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女真族的飲食風尚

  居住在黑龍江和長白山一帶的女真族在宋代中期逐漸強盛起來,控製了遼河以東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地區,到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建立了金國,並由原來的奴隸製向封建製轉化。

  女真族原先無明顯的等級製,建立金國以後,階級關係逐漸分明,在飲食上也有顯著表現。文惟簡在《虜廷事實》裏說,女真風俗,開始甚為淳厚,他們的祖宗不知人主為貴。“鄰人磓酒欲熟,則烹鮮擊肥而邀主於其家,無貴賤老幼,團坐而飲。”酒酣後又不分賓主,一起唱歌跳舞。後來稍知漢禮,不再如此。

  女真族人既好漁獵,也事農耕,飲食較為單純。宇文懋昭《金誌·初興岡土》說女真在契丹東北隅,“饒裕山林,田宜麻穀”,土產有人參、蜜臘、北珠、生金、細布、野狗、青鼠、貂鼠。當地的人善騎射,喜耕種,尚漁獵。每見野獸,必追逐捕獲。其飲食甚為鄙陋,嗜食半生米飯,漬以生狗血及蒜一類,和而食之。多用糜穀釀酒,飲酒風尚特濃,醉後往往要用繩索縛住醉漢,蘇醒後才解開。浩皓《鬆漠紀聞》又說,女貞沒有生薑,常從燕地得來,每兩價“千二百”,人們視為珍品,一般飯食不用,遇有重要賓客,才切數絲放在賓客的碟中,更不用它作調味品雜於飲食之中。

  女真族遇到婚嫁、生子、喪葬等事,也有特異的飲食風尚。《鬆漠紀聞》說,金國舊俗,婚嫁時,女婿要去女家拜門,去時必帶酒饌,少者十餘車,多者增加十餘倍,而且親屬也要隨行。舉行婚禮時,男女異行而坐,女家人無論大小,都坐炕上,男家人拜於炕下,謂之“男下女”。飲宴時,常以烏金銀盃酌酒,酒過三行,進食“軟脂”(內地稱“饊子”)和蜜糕,每人各一盤,曰“茶食”。宴罷,吃茶。禮畢,即在女家成婚,三年後才能引媳婦回男家。《虜廷事實》說,女貞人初喪時,其親戚和奴婢要設“牲牢酒饌,以為祭奠”,名曰“燒飯”。全體跪地而哭,接著用小刀割死者之額,使其血液淋漓不止,謂之“送血淚”。再經拜慰後,男女雜坐,飲酒歌舞。

  女真族接待貴客的飲食,主食是白麵;肉食以羊肉為主,調料除油、鹽、醋外,還有麵醬。酒不僅為待客所必需,而且是女真人平日嗜好的飲料。女真人招待南方客人還用果子蜜餞、細白米。在宴會上,有各種油煎的糖蜜麵點,有麵粉做的饅頭、餅子、麵條,還有羊肉烹製的羹肴,菜肴的種類比較簡單。周輝《北轅錄》稱:慶賀生辰所供晚食有果飣、雞腸、銀鋌、西施舌、饅頭、血羹、磖磗,肚羹,湯羊、餅子、鮮粥、索餅、骨頭盤子、灌肺、油餅、棗糕、麵粥等。這樣盛大的宴會,食物隻是麵粥糕餅之類,菜肴也不多。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