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六、南宋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年81歲卒葬永思陵)



請質金營尚有膽,三箭三中遭遣還。

回鑾先整主戰派,力保議和求苟安1。



靖康之變恥未雪,紹興和議守臣節。

父子皆為斷脊犬,俯首聽命擅妥協2。



十二金牌催人魂,黎民攔馬放悲音。

秦檜盼做亡國奴,嶽飛班師不欲歸3。



檜陷嶽飛莫須有,下獄豈用問情由。

欲做奴才先除障,奸臣臭名千載留。



天子有權施淫威,宮中藝人智若神。

小戲頓開帝王竅,入獄獲釋緣餛飩4。



壽宴怎能少定膳,天子惱怒施刁難。

宰臣巧言慰上皇,聖壽無疆喜開顏5。



放歸鸚鵡回故鄉,感恩戴德說上皇。

整日鎖我金籠裏,何如山林自由翔6。



宮中鸚鵡思故鄉,放歸隴山自由翔。

聞聽駕崩悲不已,飛上枝頭說上皇。

宋孝宗趙眘(1123-1194年72歲卒葬永阜陵)



孝宗圖強欲雪恥,再決雌雄安社稷。

隆興和議緣敗陣,罪己蓄勢待時機7。



常悔未聽黃洽言,李氏封後幹帝權。

專橫跋扈人側目,撫案傷感老淚彈8。

宋光宗趙惇(1147-1200年54歲卒葬永崇陵)



悍婦跋扈橫專斷,遣使送盆光宗觀。

啟視宮人兩隻手,上皇毛骨皆悚然9。



請朝重華行艱難,光宗不孝滿朝怨。

李後蠻橫屢阻擋,帝嫌內禪皇位晚。

宋寧宗趙擴(1168-1224年57歲卒葬永茂陵)



強拉硬拽逃不掉,被迫穿上黃龍袍。

名為皇帝實傀儡,跟上他人跑龍套10。



兩塊屏風隨帝行,膳規盡在不言中。

內侍前導先出示,不開尊口也知情11。



元宵燈火織煙霞,餘杭不夜鬧喧嘩。

寧宗愀然熒燭坐,牽腸掛肚百姓家12。



寧宗糊塗沒主見,外戚侂胄橫專權。

慶元黨禁懲“偽學”,盡貶黨人排異端13。

宋理宗趙昀(1205-1264年60歲卒葬永穆陵)



土地祠中候選儲,饑腸轆轆抒怨苦。

理宗無怨明大義,《朕聞上古》獨勝出14。



“此畫罵你非罵我”,君臣本是一丘貉。

宋臣究非等閑輩,專事助紂以為虐15。



十年壓抑十年哀,端平更化欲展才。

就事論事不治本,聲色狗馬接踵來16。

宋度宗趙(1240-1274年35歲卒葬永紹陵)

先天不足弱智能,登基時節國衰窮。

諸事皆決賈似道,沉迷酒色充癡聾。

宋恭帝趙(1271-1323年53歲卒)

年僅四歲不知事,太後垂簾拿主意。

危如累卵宋王朝,文武大臣多逃逸。

宋端宗趙昰(1268-1278年11歲卒葬永福陵)

元軍大舉作南犯,宋廷君臣鳥獸散。

颶風毀船受驚嚇,病死舟中了憂煩。

宋帝趙昺(1271-1279年9歲卒)

即位伊始先逃亡,圓了皇帝夢一場。

隻見世上亂哄哄,讓人背著跳海洋。

【注釋】

1 靖康元年(1126)正月,宋金初議和,條款中規定須以親王為質送金軍渡河。欽宗約諸王相商說:“誰可為朕一行?”康王趙構排行第九,見諸兄長均不敢表態,即慷慨請行。並密奏道:“若朝廷便於用事,不要以一親王為念。”臨行時,同去為質的宰臣張邦昌唯恐不能生還,淚流不止。康王見狀,慨然勸道:“堂堂男子漢,何必如此。”張邦昌乃強止淚水,同趨金營。康王在金營中若無其事,與金太子比射箭,三發三中。金人疑趙構是揀選宗室之長於武藝者冒名頂替,故遣返,求換真太子為質。

2 宋高宗在紹興和議時,向金所進的“誓表”中卑躬屈節地說:“世世子孫,謹守臣禮。”至於割地行賄,在所不辭。

3 紹興十年(1140),嶽飛大敗金兀術,銳不可當,欲乘勝收複中原,直搗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縣)。然而,高宗與秦檜一心賣國求和,打擊主戰派,先令張浚、楊沂中班師,使嶽飛失去左右翼。繼而秦檜奏請高宗讓嶽飛班師。高宗隨即下詔,一日傳十二金字牌,讓嶽飛迅速回師南下,嶽飛氣憤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嶽飛還師時,人民攔馬痛哭,挽留嶽家軍,嶽飛亦悲泣不已。後以“十二金牌”作為緊急命令的代稱。

4 一日高宗進餐,吃的餛飩未煮熟,一怒之下,將廚師下獄問罪。宮中藝人聽說此事,就設法營救。他們便作了一個短劇讓高宗看。劇中兩個士子相遇,互問年甲,一個說甲子年生,一個說丙子年生。陪同高宗觀戲的一個藝人乘機對高宗說:“此二人均該下獄治罪。”高宗問其何故,藝人幽默地說:“夾子(與甲子諧音)、餅子(與丙子諧音)都生,與餛飩不熟同,豈不問罪?”高宗悟其意,遂放聲大笑,並下詔釋放了廚師。

5 高宗過生日,所供物品均有定數。孝宗時,有一次高宗過生日,高宗見奉物少了幾件,頓時大怒。孝宗惶恐不已,不敢與其父爭長論短,急忙找宰相虞允文商量對策。虞允文說:“臣請麵見太上皇,向他作一番解釋。”遂入宮跪拜高宗。高宗怒氣衝衝地說:“朕老不死,為人所討厭了。”虞允文知道他說的意思,遂說道:“請太上皇息怒。當今天子以至孝聞名,本不想減膳,罪在小臣。我考慮陛下聖壽無疆,而生民膏血有限。此舉意在減少生民有限之膏血,以益陛下無疆之聖壽。”寥寥數語,婉轉入理。高宗轉怒為喜,親為虞允文斟酒一杯,又賜以金質酒器。虞允文回奏孝宗,孝宗如釋重負,又依其父例賞賜了虞允文。

6 高宗在宮中養鸚鵡數百隻,一日問鸚鵡:“很思念家鄉嗎?”鸚鵡答道:“思鄉!”高宗頓起惻隱之心,令內侍將其放回原籍隴山。數年之後,內侍路過隴山,鸚鵡尚識內侍,問道:“上皇安否?”內侍答道:“上皇駕崩了。”鸚鵡聞訊,悲鳴不已。內侍即興賦詩道:“隴口山頭草木黃,行人到此斷肝腸。耳邊不忍聽鸚鵡,猶在枝頭說上皇。”

7 孝宗即位後,召見張浚等武臣,準備再與金決一雌雄。隆興元年(1163)三月,在與金交戰中敗北,在主和派的壓力下,十二月和議成,謂“隆興和議”。

8 淳熙末年,孝宗欲禪位於太子趙惇,一日退朝後,將幾位大臣留下,表明禪位之意。諸臣皆交口稱譽,唯黃洽默不作聲。孝宗問:“卿認為如何?”黃洽說:“皇太子聖德誠可繼此重任,但太子妃李氏不足以母天下,請聖上再作考慮。”等光宗即位,李氏被冊封為皇後,她專橫跋扈,左右光宗,孝宗為此傷感落淚,常撫案歎息:“悔當初不聽黃洽之言。”

9 慈懿李皇後在宮中專橫跋扈,光宗在宮中見一侍女兩手白皙,喜形於色。李氏看在眼裏,恨在心裏。一日,她遣使送給光宗一個盆兒,啟視之,即宮人兩隻手,光宗見狀,毛骨悚然。時黃貴妃得寵,李氏妒火中燒,乘光宗郊外行禮,將黃貴妃殺之,謊稱暴卒。光宗由此抑鬱成疾,不能臨朝,政事多由李氏決斷。

10 孝宗病卒,光宗又不孝,太皇太後吳氏決意廢之,一日,吳氏召光宗二子趙擴和吳興同時入宮。太皇太後泣不成聲,先勸吳興說:“外朝議論想立你為帝,我考慮萬事當從長計議。擴年長,先讓他做皇帝,然後你再做。兄終弟及,祖宗自有先例。”吳興本為皇太子,一聽曾祖母不讓他做皇帝,心中實在不樂,麵帶怒容,拜謝而去。趙擴忙說:“稟告曾祖母,臣做不得,做不得。”太皇太後不聽,令人取出黃袍,要親自為曾孫趙擴穿上。趙擴不敢受,拉著韓侂胄的胳膊繞殿柱轉圈。太皇太後怒斥趙擴,令其立侍。韓侂胄在一旁極力相勸,趙擴隻好穿上黃龍袍,一邊跪拜,一麵嘮叨“做不得,做不得”。韓侂胄便扶趙擴出後宮,遂即皇帝位。趙擴智商低下,不過是個傀儡皇帝而已。

11 寧宗不貪酒食,還特製兩塊小屏風,一個上麵書著“少吃酒,怕吐”;一個上麵書著“少食生冷,怕痛”。每次外出巡幸,即讓兩個小內侍背著屏風為前導,以便隨時出示,好讓臣下為其準備飲食。一次到後苑遊玩,有臣僚不知寧宗嗜好,又以生冷食物獻上,寧宗即讓內侍以屏風示之,那個臣僚隻好將生冷食品撤去。

12 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杭州城已燈火遍燃,煙花迭起。然而寧宗卻熒燭清坐,憂形於色。一內侍請示說:“官家,元宵良夜,為啥不歡宴?”寧宗愀然答道:“你可曾知道,外麵的老百姓有的尚無飯吃,朕飲酒能安心嗎?”

13 慶元元年(1195),朱熹因宰相趙汝愚力薦,召為煥章閣待製兼侍講。朱熹屢上奏疏,勸寧宗持威慎行,勿開幸門,意指外戚韓侂胄用事。韓侂胄與趙汝愚本來就有矛盾,因此恨朱熹,在寧宗麵前攻擊朱熹迂闊,不可重用。於是,罷朱熹侍講,六月,右正言劉德秀又請考核道學真偽。自此,視道學為偽學,並加禁止。三年十月,懲偽學黨籍,共59人,上至宰相趙汝愚等4人,待製以上有朱熹13人,其餘官員31人,下及武臣及一般士子11人。對所謂“偽學”黨人,盡加貶謫,史稱“慶元黨禁”。

14 寧宗晚年,托史彌遠於宗室中選皇儲。初選共10人,皆在王府土地祠中等候傳旨問對。等了大半天,還未見內侍傳喚,大家都饑餓難忍,遂往市肆中找店就餐,但飯店皆已關門,大家怨言四起。當時理宗亦在被選之列,不但沒有怨言,反而還好言相勸。事後史彌遠聞知此事,感到理宗與眾不同,可作為重點人選。及入書院試筆,理宗揮筆疾書“朕聞上古”四個大字。史彌遠見字跡遒勁,肅然而起,說道:“天命也!”於是,寧宗遂立理宗為皇儲。

15 寶祐元年(1253)正月十五元宵節,宋理宗令宦官將一位歌色絕倫的妓女送入宮禁,與之盡歡。此事被直言敢諫的侍郎牟子才聞知,他當麵指責理宗輕信董宋臣的引誘,壞了自己的情操。理宗不作解答,讓丁大全去勸說牟子才不要張揚於外。牟子才意欲譏諷董宋臣,就作了一幅《高力士脫靴圖》,讓人拓了一幅送給董宋臣。董宋臣看後大怒說:“口說幾句尚可,竟把我畫成這般死模樣!”於是抱圖找理宗哭訴說:“牟子才在這畫上罵官家哩!”理宗展圖觀看,笑道:“此圖罵你非罵我。”董宋臣又解釋說:“此圖意以陛下為唐明皇,閻妃為楊太真,臣為高力士,牟子才竟敢以李白自居。”理宗笑容頓失。

16 趙昀即位時已20多歲了,多管閑事的楊太後還要垂簾聽政。好不容易使楊太後撤簾,不想又讓史彌遠執掌朝權。因為趙昀明白是史彌遠讓他坐上皇帝寶座的,所以他隻有對史彌遠言聽計從。直到史彌遠病卒,使他度過了默默無為的10年。從端平元年(1234)到淳祐十二年(1252)的近20年間,趙昀以自由身的姿態,推行一係列改革。但多是就事論事,治標不治本,沒有多大效果。可是,一時得勢的賈似道,將早年的流氓習氣盡情發揮,聚眾賭博,出入妓院,淫樂無度。還引誘皇帝縱情享樂,荒怠政事,沉迷於聲色犬馬,安享晚年。

夏景宗李元昊(1003-1048年46歲卒葬泰陵)



元昊複製改從夏,族人禿頭不蓄發。

三日之內不聽命,一律砍頭行王法1。



為飽私欲頻擾民,大修行宮亂立規。

祈福祝壽盼長生,聖節敢問誰聖人2。



驕奢淫逸夜繼晝,奪妻之恨結深仇。

令哥入宮殺元昊,百姓歡呼送“吾祖”3。



父不長眼奪兒美,太子之變除怨恨。

訛龐周旋巧施計,父子奪美皆歸陰4。



西夏立國無文字,元昊下令獨創製。

仿漢方體十二卷,教授學生學“藩書”5。

夏毅宗李諒祚(1047-1068年22歲卒葬安陵)

去蕃從漢仿宋製,屢向大宋求漢書。

中原文化得傳播,宋夏交流取所需6。

夏惠宗李秉常(1060-1086年27歲卒葬獻陵)

梁氏太後垂簾看,秉常為帝不掌權。

在位總共十九載,大權旁落十八年。

夏崇宗李乾順(1084-1139年56歲卒葬顯陵)

乾順下令建國學,蕃學蕃禮受冷落。

學校收徒三百人,設置教授講漢學。

夏仁宗李仁孝(1124-1193年70歲卒葬壽陵)

崇儒尚文興漢禮,宗室子弟習漢語。

推崇佛教喇嘛教,孔丘被封文宣帝。

夏桓宗李純祐(1177-1206年30歲卒葬莊陵)

對內安國養民眾,對外附金與宋盟。

施政平和求安穩,都城興慶改中興。

夏襄宗李安全(1170-1211年42歲卒葬康陵)

心術陰鷙行暴狠,常懷不滿謀篡位。

蒙古舉兵攻西夏,襄宗納女釋重圍。

夏神宗李遵頊(1163-1226年64歲卒)

廷試進士名第一,狀元皇帝知漢禮。

連年用兵民困乏,傳位次子挽危機7。

夏獻宗李德旺(1181-1226年46歲卒)

夏城連失驚懼加,成吉思汗攻西夏。

憂悸成疾國衰微,倉無鬥粟亡國家。

夏末主李(?-1227年)

兵臨城下蒙古攻,西夏敗亡行匆匆。

束手無策拒城守,糧盡援絕遂獻城。

【注釋】

1 李元昊(即趙元昊)稱帝之後,依本族人風俗習慣,改換原來的風俗習慣,稱之為元昊複製。下令族人禿發,即推行黨項人的傳統方式,禁止用漢人風俗結發。元昊自己先禿發,並令族人三日內禿發,不服者殺頭。

2 元昊統治後期,驕奢淫逸,胡作非為。先奪太子寧令哥妻為自己的皇後,在天都山修建宮苑,整日吃喝玩樂。又嫌遊幸的地方太少,役使丁夫數萬人,大興避暑行宮,日與諸妃宴遊其中。元昊生辰為五月五日,規定全國臣民在這一天須為他舉行祝賀儀節。西夏舊俗每年隻過冬至節,元昊為滿足自己的遊樂興趣,嫌節日太少,特規定每年四季的第一日為“聖節”,令臣民禮拜佛像,為其祈禱祝福。並在興慶府東15裏修高台寺及佛塔多處,塔高數十丈,收藏佛經,延請僧人演繹經文。元昊貪暴,窮奢極欲,終為其子所殺。

3 元昊複製,廢宋賜西平王稱號,以本族語稱“吾祖”(兀卒,青天子)。

4 寧令哥因生母野利代得李元昊嬖寵,被立為太子。元昊在位期間,驕奢淫逸,無所不為。及令哥長大,準備納一絕色女子為妻,元昊見其美遂自娶之,引起令哥不滿。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寧令哥在相國沒藏訛龐支持下,趁元昊不備,入宮殺之。元昊未死,又割其鼻而去,藏於訛龐家中,旋被訛龐殺死。而元昊亦因割鼻流血過多而死。史稱這起事件為“太子之變”。

5 西夏建國前無文字,李元昊令人創製。大慶元年(1036),由漠寧令(即天大王)野利仁榮製成夏文字12卷。其仿效漢字,為此創造“藩書”。元昊令國人使用新文字,後稱之為西夏文字。西夏文字依漢字改製為方體字,在與宋文書交往中用漢字,國人及吐蕃、回鶻、張掖諸郡行夏文字。

6 諒祚執政後,去蕃禮,從漢禮,以漢禮迎接使臣。同時,遣使入宋,請購買史傳及佛經,宋不予史傳,隻賜《大藏經》。後又向宋上表求太宗詩草隸書石本及“九經”、《唐史》《冊府元龜》等書。夏不斷求書,是出於對中原漢文化之仰慕。

7 夏神宗端重明粹,少勤學,長而博通群書,工隸篆。桓宗天慶十年(1203)廷試進士,唱名第一(即狀元),人稱“狀元皇帝”。他傳位於次子後,做了西夏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