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七夕乞巧

星移鬥轉,那七月的夜晚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夜帷初降時,往日幽渺渾涵的銀河已變得澄澈璀璨,偏東的織女星此時也分外高朗明亮,與牛郎星(河鼓星)遙遙相對,熠熠生輝。這一恒定的自然天象在古人麵前無疑展示出一個未知的世界,而未知的世界正是想象長轡揮騁的天地,於是人們以生活經驗和繾綣深情,編織出一個七夕的美麗神話——

相傳古時有個孤兒父母早逝,依靠哥嫂為生,嫂嫂為人狠毒刻薄,孤兒受盡了虐待,後來哥嫂索性隻分給他一條老牛,讓他自立門戶,他終年與老牛相伴為生,人們便稱呼他為“牛郎”。

可巧,那頭老牛是天神下凡。有一天老牛對牛郎說話了。他告訴牛郎,某日,天上的織女將和諸仙女下凡洗澡。老牛教牛郎到時藏起織女的衣服,求娶織女為妻。牛郎依老牛所教,果然使織女留在人間,結為伉儷,從此男耕女織,魚水相諧。第三年七月七日生下了一對兒女金哥玉妹,生活更加幸福美滿。織女還教會了家家戶戶養蠶織布。這一切老牛都看在眼裏,但它心通神明,料得天帝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再將織女抓回天庭,於是在臨死前吩咐牛郎剝下它的皮,在急難時披在身上必有所助。

老牛的話不幸言中。原來這織女正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當天帝查明織女私自下凡,激怒不已,命令派神將織女押回。天神下凡時恰好牛郎不在家,於是抓住織女即回到天上。牛郎知道後,趕緊披上牛皮,挑上金哥玉妹騰空而起,直追織女。眼看就差不多遠,可王母娘娘看得真切,用金簪照腳下輕輕一劃,霎時間一條銀河橫在牛郎麵前,波濤翻湧使牛郎插翅難越,夫妻雙雙隻能對河興歎飲泣。天長日久,終於感動了天帝,特允他們七月七日這天由喜鵲架橋,在天河相會……

這一神奇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極廣,美則美矣,但七夕節的起源終究煙波微茫,後世人對本事故實多所置疑。杜甫《牽牛織女》詩說:“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神光竟難候,此事終朦朧。”周密《癸辛雜識》則直截了當地說:“渡河乞巧之事,多出於詩人及世俗不根之論,何可盡據!”但是在中國封建社會,婦女作為“用來照管家務的一種物件”(《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在感情生活領域中受到種種束縛,婚前異性間的交往就有太多的障礙,婚後夫妻間的接觸也難免受到種種因素的幹擾、影響而長久睽隔。因而需要寄托的感情便成了牛郎織女故事愈益精致化、理想化的基礎。清代女詩人吳綃《七夕》詩傳達了這種幽微的女性心理:

星光曆曆漢悠悠,悵望雙星獨倚樓。

莫謂人間多別恨,便疑天上有離愁。

那天上牛郎織女的悠悠離愁,實在是現世生活中男女無端別恨的映照,那一年一度的鵲橋會,也正表達了封建專製社會中青年男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正因為如此,在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史中,牛郎織女的傳說成為最易傳播的文化因子。以《詩經·穀風·大東》為肇端,曆代詩人們盡情為之謳歌、詠歎;以西漢昆明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的石刻為摹本,曆代的美術家精心地雕繪其動人心弦的形象;還有許多的藝術家將這一傳說故事說唱於勾欄瓦肆;後代民間建廟立祠,更累祀不絕。

長期以來七夕有一係列的民俗活動,因其主要參與者是女子,故七夕被看成一個重要的“女兒節”,七夕的文化意義就是通過具體的婦女民俗活動而傳播的。

最使女子們激動的是觀看“鵲橋會”。唐韓鄂《歲華紀麗》引《風俗通》雲:“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在漢代七夕之夜,婦女們便走出家門欣賞“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的美妙情景。相傳竇太後少年時是個癩痢禿頭,為家人所不齒,每遇七夕,家人都去看織女星,獨不許她出去看,令其守家,而偏偏織女之光直射家中,成為她日後成為皇後的吉兆。這顯然是荒唐不經之論,但也可隱約看出織女之光的神聖。東漢崔寔《四民月令》雲:“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如地河之波,輝輝有光耀五色,以此為征應。見者便拜乞願,三年乃得。”據此可知,漢時七夕人們守夜而觀,直看到銀河升騰起五彩氤氳,遙拜牛女星神,私禱乞願完畢乃止。《夢粱錄》卷四記載南宋時七夕之夜,杭州“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富貴之家,於高樓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序,又於廣庭中設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鬥列拜”。七夕觀天的活動在高樓華院中始終籠罩著神秘、肅穆的氣氛,倒是鄉間小兒女無拘無束,他們鑽到豆棚架下仰望深邃幽邈的蒼穹。據說,在那裏最看得清滿天喜鵲撲向天河,互相銜著尾巴,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相會的動人情景了,而且隻要凝神諦聽,還能聽到牛郎織女親密的絮語。

乞巧是七夕之夜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漢代乞巧是乞願的內容之一,《西京雜記》即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的記載。而曆經幾個世紀以後,乞巧幾乎成為最主要的祈祥內容了。宗懍《荊楚歲時記》載錄南朝乞巧活動比較詳細: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彩樓,或以金、銀、□古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時乞巧仍以七孔針為主(最精致的是九孔針),據《唐六典·中尚署》:“七月七日進七孔金鈿針”以為製度。內宮每年都舉行十分隆重的乞巧活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嬪妃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當然,宮中乞巧如此竭盡奢華,士民之家哪裏能效從?民間乞巧活動還是比較樸素的,富貴一些的人家也就是設個香案,擺些時令節物如“乞巧果子”之類罷了,然後便穿針引線,比賽心靈手巧。如果是獨自進行,那便屬於自測巧慧。祖詠《七夕》詩寫道: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夜闌更深,滿天星鬥烘托著織女星神,在通宵達旦的一穿一引中,婦人女子們默默地敞開心扉,企圖得到那神秘的智巧之光。實際上,機械單一地重複日常生活中嫻熟的動作,使絮線穿過針眼還是比較容易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林傑《乞巧》),雖然一夜下來彼此有多少之分,但幾乎人人都得到心智巧慧的安慰。唐代七夕婦女們除了穿針引線的乞巧外,還進行專門的“卜巧”活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具體的方法:宮女“各捉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金門歲節》載:“七夕乞巧,使蛛絲結‘?’字”(《歲時廣記》卷二六引》)。就是說,如果蜘蛛遊絲,其狀依稀為字,那便是巧智的吉兆。這一風俗活動在唐詩中亦有反映,如竇常《七夕寄懷》雲“露盤花水望三星,仿佛虛無為降靈。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看來這“卜巧”最使人癡迷,為了將蜘蛛遊絲的情狀看個真切,竟不惜通宵守候在庭院,然而這種以癡愚而求智巧的結果必然是無端的幾人歡喜幾人憂。

宋代七夕期間到處是一派節日氣象,據《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七夕前三五日,汴京已是車馬盈市,羅綺滿街了。人們旋折未開的荷花做成並蒂蓮的形狀,取玩一時,提攜而歸,路人見了無不嗟愛羨慕。隨著都市經濟的發展,七夕還出現了專門的“乞巧市”,專賣摩?羅(一寫作磨喝樂,是一種泥塑巧兒)、花瓜、酒炙、筆硯、針線等乞巧物。麗京、保康、閶闔門外,睦親、廣親宅前皆有此市,而以潘樓街最稱繁華。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乞巧一改唐代那種民間宗教化的氣氛,增加了許多娛樂的成分,使七夕節日顯得豐富多彩。七夕之前,高門貴族之家在庭中紮起彩樓,謂之“乞巧樓”,一般人家也得趕著用竹木或麻稈編紮成棚,裝飾一番,名為“乞巧棚”。七夕之夜,“婦人女子,至夜對月穿針?杯盤,飲酒為樂,謂之‘乞巧’。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小兒女多衣荷葉半臂,手持荷葉,效顰摩?羅”,一派濃厚的市民風情。另外這時七夕還出現“時物追陪”的象征活動,即預先用黃蠟模製好牛郎、織女塑像及鳧雁、鴛鴦,魚、龜、蓮荷等成雙成對的物像,彩繪金縷,至七夕置於水中供奉牛女星神,謂之“水上浮”。《致虛雜俎》記載當時七夕女子“共剪輕彩,作連理花千餘朵,以陽起石染之,當午散於亭中,隨風而上,遍空中如五色雲霞,久之方沒,謂之渡河‘吉慶花’,藉以乞巧”。這些都是在城市手工業生產勃興的基礎上而產生的新的市民化的審美情趣,標誌著婦女的乞巧活動向著藝術方向發展。

明清兩代保留了唐宋七夕對月穿針乞巧的習俗。《海虞風俗竹枝詞》雲:“七夕相沿乞巧風,秋閨姊妹笑聲通。阿儂欲博針神著,度線穿針學女紅。”明月朗照之下充滿了女性的歡樂。卜巧除保留了觀蜘蛛遊絲結網的形式外,還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巧。七日前夕,盛一盆水放到庭中露夜,天明後經日曬水麵結成膜狀(亦有七夕中午盛水曝日的),婦女們各取一枚繡針投入,針浮於膜麵,這時便看水底繡針投影,有呈雲壯、花狀、鳥獸狀或鞋狀、剪刀狀、水菜狀者,便認為是乞得了巧,如其影粗如棒槌,細如絲線,直如軸蠟,則認為是拙之征象。“婦或歎,女有泣者”,十分沮喪。音篤,吳語棄擲之謂,蘇州人在進行這一活動時還為所盛之水起了一個動人的名字:鴛鴦水,揭示了七夕節自古以來所包含的相戀合歡的內蘊和兒女情長的期望。這種卜巧方法在《帝京景物略》、《帝京歲時紀勝》、《清嘉錄》和一些明清方誌中均有類似的記載,可見流傳已久,覆蓋亦廣。另外明清時期在南方一些城市,女子七夕“折細草,取浮水中,視其下所現之影狀如何”,北方農村“用盆水浮豌豆芽,觀其所示之象,定女性工拙”,都是富有地方特色並帶有了遊戲性質的“巧”活動。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