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在十三年(1735年)八月十三日病死的,其年五十八歲。按照秘密立儲製度,弘曆順利地繼承皇位,成為乾隆皇帝。鈕祜祿氏亦按照雍正的遺命,被尊為崇慶皇太後,居住於慈寧宮,開始她最享福的人生曆程。
鈕祜祿氏生性淡泊,但被尊為皇太後以後,卻備受尊崇。乾隆年間,國力強大,國庫殷實,乾隆皇帝為表示孝心,不惜耗費巨額財富孝敬母後。不說別的,單是幾次祝壽活動,便可令天下所有人動容。
乾隆六年(1741),鈕祜祿氏剛滿五十歲,乾隆皇帝即為其舉行盛大祝壽活動。他效法康熙皇帝五十壽辰慶祝成例,在暢春園至紫禁城沿路,令八旗官員、兵丁男婦、太監人等六十歲以上者各按旗分列,男左女右,候於道旁,皇太後鸞駕一到,這些人便一齊跪倒,口呼賀詞。乾隆皇帝要對這些官民予以賞賜,僅此一項,即開銷白銀十萬八千七百五十兩,緞布七萬餘匹。
乾隆十六年(1751),鈕禱祿氏六十壽辰,其慶典活動更加盛大。當年春天,乾隆尚在南巡途中,便下旨令各省撫先期派人進京,預備經壇、戲台之類。按照規定,自萬壽殿到東直門一段地區由內務府負責,西直門至西華門一帶由各省及在京王公大臣分段籌劃。聖旨一下,臣子們聞風而動,爭先恐後地加入到祝壽籌備大軍中來。四月間,兩淮鹽政高恒、普福等首先組織得力人員在布置地段進行準備,接著京畿、各省在籍官員紛紛出動,並費盡心思要借此機會贏得皇太後、皇帝的歡心。順天府府尹蔣炳得知皇太後虔誠佛教,於是呈請合府紳士共建經壇,祝賀萬壽。此例一開,其他官員紛紛效仿。直隸、兩廣督撫還從本省選了許多老民、老婦,日夜兼程趕往京城,參加祝壽活動。乾隆皇帝也忙開了,先降諭於次年開恩科鄉、會試,不久又讓禮部籌劃給皇太後加封號,他還一再親見母後,征詢母後想法。鈕祜祿氏說:“一切禮儀盡量節儉就是。”但乾隆哪裏肯聽,他說:“如今國泰民安,天下無不感激你老人家的好處。祝壽慶典,關乎國家顏麵,馬虎不得的。”這樣中聽的話,鈕祜祿氏聽了,也不好說什麽。
壽期即將來臨之際,乾隆特地派遣官員告祭天地、太廟。接著,乾隆親自護送皇太後至萬壽寺行禮。十一月二十日,祝壽慶典正式開始。乾隆皇帝騎馬前導,親率大隊人馬奉迎皇太後還宮。這時候,各路祝壽大軍便開始盡展豪奢。隻見自西直門外的高梁橋到西華門十餘裏長的道路上,處處張燈結彩,雕鏤畫舫,裝點出一個無比華麗炫目的世界。裏麵既有箔做成的大海,也有絲絹織就的高山;還有彩紙組合的蟠桃,有幾間房子大;玻璃磚壘成的黃鶴樓,重簷三層;更有用無數麵鏡子建造的人工西湖,人入其中,即幻化萬象,令人驚歎稱絕……
皇太後每到一處,文武官員、命婦仕女、富紳百姓,便穿戴鮮亮地跪伏滿地,恭祝萬壽。入宮之後,各種筵宴、京劇、燈謎、煙火便一場一場地順次展開,接連十幾天,不僅皇宮裏麵充滿喜慶色彩,且整個京城均熱鬧非凡。對於如此奢靡的活動,鈕祜祿氏頗感浪費,曾下令將許多擺設撤除。但全國的喜慶氣氛仍讓鈕祜祿氏十分欣慰。
此後,鈕祜祿氏七十、八十大壽均舉行了隆重的慶典,其場麵之盛大,比六十壽辰有過之而無不及。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月,這位雍正諸後妃中最淡泊名利的妃子,享盡連皇後那拉氏、皇貴妃年氏均享不到的福氣後,安然死去。
他六下江南,一生多情,自號是十全老人,這就是乾隆。但風流倜儻的他,卻沒能留住伉儷之妻,他的孝賢皇後,早早離他而去。他也沒能留住第二位皇後的頭發,剛烈的皇後斷發明誌,他一生欣賞的和珅,卻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他鍾愛的十公主,卻遇人不淑。他的十全也隻能是個夢了。
文治武功的十全帝君乾隆
清乾隆皇帝
乾隆威弓射鹿圖
乾隆手跡《清明》
弘曆雪景行樂圖
和珅像
乾隆帝南巡圖清
乾隆宸翰寶璽
乾隆帝宮中行樂圖清
紀曉嵐像
和珅府花園湖心亭遺址
珅被派往山東查辦巡撫國泰貪贓案,還沒到一個月,乾隆就以理藩院需人為由,讓和珅返京。乾隆對和珅的寵愛達到離不開的程度。和珅對待乾隆也確實極用媚心,當乾隆咳嗽要吐痰的時候他不顧朝鮮使臣也在場的情況,竟親自以溺器接之。他連仆役下人的活都為皇帝幹,乾隆怎能不喜歡他呢?
乾隆皇帝戎裝像清
§§第七章 難享太平的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