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的思想理念探索

  劉慶柱 李毓芳

  建築是凝固的曆史哲學。建築科學技術成就最高、人文思想理念最強、最具曆史時代特點的代表性建築,應為政治性、文化禮儀性建築,它們主要是城、都城、宮城、宮殿、宗廟等禮製建築,寺廟等宗教建築以及帝王陵墓等。如果說古代西方以神廟為其建築的傑出代表,那麽在東方、在中國則尤以王室、皇室的都城、宮城、宮廟建築最為突出。這些建築作為政治的象征、國家的象征、民族的象征、曆史的象征,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時代哲學思想。

  都城是國家的政治統治中心、文化禮儀活動中心、經濟管理中心、軍事指揮中心,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征”。都城中的宮城、宮殿則是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政治活動中樞、經濟管理中樞、軍事指揮中樞,都城的宗廟、社稷、明堂、辟雍、靈台等建築成為國家禮製活動的舞台。帝王陵寢建築則是都城與宮城的縮影,所謂“陵墓若都邑”。這些標征性建築的設計者,通過建築的語匯,再現了建築的哲學理念。我們所說的建築語匯,也就是建築的藝術,這種藝術往往通過建築群的組合、分布,建築形製、結構,建築構件與裝飾內容等,反映出建築的藝術思想、哲學觀念。在古代建築中,尤以都城建築群的布局形製最為集中地凝聚了建築的哲學思想。

  一、從“聚落”到“城”的建築發展所反映的“國家”出現思想

  史前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以聚落為建築單位的居民點,聚落之中以居民的居室建築為主,還有居民的公共活動的“大房子”、廣場等建築設施,這些設施是服務於全體居民的,因此聚落中的大房屋、廣場都是開放型的。為了部落、氏族成員活動方便,“大房子”和廣場大多修建於聚落居址之中。在史前時期末期,出現了個別“大房子”,它們成為了部落酋長、氏族首領處理“公務”和私人生活的地方。如甘肅大地灣F901就是這種“大房子”,它是最早的宮殿雛形,具有了後期宮殿建築的必備功能。盡管如此,這種“大房子”還沒有形成同類建築的“建築群”,“大房子”周圍也沒有修築牆垣,因此說這樣的史前時期聚落還不是“城”。這時為了聚落中全體居民的安全,在聚落周圍挖掘了壕溝或修築了圍牆,還不是為了社會管理者或其社會活動平台――大型建築安全營建的“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從“野蠻”社會進入“文明”社會,最早的國家出現,“城”作為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才在人類曆史上誕生。這種“城”不同於史前時期有“圍牆”的聚落和軍事“城堡”,前者“圍牆”之中居住著居民,“城堡”則是軍事設施。“城”是政治中心,是統治者的政治活動舞台。“城以衛君”,因此“城”是作為“大眾”的對立物出現的,不是居民區的建築物。“城”的所有建築的設計都體現著上述建築思想。已經考古勘探、發掘的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在其中心地區發現了數十座大麵積的夯土建築基址,這些大多應為宮室建築遺址,其周圍可能圍築有牆垣,形成“宮城”。已經考古發掘的二裏頭遺址第一號、第二號宮殿建築遺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都城宮殿建築遺址。第一號宮殿建築遺址周施圍廊,東西107米、南北101米。南廊居中辟門,門道並列3條。

  宮殿台基東西36米、南北25米,宮殿與南門南北相距70米,其間為“庭”。第二號宮殿建築遺址周施圍牆,南北72.8米、東西57.5米~58米,圍牆之內東、西、南三麵置廊,南麵中央辟門,南門門道兩側置塾。殿堂基址東西32.6米~32.75米、南北12.4米~12.75米,麵闊3間、進深1間。南門與殿堂之間為庭院,南北56.5米、東西45米。上述宮殿、庭院建築不同於史前時期聚落的“大房子”和廣場,宮殿、庭院建築是封閉的,“大房子”、廣場是開放的。宮殿、庭院之外構築圍牆,圍牆之上辟門,門兩側置塾,作為門衛守門之處。史前時期聚落的“大房子”、廣場與一般居住房屋均在聚落環壕或圍牆之中,“大房子”、廣場不再另置圍牆,這是由它們的“開放性”決定的。偃師二裏頭遺址的兩個宮殿建築遺址之外又各置圍牆形成獨立院落,這是這些宮殿、庭院的“封閉性”特點所要求的。宮殿和南門南北相對,宮殿在院落北部中央,南門在院落南牆或南廊中央。這種“居中”的建築設計理念,是建築使用者的政治中心觀念的體現。史前時期一般不存在某些人謀取或宣示其“政治中心”地位的需要,因此在其聚落中的“大房子”和廣場建築中就絕對不會存在這種“居中”的設計思想。

  早期國家的發展,政權機器的擴大,統治集團的增加,政府機構及其國家統治集團需要大量相應的生產、生活服務人員,僅僅用於“衛君”的“城”已不適應都城的要求,於是在“城”之外又修建了“郭”,“郭以居民”。從現有考古資料來看,至遲到商代早期的都城已出現了郭城。屬於商代最早的偃師商城,都城之中不但有宮城,宮城之外還有郭城。

  偃師商城宮城西部的宮殿院落,由3座南北排列的宮殿和庭院組成,它們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由多座宮殿組成、每座宮殿建築功能不同的“前朝後寢”宮殿建築群。而偃師二裏頭遺址中的“前朝後寢”宮殿建築布局應是在同一座建築中實現的。在宮殿建築中,由同一宮殿的“前堂後室”結構,發展為多座宮殿形成一組“前朝後寢”宮殿建築群,這應是早期國家都城之中宮殿建築布局形製的重要發展與時代特點。偃師商城宮殿院落建築布局形製,在後來的湖北盤龍城商代城址中也有發現。盤龍城城址周長1100米,城內東北部地勢最高,大型建築基址集中分布在這一帶,基本上南北排列,一號宮殿遺址南13米處為二號宮殿遺址。一號宮殿基址東西39.8米、南北12.3米,二號宮殿基址東西29.95米、南北12.7米。有的學者根據一些遺跡推測,一號和二號宮殿之外,圍築有廊廡。南北排列的二號與一號宮殿應該是“前朝後寢”的格局。

  隨著曆史發展、國家權力的加強,反映政權建設的都城及宮殿規模也在擴大,已發現的安陽殷墟洹北商城約4平方公裏,這是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商代都城。已發掘的安陽殷墟洹北商城的第一號宮殿遺址,東西173米、南北85~91.5米,麵積1.6萬平方米,殿堂基址南北14.4米、東西90米。這是已知商代規模最大的一座宮殿。可以看出從史前時期進入文明時代,從聚落發展到“城”。最早的“城”實際是“宮城”。以後又從“宮城”發展出“郭城”。單體建築由“大房子”發展為“宮殿”;宮殿由單一殿堂中的“前堂後室”結構,發展為多座宮殿形成的“前朝後寢”建築群格局。

  二、都城宮廟建築布局形製變化所反映的政權與族權、地緣政治與血緣政治變化思想(宮廟位置變化、宗廟形製變化)

  祭祀性建築遺址在世界許多地方的史前時期已經存在,這些遺址的祭祀對象不盡相同,有自然神、圖騰,也有祖先。在中國史前時期考古中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相對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作為祖先崇拜物化形式的宗廟,在社會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至少在國家出現前的最後時期,可能人們和社會對祖先祭祀超過了對自然神和圖騰祭祀的重視程度。我認為曆史文獻記載的都城宮室建設中,宗廟建設為先的原則,實際是對這個時期前後,社會關於宗廟認識的反映。在東西方古代文化對比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在祭祀文化方麵,中國古代突出祖先崇拜、宗廟祭祀,西方古代重視神廟祭祀,這是東西古代文化的重要區別。“文明形成”、政權出現,作為國家統治者政治活動載體的宮殿建築,這時至少已與宗廟建築“平起平坐”了。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已發掘的夏代都城的第一號、第二號宮殿院落建築遺址,是都城宮殿區中的部分宮殿院落,從其布局形製來看,它們的功能可能不同,不少學者研究認為這是分別屬於宮殿與宗廟的建築。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現的河南偃師商城遺址,為探討都城之中宮廟建築布局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偃師商城遺址是商代早期都城遺址,大量考古工作揭示出這座都城遺址的建築設計理念比夏代都城遺址――偃師二裏頭遺址更為複雜、成熟。我們對偃師商城的宮城遺址進行了全麵考古發掘,宮城之內的宮殿基址由多座組成,分成東西對稱分布的兩組,每組宮殿群均是南北排列。東組宮殿群包括南北排列的兩座宮殿院落,北部為4號建築基址,主體建築殿堂位於北部中央,殿堂基址東西長36.5米、南北寬11.8米。殿堂以南為庭院,東西長16.3米、南北寬12.2米。殿堂和庭院東、西、南三麵修築廊廡。南部為5號建築基址,殿堂基址在院落北部,東西長54米、南北寬14.6米。殿堂以南為庭院,周施廊廡,南廊中央辟門。西組宮殿群為一南北排列3座宮殿的多進院落。東組與西組宮殿院落布局結構的不同,反映了它們使用功能的差別。由於東組與西組分布於宮城東部和西部,各占宮城一半麵積,可能二者的政治地位是相近或相同的。我推測宮城東部與西部庭院應分別為宗廟和宮殿建築。如果這種推斷不誤的話,那麽可以說商代早期作為政權象征的宮殿與血緣關係的族權象征的宗廟已經共存於宮城之中。二者方位對探討以後都城之中的宮殿與宗廟布局有著重要意義。

  就建築形製而言,如果說夏商時代的都城之宮殿、宗廟區分還有待進一步開展考古工作去究明的話,那麽西周時代的宮廟建築應該說形製區別已比較明顯。如陝西周原扶風雲塘發掘的西周建築群遺址,平麵為“品”字形,由3座建築組成,其外圍築牆垣。主體建築F1南北16.5米、東西22米,平麵為“凹”字形,F1南部中間凹進,辟2門。門前築“U”字形卵石鋪築的道路,南北長13.1米,路寬1.2米。F1西南部和東南部分別為F2與F3,二者對稱分布於“U”字形西、東兩邊。推測F2與F3形製、規模相近,以保存較好的F2為例,南北長11.4~11.6米、東西寬8.4~8.5米。圍牆南部中間置門塾,其基址東西長12.84米、南北寬6.7米。在雲塘建築遺址以東52.4米的齊鎮發現另一組建築,主體建築F4東西長23.8米、南北寬18.8米,平麵為“凹”字形,南部凹進,其前部亦置“U”字形卵石路,南北長11.5米。門塾F9東西長13.6米、南北寬6.2米。F4東南部為F7,南北長20米、東西寬11.5米。F4西南部還應有一建築。推測這組建築群周圍亦圍築牆垣。上述兩組建築可能為西周的宗廟建築遺址。這個建築群在周原遺址中心區,其西900米為西周鳳雛建築遺址,其東500米為召陳建築遺址。鳳雛建築遺址由門塾、庭院、殿堂、後室和東西廂房組成,這應是一座宮殿院落建築。召陳的西周建築基址,其形製與鳳雛的四合院式建築不同,但其單體建築規模較鳳雛建築基址要大,至於這些建築基址的功能,僅據現有考古資料還難以作出準確判斷。對照鳳雛甲組建築遺址和召陳建築遺址,雲塘和齊鎮建築群更具宗廟建築特點。東周時代的陝西鳳翔秦雍城遺址發現的東西並列的馬家莊一號建築基址與三號建築基址,是目前研究先秦宮廟製度最為重要的考古資料。馬家莊一號建築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建築遺址東西90米、南北84米,麵積7500平方米。建築群坐北朝南,周施圍牆,南牆辟門,主體建築居於北部中央。南部為庭院,其中發現祭祀坑181座,庭院東西對稱分布附屬建築。這應屬於宗廟一類建築。馬家莊三號建築遺址在一號建築基址以西500米,勘探究明,南北長326.5米,自南向北由5進院落組成。第一進院落南北長52米、東西寬59.5米;第二進院落南北長49.5米、東西寬60.5米,庭院北部東西對稱分布兩廂;第三進院落南北長82.5米、東西寬62.5米,庭院中央置殿堂;第四進院落南北長51米、東西寬70米;第五進院落南北長65米、東西寬86米,庭院中有3座建築,平麵呈“品”字形分布。三號建築基址應為宮殿建築基址。就目前考古資料來看,先秦時代都城的宮殿與宗廟均分布在都城樁內的宮室建築區中或宮城之中,而且二者建築形製結構已有所不同,尤其到了西周時代已有明顯不同。都城宮廟建築的上述特點,是社會政治觀念在都城宮廟建築思想上的直接反映。

  秦漢時代是從先秦時代的王國政治進入帝國政治時代,王國政治與帝國政治的最大不同點是從血緣政治向地緣政治的發展,在都城建築中的突出表現是宮廟分布位置的變化。曆史文獻記載,秦國的“先王廟或在西雍,或在鹹陽”。鹹陽的秦王室或皇室宗廟就是《史記》記載的“諸廟”,“諸廟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可見秦國或秦王朝的宗廟不在秦鹹陽城中,而是分布在都城以南的渭河南岸。西漢初年,漢高祖的“高廟”和漢惠帝廟均在漢長安城之內、宮城之外的未央宮東南部、長樂宮西南部。西漢時代晚期的都城宗廟等禮製建築多分布在漢長安城南部,20世紀50年代這裏考古發現了大規模的漢代宗廟建築遺址,包括12座建築,其中11座建築在同一方形大院落之中,院落邊長1400米。秦漢時代與先秦時代都城的宮殿與宗廟布局發生了重要變化,後者的宗廟與宮殿東西並列分布在都城之中的宮殿建築區或宮城之內。秦漢時代都城的宗廟已從都城之中、宮城之內移至都城之外(西漢初年首先移至宮城之外),宮殿成為都城、宮城之中的唯一至尊建築。宗廟位置在都城的這種變化,是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之下的地緣政治加強、血緣政治削弱在都城建築上的反映,自然這也是都城設計者建築思想的體現。“矯枉過正”似乎是事物發展規律,中國古代曆史從王國走向帝國的時候,在王國政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血緣政治,被帝國時代的地緣政治所排擠,從二者的“平起平坐”到“主次分明”,從宮廟並列宮城或都城中心地區,到宮殿獨處宮城或都城中心而宗廟被安置於都城之外。在帝國取代王國初期,上述宮廟布局位置變化正是政治發展規律的反映。秦漢時代以後,魏明帝在洛陽城所建太廟,史載於都城之內的銅駝街附近,西晉和北魏洛陽城、十六國後趙石虎鄴城和東魏北齊鄴城宗廟均在都城之內、宮城之外。特別需要提出的是北魏洛陽城的宗廟位置,它位於都城和內城(或皇城)之中、宮城之外,這一宗廟布局製度對以後曆代影響深遠。宗廟在都城的位置,在六朝故都南京城也有所不同,它們分布在都城南郊,似乎受到漢長安城南郊禮製建築影響。作為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帝國,地緣政治在其統治中越來越重要,但是封建社會統治畢竟還是“家天下”,所以血緣政治也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這就是宗廟從先秦時代都城的宮城或中心建築區移至都城之外,又從都城之外移至都城的內城之中的原因,但相對大朝正殿它們仍處於次要地位。宗廟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從先秦時代到秦漢時代及其以後曆代,政治地位的下降,不僅表現在其在都城位置的變化上,還反映在宗廟建築形製結構的“宮殿化”上。春秋戰國時代的平麵方形宗廟建築,在西漢晚期得到空前發展,漢代以後這種宗廟建築平麵方形特色逐漸被平麵為長方形的宮殿式建築所替代。

  三、中國古代“城”的等級與王國、帝國的政治架構

  中國古代“文明形成”,進入國家,“城”亦隨之出現。當時的“城”是國家或地區的政治中心。前麵所談到的夏、商、西周時代的“城”、都城就屬於這種情況。春秋戰國時期,中央國家政權的削弱,諸侯王國勢力的強大,地方城市大量出現就是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局麵在城市建築上的反映。先秦時期的“城”已分成不同等級,《周禮・考工記・匠人》將“城”分為三級:第一級王城,即王國都城;第二級諸侯城,即諸侯封國都城;第三級“都”,即宗室和卿大夫采邑。這種三級城製,在建築上的反映是不同等級的“城”之規模不同,它們包括建築的大小、高低、數量多少不等,按級別遞減。這是理想的城製等級設計,目前在先秦時期城址考古中還沒有得到這方麵的全麵佐證。盡管如此,我們根據已有的考古資料和相關文獻記載,還是可以說先秦時期的城市已經有了規模大小的不同、等級的不一,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城”作為大小不同的地區、諸侯王國的政治中心所決定的。

  秦漢王朝是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全國各地有許多不同規模的城市,除了秦代都城鹹陽城、漢代都城長安與洛陽之外,各地還有一些大中城市和為數眾多的小城市。漢高祖建立西漢王朝伊始,“令天下縣、邑城”。這些大中城市大多是當時的郡治和一些重要縣治所在地,那些小城市則大多是縣治所在地。不論是都城還是郡治、縣治所在地的城市,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作為政治性建築而存在。都城的代表性建築是宮殿、宗廟等皇室建築群及都城附近的帝王陵寢建築,郡治和縣治所在地城市的代表性建築是官衙、廟社等官式建築等。上述建築在各自城市之中均占據重要位置,屬於各自城市的主體建築。秦漢時代的全國各地形成的由大而小的(都城、郡治城市、縣治城市、個別鄉鎮級城)城市建築群,實際上是秦漢帝國郡縣製政治架構的反映。西漢王朝都城長安城周長25700米,麵積36平方公裏,城內約2/3地方為宮殿、官署等建築,都城南郊有大麵積宗廟、社稷、辟雍等禮製建築遺址,都城北部和東南部是帝陵陵區。東漢都城洛陽周長13000米,城內主要為宮殿和官署建築,禮製建築在都城南郊,帝陵位於都城附近。漢代的諸侯王國都城、郡治城市和縣治城市的考古發現說明,從城市規模上看,重要的諸侯王國都城小於帝國都城,郡治城市小於重要的諸侯王國都城,縣治城市小於郡治城市。如西漢齊王國都城臨淄城周長17000米、西漢趙王國都城邯鄲城周長16600米,二者城市規模均小於漢長安城;漢代郡治城市中,如濟南郡治東平陵城周長約7600米,它小於上述諸侯王國都城;大多數漢代縣城周長2500~6000米,它們一般小於郡治城市。就是在同一級城市中,由於各個城市的政治地位的不同,其建築規模也不盡相同。漢代以後至明清時代,中國古代城市建築設計思想中仍然被嚴格的政治等級製度所製約。如北魏洛陽城由內城和郭城組成,內城即東漢的“九六城”,東西2400~2700米、南北3700~4200米,郭城東西10公裏、南北7.5公裏。鄴城分為鄴北城與鄴南城,前者為曹魏都城,東西2400米、南北1700米;後者為東魏、北齊都城,東西2800米、南北3460米。六朝故都南京城周長約10公裏。魏晉南北朝時期除都城之外,地方上又分為州、郡、縣三級城製。一般來說上述三級“城”逐級變小。這些城大多為雙重城,即外城和內城,或稱大城和小城。這種城的形製,基本上沿襲的是漢代城製。隋大興城、唐長安城,東西9721米、南北8651米,周長36.7公裏。隋唐洛陽城東西6138~7290米、南北6776~7312米,周長27.5公裏。隋唐時代的城址研究揭示,除了長安城和洛陽城之外,隋唐時代的地方城製有一定的等級製度,有十六個坊、四個坊和一個坊麵積的,一般大的州城十六個坊、中等州城四個坊、縣城一個坊。北宋開封城東西7000米、南北7500~8000米。元大都東西6700米、南北7600米,周長28600米。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洛陽城、鄴城,六朝故都南京城,隋唐時期的長安城和洛陽城,到宋元明清時期的北宋開封城、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等都城,與同時期的州、郡、府城比較,都城建築規模都是當時最大、規格最高的城市。形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古代大多數城市的主要社會功能,是作為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中心,不同的政治地位形成了不同規模的城市。

  不同規模、不同等級城市的城門數量、城門門道多少是城市級別高低的又一重要標誌。自漢代以來,都城一般設十二城門,每麵城牆置三座城門,每座城門置三個門道。其他城市一般設四座城門(個別有八座城門),每麵城牆各辟一座城門(個別有兩座城門)。唐代子城正門辟二門,稱“雙門”,此製延續到宋代。

  四、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居中”設計思想

  以“中”為貴,“擇中”、“居中”觀念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建築設計思想,所謂“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天子中而處”。這一思想在中國古代建築中表現得十分突出,從建築群、建築物的選址,到建築形製結構,“擇中”、“居中”思想無不體現其中。如都城選址要“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國”即“都城”。中國古代建築的“擇中”設計思想,是中國古代建築倫理等級、禮製觀念的哲學基礎。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周禮・考工記・匠人》,列舉中國古代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都城、宮城、宮廟、市裏、道路等建築,在“擇中”原則指導下,提出了對中國古代建築影響最大、最深遠的規劃設計模式和理論。這種“擇中”建築思想,不隻是建築群或建築物的位置居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以帝王為中心”、以政治為主導、以“人”為主體的建築設計理念。如夏代都城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的宮殿區位於都城遺址中部;偃師二裏頭遺址的第一號和第二號宮殿建築基址,其方向為坐北朝南,它們的主體建築殿堂,分別位於各自院落北部的東西居中之處,二者的南門又分別位於各自院落南牆的中央,兩組院落的殿堂、南門均在各自院落的中軸線之上。商代早期都城遺址偃師商城的宮城基本位於早期郭城(即“小城”)中央,在晚期郭城(即“大城”)南部東西居中位置,宮城之中分成東西對稱的兩部分建築(西部可能為宮殿,東部為宗廟)。近年發現的安陽殷墟洹北商城,其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群(可能為宮廟建築基址)約建於城址東西居中位置。西周周原遺址的鳳雛、雲塘和齊鎮宮廟建築基址基本位於周原遺址中部,鳳雛建築基址是一座兩重院落的大型建築,其嚴格的南北中軸線,使我們對當時的“擇中”建築設計思想有了更為充分的認識。至於雲塘、齊鎮的宗廟建築基址群所反映的主體廟堂和正門居中建築設計,次要廟堂對稱居於中軸線東西兩側,更是一目了然。東周時代是中國古代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建築作為哲學思想的重要產品,自然也會表現出其時代特色,但是“擇中”的設計思想仍然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原則。如以列國都城為例,魏國都城安邑,其宮城居於都城中央;鄭韓故城的宮城在西城的北部東西居中位置;邯鄲趙王城的西城,東西居中位置,南北排列多座大型宮殿基址;燕國都城燕下都東城北部東西居中位置,以“武陽台”為中心,在其以北依次排列著“望景台”、“老姆台”等多座大型夯土基址,它們形成都城的一條南北中軸線。秦鹹陽城宮城――鹹陽宮,基本位於都城北部東西居中位置。西漢都城長安城的皇室重要建築的“居中”設計思想,主要體現在重要建築群、建築物與都城中軸線的關係,即都城中軸線位置取決於大朝正殿、宮城。漢長安城的中軸線是西安門至橫門,中軸線向南穿過南郊禮製建築,宗廟與社稷分列其東西兩側。中軸線由西安門向北基本與未央宮前殿相對,再向北穿過未央宮北宮門與橫門大街重合,這一段中軸線的南部北宮與桂宮、北部東市與西市分列其東西。都城中軸線的南段在未央宮中,未央宮是都城政治中樞,大朝正殿又是未央宮的主體建築,大朝正殿――前殿基本位於未央宮中央。都城中軸線南段即未央宮中軸線,這條中軸線的基點是前殿。

  類似《周禮・考工記》關於中國古代都城的“擇中”建築設計理念,在東周、秦漢時代的都城之中隻是部分得到體現。在秦漢時代以後,這種“擇中”建築設計思想越來越明顯,它們主要是通過都城、宮城中軸線反映出來。曹魏鄴城的宮殿區位於都城北部,中軸線在鄴城東西居中位置。東晉、南朝建康城以都城“中軸線”為特征的“擇中”建築思想,比曹魏鄴城更為規範。北魏洛陽城的宮城、內城基本位於郭城東西居中位置,都城中軸線北對宮城正門――閶闔門及其北部的太極殿,中軸線東西兩側分布著官府、寺院、宗廟、社稷、達官顯貴宅第等重要建築。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的“擇中”建築思想,通過中軸線設計使之達到全新的境界。都城的主幹道――朱雀門大街就是都城的中軸線,朱雀門大街寬約150米,是隋大興城、唐長安城最寬的道路,它處於都城東西居中位置。這條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有都城正門明德門、皇城正門朱雀門、宮城正門承天門,中軸線北端正對宮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太極殿、兩儀殿和甘泉殿。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不但突出了大朝正殿、宮城正門、皇城正門、郭城正門的突出地位,圍繞這條中軸線,其東西兩側對稱分布了宮室、官府、宗廟與社稷、市場(東市與西市)、裏坊等。在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的市場、裏坊等建築群中,每個市場或裏坊建築設計也充分體現出“擇中”的建築思想。市場平麵為“井”字形,其中等分九份,中央為市樓所在。裏坊則以“大十字”道路將其等分為四區,每區又以“小十字”道路將其等分為四小區,構成裏坊的四大區、十六小區。“十”字交叉點成為“擇中”的又一種表現形式。有的宮城平麵雖然不甚規整,如唐長安城大明宮平麵近梯形,南牆長1674米、北牆長1135米、西牆長2256米、東牆長2604米(由東北角向東南1260米,再折向東304米,再折向南1050米),但是大明宮的中軸線十分突出,南自丹鳳門,北對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再北對太液池、蓬萊山,大明宮中最重要的三殿、一池、一山均在宮城中軸線上。宮城之中的重要單體建築也有嚴格的中軸線,如大朝正殿――含元殿殿堂居中,左右對稱設置了翔鸞閣、棲鳳閣與東西龍尾道。已經考古發掘的麟德殿遺址平麵,有著清晰的建築中軸線。都城、宮城的中軸線是基於突出主體建築群或主體殿堂的“居中”建築思想。我認為在都城、宮城中軸線上,擋住中軸線伸展的建築物是中軸線所要體現的最為重要的“居中”建築,如唐長安城中軸線南起明德門,向北至朱雀門,再向北至承天門,又向北至太極殿而擋住中軸線,太極殿的“居中”建築思想被都城中軸線設計表現達於極至。這種情況在隋唐時代以前,已經比較普遍。如東晉、南朝建康城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國門、朱雀門、宣陽門、大司馬門、南止車門(梁應門)、端門(宋南中華門、梁太陽門),至太極殿而擋住中軸線。北魏洛陽城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宣陽門、閶闔門、南止車門、端門,至太極殿而擋住中軸線。鄴南城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朱明門、閶闔門、南止車門、端門,至太極殿而擋住中軸線。在隋唐時代以後的都城中軸線上,大朝正殿擋住都城中軸線,基本已成定製。由此可以看出,都城、宮城中軸線,實際上是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大朝正殿“居中”建築思想的體現。

  在都城附近的禮製建築和帝陵陵寢建築中,“居中”的建築設計思想表現得更為突出。漢長安城南郊宗廟建築群有12座宗廟建築,每座宗廟建築自成一座院落,各個院落均為方形平麵,院落大小不同,其中11座院落相同,邊長260~280米,另一座院落邊長100米。無論院落規模大小,每個院落的宗廟主體建築均位於其所在院落的中央。宗廟建築群東部的明堂、辟雍建築遺址,主體建築明堂、辟雍位於方形院落中央,院落邊長235米。院落之外有一周環水溝,明堂、辟雍院落又位於環水溝中央。漢魏洛陽城的明堂、靈台等禮製建築也是各自自成院落,主體建築明堂、靈台分別位於各自院落中央。北魏平城明堂遺址平麵圓形,外圍圜形水渠,周長900米,中央為方形夯土台基,這就是明堂的主體建築。唐長安城圜丘遺址主體建築高7.938米,底部直徑54.5米,其四周圍築圓形牆垣,直徑73~80米,圜丘主體建築位居圓形牆垣中央。東都洛陽的武則天明堂遺址已經考古發掘,明堂台基平麵為等邊八邊形,長、寬各為87.5米,據文獻記載明堂圍築方形院落,主體建築居中安排。

  帝王陵墓的居中設計,主要體現在帝陵封土居於陵園中央。如西漢帝陵與後陵陵園平麵一般為方形,帝陵、後陵封土位於各自陵園中央。唐長安城北部的渭北唐十八陵的各個帝陵封土或地宮,一般居各自陵園中央。北宋帝陵的帝陵與後陵也是各自築陵園,它們分別位於其陵園的中部。

  五、中國古代建築的“居高”設計思想

  中國古代社會是等級分明的社會,等級社會的重要特點是人有高低貴賤之區分,與人的社會活動密切相關的建築,也就表現出了明顯的等級不同。建築的高低是這種等級的重要表現之一,它們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居高”設計思想。在中國古代的皇室、王室、官府的各類建築中,從建築物的地形選擇、高低設計都體現出了“居高”的思想。都城、王城、各級地方政權所在地城市等,一般均選址於地形較高的地方營建。在上述諸城之中,都城、王城中的宮城,其他城市中的重要官署一般在其城中的地勢最高的地方營建。如湖北黃陂盤龍城宮殿區在城內最高處的東北部,西周都城豐鎬遺址的大型夯土基址均在地勢高亢之處。東周時代的列國都城,如秦鹹陽城的鹹陽宮、齊臨淄城的西南部小城、燕下都東城北部宮殿區、趙邯鄲城西南部王城、鄭韓故城西城北部宮城、曲阜魯國故城北部宮殿區等,均在各自城址的地勢最高處營建。漢長安城西南部地勢最高,宮城未央宮就選址在這裏,都城整體地形是南高北低,漢長安城的布局則是宮殿區未央宮、長樂宮、北宮、桂宮位於城內的南部和中部,都城西北部為市場,東北部為百姓裏居。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築於龍首原南部,都城地勢為北高南低,宮城太極宮、大明宮在都城北部,皇城官署在宮城以南,市場在皇城南部,百姓裏坊主要分布在都城中部和南部。

  大朝正殿在宮城或宮殿區中又位於最高處,作為一座宮殿,它本身也是宮城、都城中的最高建築物。如從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一些都城大朝正殿遺址就可以充分反映出上述情況,齊臨淄城的“桓公台”遺址、趙邯鄲城王城“龍台”遺址、燕下都的“武陽台”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的“前殿”遺址、北魏洛陽城宮城的太極殿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的含元殿遺址、保存至今的明清北京城宮城太和殿建築等,它們都是各自都城之中的最高建築物。

  “居高”建築思想在帝王陵墓建設上表現尤其突出,著名古代都城長安和洛陽的帝王陵墓均在都城附近,大多居於地勢高亢之處。如西漢帝陵主要分布在都城長安北部的鹹陽原上,其餘2座帝陵在都城東南部的白鹿原和鴻固原上,這兩處地勢均高於都城所在地。唐代帝陵分布在渭北北山山脈南麓,地處渭北高原之上,其地勢明顯高於唐長安城。在每個帝陵陵區之中,帝陵封土又是陵區之中最高的建築。

  建築的“居高”設計思想首先是因為建築的等級決定的,而建築等級又是政治等級派生出來的。王室、皇室建築的“居高”現象,是“君臨天下”的表現,是統治者“高高在上”的反映。古代建築的“居高”設計,還有著現實的安全意義。

  六、中國古代建築的“居前”設計思想

  中國古代建築的“居前”建築設計思想,主要表現在大朝正殿在都城宮城或宮殿建築中的位置,以及大朝正殿所反映出的“前朝後寢”、“前堂後室”的建築格局。大朝正殿周代稱“路寢”、秦漢稱“前殿”、曹魏以降稱“太極”。所謂“前殿”即正殿“居前”之位。宮城之中的宮殿都是以建築群形式出現,大朝正殿的“居前”建築思想是通過宮殿群的布局體現出來。如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基本位於宮城中部,前殿之後有椒房殿,再後又有其他宮殿建築。前殿的前麵沒有其他宮殿建築,正對宮城宮門。北魏洛陽城宮城之中的太極殿,其南麵與南宮門――閶闔門相對,其間沒有宮殿建築,宮城之內其他重要宮殿建築均在太極殿北部。唐長安城宮城大朝正殿――太極殿南對承天門,其北依次南北排列有兩儀殿、甘露殿;大明宮的含元殿是大朝正殿,其南與宮城正門――丹鳳門相對,含元殿北部南北依次排列著宣政殿、紫宸殿。元大都宮城的大朝正殿――大明殿,其南與南宮門相對,北部南北依次排列玉德殿、宸慶殿;明北京城宮城的大朝正殿――奉天殿,其南與南宮門相對,北部南北依次為華蓋殿、謹身殿;清北京城宮城大朝正殿――太和殿,其南與南宮門相對,北部依次為中和殿、保和殿。大朝正殿“居前”設計,使同一組建築中的其他建築或在其後,或在其兩側。這種建築思想在先秦時代的中國古代建築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已有發現,如湖北黃陂盤龍城的宮殿群建築,主殿居前,主殿北部為次要的宮殿建築;再如陝西周原鳳雛宮殿院落建築遺址,主體殿堂居前,殿堂後部和兩側是居室與廂房。“居前”建築思想不隻是限於都城宮城之中的大朝正殿,在一些離宮、行宮之中亦遵此製。如渤海灣西北岸的薑女石秦始皇行宮建築遺址群,其主體宮殿建築位於宮殿建築群中軸線最前端,正對海中的“薑女墳”礁石。“居前”不隻是宮殿建築群如此,宗廟建築也是這樣,如漢長安城南郊禮製建築中的宗廟建築群中,共有12座宗廟,其中11座宗廟在一個大院落中,大院落南部中央有一宗廟院落,不論是宗廟建築或宗廟院落,其規模都大大超過其他11座宗廟或宗廟院落。也就是說居前的宗廟、宗廟院落是建築規模最大、建築規格最高的。這種“居前”建築思想在單體宮殿建築中表現為“前堂後室”建築格局。如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的一號宮殿建築遺址的宮殿殿堂的“前堂”要大於“後室”。

  七、“天人合一”的建築設計理念

  中國古代王國、帝國最高統治者自以為是代表“天”來到人間、地上進行統治,因此以“天子”自居,把他所統治的國家稱之“天下”。於是將統治國家的政治中心――都城,按照“天”的建築設計理念去營建。漢長安城皇宮――未央宮又稱“紫宮”或“紫微宮”。紫宮,星座名,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天體恒星為“三垣”,“中垣”有紫微十五星,亦稱紫宮。因此,紫微既是“三垣”之一的星座名,又是星名。紫宮、紫微宮係天帝的居室。《漢書・揚雄傳(上)》顏師古注:“紫宮,天帝之宮也。”中國古代帝王宮禁稱“紫宮”或“紫微宮”不隻是西漢王朝的未央宮,後代皇室宮禁亦多有這種稱呼。《後漢書・霍□傳》注:“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晉書・苻堅傳》載:“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曰:‘一雌複一雄,雙飛入紫宮。’鹹懼為亂。”明清時代的宮城稱之“紫禁城”,概源於以紫宮喻帝居,故稱“禁中”為“紫禁”。

  在都城、宮城建築設計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主要反映在都城、宮城作為自然的世界縮影,都城、宮城之中有山有水,山為“仙山”,水為“神水”。這種“山”與“水”是先民“漁獵”活動的空間,是先民立足生存的基礎。建築思想源於生產、生活,“山水”安排在都城、宮城之中,就是生產、生活在建築上的藝術化反映。統治者對國家的政治統治首先是對國家經濟的占有、對經濟的重視,都城之中的“山水”還體現了這種占有和重視。由於“山水”與先民生產、生活的密切關係,“山”的高大無比、“水”的變幻無常,“山水”成了先民的自然神。從考古資料來看,商代早期都城偃師商城的宮城北部就挖掘有“水池”,已發掘的水池遺跡東西130米、南北20米,深約1.5米,池岸四周石砌,池中堆積發現螺殼、網墜。據文獻記載,周文王在都城豐京附近建造了“靈台”,挖掘了“靈池”,這時都城已有完整的“山水”建設思想。秦漢時代都城宮苑山水建設空前發展,秦鹹陽城中有宮觀樓閣,秦始皇還引渭水為“蘭池”,又在蘭池之中修築了“瀛洲”、“蓬萊”等假山;漢長安城未央宮中挖掘了“滄池”,建造了“漸台”;漢武帝在建章宮北部修建了“太液池”,又在池中建造了“蓬萊”、“方丈”、“瀛洲”、“壺梁”等假山。都城附近建造了上林苑,其中有狩獵的長楊宮、捕魚的昆明池、帝後農桑活動的藉田和蠶觀。如果說這一時期都城中所營造的“池”、“水”還與東周時代以來的國王、皇帝“東巡海上”活動直接相關的話,那麽漢代以後都城之中所修建的山、池已經有著更為廣泛的意義。如北齊鄴城華林園中的5座土山,象征“五嶽”,其間“四池”象征“四海”;唐長安城宮城北部有水池4個,稱“四海”,即“東海池”、“西海池”、“南海池”、“北海池”;大明宮北部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萊山”。這種都城設置假山、水池的作法一直延續到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就連水池和假山的名稱仍相沿未變。元大都皇城西部的太液池中有瓊華島、圓坻、犀山台,這是秦漢時代以來的都城置大海神山傳統的延續。明代以元大都太液池及“三山”為基礎,構成明北京城皇城主要池苑――西苑與清代北京城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建築的社會功能與建築形製有機結合,體現出建築設計思想的“天人合一”理念。如祭天的圜丘(天壇)、地壇建築的圓形與方形平麵,是“天”與“地”的再現。中國古代祭天的圜丘(天壇),其平麵為圓形。如唐長安城圜丘遺址為一圓形高台式建築,圜丘上下4層,各層平麵均為圓形,由上向下各層平麵直徑逐層遞減,最上層(第1層)直徑19.74~20.59米,第2層直徑28.35~28.48米,第3層直徑40.04~40.89米,最下層(第4層)直徑52.45~53.15米,圜丘高8.12米。根據12辰,圜丘周設12陛階。圜丘周施矮牆,平麵圓形,直徑73~80米。清代北京城天壇祭天的圜丘壇體平麵為圓形,天壇主體建築――祈年殿及屋頂均為圓形。圜丘每層壇體直徑均取一、三、五、七、九陽數數列,圜丘周施欄板360塊對應周天360度。凡此種種,都反映出設計者將祭天建築的圜丘與“天”的最大限度對應。北郊壇或地壇是祭祀“地”的建築,1999年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京紫金山發現了六朝祭壇2座,2座祭壇均為坐北朝南,二者南北排列,祭壇平麵方形。一號壇由4層台麵組成,底層邊長88米、頂層邊長68米。明清北京城的地壇是相對天壇而修築的,地壇的主體建築是方澤壇,地壇平麵是方形,為上下2層,每層各八級台階。地壇建築均取偶數。與天壇比較,地壇以六、八之數為地,天壇以九之至尊之數代表天。天壇平麵為圓,地壇平麵為方,“天圓地方”建築設計思想十分突出。

  中國古代都城的圜丘(天壇)設在南部,地壇置於北郊(北郊壇),宮城在祭祀天壇與地壇南北之間,使“天地人”為一體,把“天人合一”上升到最高境界。

  在同一建築中也通過“天圓地方”觀念,再現“天人合一”的建築哲學思想,這在明堂、辟雍禮製建築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漢長安城南郊的明堂、辟雍遺址的中心主體建築為圓形夯土台基,直徑62米。主體建築基址平麵呈方形,邊長42米。圓形夯土台基位於方形院落中央,院落邊長235米,四麵正中各辟一門。院落周圍為圜水溝,圜水溝直徑360米。劉致平先生的漢長安城明堂、辟雍建築遺址複原方案有圓形屋頂一說,這充分表現出了多重“天地”理念,主體建築平麵為方形,其屋頂為圓形,主體建築夯土台基平麵為圓形,明堂・辟雍院落為方形,其外圜水溝平麵又為圓形。這種“圓”與“方”的層層結合,就是“天地”結合及“人”在其中的活動“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

  “天人合一”建築思想是把天地作為“二元”處理,人為其主體,如“左祖右社”與“中”為“宮殿”,“左祖”居東為“陽”、為“天”,“右社”居西為“陰”、為“地”,宮殿為天子所居,形成“天地人合一”的建築思想。又如“前朝後寢”實為前“陽”後“陰”,“陽”、“陰”亦為“天地”,“人”於其間,“天地人”於一體。凡此種種,“天人合一”建築哲學思想幾乎貫徹於中國古代建築的各個主要方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