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思考過,你每天是怎樣從自己的家走到工作的地方?在你的頭腦中是不是有一幅你生活的地方的地圖?如果你是老住戶了,你不必思考就自然而然知道怎樣從家裏走到生活區的任何一個地方,而且即使有一天郵局改變了位置,你也不會因此而迷路。托爾曼認為,這是因為你的頭腦中存在著一幅“認知地圖”,這幅地圖不僅包括事件的簡單順序,而且還包括方向、距離甚至時間關係等。
托爾曼設計了一係列以白鼠為被試的迷宮實驗。第一個實驗采用一個十字迷宮作為實驗情境,托爾曼把白鼠分為甲乙兩組,甲組白鼠從S1或S2出發到C後,都向右拐到達F1、F2分別找到食物,稱為反應學習組;乙組的食物則固定放在F1處,白鼠從S1或S2出發,然後分別向右和向左拐,到達F1找到食物,稱為位置學習組。托爾曼發現乙組白鼠隻需8次就能學會走出迷宮從而找到食物,而甲組有5隻通過72次嚐試仍然沒能成功。因此托爾曼設想,學習依賴於認識到目標的符號及其意義(即認識到獲得食物的途徑),而不是一係列機械的運動(即出發後向右走)。
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設想,托爾曼又設計了另一個迷宮。這個迷宮有一個起點,一個裝有食物的箱子和三條不同長度的從起點到食物箱的通道。實驗開始時先讓白鼠自由活動,讓它們自由地在迷宮探索出路。過一段時間後,檢驗白鼠的學習結果。在沒有堵塞通道的時候,白鼠懂得“抄近路”,選擇最短的直線通路1;接著堵塞A處,白鼠竟然懂得選擇通路2找到食物箱;如果把B處堵塞,白鼠發現通路1不能通行後,直接就選擇了通路3而不走通路2,最後順利到達了食物箱。在這個過程中,白鼠好像認識到了B處既阻塞了通路1又阻塞了通路2.這就說明了,在白鼠自由學習走迷宮的時候,它們就形成了對迷宮的“認知地圖”,因而不會盲目地選擇通路。
那麽,白鼠是不是隻是因為得以食物才會懂得走迷宮?如果沒有食物的鼓勵它們會不會走迷宮呢?在第三個實驗中,托爾曼和杭席克同樣利用上述實驗中的迷宮,但是根據對白鼠的獎勵的不同把白鼠分成三組來進行實驗。其中甲組不給予食物獎勵,乙組給予食物獎勵,丙組在11天之後才給予食物。
丙組白鼠在11天得到獎勵之後進步迅猛。托爾曼認為,雖然在前10天裏白鼠沒得得到食物,但它們仍然每天進行著學習,從而形成了“認知地圖”,隻不過在沒有獎勵的情況下沒有表現出來而已,這種現象叫做“潛伏學習”。這個實驗表明:強化確實能促進符號學習,但不是符號學習的必要條件。
白鼠走迷宮的實驗告訴我們,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適當的激勵要比不予激勵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在學生具有比較強的內在學習動力的前提下給予激勵要比學生在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的情況下給予激勵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一方麵,教師要重視對激勵機製的運用;另一方麵,教師在運用激勵機製時又要注意時機,以便使自己的激勵取得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