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926年57歲卒葬祖陵)
一
八部親赴鹽池會,首領意由大家推。
太祖伏兵藏殺機,血光之中即帝位1。
二
刻木契記諸事端,太祖見狀行事難。
遂令製造契丹字,大小均由朝廷頒2。
遼太宗耶律德光(902-947年46歲卒葬懷陵)
一
母後欲立遼太宗,又恐長子意不容。
授意酋長挽馬轡,巧立德光掩視聽3。
二
俯首聽命石敬瑭,太宗克唐立兒皇。
割讓燕雲十六州,歲歲貢奉朝聖上4。
三
偌個世界大無邊,南來北往飛杜鵑。
太宗遊汴聞啼鳥,悟出飛禽自由天5。
四
殺人越貨打草穀,財畜殆盡百姓哭。
太宗北歸細思忖,縱兵搶掠終生誤6。
五
白狐堂中白狐精,冥冥之中拽太宗。
一箭之仇當立報,誰敢殺生掠百姓7。
遼世宗耶律阮(918-951年34歲卒葬顯陵)
儀觀豐偉善射騎,內寬外嚴樂施予。
軍帳靈前擁戴立,人皇嫡長天授帝8。
遼穆宗耶律璟(931-969年39歲卒葬懷陵)
一
睡王長睡不再醒,唯有身後留罵名。
驕奢淫逸殺無辜,黑山之下刃律璟9。
二
如斯皇帝也知羞,微服狂歡在街頭。
不惜耗資百二兩,鬧市飲宴亮群醜10。
遼景宗耶律賢(948-982年35歲卒葬乾陵)
常患風疾抱病身,多委皇後理朝規。
領兵親征瓦橋關,宋軍敗績急告歸。
遼聖宗耶律隆緒(971-1031年61歲卒葬永慶陵)
釋放奴隸修法典,澶淵結盟安周邊。
減蠲賦役活黎庶,整頓吏治善納諫。
遼興宗耶律宗真(1016-1055年40歲卒葬永慶陵)
一
帝與伶人同台演,後妃入戲泰山怨。
興宗怒斥搧耳光,皇帝難道比妃賤11。
二
塔虎城外樹森森,池沼溢野水縈回。
飛禽走獸憩息地,天子遊獵樂忘歸12。
三
千角鹿圖易飛白,龍飛鳳舞鹿相隨。
丹青寫盡風流態,畫麵活脫動感真13。
遼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年70歲卒葬永福陵)
一
訪求良吏好直言,勸農興學頒經傳。
興國崇儒廣招才,國富帶來社會安。
二
選官何須德能才,賭賭運氣擲骰牌。
阿貓阿狗手氣好,撈個官兒好自在14。
三
遠賢近佞信讒言,朝野上下俱無安。
皇後被誣通私情,枉殺無辜篡朝權15。
四
昭懷太子莫恨賊,父皇利欲熏黑心。
輕信讒言欠思慮,不辨忠奸枉為人16。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1128年54歲卒葬乾陵旁)
一
拒諫飾非寵佞幸,窮奢極欲朝無寧。
文妃謀廢天祚帝,事泄賜死國途窮17。
二
天祚遊獵樂忘返,不聞身後兵戎見。
欲以獵物開盛宴,豈知自為盤中餐18。
【注釋】
1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繼位之前,契丹分為八部。八部每三年舉行一次大會,選舉有才略者為八部首領,後阿保機選為首領,在位九年而未選,各部不滿,要求依次代位。阿保機憑其才略,不想受代,七部共挾之,不得已,自率一部居漢城,其地有一鹽池。唐天祐四年(907),八部首領在鹽池開會選王,阿保機秘密設兵伏之,後攻殺七部首領,是年自立為帝,改元神冊。為平息內部不安,阿保機又派兵平息諸部叛亂。鹽池之會為阿保機奪取政權並成為遼走上統一發展道路之開端。
2 契丹族在阿保機立國時無文字,以刻木契記事。阿保機建立國家政權以後,著手創造文字。他依漢字偏旁創製契丹文字,稱契丹大字。大字製成,下詔頒行。爾後,阿保機弟迭剌習回鶻語文,又製成契丹小字,數少而連貫。契丹大、小字,均由朝廷頒布使用。
3 耶律德光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因嫻於韜略,頗得太祖及述律後鍾愛,他多次從太祖征伐,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天顯元年(926)太祖崩於扶餘城,述律後召太子突欲(即耶律倍)、次子德光俱乘馬立於帳前,對諸部酋長說:“二子皆我所鍾愛,不知立誰為好,你等以為誰人可立,可上前挽住他的馬轡。”諸部酋長知道述律後屬意於次子德光,都上前挽住他的馬轡,述律後宣布說:“既然眾人都傾向德光,我怎敢違背?”於是便立德光為帝。
4 太宗立兒皇帝,又稱太宗克唐。天顯十一年(936)七月,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與後唐主李從珂爭權,為李從珂重兵所壓,石敬瑭派趙瑩向遼求援,遼屢擊敗後唐兵。十月,遼封石敬瑭為晉王,並親臨府第,石敬瑭奉觴上壽。石敬瑭為報答遼的恩德,時常貢奉以賀。會同元年(938)七月,遼冊石敬瑭為武明義皇帝。石敬瑭為討好遼,並把燕雲十六州之地奉送給遼,自此,完全聽命於遼。石敬瑭名為晉皇帝,實為兒皇帝,是遼的一個傀儡政權。
5 大同元年(947)春正月,太宗入汴,禦崇元殿,受百官朝賀。春日太宗遊汴,聞杜鵑聲,不知為何物,李鬆對太宗說,這鳥叫杜鵑。並言杜甫詩“西川有杜鵑”,京洛亦有杜鵑。太宗說:“偌大一個世界,任飛禽揀擇,佛經中所謂觀自在也。”
6 遼朝初年,契丹軍隊在漢人地區以牧馬為名,擄掠民間糧食財物,稱為“打草穀”。遼太宗在進入開封後,縱兵四處擄掠,殺人越貨,無所不為。開封、鄭州方圓數百裏之地財畜殆盡,激起了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遼太宗不得不返旆北歸,他自稱此次中原之行有三失,第一條便是“縱兵掠芻粟”,即“打草穀”。
7 傳說遼太宗自汴京北歸,行至欒城(今河北趙縣)染疾不起,有一獵人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40公裏山中見太宗容貌如故,乘白馬追逐一白狐而射殺之,獵人拾得白狐與箭,旋失太宗所在。不數日,太宗死訊傳至上京,驗其日,乃得疾之日,驗其箭,乃太宗南征所帶之箭。遼人遂於其地建堂,塑白狐之形,置箭於堂中,名曰“白狐堂”。
8 鎮陽擁戴,又稱世宗之立。世宗,皇帝耶律倍之長子,太宗耶律德光甚愛之,大同元年(947)封為永康王。四月,太宗病逝於欒城,他死時沒有遺詔,軍中非常擔憂。當時太宗有子魯呼,很不得人心。為此,軍中大臣耶律吼、耶律翰等共推舉擁立世宗,並向軍中發令:“永康王,人皇王之嫡長,天人所屬,當立,有不從者,以軍法從事。”耶律阮遂即位於柩前,並派人送柩回上京。群臣尊耶律阮為天授皇帝。
9 遼穆宗即位後,驕奢淫逸,濫殺無辜。常在鬧市酒店與群臣狂飲,連飲三日,酒醉不醒,整日昏睡,國人稱之為“睡王”。他平時對待近臣,動輒或肢解,或炮烙,或鐵梳,殘暴至極。應曆十九年(969)二月,穆宗狩獵連夜返回行宮,索食不得,便欲殺庖人。掌膳者恐禍及己,遂密謀殺穆宗。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錫袞等六人趁穆宗酒醉未醒,挾刀殺之於黑山之下。
10 遼穆宗濫施淫暴,腐化至極。不滿足於宮廷生活,常更換衣服化裝為平民,在鬧市玩樂。應曆十八年(968)春正月,穆宗易平民服,至鬧市觀燈火,並耗資百二兩與群臣狂飲。
11 遼興宗耶律宗真酷愛戲劇,政事之暇,輒演戲娛樂。有時還親自加入伶人樂隊奏樂,命後妃改裝為女道士,在戲中扮演角色。皇後之父蕭磨隻向興宗提出說,後妃演戲有礙觀瞻,乞禁之。興宗怒而擊破其麵曰:“我貴為帝王,尚且入戲,汝女何為不可!”一時傳為佳話。
12 塔虎城,亦稱他虎城或塔呼城,在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區上台子北。遼代重熙八年(1039)置城,為遼代皇帝直轄長春州府治所。城外沼澤盈野,河流網布,盛產魚類,禽鳥雲集,乃遼代皇帝捺缽之地。城呈方形,周長5181米,城垣土築,高6~6.5米,基寬2.4~3.1米。各麵城牆外壁均築有16個馬麵,中部有甕城,四隅有角樓,城外還有兩道護城河。今保存完好。
13 遼興宗耶律宗真工畫,擅丹青,曾畫《千角鹿圖》,常以所畫鵝雁送至宋廷。其畫點綴精妙,宛如逼真。宗真曾以五幅縑畫《千角鹿圖》贈宋仁宗,仁宗作飛白書回贈。
14 遼道宗即位後,前期尚有作為,後變得昏庸荒唐。凡用人自己不能選擇,則令官員投骰子,以得勝者授以官職。耶律儼曾因擲骰子得勝,道宗以為其有上相之徵,遂任其為知樞密院事。道宗選官不看才德,而擲骰碰運氣,足見荒唐至極。
15 遼道宗時,因耶律乙辛平叛重元有功,進封南院樞密使,後又加封太師獨攬朝權。宣懿皇後工歌詞,好音樂。大康元年(1075),太子浚參與朝政,耶律乙辛受到抑製,遂計謀陷害宣懿皇後與太子浚。於是先買通皇後宮女單登及其妹夫朱頂鶴。偽造十香詞,誣陷皇後與伶官趙惟一私通,耶律乙辛上奏道宗,道宗令耶律乙辛、張孝傑查核。二人坐實其案。道宗怒,下令將伶人趙惟一、高長命等全族處死,令皇後自縊,並將屍體歸還本家。此後,耶律乙辛將同黨蕭霞抹之妹坦思,選入宮中,立為皇後,從而再次操縱宮廷。
16 昭懷太子,即太子浚。其生母宣懿皇後遭耶律乙辛等誣陷,被迫自盡。太子浚發誓“不殺此賊,不為人子”。耶律乙辛等不安,害怕太子一旦即位,此劫難逃。遂又設計陷害太子。大康三年五月,乙辛、蕭十三夥同樞密院事蕭特裏特,指使護衛太保耶律查剌誣陷耶律撒剌等欲廢道宗立太子浚,並奏告道宗。道宗大怒,令耶律乙辛等查審此案。由於氣憤,道宗先將太子囚於宮中杖之。後又令乙辛同黨耶律雅克等審太子,太子向雅克申辯,要求為自己伸張正義,主持公道,蕭十三與耶律雅克偽造供狀,言太子伏罪。道宗大怒,廢太子為庶人,並把太子逐出宮中。乙辛等人害怕事發,派人秘密將太子殺害,又把太子的妃子等人一並處死。道宗聽說太子死了,甚哀,令有司葬於龍門山。九年六月,追諡為昭懷太子,以天子禮葬於玉峰山。
17 天祚帝文妃蕭氏,因帝畋獵不輟,怠於政事,文妃曾先後兩次寫詩諷諫,天祚帝見詩銜恨,心猶不樂。後又因文妃謀廢天祚帝而被賜死。
18 天祚帝猶喜狩獵。天慶四年,蒙古軍隊圍寧江州,時天祚帝正於慶州射鹿取樂,對蒙古軍進犯毫不介意,終為蒙古軍所滅,自己反為他人盤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