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心理學早期的另一位巨人
布倫塔諾畫像
弗蘭茲・克萊門斯・布倫塔諾(1838~1917),哲學家、心理學家,意動心理學創始人。
他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馬利恩堡城的一個望族,他的家庭中有許多著名人物。自小他就表現出音樂、繪畫和體育運動方麵的天賦,聰穎機智、智力超群,很受家庭的寵愛。
17歲時,他開始接受教士專業訓練,後在柏林、慕尼黑和杜平根大學學習。1864年獲杜平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時被任命為神父。
1866年他任符茲堡大學講師,講授亞裏士多德哲學。1874年擔任維也納大學教授,直至1894年退休。
1917年在蘇黎世去世前,他一直在意大利和瑞士從事研究和寫作,享年79歲。
他的學生,如格式塔心理學的先驅厄棱費爾(C。V。Ehrenfels)、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S。Freud)、樂音心理學家斯頓夫(C。Stumpf)、現象學心理學的創始人胡塞爾(E。G。Husserl)、奧地利心理學的創立者麥農(A。Meinong)等在心理學史上都是重要人物,可以說布倫塔諾同馮特一樣為心理學的建立培養了一批人才,成為科學心理學早期的締造者之一。他在心理學方麵的著作是:《亞裏士多德的心理學》、《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和《論心理現象的分類》。
意動心理學
意動心理學派由於布倫塔諾是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大學任教時所倡導的,故而被稱為奧地利學派,又稱奧國學派,幾乎與馮特的內容心理學派同時產生。
1874年,布倫塔諾發表了著名專著《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在書中,布倫塔諾反對馮特的內容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感覺、判斷等思維內容,而是感覺、判斷等思維活動,即“意動”,並將“意動”概念作為中心的心理學概念進行闡述。例如,人看見顏色,顏色是心理內容,不是心理學的主要對象;看見是意動,意動才是心理學的主要對象。
意動心理學派的哲學思想來自於亞裏士多德的《論靈魂》和康德的現象學思想。布倫塔諾把意動基本上分為三類:(l)表象的意動(感覺、想象),如我見、我聽、我想象;(2)判斷的意動(知覺、認識、回憶),如我承認、我否認、我知覺、我回憶;(3)愛憎的意動(感情、希望、決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願望、我決定、我意欲、我請求。三類之中以表象的意動為最根本的,其他兩類是在這一類的基礎上形成的。
布倫塔諾的研究方法是和馮特不同的,布倫塔諾不反對使用實驗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觀察而不是實驗,即自我觀察。另外,他還主張對別人的言語、動作和其他表現進行觀察,並對動物、兒童、變態的人以及不同階段的文化進行研究。
對意動心理學的評價
盡管馮特和布倫塔諾在主張心理學成為一門科學的目標上是一致的,但是他們在具體的心理學觀點上卻是對立的。馮特所忽視的問題往往是布倫塔諾所關注的問題;馮特的局限往往就是布倫塔諾的貢獻。
首先,布倫塔諾是一位心理學理論家,而不是一位實驗家。他的主要影響是確定了心理學的基本觀點,而不是解決心理學的具體問題。如果說馮特對後世心理學的影響主要是在實驗方法上,那麽布倫塔諾的影響則主要是在理論觀點上。其次,布倫塔諾提出來的心理活動(意動)與心理內容相對立的思想,對20世紀心理學影響相當大。再其次,布倫塔諾強調心理學的人文價值和意義,他開創了以人文科學(哲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為模板的描述(或理解)心理學研究取向。
逸事・布倫塔諾
布倫塔諾是天主教徒,深受經院哲學的影響,但他富於獨立思想,一生多次受挫。1869年,他因不讚成羅馬天主教教會關於“教皇無過失”的主張,便著文反對。而3年後當他升任哲學副教授之時,正值教會通過該教義,他一怒之下便辭去符茨堡大學教授和符茨堡神父兩職,來到維也納大學任教。1880年,布倫塔諾與一女性天主教徒戀愛,因與奧國所規定的“不能和曾任神父的人訂婚”這一規定相衝突而辭職離開。幸而結婚後,他又回維也納大學任教,否則該校的校史中也就不會有“布倫塔諾曾在此任教達20年之久”的曆史記載。
從維也納退休後的布倫塔諾長期在意大利和瑞士周遊居住,他曾在多瑙河畔買了一個意大利酒店,並將它改建為住宅。一個好友前去探望他。在走近房子時,看到一群泥瓦工汗流浹背地幹活,一個瘦高個也夾雜其中,他敞著襯衫,穿著沾滿石灰的褲子,戴著寬邊軟帽,手裏與其他人一樣拿著抹子,像當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工人一樣,這個人就是布倫塔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