挽歌。挽歌最早見於《左傳·哀公十一年》:“公孫夏曰:二子必死!將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杜預注:“《虞殯》,送葬歌曲,示必死。”其後,挽歌逐漸流行,如古詩中的《薤露》、《蒿裏》等都屬挽歌。《晉書》:“漢魏故事、大喪及大臣之喪,執紼者挽歌。”南朝劉昭《注補》引漢應劭《風俗通》:“挽歌,執紼相偶和之者。”晉代陸機、陶潛、南朝鮑照等人,晚年皆有自作的挽歌。挽歌是一種哀悼死者的悲歌,應當莊重而不嬉戲,因此,《禮記·曲禮上》:“臨喪則必有哀色,執紼不笑。”
期單
期單是由陰陽先生開出的定期祭奠日期。期單的主要內容有:“燒七”、“回殃”和“百期”等日子。所謂“燒七”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是一個祭日,依次是“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也稱做“盡七”),共計四十九天。在每個七日裏都要燒紙祭奠亡者,故曰:“燒七”。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以表示喪家有重孝。“回殃”是在死後的第三天。期單貼在死者的靈堂前,以便喪家按單行事。百期就是人死以後百日的祭祀禮儀,其儀為點明燭、拈香、化紙錢、獻果品。
開路
舊時的人們認為,人死以後有人指路,靈魂才能順利進入陰間,於是人們就請道士為死者開路。其儀是,道士在一陣樂曲之後,高聲念道:“新故亡人×××,生於×年×月×日,歿於×年×月×日,享年×歲。伏以大限無情,魂歸極樂,念陰陽之永隔,痛人世之長辭,子孫飲泣,宅第同悲。今奉太上乾元大法師批準,給予路引一張,陰曹地府,任意遨遊,所有遊魂野鬼,關津渡口,不得刁難阻滯,須持路引者至前,行以方便,遵此法令者昌。”最後再念韻文四句曰:“三天不吃陽間飯,四天上了望鄉台,望鄉台上往下望,闔家兒女哭哀哀。”念畢,一陣鑼聲之後,將引魂幡揮舞一番,然後燒一張路引,將灰裝入瓦罐,並在一張黃表上寫一“符”字,開路儀式即告結束。因“路引”必須是從四川酆都鬼城購得,一般人家難以辦到,所以,此俗僅在酆都附近的地區有此儀俗,其他地區大都已沒有此儀。
脫服禮
脫服禮也稱做“釋麻禮”,是在人死以後的三周年祭祀時舉行此禮。其儀為:在三周年的頭一天下午設置靈堂以接靈,點明燭、拈香、燒紙、祭酒、獻菜、獻果品,孝男孝女及主要親戚痛哭哀悼。晚上,請自樂班坐唱(白喜事中有坐唱)。脫服禮的當日,主要親朋要送禮,由禮生引導行“脫服禮”。其儀為:祭祀開始,孝男孝女進靈堂、分立、先行跪拜禮,明燭、拈香、燒紙、祭酒、反複三次,然後,孝男孝女脫去孝服(孝男先脫、孝女後脫),換上常時衣服,表示三年守孝期滿。晚飯前送靈,並燒錢化紙。
扯幛
扯幛是在出喪時,用白色長布係於棺罩之上,孝子們各負一段,徐徐將靈柩向墓地牽引。此俗是孝子們的禮儀,與親朋的“執紼”有類似之處。但陝北民間則將此俗稱做“扯生”,是在棺木上綰上白色生布,孝子們各執一段拖著跟在棺柩之後行走。其用意是“依依不舍”之情。
熟號與生號
所謂“生號”是指人死後,孝子們成服至出殯後,“熟號”是指喪葬已畢,孝子們仍在服守孝,但有的孝子已不再經常著孝,而是每遇七日、百日、周年之時,穿上孝服前往靈山祭奠亡靈。在經過一定時日後,行除服之儀,除服後所謂的“熟號”說法也沒有了。
七不利
所謂“七不利”,就是在七個“七日”時,有七正逢月中之七,如,初七、十七、二十七。如有這種情況出現,陝北民間一般采用插五色小旗的辦法來禳解。其法是用五色紙剪成三角小旗貼在秸稈上,於上山時一路分插在道路兩旁,到了墓地後,於四周分插小旗。
供七災
所謂“七災”即在喪葬禮俗中的“七”遇到月令中的初七、十七、二十七,被稱做“衝七”或“七不利”。如果遇到“八”即初八、十八、二十八,被稱用“犯八”,無論“衝七”還是“犯八”都被民間認為是不祥的日子。因為七是死人的用數,陝北民間稱“過七”,傳統民俗則稱做“做旬”,一旬是十日,但做旬也是做七,民俗認為,死人過日子比活人快,活人需要十天的時間死人七天就過完了。禮俗中的“七”與月令中的七相遇就是陰間之七與陽間之七相遇,就是“衝”,衝則不利,順則利,所以也叫“不利”。“八”與“罷”音近,“罷”是不祥的,有“拒”之意,如果亡靈在七七將盡,特別是五七之前到不了陰間,閻王殿就不收它,這樣就成為孤魂野鬼,永無轉世之日,所以民間很忌諱。
如果遇到了“七”或“八”,喪家就必須於“七”的頭一天做許多小白旗或五色小旗以待用。第二天上墳時由女兒、兒媳們從家門開始並於沿途的道路兩旁左右每隔一段插旗,一直插到墳前,這就是“供七災”,或稱“拱七災”,即將衝七犯八可能帶來災難拱掉。陝北民間有俗語說:“逢七有災,犯八有難。”凡衝七者還須用白旗引路回家,即上完墳後,從墳地一路插白旗下山至村口即可。有孝子在外回不了家,不能為亡靈做七時,應當製作白旗一麵,藏身於白旗之下,以祈避凶化吉。使用白旗避災是人們信仰白無常的結果,無常鬼分為白無常和黑無常兩種,黑無常是勾魂的鬼,白無常不勾魂經常與人嬉戲,甚至還可以給人帶來好處,有白旗護身就表示有白無常在,黑無常就不來勾魂了。“犯八”則用五色小旗,五色小旗代表五方,有五方神靈保佑就不會有災難了,“供七災”既是後人盡孝的一種方式,也是民俗中認為能夠幫助亡人躲過陰間災難的俗信,因此民間是很重視這一做法。
在七七中,陝北民間尤重三七、五七和七七。七七也叫“盡七”,七七一盡,亡魂就過了閻羅十殿以等待轉世。民俗認為,亡魂在五七時到達第五殿閻君處。第五殿閻君處是最難過的一關,他不僅用嚴刑拷打亡魂,讓亡魂招認在陽世的一切罪孽,而且還有決定亡魂是下地獄永世不得超度還是放亡魂過去,到第六殿閻君那裏報到注冊登記,以等待投胎轉世的權力。但五閻君有兩個毛病,一個是愛聽女人哭,一有女人哭他就什麽也不顧了,隻是聽哭聲,當他聽夠時已到了放亡魂過關或決定亡魂下地獄的時間了。亡魂下地獄要錄供,他隻顧聽女人哭了,哪裏還去錄供,沒有供詞就交不了差,也就隻好將亡魂放過去。所以,民間在五七時女人們都要來哭,哭的人越多越好,哭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就可以耽誤五閻君的時間使他錄不了供詞。另一個毛病就是愛吃餃子,俗話說:“吃了的嘴軟,拿了的手軟。”五閻君吃了餃子後肯定是放人過關。所以,民間在五七時,供品中一定要有餃子,以賄賂五閻君,為亡魂減輕懲罰。
五七哭靈山尤以亡魂親生女兒哭得最有效。
七七齋
在我國民間喪俗中流行著“七七齋”的習俗。所謂七七齋是指人死以後,其親屬每隔七日進行一次祭祀活動。這一活動從“一七”開始,直至“七七”,共四十九日,“七七”過後,又有“百日”、“一周年”、“三周年”三次重要的祭祀活動,總共為十次。所以“七七齋”實際有十次祭祀活動。“七七齋”的喪俗與陰司的十殿閻羅有關,故而又被稱做“十王齋”。“十王齋”的次序是:
據敦煌本《閻羅王受記令四眾預修生七齋功德往生淨土經》中所雲:
第一七齋,秦廣王下。
第二七齋,宋帝王下。
第三七齋,楚江王下。
第四七齋,五官王下。
第五七齋,閻羅王下。
第六七齋,卞城王下。
第七七齋,太山王下。
百日齋,平正(等)王下。
周年齋,都市王下。
三周年齋,五道轉輪王下。
敦煌《佛說十王經》中所說與上文的說法有所不同:
第一七日,過秦廣王。
第二七日,過初(楚)江王。
第三七日,過宋帝王。
第四七日,過五官王。
第五七日,過閻羅王。
第六七日,過卞城王。
第七七日,過太(泰)山王。
第八百日,過平正(等)王。
第九一年,過都市王。
第十三年,過五道轉輪王。
佛教中所說十三冥王又有說法,據《梵漢對映私抄》中所載,十三冥王與十殿閻君都主七七,具體是:
1.秦廣王:不動明王。司初七日。
2.楚江王:釋迦佛。司二七日。
3.宋帝王:文殊菩薩。司三七日。
4.五官王:普賢菩薩。司四七日。
5.閻魔王:地藏菩薩。司五七日。
6.卞城王:彌勒菩薩。司六七日。
7.泰山王:藥師佛。司七七日。
8.平等王:觀音菩薩。司百日忌。
9.都市王:大勢至菩薩。司一周年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