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要
這本書係統地闡述了關於人性、人格、良心、快樂、幸福等重大倫理學問題;它對人的存在的兩分性和曆史的分析,和對人的品格類型、氣質及其曆史構成的分析,發前人之所未發,極富啟發性。
——萬俊人
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有一類思想者的書能夠影響讀者的一生。弗洛姆無疑屬於此類思想者。埃裏希·弗洛姆,猶太籍,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
弗洛姆對中國讀者來說,並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西方人文及社會科學理論思潮中,弗洛姆作為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費洛伊德的主要追隨者,屢屢被人提及。因此,人們對弗洛姆的了解也往往停留在精神分析學派的概念上。盡管這種介紹對弗洛姆本人不夠全麵和客觀。但檢看他的生平,我們就會發現人們對他的這種認識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弗洛姆1922年畢業於海德堡大學,並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次年入慕尼黑大學研究精神分析,並在著名的柏林精神分析學院接受正規訓練。1929年在法蘭克福精神分析學院和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任教。1933年應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的邀請赴美講學。1940—1950年間,先後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精神分析中心及耶魯大學。1962年任紐約大學精神病學教授。
粗略地看,弗洛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的確是在從事著與精神分析學相關的工作。但細加推究,我們就會發現,弗洛姆和弗洛伊德是學術背景和學術目的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將兩人混為一談確實不合適。學術背景方麵,弗洛伊德是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的醫學博士,其職業是醫生,因此他的研究更多地帶有自然和生物的屬性,其精神分析理論最初是作為一種精神疾患的治療方法提出來的,即使晚年弗洛伊德將其擴展到社會研究領域,其學術的基本興奮點也還是針對作為社會個體的人。弗洛姆讀的是哲學專業,其學術背景是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其學術興趣在於社會批判和拯救,他所關注的是群體的命運、宏觀的社會趨勢。嚴格說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隻是弗洛姆研究和借鑒的對象。
弗洛姆認為,弗洛伊德最大的貢獻在於提出了潛意識的概念,從而揭示了人類理性的弱點和局限性,並向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通過對潛意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分析人,並最終使人獲得自由和幸福。但是,由於弗洛伊德所受的專業訓練是醫學和生物學的,因而弗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研究也是建立在生物學基礎之上的。這一點最終導致了弗洛伊德的偏頗。因為人是高度組織化的社會性動物,既有生物性的一麵,也有社會性的一麵,拋開哪一麵都不能完整全麵地認識人。而在對人的社會屬性的研究和認識上,弗洛姆認為西方世界尚無人能夠超過馬克思。
20世紀20年代中期,弗洛姆開始學習馬克思的著作。他聲稱,在各種思想中,馬克思的理論給予他“第二個大的影響”,“馬克思的哲學和他對社會主義的幻想吸引了我。”不過,他接受的馬克思,主要是他的早期著作,尤其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有關人道主義、異化勞動的論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社會主義理想等吸引著他。同時,他也應用馬克思關於生產方式、經濟基礎主要作用的論述和社會學的視角,去分析人性、人的心理,解釋社會現象,改造弗洛伊德的學說。所以他說:“如果沒有馬克思,……我的思想也就失去了至關重要的動力。”
在弗洛姆思想中還有禪宗的影響。他把禪所追求的物我兩忘境界,作為現代人自我淨化心靈、自主走向精神健全的途徑。他還把禪宗與精神分析相結合,希冀通過二者的相互補充和配合,更好地實現人自身的道德完善。
弗洛姆的思想兼收並蓄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理論,因為在他看來,不論是弗洛伊德、馬克思還是禪宗,共同之處在於與人相關,旨在促進人的幸福與發展,而縱觀他一生的著作,都是以“規範的人本主義”為中心的研究。正是由於廣泛汲取和融合各種思想理論,最終才成就了這位在理論界叱吒風雲半個世紀,至今仍有重要影響的思想家弗洛姆。
“作品內容”
《自為的人》是弗洛姆20多部著作中一部極其重要的有關倫理學的著作,本書不是給人們開列各種如何獲得“幸福”和“心靈平靜”的處方,而是從以下若幹方麵啟發讀者去作自我反省,成為一個“自為的人”,發揮自己的求善能力去尋找幸福。
人日益困惑的問題
當今社會表明,現代化越發達,其社會的物質方麵就越充足。現代人憑借其理性,利用各種物質能源,創造了日益豐富的物質世界,使得人征服自然已不再是一個美夢。但是人的精神狀況並沒有與物質方麵成正比,相反現代人卻感到了不安,而且越來越困惑不解。人們不斷地工作和奮鬥,把工作的目的當作是賺錢,人們為了賺錢而工作,早已把工作和奮鬥的真正意義拋之腦後,人們忙得不可開交,卻很少有人停下腳步問問“這是為了什麽?”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其活動的無意義性。當人們為了改造自然發明更多更好的手段時,卻將自己陷入工作之網,忘記了唯一能使工作獲得意義的目的——人的自我實現和幸福。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人們日益麵對的問題,弗洛姆在此書的一開始就提出現代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學就應該是人道主義倫理學發展的最強勁的促進因素之一。精神分析不應該把心理學與哲學和倫理學分離開來,應該返回偉大的人道主義倫理學傳統。透過這一傳統在人的自然——精神總體性中觀察人,相信人的目的是成為他自己,相信實現這一目標的條件是人成為自為的人。所以,既然解決人們困惑的途徑就是建立一種人道主義倫理學,那麽就讓我們跟隨書中弗洛姆的腳步去尋找他的人道主義倫理學,最終體會解決困惑後的輕鬆、快樂與幸福。
人道主義倫理學:生活藝術的應用科學
弗洛姆在書中強調一切藝術中都包含一種客觀有效的規範體係,規範絕不是任意的,違背它們就要受到懲罰,隻能獲得差的結果,或者甚至無法實現欲求的目的。而藝術不單是繪畫,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在生活的藝術中,人既是藝術家,又是藝術的對象。因此,對於人道主義倫理學來說,為了認識什麽對人是善的,我們就不得不認識人的本性。人道主義倫理學是建立在理論“人學”之上的“生活藝術”的應用科學。這個應用科學所發現的人在生活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範與其他藝術所包含的規範體係一樣具有客觀性。
弗洛姆認為倫理學是對客觀有效的行為規範的尋求,所以他反對倫理學相對主義。同時,弗洛姆追求的人道主義倫理學中的標準也必然不同於權威主義倫理學中的標準。通過對人道主義倫理學傳統的回顧,弗洛姆汲取了亞裏士多德、斯賓諾莎和杜威的觀點,徹底將人道主義倫理學視為對權威主義倫理學的一種反動。
書中通過兩種標準把人道主義倫理學同權威主義倫理學區別開來。從形式上來說,權威主義倫理學:否認人有認識善惡的能力;規範的製訂者總是超越個體的權力,主體的軟弱和對權力的敬畏是個體遵守規範的基礎;人們不敢對權力的的決定作出質疑,逐漸喪失自我判斷的能力。(8)而人道主義倫理學認為唯有人本身才能決定美德與罪惡的標準,而且不存在超越人之上的權力;(10)從內容上來說,權威主義倫理學按照權力的利益而不是主體的利益來回答什麽是善或什麽是惡。(8)但是人道主義倫理學主張倫理學價值的唯一標準是人的福利。(10)從二者的對比中,弗洛姆的觀點是沒有比人的存在更高尚和更高貴的東西。對於人的生活有效的規範必定是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
人道主義倫理學:以人學為基礎的倫理學
弗洛姆指出人道主義倫理學是由人自己製訂規範,並受製於這些規範,人自身既是這些規範的真正來源或管理者,又是這些規範的執行者。
人學——人道主義倫理學的理論基礎。首先,人道主義倫理學相信倫理行為規範的源泉應當在人的本性中得以發現,道德規範是以人的內在品質為基礎的。其次,它主張,人的存在與人根據其本性法則展現他的特殊力量是同一回事。這種以人學為基礎的倫理學宣揚善就是肯定生命,展現人的力量;美德就是人對自身的存在負責任。惡就是削弱人的力量;罪惡就是人對自己不負責。(17)為了理解對人而言何為善,何為惡,必須以關於人性的知識為基礎。而人的科學能賦予我們一幅“人性模型”的圖像,從這幅圖像上,我們能演繹出目的,然後找到實現目的的手段,所以,作為一種旨在建立一套人所應當遵守的倫理規範的應用科學的人道主義倫理學,隻有以“人學”為基礎才能實現其目標。
人道主義倫理學:以性格學為科學方法的倫理學
弗洛姆認為,人的行為方式體現了個體在生活藝術方麵成功的程度,它根植於人整體的性格結構。因此,對人的性格的理解,是衡量人實現自身程度的前提和方法。所以弗洛姆認為有必要從以下兩個方麵了解他的性格學。
(一)人的境況
一個個體代表著人性。因為,雖然從特殊性而言他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但是他的個體人格被一切人所共同擁有的存在的特殊性所決定。(33)因此,探討人格必須先考慮人的生存境況。
人同動物相比,天賦本能即改變自身適應環境的能力已愈來愈不完善,但是人依然要生存,這就需要人類的大腦愈發展,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發展的能力愈發達。但是人無法逃避他生存的特殊境遇——“人的存在與曆史的兩分性”。(34)
自我意識、理性和想象使人類脫離了動物,開始改造自然,從而超越了自然的其他部分,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一部分,服從於自然的物理規律,所以人永遠無法擺脫他存在的兩分性。最基本的存在兩分性是生與死之間的兩分性。一個人的誕生是偶然的,而死亡卻是必然的;人終有一死,這導致另一種兩分性:人的潛能實現與生命之短暫的生存分歧。雖然每一個人都享有人類全部潛能,但是在個人短暫的生命中又不能實現自己全部的潛能;(37)還有一個最讓人痛苦的兩分性是:人的獨立性與孤獨感之間的分歧。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強,人與自然、人與他人和人與真實自我的關係在日漸疏遠。然而他不能忍受孤立,忍受不與他人聯係的孤獨感。“生存的兩分性”是人的生存最基本的實情,是人的生存的一切矛盾和一切問題的源頭。
與生存的兩分性截然不同的是曆史的兩分性:曆史的兩分性是指那些個體生活與社會生活中的曆史的矛盾,這些矛盾是人在實踐的過程中創造的,它們不是人的存在的必然組成部分,這些曆史分歧是可以通過人類的勇氣與智慧在以後的人類曆史中消解。(38)但是,他不能取消存在的兩分性。(39)
人將永遠不會中止困惑和產生新的問題,隻有當人認識到自己的生存境遇和自己應該施展力量的能力時,他才能真正的成為他自身。因此,作為個體的人為了自己和全人類的幸福,要了解人的性格特征,最終超越孤獨的自我。
(二)人格
人們是相互類似的,因為他們共享著人的境況和他們所固有的存在的兩分性,但是在他們解決自己的人的問題的特殊方式上,他們是獨特的。所以,人格的無限多樣性本身就是人的存在特征。(44)弗洛姆說:“我所謂人格是指某一個體所特有的並使之與眾不同的、所有先天遺傳的和後天獲得的精神品質。”但弗洛姆特別強調人格的後天成分,即強調人格是個體在後天生活中受社會條件影響而形成的相當穩定的行為模式。
弗洛姆在個人與世界的關係中看待人格,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人格是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會化過程的形式。(51)在生活的過程中,人既要經曆同化過程——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獲取並接受各種東西;人又要經曆社會化過程——使他自身與人們聯係起來,人們無法忍受完全的孤獨。(50)
一方麵,在同化過程中,性格取向被分為五種類型。其中前四種類型被弗洛姆稱為非生產型定向,第五種類型被稱為生產型定向。第一種是接受型取向,具有這種取向的人認為“一切好的都源於外界”。他表麵樂觀友善,但一旦他們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就會感到焦慮和痛苦不安。(54)第二種是剝削型取向,具有這種性格的人對一切都充滿了懷疑、羨慕、嫉妒,隻有從別人手裏得到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他才能滿足。(55)第三種是貯藏型取向,這種人不僅吝惜錢財,而且吝惜思想和感情,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貯藏節約的基礎上,而消費則是一種威脅。(57)第四種是市場型取向,具有這種性格的人將自己的生存與他人(市場)連在一起。這種人認為能否成功取決於他能否在人格市場上找到買主,所以個性毫無意義,人格是否為市場所需要才具有真正的重要性。(61)第五種是生產性性格取向,具有這種性格的人能夠運用理性和想像力去改變眼前的物質世界。有這種性格的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並實現其固有的潛能。(72)
另一方麵,在社會化過程中,人主要有三種取向形式。第一種形式是共生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個體以喪失自由和完整為代價而與他人緊緊相連,離開了他人,他就感到焦慮不安。共生關係的積極形式是虐待狂,其表現形式有溺愛、過分保護等;消極形式是受虐狂,即試圖通過把自己與他人捆綁在一起,而消除一個人的自我,逃避自由,並尋求安全。(94)第二種形式是距離性的、退縮的和毀滅性的關係。它是與共生關係對立的。它表明了一個人的無力感。退縮是一種消極的疏遠形式,即個人無力之感覺通過從作為一種威脅的他人那裏的撤回而得到消除。其原則是對手過於強大,不敢與其競爭,隻能退避三舍。具有這種取向的人常常伴以自我膨脹感為補償。毀滅性是一種積極疏遠關係,即把對自己有威脅性的存在予以破壞。其原則是對於很強的對手要先下手為強。(95)第三種形式是愛的關係,它是兩個人在互相保持其完整性條件下的親密關係。(96)通過建立愛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隔絕狀態得以衝破,孤獨感得以擺脫,個體能與他人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在個人與世界的同化和社會化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取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共生關係與接受型取向和剝削型取向相關;疏遠關係與貯藏型取向和市場型取向相關;愛的關係與生產性取向相聯係。各種形式的取向也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每個人身上也不可能隻有一種單一的取向。現實生活中的人的性格是一種混合狀態,其中哪一種取向占據主導地位就表現出哪種性格。個人性格不但努力使自己的行為合理,而且認為這樣做就是按本性而行動。
人道主義倫理學:以愛為核心、人的快樂幸福和自我實現為目標的倫理學
已如前麵章節所述,弗洛姆的人道主義倫理學是直接在批判權威主義倫理學的基礎上構建,它基於上述基本的理論規定,分別針對權威主義倫理學對幾個倫理學問題的闡述,針鋒相對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自私、自愛及自利
權威主義倫理學視自私為首要的最大的惡,自私就是愛自己完全排斥愛他人,它要求人們隻能在愛己與愛人間擇其一。對於關心自我利益被等同於自私的表現。弗洛姆反對權威主義倫理學的觀點,他認為自私與自愛是對立的,一個自私的人由於沒有能力愛自己、展現自己的力量,常常處於空虛、焦慮之中,他拚命地從外界索取來尋求安慰,絲毫不考慮他人,極其“關心”自己,實際上這種關心是來掩蓋和補償他未能真正關心自我,更不用說關心他人了。弗洛姆提倡自愛,一個人隻有真正做到了愛自己才能愛他人,愛人與愛己是統一的。
分析了自私和自愛之後,弗洛姆著手討論自利概念,他認為自利就是人保存自身的存在,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充分發展他作為人類一員的他自己。(117)
(二)良心
權威主義良心是外在權威——如父母、國家或任何文化中偶然出現的權威內在化了的聲音。(126)其內容的來源是權威的要求和戒律。其力量根植於人對權威的懼怕和羨慕。(128)
弗洛姆從倫理學角度考察了良心概念的發展史,並從詞源學上考察了良心的概念之後,批判了權威主義的良心說,提出了人道主義良心說。他認為人道主義的良心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反應,它是“我們關懷我們自己的愛的聲音”(140),這聲音召喚我們返回自身,返回生產性的生活。簡而言之,良心是人對自我的呼喚。因此,人道主義倫理學良心被合理地稱為自愛、自我關心的聲音,它捍衛人的完整性和自身利益,引導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因而具有生產性。
(三)快樂與幸福
弗洛姆把快樂作為一種價值的標準。弗洛姆分析了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斯賓諾莎和斯賓塞的快樂概念,發現並讚同他們的共同點:1.主觀的快樂經驗本身不是一種充分的價值標準;2.幸福與善相聯係;3.可以找到一種評價快樂的客觀標準。(157)至於快樂的類型,與倫理學理論相關的有:滿足、非理性的快樂、歡樂和幸福。(167)滿足作為對生理條件限製的心理緊張的解脫,它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在倫理學上講是中性的;非理性的快樂和幸福(歡樂)是具有倫理學意義的經驗。非理性的快樂是貪婪的表示,是不能解決人的存在問題的表示。而幸福和歡樂則是“生活藝術”中部分成功或總體成功的見證。(168)
幸福和歡樂是靠人的內在的生產性所帶來的一種成就,而不是一種神的恩賜。幸福和歡樂不是源於一種生理缺乏或心理缺乏的需要之滿足;它們不是心理緊張的解脫,而是在思想、感情和行動中的一切生產性活動的伴隨品。歡樂與幸福在性質上並無二致,區別隻在於歡樂訴諸於一種單個的行動,而幸福則可以說成是一種連續的或整合了的歡樂經驗;我們可以用複數的形式來談論“歡樂”,但隻能用單數的形式來談論“幸福”。(166)
(四)人的道德力量
在人性善惡問題上,權威主義倫理學認為人性本惡,這使人傾向於敵視同伴、嫉妒猜疑及懶惰。(185)這種憎惡既指向他人又指向人自己。與此同時,道德判斷應是權威的判斷。權威主義倫理學宣稱它對人作出的道德判斷是幫助人趨善避惡,它的裁決是絕對的,不容更改和質疑。
針對權威主義倫理學的觀點,人道主義倫理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人性善惡問題上,它認為人性中同時蘊含著善惡兩種潛能。善即生產性的潛能,惡即破壞性的潛能。當條件能保證人的生產性發展時,人性便主要表現出它善的一麵。如果適合人成長和發展的條件缺乏,人的破壞性就會發展,人就會變得邪惡。人道主義倫理學認為人之善發展的適當條件絕非是外在的,隻能來自於人的內部。反之,如果人之善發展的條件不具備,即如果人不能通過努力而生產性地、完整地運用自己的能力,人就會被缺陷或神經病所困擾。(192)關於道德判斷,它主張是人自己的判斷,它以事實為依據,而不是以某個權威為依據,這種判斷的目的不是對人實行譴責或寬恕,而是客觀的判斷一個人完成他使命的程度、實現其潛能的程度,並判斷他成敗的原因——道德的成敗。(208)
“簡要評述”
當您打開美國學者喬治?塞爾茲的《影響人類曆史的名人思想大觀》時,您會驚奇地發現,在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希臘大哲學家亞裏士多德以及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等世界級偉人之後,弗洛姆的名字赫然在目。有人稱他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這些影響表現為:首先,弗洛姆建立的人道主義倫理學診斷了現代人生存的困境並為人指明了生存的真正意義。對弗洛姆所作的分析,美國哲學家路德?賓克萊曾給予極高的評價:“弗洛姆對現代人的困境的診斷,是他的思想的高峰。他企圖在這個複雜的現代世界中讓人的生活多恢複一些尊嚴,這件事的重要意義是誰也不會不承認的。”弗洛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他覺得在現代社會中人已經偏離了他應有的生存目標,為物質而奮鬥,為成功而奮鬥,人的價值被用物品或權力的占有量來衡量,而人生的意義卻被忽略了,由此而產生出一係列病態。
其次,弗洛姆對人本質的回答豐富了人本性的研究。弗洛姆對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境遇的分析,豐富了哲學史上對人的問題的研究。弗洛姆論證了社會因素對人的心理的影響作用,從而超越了弗洛伊德對人所作的生物學原則的理解。他提出了接受型、剝削型、貯藏型、市場型等類型的社會性格,並從人的存在本身分析人、把握人,強調社會心理在曆史過程中的作用,提出一種分析人的新視野。即在社會和人統一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人的內部世界,通過對人的本能、需要、性格的研究,對人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把握,試圖揭示人性的各個層次,揭示人性的豐富內容。
最後,弗洛姆的人道主義倫理學為我們找到了準確的本體基礎——人。倫理學的研究離開了人,就必然會走向歧途。而把著眼點放在人身上,就使倫理學的建設找到了一個準確的起點。這不僅對於倫理學的建設,也為社會實踐的健康、高速發展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起點。在社會生活中,人是一切活動的主體,而道德對於人的一切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切好的理論、政策、方針、法律、計劃都需要人去完成,而缺乏道德修養,並且品質極壞的人,無論再好的文明產物,他也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使之扭曲。因此,在現實情況下,探究人的道德建設問題,意義極其巨大。
通過對弗洛姆的生平、思想源流及此書內容概要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弗洛姆的思想洋溢著高昂的人道主義激情,以人立言,與人共感,為人而鳴。他是真正的人的解剖學家,他為人自造的痼疾而憤懣,又滿腔熱情地為解除這些致命的病痛而殫精竭慮。他始終如一地執著於人,追求著‘人的理解’和‘人的希望’,一如海明威筆下的漁夫老人之於大海,不屈地將思維的網撒向人的海洋,期待著撈起沉甸甸的希望——這,就是我們將要在《自為的人》一書中獲得的‘弗洛姆的印象’。”(譯者的話第1頁)
(王瑋)
參考文獻:
[1]E。Fromm。Man For Himself: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47.
[2]B。Daniel。The Legacy of Erich Formm[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美〕弗洛姆。自為的人[M]。萬俊人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
[4]張偉。弗洛姆思想研究[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
[5]〔美〕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選[M]。黃頌傑主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美〕塞爾茲編。影響人類曆史的名人思想大觀[M]。公婷、陳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王元明。弗洛姆人道主義精神分析學[M]。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0.
[8]陳秀容。弗洛姆的政治思想[M]。台北:三民書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