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中和節飲“宜春酒”

  中和節是唐代由朝廷頒詔提倡的一個節日。這一天,從皇帝到地方官員乃至民間,要舉行宴會,飲“宜春酒”。

  李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唐德宗李適在平息了朱泚、李希烈叛亂之後,改年號“貞元”,在短暫的時間內,政局較為安定。李適深感加強統治集團內部和睦和社會安定的需要。他認為,通過有意義的節日活動,特別是君臣、官民相聚飲宴,有利於增進感情,樹立良好的風尚。唐代自開元以來,每年三月的上巳節、九月的重陽節,皇帝都在曲江園林賜宴百僚。德宗覺得這還不夠,還需要在氣候由寒轉暖,萬物複蘇,農事將興的陰曆二月,再增加一個節日,於是就讓宰臣李泌為他設計一個節日。

  李泌經過精密思考,向德宗提出下麵一整套建議:

  廢除已往以正月晦日為節的舊例,改為以二月初一為“中和節”。這一天,皇帝應給在京的大臣賜宴,各地方官員在當地宴屬官;上司要給下屬贈刀、尺,表示為政要審慎裁度;地方官員要向上級獻農書,表示不忘農事;老百姓親友、鄰裏之間要用青布袋子裝著優良的穀物、瓜果種籽互相贈送,表示關心農業生產;村社都要提前釀“宜春酒”,到二月初一這一天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禱豐收;祭祀以後,大家飲宜春酒歡度節日。

  德宗采納了李泌的建議,立即頒布一道詔令,讓全國執行,還規定這一天給內、外官員放假一天,讓他們歡度節日。

  中和節飲宜春酒的活動,是從貞元五年開始的。唐德宗於這年二月一日在曲江園林與在京的大臣們飲宴賦詩。他的《中和節賜群臣宴賦七韻》詩,進一步表白了他創設這個節日的深意:

  東風變梅柳,萬夤生春光。

  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

  耽樂豈予尚,懿茲時辰良。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

  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

  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各地方官員在這一天都舉行宴會,表演各種文藝節目。據梁肅的《中和節奉陪杜尚書宴集序》裏說,杜尚書在揚州舉行的中和節宴會,參加者有官員一百多人,火旗插於門外,鼓樂設於庭內,一大批庖廚烹製美饌佳肴,宜春酒香氣濃烈。陳農書、賜刀、尺等儀式舉行之後,開始飲宴作樂。宴間的文藝節目有踢球、槃舞、走繩、飛丸等奇特的雜技,有長袖嫋娜的舞蹈,有陽春白雪的樂曲;酒肴有宜春旨酒,山珍海味,又選韻分題,吟詩謳歌,從早到晚,盡歡方散。可見當時各地方官員對中和節宴樂的重視。

  至於民間的中和節活動,因當時各地豐歉、治亂情況不一,富裕、安定的地方,村社間除釀“宜春酒”祭祀、聚飲以外,還有各種民間娛樂活動。那些貧困,混亂的地方,則蕭條冷落,並不認真執行德宗皇帝的詔令。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所謂“宜春酒”並不是一種特殊的酒,隻不過是在二月初一這一天祭祀、飲宴時統稱“宜春酒”而已。同時這種由朝廷頒詔設立的節日,壽命也不長。在晚唐以來的文獻資料中,就很少見到關於中和節的記述了。不過直到清末民初,一些地方的農村,還講究在舊曆二月初一,用草木灰在穀場上圍成各式農具、糧堆等圖案,又用大米或玉米爆成米花互相贈送,也盡可能地改善一下生活,這可能是古時中和節的遺風。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