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
母親節創立人是安娜·賈維斯。據說,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以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當時是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學校的總監,並兼職在教堂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當講述到在戰役中英雄捐軀的故事時,她不禁感慨萬分,認為應該給予失去兒子的母親們一種慰藉,一個紀念日。同時也衷心希望有人會創立一個母親節來讚揚全世界的母親,她的想法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
安娜·賈維斯的母親死後,她繼承了母親遺給她的一筆龐大的財產,不過她為失母感到格外悲痛,立誌要實現母親的願望,創立母親節,借以紀念世上所有的母親們,同時提倡孝道等。為此她向社會發出呼籲,結果她獲得各方麵熱烈的支持和良好的反應,並紛紛邀請她前往演講。至1914年,美國參眾兩議院終於通過決議案,將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在她的努力推動下,一共有43個國家公認這一偉大的母親節。現在它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節日了,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想起辛勤操勞、哺育兒女的母親。
父親節
父親節是由美國人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有5個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負擔全落到了父親身上。父親每天起早貪黑,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既當父親又當母親,自己則過著節衣縮食的節儉日子。多德夫人切身體會到父親的關愛,感受到父親的善良與偉大。她長大後,深感父親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應該得到表彰,做父親的也應該像母親們那樣,有一個讓全社會向他們表示敬意的節日。於是,她給華盛頓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動,便采納了這一建議,隻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強烈呼籲下,美國總統尼克鬆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使其成為全國性的節日。目前,這個節日受到東西方世界許多國家百姓的認同。每到這一天,子女們總是向操勞的父親致以敬意。
“三八”國際婦女節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為了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自由平等,舉行了大罷工和示威遊行。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廣大勞動婦女的支持和熱烈響應。1910年,一些國家的先進婦女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根據主持會議的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議,為了加強世界勞動婦女的團結和支持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鬥爭,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就成為全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的偉大節日。
我國第一次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始於1924年。
“五一”國際勞動節
5月1日,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國勞動人民團結戰鬥的節日。簡稱“五一節”或“勞動節”。
19世紀80年代,隨著美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無產階級隊伍日益壯大。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16小時。1884年,美國和加拿大的8個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開會,決定1886年5月1日舉行大罷工,以爭取實現工作、教育、休息各八小時的“三八製”。5月1日那天,美國芝加哥等地近50萬工人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由於堅持鬥爭,取得了勝利,爭取了八小時工作製的權利。
為了紀念美國工人這次罷工鬥爭,顯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力量,1889年在恩格斯領導下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決定以象征工人階級團結、鬥爭和勝利的5月1日,為國際工人階級爭取解放的節日。這項決定得到了全世界各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響應。從此,5月1日就成為世界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加強國際團結的偉大的戰鬥節日。
1920年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大規模地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
“五四”青年節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餘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要求“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運動由北京發展到全國,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的強大革命運動,迫使北洋軍閥政府拒絕在列強們的和約上簽字(和約上決定讓日本繼承戰前德國在我山東特權)。
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青年運動的開端。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50年4月,共青團中央決定5月4日作為青年團成立的紀念日。
“七一”黨的生日
黨的生日,通常是指黨誕生的日子,一般以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為標誌。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黨的活動處於白色恐怖之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秘密狀態下召開的,組織程序也比較簡單,所留下的文字記載很少,這就給準確確定“一大”召開的日期帶來了一定困難。黨史工作者根據尚存的當時文字記載和當事人的回憶,從幾方麵進行考證,確認“一大”的開幕時間是7月23日,閉幕時間是7月31日。
把7月1日定為黨的生日,是毛澤東同誌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在延安的黨的一大出席者隻有毛澤東和董必武,他們記得一大是7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確切的日期,當時的嚴酷鬥爭環境也沒有條件弄清確切日期,於是就把7月的月首作為中國共產黨誕辰紀念日。
把“七一”作為黨的生日,是1941年6月黨中央發的《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紀念指示》的文件。從此,“七一”就成為中共黨員的固定節日,紀念“七一”成了我們黨的例行活動。
情人節
情人節英文譯音是“瓦倫丁”(Valentine)。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各國情人節。這一天,人們都用玫瑰花或巧克力送給自己心愛的人,以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有一個基督教徒瓦倫丁,因帶頭反抗羅馬帝國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捕入獄。在獄中,瓦倫丁治好了典獄長女兒的眼疾,也得到典獄長女兒的悉心照料,兩個人建立了感情。
公元270年2月14日這一天,瓦倫丁被處死。行刑前,瓦倫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此後,基督教徒為了紀念殉教者瓦倫丁,便把這天視為“情人節”,節日的標誌是紅心和鮮花。
情人節最初叫“聖·瓦倫丁紀念日”(SanValentine’Day),改叫“情人節”有另一種說法是,古人認為2月14日是百鳥發情擇偶的開始,林中的鳥兒啼春發情,人們推鳥及人,便認為青年男女也應該在這一天擇定佳偶,或者互相致以最好的祝願,表明心跡。由於這一天正好是瓦倫丁節,人們便沿用了瓦倫丁這個字。
因此,久而久之,“瓦倫丁”這個字便成為“情人”的代名詞了。
愚人節
愚人節起源於法國,與曆法改革有關係。每年4月1日,是西方民間的傳統節日——愚人節。這一天,人們會帶著善意去任意愚弄他人。
1564年,法國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裏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
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和“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這種民間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平安夜
每年的12月24日的晚上是平安夜即聖誕節前的一個晚上。在西方各國,平安夜這天,每家都要紮聖誕樹。當晚,全家人團聚在客廳中,圍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和愛,祈求來年的幸福,類似於我國的除夕。
耶穌誕生的那個晚上,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天上傳來了聲音,告訴他們耶穌降生的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到人間,是要作人世間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一群小孩手拿唱詩單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到處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報佳音已成為聖誕節不可缺少的活動。
聖誕節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它是西方各國最主要的節日,相當於我國的春節。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人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耶穌生辰無據可考,後來把劃分世紀的那一年(即公元一年),定為耶穌誕生之年,時間是一個冬天的夜晚。到公元354年,基督教派中的多數派,把羅馬帝國密司拉教在12月25日紀念太陽神誕辰的節日定為聖誕節,旨在取耶穌為“正義的太陽”之意。
聖誕節這一天也是世俗的農神節,這個日子正當農曆冬至左右,開始晝長夜短,日照時間變長,太陽賜予人們的光明和溫暖與日俱增。人們為了感謝太陽賜福,常常舉行各種歡慶活動,向太陽頂禮膜拜。把耶穌誕辰定於傳統的農神節這一天,其用意是為了表示耶穌的降生就是太陽的再生。
感恩節
感恩節已有300多年的曆史了,它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
17世紀初,英國的一批清教徒為了躲避宗教迫害,逃往荷蘭,後又於1620年11月21日到達了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
這批英國移民們初到普利茅斯,就遇上寒冬,傳染病流行奪走了過半數人的生命。第二年春天,普利茅斯來了一位附近村落的印第安人,察看情況,酋長得知情況後,當即給移民們送來了很多生活必需品,並派來不少能幹的印第安人,教移民們捕魚、狩獵,種南瓜、玉米、筍瓜、蠶豆和飼養火雞等。這一年,移民種的莊稼獲得了豐收,移民懷著愉悅感恩的心情,特地在11月底的一天,大辦筵席,邀請印第安人一起共同慶祝豐收的成果。這一天,除了相互歡宴外,還舉行多種活動,如摔跤、賽跑、唱歌和跳舞等,搞得喜氣洋洋。從此以後,這個習俗在普利茅斯流傳下來,並逐漸推廣到美國各地和北美一些國家。當時的一些食物,如烤火雞、南瓜派、玉米麵包等食品,也逐漸成為這節日的傳統菜肴。
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宣布每年的11月26日為美國的感恩節,可是在1863年,林肯總統又把感恩節定在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二戰”期間,羅斯福總統與有些州的州長在感恩節的日期上發生爭執。最後,經過國會討論,1941年以法令的形式確定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為感恩節。
複活節
複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複活的節日,是歐美各國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
據聖經上說,耶穌是在他去耶路撒冷參加猶太教“逾越節”的那天遇難的,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複活升天。這一天又是古代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慶祝大地回春的“春太陽節”。後來,“複活節”逐漸替代了“逾越節”和“春太陽節”。公元325年,在羅馬帝國的一次教士會議上,決定將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作為“複活節”。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是“初”的意思,而古人常把五寫成“午”,所以“初五”也可以寫成端午。古人把午時當作陽辰,於是“端午節”又稱“端五節”、“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有其他一些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2000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這些活動許多至今盛行於我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演變,有多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唐代的詩人文秀寫過一首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意思是說端午節的起源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楚國名臣屈原,這也是流傳最廣的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
據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曆史教育》所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間習俗中,中國人民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和紀念屈原聯係在了一起。
節日與愛情
少數民族節日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在節日期間,人們穿起本民族節日的盛裝,拿出本民族的風味和美食,載歌載舞,飲酒狂歡,走親訪友,更少不了青年男女在一起談情說愛。少數民族節日既是展示民族文化、民族風情、民風民俗的舞台,又為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活動和談情說愛提供了場所和機會,如雲南白族的“三月街”、雲南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賽歌會”、京族的“哈節”等等。甚至有些節日就是專門為青年男女進行社交、談情說愛而設的,如貴州苗族的“姊妹節”、雲南哈尼族的“姑娘節”、湖北土家族的“女兒會”、青海土族的“花兒會”、雲南、廣西壯族的“歌墟節”(雲南稱為“花街節”)、海南黎族的“愛情節”、台灣高山族的“背簍會”、貴州侗族的“情歌送餅日”、貴州仡佬族的“跳姑娘節”、閩浙地區佘族的“歌會”等等。過節時,人們放下手中的農活和工作,共同歡聚慶祝節日,青年男女唱歌對歌、舞蹈飲酒、娛樂戲耍,青年男女相互結識,結交為友,尋覓意中人,最終結為情侶,成就一樁美好婚姻。
火把節
火把節的日期為農曆六月二十四。相當一部分山地民族也過“火把節”,被稱為“火的民族”。彝語支民族的彝族、納西族、白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都要過火把節。彝族地區的火把節源於天神恩梯古茲放蝗蟲騷擾人間,人間燃火把燒蝗蟲的傳說。每逢節日,彝族地區的白族、納西族和彝族,家家門前要豎一個火把,村口豎一個高四、五丈高的大火把。通常選一鬆柱,拿鬆枝和幹柴層層圍成巨大的寶塔,上麵插花掛果。晚飯後,鑼聲、號聲一響,男女匯集廣場,點燃火把,並用鬆香粉撲撒火把,頓時光焰衝天,歡呼聲此起彼落。老人們舉杯暢飲,年輕人圍著火把,還要敲鑼打鼓,燃放鞭炮。人們揮動著火把繞山串田,意為燒死田裏的害蟲,迎來光明迎來豐收。
各民族火把節的內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就是彝族各支係也有差異。雲南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人民,在火把節那天,人人穿上新裝,彈著月琴、大三弦,吹著蘆笙跳起歡樂的舞蹈,同時還舉行摔跤、鬥牛。武定、祿勸等地的彝族人民,還開展射箭、賽馬、打秋千等活動。傈僳族則有火把節出獵的習俗。四川的彝族節目更豐富多彩,除了賽馬、鬥牛和摔跤之外還有選美活動,選出俊男靚女是彝族火把節的重要節目之一。火把節的歌,彝族稱之為“都荷”,是流傳在四川涼山的一種古老的女子集體歌舞。由一人領唱領舞,其餘的人跟隨其後邊歌邊舞,時而向順時針方向轉,時而向逆時針方向轉。達踢舞是四川涼山彝族民間一種古老的舞蹈,男女排成一行或圍成一圈,以踏腳為主。
臘八
農曆十二月八日為臘八節,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民間有食臘八粥的習慣,臘八粥也叫做八寶粥,相傳臘八節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獻糜的故事,取八種香穀和果實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鬆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等等總計不下20種,製粥供佛,故名八寶粥。臘八粥製法簡單,營養豐富,味道香甜。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八寶粥後來成為一道深受人民喜愛的美食。
潑水節
潑水節是雲南傣族人民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也就是傣曆新年,傣語稱“尚健”、“尚罕”,是送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在傣曆六月中旬(農曆清明前後一周左右)舉行。潑水節的來曆,相傳傣族地區有一個凶狠殘暴的魔王,他無惡不作,到處燒殺搶劫,奸淫婦女,人們對他恨之入骨。魔王搶來許多民女作妻子,她們為替人間除害,設計殺了魔王,但其頭顱滾到哪裏,哪裏就大火成災,民女們隻好輪流抱住這個血淋淋的魔頭,由於魔頭滾燙,大家隻好輪流不停地潑水降溫,衝洗血汙。傣族人民為了紀念她們為民除害的勇敢精神,便在翌年傣曆六月舉行潑水節,作為洗汙淨身的一種祝福。潑水節的節日慶祝活動一般延續3~5天,歡慶節日的活動中包含了一些宗教(南傳佛教)內容,人們用清水潑到佛像身上,為佛洗塵,所以潑水節亦稱“浴佛節”。
每逢潑水節,兒童們紛紛砍竹作水槍,家家戶戶的門框、窗戶上都貼上各式各樣的剪紙,城鎮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牌坊,頂端站立著象征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男女老少則穿上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婦女則各挑一擔清水潑到佛像身上,為佛洗塵。接著青年男女提著木桶、臉盆,互相追逐,你潑我潑,水花飛濺。被人潑得越多,說明受到的祝福也就越多,被潑的人也就越高興。節日裏,傣族人民還要放孔明燈,舉行龍舟比賽。當龍舟在江上前進時,船上會不斷傳來響亮的鑼聲和“水!水!水!”的歡呼聲。
清明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淮南子·天文訓》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歲時百問》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傳說起源於紀念割大腿肉給晉公子重耳吃的晉國大臣介子推。後來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曆史上的晉文公。晉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惟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屑於爭功討賞,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很羞愧,親自上綿山請介子推,找尋不到,依大臣計火燒綿山,想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抱著一棵老柳樹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不已。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複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所以寒食、清明兩節相接,後來寒食節及其活動逐漸融合於清明節。
清明節有祭掃墳塋的習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隻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不見於有關書籍記載。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掃墓即祭墓,到墓前祭奠先人。出於對先人尊崇懷念之情,祭墓時人們皆先剪除荊草,修整陵木,添土培墳,故而稱之為掃墓。清明節掃墓的風俗一般認為在隋唐時才盛行起來。據《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由於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所以,清明節掃墓的風俗就長久地延續下來了。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時恰值三秋之半,故叫中秋節。據說這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這天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傳說起源於“嫦娥奔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又說起源於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唐代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來,使之充滿浪漫色彩,賞月之風方才大興。中秋吃月餅,最先見於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隻見有“玩月羹”等,未見有月餅。月餅作為一種食品的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係在一起,始見於南宋的《武林舊事》。中秋節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台、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又叫做“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重陽節人們佩帶茱萸登高、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把節時所吃的糕點叫做“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舊時登高是為了“避邪”,此說始於東漢,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裏說:當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頗擅仙術,能知人間禍福。有一天,他對其徒汝南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全家有難,但如能給每人做一紅布袋,裝上茱萸係在手臂上,然後去登高,並在山澗飲菊花酒,即可幸免於難。桓景照辦,果真九日晚間,全家從山上回來後,見家中雞、犬、牛、羊俱已暴死。事後,費長房告知,此乃家畜代為受禍。這種神奇故事經過傳播,便形成了重陽節登高的習俗。農曆九月,秋高氣爽,萬裏無雲,登高眺遠,使人心曠神怡,於是登高也就成為一項很好的健身活動。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有人認為起源於陶淵明,有人認為飲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