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上元節與元宵

  正月十五日叫“上元”。上元節的食品,曆代所記不盡一樣。《荊楚歲時記》說:東晉時“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糕”,“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清異錄》說唐和五代上元節吃“油畫明珠”。《歲時雜記》說:宋代“上元節食‘焦磄’最盛且久”。《膳夫錄》說:北宋汴京節食有“上元油磄”。不過最能代表上元節特色的食品,首推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名稱,據說是宋末元初才出現的,其所以叫“元宵”,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夜吃它,取上元節宵食之義。上元節月亮正圓,元宵形如月,故亦名“圓宵”。有的地方稱“湯團”,有的稱“湯圓”,或稱“圓子”、“團子”,取月圓人團圓之意。宋人因其煮熟後浮於水上,稱為“浮圓子”。

  元宵的品種很多,吃法也不盡一樣。北宋以前是在燒開的湯鍋裏撒進白糖,再下糯米粉煮熟,實際上是一種無餡的圓子。無餡圓子配以蜜棗、桂花、桂圓肉等製成各式甜味的圓子羹。到了南宋,才改進為包糖餡,叫做“乳糖圓子”。近來有人提出《盧氏雜說》裏記述的“油炸磄子”就是油炸元宵,並以廣東的“煎堆”從名稱到製法,均有唐宋“油磄”之遺風為佐證。有餡元宵分為甜味和鹹味兩種。甜味以白糖、核桃、桂花、芝麻、山楂、豆沙、棗泥、水晶(冰糖)等製餡;鹹味可葷可素,或將肉斬茸單包,或配以素菜合包,也可以將素菜燙熟斬茸,拌合調味品作餡,各有特色。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