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公安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談話,這時跑過來一位小孩,急促的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麽人?”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請你回答: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麽關係?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主要是因為定式思維影響了我們解決問題的速度。所謂思維定式,是指人在進行思維活動的時候,傾向於某一條熟悉的思路,使用某一種熟悉的方法。如果這些思路和方法屢試不爽,定勢效應就越來越強,人就越容易死死抱住它們不放,而忽視其他可能的思路和方法。
下麵我們用一個實驗來說明知識和經驗對解決問題的影響。現在有A、B、C三隻杯子,A杯容量為21毫升,B杯為127毫升,C杯為3毫升,要求量出100毫升的水來。怎麽量出來呢?我們可以按下麵步驟進行:第一步,將127毫升的B杯灌滿;第二步,用B杯中的水將21毫升的A杯灌滿,這樣B杯中還剩下106毫升水;第三步,用B杯中的水將3毫升的C杯灌滿;第四步,將C杯中的水倒掉;第五步,再一次從B杯中向C杯倒入3毫升水。這樣,B杯中就隻剩下100毫升水了。
如果你理解了上麵的方法,那麽就請你按照這樣的方法解決中的六個問題。
思考好了嗎?下麵我們來核對一下答案吧。前麵四題答案與例題是一樣的。而第5、6題不僅可以用例題的方法來解決,而且還有更簡便的方法:20=23——3,18=15+3.是不是恍然大悟,然後認為自己很笨?沒有關係,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曆,那都是思維定式惹的禍。你剛才可能就是這樣:看了例題,又做了前4題,這5道題的同一解法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你在解答後麵題目時很自然地再次使用它,結果讓最佳解法從自己眼皮底下溜走了。如果直接做第5、6題,就會覺得要找到捷徑也並不難。
還有一個類似的實驗:把六隻蜜蜂和六隻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結果發現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由於蜜蜂基於出口就在光亮處的思維方式,想當然地設定了出口的方位,並且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可以說,正是由於這種定勢思維,它們才沒有能走出玻璃瓶。而那些蒼蠅則對所謂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沒有對亮光的定式,而是四下亂飛,終於走出了玻璃瓶。有時候,頭腦簡單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這實質上體現了在偶然性當中有很深的必然性。
思維定式雖然有時會束縛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常常忽略了解決問題的“捷徑”,也會給解決問題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但是思維定式有時可以使我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達到近乎自動化的熟練程度,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
好了,現在回到剛才提出的問題,答案是: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親愛的讀者,你答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