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到很放鬆,昏昏欲睡……你感到越來越困……你的身體變得很放鬆……現在,你開始覺得很溫暖,很自在,感到很舒服……你的眼皮變得越來越重。你的眼睛慢慢閉上了,再也睜不開了……你已經完全放鬆了……現在,聽我的指示,按我的要求去做。請把你的手高高舉上頭頂。然後,你感到你的手變得越來越沉重,重得幾乎舉不起來。你已經用盡全力把手向上舉,但還是不能把手舉起。”現在,看到以上情境的人大都會注意到:大多數聽到指令的人會接二連三地垂下手臂,並真的不能再舉起來,好像手中真的有非常沉重的東西一樣。為什麽這些人會變得這樣?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他們出現這樣一種狀態?
舞台上,眾目睽睽之下,一位臨時自願應征的觀眾正在接受施術者的現身說法,類似以上這般情境之後,施術者隨手將一隻生洋蔥頭遞給誌願者,並說:“吃吧,多好的蘋果!”誌願者大口吃起來,津津有味的樣子。“能嚐得出是哪種蘋果嗎?”施術者問,得到的回答是:“當然是香蕉蘋果啦,味道好極了!”這又是為什麽?
沒有錯,他們被催眠了!那麽催眠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概說催眠
催眠一詞是由希臘神話中睡眠之神許普諾斯的名字演化而來,是指在某種特殊情境中,以人為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的心理狀態。其特點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意願行動減弱或喪失,感覺、知覺發生歪曲或喪失。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從催眠師的暗示或指示,並做出反應。
催眠分為自我催眠和他人催眠兩種。自我催眠指的是由自我暗示所引起的催眠狀態。他人催眠是指在催眠師的影響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被催眠者喚起被壓抑和遺忘的事情,說出自己的內心衝突和緊張以及病曆、病情等。值的注意的是,催眠狀態同樣可以由藥物引起。
現實中,人們對催眠的易感性存在著廣泛的差異,催眠的深度主要因個體的可催眠性、催眠師的權威與技巧等的差異而不同。所謂可催眠性是表示個體對標準化的暗示做出反應並體驗催眠反應的程度,是一種相當穩定的特質。可催眠性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從根本沒有反應到完全反應。現實中大約有5%~20%的人根本不能被催眠,而有15%的人很容易被催眠,剩餘的大多數人介於兩者之間。容易被催眠的那部分人也很容易進入閱讀或聽音樂的狀態中,常常花大量的時間來做情節生動的白日夢,想象力很豐富,容易沉浸在眼前或想象的場景中。總之,他們表現出能全神貫注、全身心投入的能力。
催眠小史
催眠的曆史很長,但對它進行科學研究卻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在中國,“催眠”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的“祝由術”,宗教中的一些儀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隻不過當時多用來行騙的,或是一種迷信活動。
在西方,很早就有人開始對催眠感興趣,目前記錄最早的是1778年,巴黎一位名叫麥斯梅爾的醫生用催眠術給人們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他發明了一種叫“木桶法”的方法給前來尋求治療的病人進行治療,並取得了不錯的療效。後來,被一個由眾多醫生和學者所組成的調查團所否定,麥斯梅爾的療法被人們斥為騙術,麥斯梅爾也因此逃離巴黎在瑞士度過他的餘生。到19世紀40年代,催眠術再度受到重視,許多位醫生對外界宣稱,他們通過運用麥斯梅爾的方法成功進行了多次治療,甚至有一位外科醫生通過這種方式使病人進入到催眠中,並在這種狀態中鋸掉了病人已經壞掉的大腿。1841年,一位名叫布雷德的蘇格蘭醫生通過給需要手術卻無法使用麻醉藥物的病人實施催眠麻醉進行手術而獲得成功引起轟動。於是他借用希臘神話中睡神的名字提出“催眠”一詞,並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認為是由治療者的所引起的一種被動的、類睡眠狀態,使得催眠有了廣泛的傳播。再後來,在蘇聯生物科學家巴甫洛夫多年係統深入的研究下,催眠有了長足的發展,使它真正成為一門應用科學。
現在,在很多國家的大學裏、醫院裏,都設有專門的催眠研究室,並積極開展著把催眠應用於醫學、教學、產業等領域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