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夢,在心理學上的一般解釋是,夢是睡眠期中,某一階段的意識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自發性的心理活動。
――關於夢
夢及夢的由來
夢是一種奇異現象,而做夢的經驗,也是人所共有的。但在人類文化中,無論古今中外,對夢的了解,始終是一個謎。
在未開發的部落社會裏,往往把夢看成是神的指示或魔鬼作祟,固不足為奇。即使在現代化的文明社會裏,仍然有著對夢的諸多迷信。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關夢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諸如:莊生夢蝶、黃粱一夢、夢筆生花、江郎才盡、南柯一夢等,都是曆來為人津津樂道的夢故事。而東、西方社會對夢的觀念上,似乎自古以來就有所不同。希臘哲人柏拉圖曾說:“好人做夢,壞人做惡。”而中國的祖先卻相信“至人無夢”。以今天心理學上對夢的科學研究發現來看,古代中西對夢的看法,著實有很多的誤解。根據現在心理學家的研究,不分好人壞人,不分聖賢愚魯,人人都會做夢,甚至連動物也會做夢。因為,動物睡眠時眼球也會快速跳動(有機會你可以觀察一下你家小狗的睡眠)。不同之處,就是動物不能在醒來之後,像人那樣“夢話連篇”表達而已。
所謂夢在心理學上的一般解釋是,夢是睡眠期中,某一階段的意識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自發性的心理活動。在此心理活動中個體身心變化的整個曆程,稱為做夢。
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人入睡後,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據研究,人們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異相睡眠兩種形式交替進行,在異相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80%正在做夢,在正相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7%正在做夢。在一個典型的睡眠中,一般人的第一個夢,大約出現在入睡後的90分鍾。夢境的持續時間,約為5~15分鍾(平均為10分鍾),整夜的睡眠時間內,在睡眠的各個階段循環出現,而在一夜內大約要做4~6個夢。一個人每晚的夢境可間斷持續1.5小時左右。
關於夢的兩個問題
(一)人為什麽要做夢,不做夢會有什麽反應呢
科學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斷人做夢的實驗。即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即被喚醒,不讓其夢境繼續,如此反複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係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以及皮膚的電反應能力均有增高的趨勢,植物神經係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的一係列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感知幻覺、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等。顯而易見,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人在夢中是以右大腦半球活動占優勢,而覺醒後則以左側大腦半球占優勢,在機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使醒與夢交替出現,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和精神活動的動態平衡。
因此,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無夢睡眠不僅質量不好,而且還是大腦受損害或有病的一種征兆。臨床醫生發現,有些患有頭痛和頭暈的病人,常訴說睡眠中不再有夢或很少做夢,經診斷檢查,證實這些病人腦內輕微出血或長有腫瘤。醫學觀察表明,癡呆兒童有夢睡眠明顯地少於同齡的正常兒童,患慢性腦綜合征的老人,有夢睡眠明顯少於同齡的正常老人。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證實了這個觀點,即夢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機體各種功能的結果,夢是大腦健康發育和維持正常思維的需要。倘若大腦調節中心受損,就形成不了夢,或僅出現一些殘缺不全的夢境片斷,如果長期無夢睡眠,倒值得人們警惕了。當然,若長期噩夢連連,也常是身體虛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預兆。
(二)每夜都會做4~6個夢,為什麽醒來後隻能記得極少數的夢呢
對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看法。其一是幹擾論的看法:認為數個夢彼此幹擾,新做的夢,幹擾了前麵的夢;雖然在一夜之間夢境連連,早晨起床時,很可能隻記得臨醒之前的最後一個夢。這個解釋,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經驗。其二是動機性遺忘論的看法:認為夢境中多屬令人不愉快的事,當事人不記憶,以免引起焦慮。這個解釋,不符合一般事實。因為,事實上一般人所記憶的夢境,並非全屬令人愉快的事。其三是信息處理理論的看法:認為做夢都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在性質上均屬短期記憶。短時記憶如不經複習或輸入長期記憶中去加以貯存,自然很快就會忘記。這是一種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的新的解釋法,看來較為合理。
請揭開你麵具下的心事,放飛被禁錮的性靈,乘上夢的翅膀,盡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