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楊耀海墓碑碑文撰寫前後

  龍潭老人楊耀海墓碑,現存於西安碑林。墓主楊鬆軒之父、楊鍾健楊鍾健(1897—1979),字克強,陝西華縣人,我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和教育家。生前曾任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編譯局局長、古脊椎動物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等職務。早年與李大釗、毛澤東、鄧中夏等人過從甚密,曾主辦過《共進》等進步刊物。之祖楊耀海先生是陝西華縣龍潭堡的一位農民。墓碑碑文及銘是由當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和教授李大釗題寫的。蔡、李二人同時為一位農民題碑,還是非常罕見的。

  據當時正在北京大學就讀的楊鍾健回憶說:“到了北平,適逢蔡孑民先生任北大校長。其人道德學問,實足令人敬慕。尤以他在北大所表現之民主作風,影響於人者實深。又逢五四後之新文化運動時代,當時的俊彥如、陳獨秀、李大釗、胡適之、高語罕諸先生均為我所崇敬之人物。”《楊鍾健回憶錄》,76頁。

  1922年3月6日,楊耀海因病逝世。不久,楊鍾健就分別去求請李大釗和蔡元培。1922年4月10日,楊鍾健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說:“請人做文事,昨托李守常先生,他已應允。”9月17日,信中又說:“校長因近來為經費事奔走,以至辭職,自無暇晷,兒連謁三次,均以不見了之,催文一事,竟無從談起,兒擬去信一詢,有效與否,亦不可知。……”②原信存陝西師範大學楊芝芬副教授處。1922年10月25日,蔡元培宣布複職。11月間,碑文很快寫了出來。12月2日,楊鍾健在寫給父親的信說:“蔡先生允作之墓表……始於日前送來……”②

  蔡元培撰好碑文的時間,是在1922年12月2日之前。文曰:

  龍潭老人楊君墓表

  君諱增龍字耀海陝西華州龍潭楊氏曾祖諱懷榮祖諱嗣修考諱同春四歲喪母身體羸弱不克及時入學然性孝友年十五秦中回亂室廬燼焉兄起龍目擊心傷得狂易疾不知流落何所時君避難河東亂定歸裏愴懷手足之情每於生日必揮淚致祭終身不廢年二十六遭父大故經營喪葬務極完備銺祭期近入竹園覓杖材猝遇豹迎麵來陷頭部強半於口君自分必死行人驚呼卒脫於險然已血流被麵堡眾鹹來慰問經月而始愈君天懷鎮定即所遭顛沛未嚐或改其素塾師雒某者與諸昆弟構訟數閱月未到塾裏人且解約某貧極昏紈扌疑訴之官詞不近理人多非笑之狀未入而某憤憤投井死命案牽連殯之日猶令鶴年送之客戶張榮貧君以堡南水田給租得免為餓殍嗣以榮貪鄙絕來往適榮與何姓因田事镋頦疑君主持榮服毒死而訟累及君兩事費錢千餘緡始解君產不及中人至是而負債累累人且虛其無以自立而君措置裕如於兒孫輩讀書尤竭盡心力俾相繼成名先後支出學費近萬金曾亻次助北京大學圖書經費又捐資興學得一等銀質褒章君力農起家能□□□□□□麥摘柿猶躬自為之以民國十一年三月六日卒春秋七十有五配劉太君先君四歲歿餘為表其墓子鶴年專任□□□□□□業農有父風鶴慶醫學士鶴瑞工學士孫鍾健理學士現複留學德國餘詳劉太墓君表不贅及同年七月三日歸葬□□□□同穴餘將君身世經曆之重要者揭諸阡使後之人觀覽焉

  關於請李大釗撰銘的事,楊鍾健一直掛在心上。他知道大釗同誌肩負黨的重任,社會活動又十分繁忙。據李葆華回憶說:“從1922年底到1924年初,父親經常不在北京,頻繁地奔走於大江南北,為黨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而努力工作。”李葆華:《回憶父親李大釗的一些革命活動》一文,載《人民日報》1979年10月29日。1923年5月26日,楊鍾健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說:“為兒祖父做文一事……至李守常先生所擔任之文,因以後學潮工潮迭起,幾成亡命,不大在京,久久未有音信,他已於日前回京,兒亦催過數次,大約不日可以送來。”原信存陝西師範大學楊芝芬副教授處。

  至此,我們雖然從現存的書信中,再未見有楊鍾健提到李大釗撰銘的事,但從“大約不日可以送來”一語來看,李大釗撰好銘文的時間已是1923年5月26日之後不久。其銘如下:

  銘曰公實炎農之苗裔兮宅居於華之龍潭躬耕耘於隴畝兮神遊乎樸茂之自然勵子孫之學行兮宏庠序於閭閻緬樹木樹人之前修兮永垂遺愛於百年

  在五四運動以後,李大釗和蔡元培能夠應允為學生楊鍾健祖父撰寫碑文,是有一定原因的。

  1919年3月,楊鍾健在李大釗等人的影響下,積極發起組織了早期進步學生團體。他自述道:“我在北大第二年的生活比第一年活躍。……那年頭,陝西局勢一日壞似一日。在北平的陝西學生組織起來,對陝西時局深表關心。在這些活動中,我出的力氣頗不小。此時國內尚沒有什麽學生會的組織,而我卻組織了‘陝西省旅平學生聯合會’。”②《楊鍾健回憶錄》,24、25頁。楊鍾健的這一創舉,在北平影響很大。1919年3月,在李大釗的指導下,由鄧中夏、許德珩、黃日葵等發起組織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楊鍾健參加後,經常到城內、長辛店、趙辛店、通縣等地宣傳講演,還擔任了該團的總務幹事。1919年,楊鍾健參加了陳獨秀、李大釗等組織和領導的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他自述道:“我雖然隻是個平凡的學生,然而情緒卻很激昂。那天隨隊伍到天安門開會之後,接著遊行,我的口號喊得特別起勁;……從此以後,我參加的社會更多……”②1919年7月1日,在李大釗等人的領導下,“少年中國學會”正式成立,楊鍾健原通過鄧中夏認識了李大釗,並經鄧中夏的介紹於1921年加入學會,同年9月被李大釗等人推舉為執行部主任。1919年秋冬,楊鍾健主編陝西學生在北京創辦的《秦劫痛話》,1920年又主編了《秦鍾》月刊,1921年還擔任了《共進》半月刊的主編,選登了1922年6月15日《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這一重要文獻,1922年楊鍾健加入了李大釗領導的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1月,楊鍾健在黨領導下的驅彭挽蔡運動中表現特別積極。他自述道:“學校因蔡孑民先生不滿意當時教育部總長彭允彝而辭職,發生了驅彭換蔡風潮。這次風潮雖然為我在北大學生生活中最活躍的時期,但我始終對過份公開的活動不感興趣。有一次,學生會主席辭職,大家要我擔任,我堅決未就。此時,我擔任北大學生新聞編輯及校刊的工作,每天至深夜始睡。”《楊鍾健回憶錄》,29頁。

  對於這樣一位追求進步而又踏實刻苦的青年學生,蔡、李二位先生能夠應楊求請,為其祖父——一個農民撰寫碑文、碑銘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由蔡元培撰文、李大釗撰銘、湖北大冶黃福藻書、陝西長安劉暉篆額的楊耀海墓碑,原立於華縣龍潭楊鍾健家幾代之祖塋地,於1982年移入西安碑林。

  原載《文博》雜誌1985年第5期

  作者附記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承蒙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楊芝芬同誌的幫助,特此致謝。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