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籩、豆

  籩(音邊)和豆都是古時筵席間必不可少的餐具。周代官製,天官塚宰下設有籩人,專門負責備辦王室日常進餐或祭祀時籩中必須盛放的各種食品;又設有醢人,專門負責豆中必須具備的各種食品,這說明當時每餐必用籩、豆。

  籩和豆實際上都是一種有高足的食盤。它們的區別是:籩用竹了編製而塗以漆;豆是用木質刻製而塗以漆,也有銅和陶製的,不過古人又把這種陶豆稱為登。這兩種餐具的用途也不同:籩係竹編品,不能盛稀濕類食品,主要是盛放棗、桃、梅、芡、脯、脩、膴、鮑、糗餌等幹物。豆不漏水,主要盛放醃菜、肉醬之類的濕物。按《周禮》、《儀禮》等書的記載,在天子,諸侯的筵席上,豆中盛放的食品,菹類主要有韭菹、昌本、青菹、茆菹、葵菹、芹菹、深蒲、箈菹,筍筍等;肉醬之類主要有醓醢、麋,鹿、麇、贏醢、脾析、醢、蚔醢、豚拍、魚醢、兔醢、鷹醢、酏食、糝食等。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