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共產黨人的楷模

  center李壯 李明華

  center(中央檔案館)

  劉誌丹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是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縱觀劉誌丹的一生,雖然他僅有33年的人生曆程和12年的革命生涯,但他卻對黨的建設、共和國的成立和廣大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建立了永不磨滅的豐功偉績。

  “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人民的英雄,要數劉誌丹。”周恩來為劉誌丹的題詞,正是對他一生光輝業績的真實寫照。劉誌丹是中華民族曆史天幕上一顆永不熄滅的巨星,是一個受人崇敬、為人稱頌的民族英雄,也是一個具有永恒魅力,永遠引人探究的偉大曆史人物。劉誌丹的偉績表現於多個方麵,例如:他襟懷坦蕩、忠誠寬厚的優秀品德;疾惡如仇、剛正不阿的高風亮節;多謀善斷、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能;洞察秋毫、勇於探索的實幹作風;報效祖國、對黨忠貞不渝的耿耿丹心等等。在紀念劉誌丹誕辰100周年的時候,我們僅就他作為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所表現出的高貴品質,作些探討,以表達對誌丹同誌的深切懷念之情。

  @@意誌堅定,百折不撓

  堅定的革命意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是劉誌丹從走上革命道路到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的12年革命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一個最大特點。劉誌丹所走的革命道路是充滿荊棘的道路。在他12年革命生涯中,陝甘地區的革命尚屬初創時期。當時軍閥割據,白色恐怖十分嚴重。在此種環境下要樹起共產主義革命的大旗,要創建根據地,建立革命武裝和人民的政權,不言而喻,沒有經曆艱苦甚至巨大的流血犧牲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惡劣的環境和流血犧牲的危險,並沒有使劉誌丹退縮,反而激發了他推翻國民黨反動派及軍閥的統治,解救廣大勞苦大眾於水火的雄心壯誌,特別是他樹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之後就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終勝利,進而更加堅定了他的革命意誌,更加激發了他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所以,雖然經曆了多次失敗,但他勇往直前,從不回頭。

  1926年秋,劉誌丹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即回陝西工作。應馮玉祥的要求,黨派他到國民軍聯軍任組織科科長,後調任第4路軍馬鴻逵部,任黨代表兼政治處長,隨軍參加北伐。為擴大我黨影響,劉誌丹征得馬的同意,在軍、師、團、營四級建立了政治工作機關,並製訂新的軍容風紀,開展新式練兵,使部隊的戰鬥力有明顯提高。1927年4月,蔣介石背叛革命,6月下旬馮玉祥追隨蔣介石反共,實行“清黨”,下令將劉誌丹等20餘名共產黨員扣押於河南開封,並威逼他們“必須宣言脫離共產黨,聽國民黨之領導,守國民黨之規則”,否則“查明槍決”。劉誌丹等毫不畏懼,斷然拒絕。後在湖北孝子店車站機警躲過敵人的暗算,到武漢找到黨組織,先到上海,後被中央派回陝西。

  1928年春,劉誌丹與唐澍、謝子長等被派往國民黨新編第3旅許權中(中共黨員)部,接著舉行了渭華起義。起義軍所到之處,打土豪,分財物,建立蘇維埃政權。很短時間,在東起少華山,西至臨潼縣,南靠秦嶺,北到西安潼關公路200多平方公裏地區的反動政權被基本摧毀。渭華地處豫陝交通要道,一向為兵家必爭之地。起義軍及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使敵人大為驚恐。因此,從6月上旬開始,敵人以數倍兵力對起義軍進行圍攻。6月下旬,雖由劉誌丹、唐澍等率部英勇阻擊,但終因敵眾我寡遭受慘重損失。餘部200多人在向河南確山地區轉移途中全軍覆沒。1928年七八月間,劉誌丹等冒著被敵人通緝的危險,化裝潛回西安,向省委匯報了渭華起義失敗的情況及經驗教訓。

  1929年春,根據陝北特委關於黨團員打人軍閥部隊開展兵運工作的決議,劉誌丹等先後七八次打入地方軍閥部隊,以圖擴大我黨掌握的武裝力量,但這些大都失敗了。其中,如1930年夏,劉誌丹等打人陝北地方軍閥譚世麟部,經過一段工作後,準備起義,不料遭張廷芝部襲擊而失敗;再如1931年春,劉誌丹奉命與駐甘騎兵第4師蘇雨生部合作,並任該部副團長,在準備起義時不慎暴露,劉誌丹被捕(後被黨營救),部隊亦被繳械改編;還有同年四五月間,劉誌丹出獄後,根據省委指示又打入平涼甘軍新編第13師陳珪璋部,並利用陳的名義成立一個旅,稱第11旅,又因陳部發生火並而被打散。劉誌丹在危急情況下連夜出走,隻身回到南梁,集合失散戰士,重新組織武裝。

  劉誌丹不但經曆了武裝暴動和兵運工作多次失敗的慘痛教訓,而且也經曆了由於黨內“左”傾錯誤造成失敗的極大危險。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1932年12月下旬,在紅26軍成立前後,中共陝西省委常委杜衡親自兼任軍、團兩級政委,在部隊中推行“左”傾路線,對劉誌丹進行無情打擊,並撤銷了他和謝子長等的領導職務。由於杜衡一意孤行,一味蠻幹,不到半年就把紅26軍搞垮了。特別是終南山一帶的苦戰,終因孤軍作戰,彈盡糧絕,幾乎全軍覆沒。此前,杜衡被捕叛變。劉誌丹帶領十餘人衝出重圍,困於山峪,以野果充饑。嚴重危急情況下,更顯出劉誌丹堅定的革命意誌和英雄本色,他親切地對戰士們說:“月亮都有時圓時缺呀!革命在一時一地的失敗,算得了什麽?失敗了再幹呀!咱們道理正,窮苦人都站在咱們這邊!”“天不能老是陰雨,總有個放晴的時候!”後來,劉誌丹率領餘部經激烈戰鬥,死裏逃生,並化裝成小販,擔著貨郎擔子,曆盡艱險,於1933年10月回到照金根據地。

  劉誌丹不但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出生入死,曆經挫折而不氣餒,而且他還善於從鬥爭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前進的道路,既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膽略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又表現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戰略胸懷。據習仲勳回憶,他在照金南部的楊柳坪見到了劉誌丹。當時他“因為兩次兵變失敗,心情很沉重”,“誌丹很理解我的心情,鼓勵說:‘幹革命還能怕失敗!失敗了再幹嘛。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失敗的次數要比你多得多……’‘幾年來陝甘地區先後舉行過大大小小70多次兵變,都失敗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軍事運動沒有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沒有建立起革命根據地。如果我們像毛澤東那樣,以井岡山為依托,搞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逐步發展擴大遊擊區,即使嚴重局麵到來,我們也有站腳的地方和回旋的餘地。現在最根本的一條,是要有根據地。’”

  劉誌丹堅定的革命意誌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和正確的政治理論基礎。他自幼生活在群眾之中,目睹了由於軍閥官僚和豪紳地主的殘酷統治,使家鄉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淒慘景象,十分同情勞苦人民。加之陝北地區廣泛流傳李自成等農民領袖為民除害故事的影響,劉誌丹立誌改變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抱著改造社會、複興中華的願望於1922年考入榆林中學。在校學習期間,因為和共產黨員魏野疇、李子洲等老師經常接觸,深受他們的熏陶和影響。同時,他還經常閱讀《向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和李大釗等革命先驅宣傳或論述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使他樹立了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1924年秋他成為榆中第一批團員,1925年轉為共產黨員,參加或領導當地的革命活動。劉誌丹還利用戲劇、歌曲宣傳進步的革命思想。他在一首《愛國歌》中寫道:“黃河兩岸、長城內外,炎黃子孫再不能等待。挽弓持戈,馳騁疆場。快!內除國賊,外抗強權,救我中華萬萬年。”1925年7月,他到三原參加共進社會議,滿懷激情地為大會題詞:“共進!共進!同誌引著被壓迫民族向帝國主義者進攻!不惜犧牲,殺開血路!前途自有光明與幸福!”

  理想信念即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追求以及對理論的真實性和實踐行為的正確性的認識,一個人一旦形成此種理念,就會成為他持久的活動動機,成為激勵他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在民主革命時期,如果他對廣大勞苦大眾的深厚感情和對國民黨及軍閥的反動統治和對地主豪紳殘酷剝削的無比憎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如果他能忠實地執行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一心一意地為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著想,他就會對他所進行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就可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也一定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劉誌丹就是這樣一種人,因為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對勞苦大眾的深厚情感,以及對國民黨反動統治和軍閥的無比憎恨,所以才使他雖曆經挫折卻能始終保持堅定的革命意誌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

  @@一言一行,忠心為民

  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全黨在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根本要求,就是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劉誌丹就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的光輝典範。深入探究劉誌丹的革命實踐便很容易發現,他的最高尚的品質就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凡接觸過他的人,無不稱讚他是對民族、對人民無限忠誠,和群眾親同骨肉的共產黨員,是當之無愧的人民領袖。他的一生,就是為勞動人民的翻身解放英勇奮鬥的一生。

  1928年秋以後,劉誌丹一直在陝北和陝甘邊區進行革命活動,直到1936年4月紅軍東征時在山西犧牲。這個時期,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是我們黨領導貧苦農民廢除封建土地製度,實現農民土地所有製,解放農村生產力的革命,它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基本內容。開展土地革命對於動員農民積極支援和參加革命鬥爭,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具有重大作用。1928年5月,劉誌丹等組織領導了渭華暴動,組建了西北工農革命軍,劉誌丹任軍委主席。他在慶祝大會上指出:要想不受窮,隻有起來鬧革命。此後,劉誌丹又同謝子長等多次組織領導了暴動、起義的革命鬥爭,但多因敵人強大勢力的圍攻,同時由於黨內的路線、政策錯誤的幹擾而失敗。對此,劉誌丹指出,“曆次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堅強的黨的組織和群眾基礎,單純的軍事行動一定不會勝利的”,“革命要勝利,就要創造根據地,依靠梢山,依靠廣大群眾”。廣大群眾包括貧苦農民是中國革命隊伍的主力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的主要形式,就是黨領導下的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戰爭,因此深入發動和依靠農民,為貧苦農民鬧翻身、求解放,這是黨的領導與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核心。而要貼近貧苦農民,與他們休戚與共,使群眾真正發動起來,就要采取群眾化的方式,就是用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來動員、組織、說服群眾,按照具體的環境、具體地表現出來的群眾的情緒,對群眾進行不斷的宣傳教育,切實地為群眾謀利益,這是我們黨做群眾工作的領導方式,是黨提倡和堅持的優良工作作風。劉誌丹來自農家,長在當地,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自覺運用和堅持了這種方式和作風,利用一切機會做群眾工作,關心群眾疾苦,密切聯係群眾。他經常教育幹部戰士,革命是千百萬群眾的事業,隻有組織群眾,動員群眾,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保證革命的勝利。在劉誌丹的革命生涯中,他經常派幹部深入群眾進行革命宣傳,幫助建立農會、婦救會等革命群眾組織,積極協助地方黨組織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開展土地革命。把地主老財的財產、糧食、土地分給貧苦百姓。

  毛澤東指出:共產黨員是一種特別的人,他們完全不謀私利,而隻為民族與人民求福利。他們生根於人民之中,他們是人民的兒子,又是人民的教師,他們每時每刻地總是警戒著不要脫離群眾,他們不論遇著何事,總是以群眾的利益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因此他們就能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劉誌丹以他的親身實踐,印證了這個論斷。在他的心中,裝著陝北和陝甘邊區的千家萬戶,裝著貧苦百姓的疾苦和命運。他走遍了陝北和陝甘邊區的山山水水、溝溝岔岔。每到一地,即深入群眾訪貧問苦,調查研究,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他對哪個村莊有幾眼窯洞、幾鋪炕、幾口鍋灶,大都了如指掌。走到哪裏就把群眾工作做到哪裏,循循善誘地把革命道理說到哪裏,和當地群眾打成一片,態度和藹可親,成為老百姓的貼心人。雖然他先後擔任師長、總指揮、軍長等重要領導職務,但幹部戰士和老百姓都親切地叫他“老劉”,把他當作自己的親人。

  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誌,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係。人民軍隊是黨領導下的革命武裝,它區別於舊軍隊的顯著特點,就是來自於人民,維護人民的利益。劉誌丹長期擔任陝甘邊區遊擊隊、紅軍的指揮員。他十分重視軍民關係,時時刻刻想著群眾利益,關心群眾疾苦,把部隊培養鍛煉成為人民軍隊。他經常教育幹部戰士說,我們是老百姓的隊伍,要時刻為群眾的利益著想。他教育部隊嚴格執行紀律,每到一地,總要把老百姓家的地掃得幹幹淨淨,給水缸裏挑滿水,一般糧食也是吃自己馱的,自己打柴燒,不用老鄉家的。即使吃了老百姓家的糧食,都要按價付款。發現違犯群眾紀律的行為,就及時予以批評糾正。

  據張達誌回憶,1935年5月底,紅軍打下延長城後,劉誌丹指示隻許沒收官僚地主、土豪劣紳和資本家的財產,而不得對其他任何人的財產加以侵犯。沒收的財物中,除貴重的錢財、布匹軍用外,糧食、衣物等一律分給當地勞苦群眾。為了維護城市秩序,首先要求部隊嚴格軍紀,遵守法規,不得隨意上街,不準私人民宅,對於違法亂紀行為者要予以懲處。正是由於他帶的隊伍紀律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所到之處,受到群眾的擁戴和歡迎。對於幹部,他更是嚴格要求。據習仲勳回憶,“在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以後,他曾提出製定一條法律,凡一切黨政軍幹部,如有貪汙十元以上者槍斃,現在看起來這處分未免太重,但那時老百姓最恨貪官汙吏,盼望有為民理政的‘清官’,正因為劉誌丹了解群眾的心情,才製定嚴格的法規,以警戒自己的同誌。而且,那時的十元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有了這條法令,在幹部中確實沒有發生過貪汙案件。”在劉誌丹在世時,邊區的山梁峁間就深情地傳唱著“正月裏來是新年,陝北出了個劉誌丹,劉誌丹來是清官,他帶領隊伍上橫山,一心要共產……”,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擁戴之情。

  由於劉誌丹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時刻注意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在陝北和陝甘邊區有著相當高的威望,老百姓把求生存、盼解放的期望寄托在以劉誌丹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身上。他領導的革命武裝與當地貧苦百姓建立了生死相依、血肉相連的密切關係,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擁護和愛戴。他率領部隊走到哪裏,哪裏的群眾就簞食壺漿,慰勞人民子弟兵。在劉誌丹等領導下,邊區革命群眾組織成為開展遊擊戰爭的重要力量,為不斷鞏固和擴大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對敵鬥爭中,邊區群眾積極支前、提供情報,許多得到了土地的翻身農民參加了革命隊伍,壯大了革命力量,使根據地不斷鞏固和發展,成為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中國革命走向全國勝利的出發點,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正如毛澤東所言:革命的戰爭是群眾的戰爭,隻有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他們的衣食住行問題,才能調動群眾投身革命戰爭。劉誌丹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貫徹了我們黨的基本工作原則。

  劉誌丹無限熱愛人民群眾,人民群眾衷心地愛戴他。1936年4月,劉誌丹在紅軍東征的戰鬥中犧牲後,人民群眾一直深深地懷念他,為紀念劉誌丹,黨中央決定把他的家鄉保安縣改名為誌丹縣。1943年4月,當劉誌丹的靈柩從瓦窯堡遷往誌丹縣過程中,陝北的父老鄉親絡繹不絕地扶老攜幼沿途祭奠。有的翻山越嶺,遠從數十裏外趕來致以哀思,靈柩所過之處,悲聲四起,充分表達了對劉誌丹的真摯情感,反映了他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黨和人民給予他極高的評價。毛澤東稱他為“群眾領袖,民族英雄”。

  @@顧全大局,無私無畏

  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劉誌丹在組織領導武裝鬥爭,創建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一方麵要同敵人作英勇頑強的殊死搏鬥,另一方麵還要同來自黨內的錯誤路線的幹擾破壞作鬥爭。他以對黨、對人民的一片赤誠,始終以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忍辱負重、顧全大局、無私無畏,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表現了堅定的無產階級黨性和對黨對革命事業忠貞不貳的崇高品質。

  1935年10月初,王明“左”傾錯誤在陝北惡性發展,他們開展了“反對右傾取消主義的鬥爭”和“肅反”運動,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大批黨政軍幹部逮捕關押,並進行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當時,劉誌丹正在前線指揮反“圍剿”鬥爭,由於他在邊區人民和紅軍中的崇高威望,他們不敢貿然下手,而是采用欺騙手段,以調往北線指揮作戰為名,將他騙離前線。劉誌丹在前往瓦窯堡的途中,遇到了通信員,見到了逮捕他和其他同誌的命令。他明知危險就在眼前,但為了不使黨和紅軍分裂,自毀長城,給敵人以可乘之機,他不顧個人安危,決心不惜個人的一切據理力爭,製止這場大錯特錯的“肅反”運動,維護黨的利益與團結。劉誌丹一到瓦窯堡即被關押,受盡折磨。麵對隨時有可能被處死的嚴酷現實,劉誌丹始終以對黨的耿耿丹心泰然處之。隨著大批幹部的蒙冤,根據地陷入嚴重的危機。在這危急時刻,黨中央、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於10月19日到達陝北吳起鎮,了解到根據地正在進行錯誤“肅反”和劉誌丹等被捕的情況後,當即命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並派人代表黨中央將受誣被捕的同誌全部釋放,使他們幸免於難,挽救了危機。毛澤東、周恩來親切接見了劉誌丹,對他予以安慰和鼓勵。劉誌丹胸懷坦蕩,毫無怨言,代表全體獲釋的同誌感謝黨中央的英明處置。但一些獲釋的幹部因蒙受不白之冤而憤憤不平。劉誌丹告誡大家,黨內問題不必性急,要忠誠為黨工作,讓黨在實際行動中鑒定每個黨員。他說,大家不要再記前仇,應該想大局、想團結,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把革命工作做好,再不要提這回事了。對此,黨中央予以了高度評價,指出,“劉誌丹等所堅持的政治路線和立場是正確的”,“當陝北‘肅反’問題未徹底弄清楚時,他們一貫地把握了布爾什維克的立場和態度,這是值得我黨同誌們學習和效法的”。在黨中央召集的座談會上,劉誌丹一再謙遜地表示,我們工作中也有缺點錯誤,強調要“團結起來,在黨中央領導下努力工作,為完成我們的偉大事業而奮鬥”。

  劉誌丹雖然蒙受那麽大的冤屈,但他仍然顧全大局,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這種高風亮節,毛澤東等黨中央領導同誌十分讚賞,直到1942年,毛澤東還在為劉誌丹的題詞中說:“我到陝北隻和劉誌丹同誌見過一麵,就知道他是一個很好的共產黨員。他的英勇犧牲,出於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精神永遠留在黨與人民中間,不會磨滅的。”周恩來多次讚揚“劉誌丹對黨忠貞不貳,很謙虛,最守紀律。他是一個真正具有共產主義品質的黨員。”

  1935年10月的蒙冤,是劉誌丹革命生涯中最危險也是最後一次。在此之前,劉誌丹已數度蒙冤,但他無論遭受多麽大的冤屈,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都初衷不改,一向是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無私無畏地堅持真理,顧全大局,始終將自己置身於黨的領導之下,以對黨的赤膽忠心,無限忠誠,表現了一個共產主義者的博大胸懷。

  1932年12月,王明“左”傾錯誤的追隨者、中共陝西省委常委杜衡來到陝甘遊擊隊,汙蔑劉誌丹等“有反革命陰謀”,指責他們犯了“遊擊主義”、“逃跑主義”、“右傾機會主義”等錯誤,改編了遊擊隊,撤銷了劉誌丹等人領導職務。麵對這種無理責難、無情打擊,劉誌丹表現出堅強的黨性修養,對此泰然處之,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胸懷,不計較個人的名位,積極協助時任團長的王世泰工作,繼續盡其所能地維護部隊的團結。據王世泰等回憶,劉誌丹在被撤職後,幫助起草了《政治工作訓令》和紀律條例,每次戰鬥之前都協助擬定作戰計劃,隻要能夠發揮作用,他就不遺餘力地去做。由於他的出色工作,幹部戰士都親切地稱他為“我們的參謀長”。當杜衡提出放棄已有的根據地,南下另建根據地的錯誤主張時,劉誌丹挺身而出,從黨和革命事業的前途出發,無私無畏地堅決表示反對,指出這樣做就是自己毀滅自己。為此,他再次遭受打擊。結果,部隊在南下後幾乎全軍覆沒。杜衡中途逃離隊伍,不久叛變。劉誌丹等死裏逃生,曆盡艱險才回到原根據地。

  劉誌丹在遊擊隊和紅軍中長期擔任重要領導職務,他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胸懷全局,與同誌們肝膽相照,注意處理軍政關係、與兄弟部隊的關係,表現了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尚的思想品德。1933年冬,劉誌丹率部隊橫掃陝甘邊的反動武裝,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遊擊根據地,進而提出並實施了鞏固和擴大陝甘邊根據地的方針。爾後建立了工農兵政權——陝甘邊蘇維埃政府及革命軍事委員會,習仲勳為政府主席,劉誌丹為軍委主席。劉誌丹十分注重軍政關係,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他和同誌們一道,使邊區黨政軍組織密切配合,實行土地革命,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各方麵建設根據地,使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1934年七八月間,國民黨反動派對陝北革命武裝進行了第一次“圍剿”,劉誌丹竭力支援陝北的革命鬥爭,從部隊抽調給陝北遊擊隊100餘支槍,並分兵協同當地遊擊隊、赤衛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

  劉誌丹投身革命後,舍小家為大家,出生入死為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反動派不僅抄了他的家,燒了他家的房子,還殺害了他幾個親屬,甚至掘了他家的祖墳,焚屍揚骨。麵對這種情況,劉誌丹表示:“要革命,就難免受迫害,株連家庭親屬,雖然痛苦,但也在意料之中。”

  劉誌丹在政治上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上是一個傳奇式英雄,生活在革命隊伍中,更像個普通一兵,始終保持我們黨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在艱難困苦的歲月裏,他嚴格要求自己,與同誌們同甘共苦,在衣食住行上從不以領導自居,不擺架子、搞特殊,而總是身先士卒、艱苦奮鬥,無微不至地愛護同誌們,以致人們分不清誰是指揮員,誰是戰士。他經常自己動手做飯、喂馬、抬傷員。作為部隊指揮員,他穿著和戰士一樣補了又補的衣服,夜晚連一條蓋的被子也沒有,隻有身上一件老羊皮大衣。他吃的與戰士一樣,從不另開小灶,還常常為部隊當夥夫。他的坐騎常常讓給傷病員,戰士們在宿營後休息了,他還要研究情況,考慮問題,與群眾談話,白天騎在馬上打盹不少次摔了下來。鄧小平指出:“艱苦創業,首先要我們黨員、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帶頭。”“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關心群眾。隻要你關心群眾,同群眾打成一片,不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眾一塊吃苦,任何問題都容易解決,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我們黨和軍隊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正是靠以劉誌丹為典範的黨員幹部帶領群眾艱苦奮鬥,衝破各種艱難險阻取得的。

  劉誌丹光輝的一生,正是以百折不撓的意誌,對革命理想不懈的追求,對人民群眾的無限熱愛,對黨、對人民的一片赤誠,無私地奉獻給革命事業,直至血灑疆場,堪稱共產黨人之楷模。正如朱德在1943年代表黨中央和八路軍,在延安公祭誌丹大會上致辭中所說的那樣:“劉誌丹自大革命起直到為黨犧牲,均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以不同方式組織革命軍隊,雖屢遭失敗,但他百折不回至死不變,垮了再來,再垮再來,這種精神和毅力是建軍的基本條件。如果有人問共產黨員是什麽樣子!那麽就請看劉誌丹。”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以劉誌丹為榜樣,學習、研究和發揚誌丹的高貴品格和道德風範,推動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使黨真正成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