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0章 西漢上林苑(3)

  2.欣賞奇花異木

  上林苑中林木品種繁多,有木本、草本。木本中又有觀花、觀葉、觀果、觀枝幹的各種喬木和灌木。草本中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宏偉的建築物與自然的山水、花木融為一體,構成一幅自然和諧的優美畫麵。

  上林苑中森林繁茂、花木眾多。《三輔黃圖》雲:“帝初修上林苑,眾臣遠方,各獻名果異卉三千餘種植其中”。從《西京雜記》記載可看出當時苑中有梨十、棗七、栗四、桃十、李十五、奈三(蘋果的一種)、三(柿子的一種)、查三(即山楂)、棠四、梅七、杏二、桐三(以上均為種)。林檎十、枇杷十、橙十、安石榴一、十、白銀樹十、黃銀樹十、槐六百四十、千年長生樹十、萬年長生樹十、扶老木十、守宮槐十、金明樹二十、搖風樹十、鳴風樹十、琉璃樹七、池離樹十、離樓樹十、四、樅七、白俞、杜、陶桂、蜀漆樹十、栝十、楔四、楓四(以上均為株)。從上所言,苑中花木真是不勝枚舉。

  封建統治者把全國各地能夠在關中栽植的均要移植到上林苑中,因而形成“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蜀”;班固:《西都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鬱蓊葑”,“苯尊蓬茸,彌阜被崗”。張衡:《西京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呈現一派草木茂盛景象。《上林賦》中記載著當時的花木名稱。

  上林苑中樹木,有原始森林,《三輔黃圖》雲:“林麓澤藪連亙”,“長千仞,大連抱”;何清穀:《三輔黃圖校釋》,中華書局2005年。“長安城東南有楸林”。《漢書》卷65《東方朔傳》。同時又有人工栽植的樹木,“衛思後葬城東南桐柏園”。宋敏求:《長安誌》引《皇覽》。見於記載的人工栽植樹種有鬆柏、桐、梓、楊、柳、榆、槐、檀、楸、竹等用材林及桃、李、杏、棗、栗、梨、柑橘果木和桑漆等經濟林木。“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柿,亭奈厚樸,棗楊梅,櫻桃葡萄,答離支,羅乎後宮,列乎北園,丘陵,下平原,沙櫟櫧,華楓枰櫨,留落胥邪,仁頻並閭,材檀木蘭,豫章女貞。”這些樹木“垂條扶疏,落英幡驪,紛溶箭蓼,猗從風,被山緣穀,循阪下隰,視之無端,究之無窮”。司馬相如:《上林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苑中有許多以樹木命名的宮殿台觀,如長楊宮、五柞宮、葡萄宮、青梧觀、棠梨宮、梨園、細柳觀、椒唐觀、柘觀等。說明其旁必有此種植物。

  上林苑中竹林很多,戶、杜、周至是著名的竹子產地,西漢王朝還在周至特設竹圃,後來關中竹林迭受稱道,竹圃甚至成為一地的專名了。史念海:《曆史時期黃河中遊的森林》,《河山集》二,三聯書店1981年。

  為了保證上林苑四季長綠,苑中種植了許多四季不落葉樹木花草,如沙棠、櫟櫧、豫章、女貞等,又從南方移植一些樹。扶荔宮專門種植南方的奇花異草,如菖蒲、山薑、甘蔗、留求子、龍眼、荔枝等。為了保證這些南方植物在北方能夠種植,冬季搞溫室栽培。溫室的曆史從西漢開始。“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其方法是“複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漢書》卷89《循吏傳·召信臣》。太官是專管皇帝膳食的,為了保證皇帝的冬季吃菜,用溫室栽培。當時民間也有溫室,富有者多食“冬葵溫韭”,那麽上林苑必然采用溫室栽培南方植物過冬。

  3.欣賞水景

  上林苑水源豐富,東有灞河、河,西有灃河、澇河,南有水、水,北有渭水、涇水。渭水猶如一條巨龍從上林苑東西穿過,正如《上林賦》所言:“終始灞,出入涇渭、澇,紆餘逶蛇,經營乎其內”。上林苑利用長安八水的有利條件,修建了許多人工湖泊,猶如鑲嵌在苑囿中的顆顆明珠。

  昆明池:漢武帝元狩三年開鑿的。《漢書·食貨誌》雲:“是時越欲漢用船戰逐,乃大修昆明池,列館環之”。即修建昆明池是為了操練水軍,討伐西南夷。宋人程大昌在《雍錄》中雲:“其始鑿也,固以習戰,久之乃為遊玩之地也”。昆明池是長安城西南的總蓄水庫,供應漢長安城內外的用水。漢初長安城的水源是引用水,後來隨著長安城的擴大,人口的增加,於是乃修昆明池。昆明池的水源來自交水,交水本是東流入灃的,漢武帝作石闥堰,堰交水北流,穿過細柳原,流入昆明池。石闥堰遺址在今天堰下張村。

  《三輔黃圖》引《廟記》雲:“池中後作豫章大船可載萬人,上起宮室,因欲遊戲”。《三輔舊事》也雲:“昆明池中有百艘樓船,上建樓櫓,戈船各數十,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旄葆麾,照燭涯”。這麽多的船除作為水兵訓練外,有一些乃作為皇家後宮蕩舟之用。皇帝後宮在昆明池“登龍舟,張風蓋,張華旗,祛黼帷,鏡清流,靡微風,澹淡浮,棹女謳,鼓吹震”。何清穀:《三輔黃圖校釋》,中華書局2005年。《西京賦》雲:“旋憩乎昆明之池,……於是命舟牧,為水嬉,浮首,翳雲芝,垂翟葆,建羽旗,齊女,縱棹歌,發引和,校嗚葭,奏淮南,度陽阿,感河馮,懷湘娥,警,悼蛟蛇,然後釣魴鱧,……摭紫貝,搏耆龜”,反映出當時皇宮後妃在昆明池中泛舟遊蕩釣魚的情況。《西京雜記》載:“昆明池有刻石為鯨魚,每至雷雨,常鳴吼”。昆明池還有二石人牽牛和織女,立於池的東西,以象天河。這兩尊石像迄今猶存,是漢武帝元狩三年雕刻的,比霍去病墓前石刻還要早三年。昆明池岸“周以金堤,樹以柳杞”。張衡:《西京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岸邊植柳,池中養魚,更增添了池中景色。

  太液池,《三輔黃圖》雲:“太液者,言其津潤所及廣也”。其遺址在今三橋鎮高低堡子西北的西安太液池苗圃。筆者曾去當地考察,現仍低於周圍。《史記·郊祀誌》雲:“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史記·封禪書》雲:“三神山在渤海中,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山上有諸仙人及不死藥”。據記載,太液池有石魚石鱉。1973年在太液池西北側發現一件長49米、中間最大直徑1米、形如橄欖的魚形石雕,《西安太液池出土一塊巨型石魚》,《文物》1965年6期。現存陝西曆史博物館。

  太液池風景秀麗。《西都賦》雲:“覽滄海之湯湯,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嶽之,覽瀛洲與方壺,蓬萊起乎中央,於是靈草冬榮,神木叢生,……金石崢嶸”。濤濤湖水為水族水禽棲息繁衍創造了條件,形成了水上動物園。“始元元年春二月,黃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封建統治者視黃鵠為吉祥,遂記於書中。“太液池邊皆是雕胡、紫擇、綠節之類,……其間鳧雛雁子,布滿充積,又多紫龜、綠鱉,池邊多平沙,沙上鵜鶘、鷓鴣、、鴻,動輒成群”。《漢書》卷7《昭帝紀》。是皇帝經常遊樂之地。《三輔黃圖》雲:“成帝常以秋月與趙飛燕戲於太液池,以沙棠木為舟”。

  池《三輔黃圖》雲:“在昆明池之北,即周之故都也”。其遺址在今牛郎石像以北至斡龍嶺之間。

  池《三輔黃圖》雲:“冰池,在長安西,舊圖雲,西有池,亦名聖女泉,蓋冰聲相近,傳說之訛也。”《水經·渭水注》亦雲:“水又北流,西北注與池合。”遺址當在今北豐鎬村和落水村之間,當地群眾俗稱為小昆明池。

  唐中池《三輔黃圖》雲:“周回十二裏,在建章宮太液池南”。其水源來自昆明池,可能位於建章宮唐中殿之旁。

  琳池《拾逸記》雲:“昭帝元始六年,穿琳池,廣千步,池南起桂台以望遠,東引太液之水,池中植分枝荷”。成為宮人常遊樂之地。從東引太液之水可以看出此池在太液池西不遠處。

  影娥池《三輔黃圖》雲:“武帝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鵠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宮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影娥池北又作鳴禽之苑,池中有遊月船、觸月船、鴻毛船、遠見船,載數百人”。《洞冥記》,見《曆代小說筆記選》。看來此池專為宮人蕩舟賞月。其遺址在“建章宮”。

  上林十池《三輔黃圖》雲:“上林苑有初池、麋池、牛首池、蒯池、東陂池、西陂池、當路池、犬台池、郎池。蒯池生蒯草以織席,西陂池、郎池皆在古城南上林苑中。……積草池中有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條,南越王趙佗所獻,號為烽火樹,至夜光景常煥然。”漢牛首池乃秦牛首池之舊。“西池宣曲,濯牛首”。司馬相如:《上林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郭璞注雲:“牛首池在灃水西邊,近灃河”。《三秦記》雲上林有“牟首池”。“牛”、“牟”二字形近易混,當為牛首池,因牛首山而名。當路池、犬台池、郎池分別在當路觀、犬台觀、郎池觀附近。東陂池、西陂池可能分別位於上林苑的東端和西端,“日出東沼,入乎西陂”,司馬相如:《上林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張揖注雲:“日朝出苑之東池,暮入於苑西陂池”。

  百子池《類編長安誌》雲:“在建章宮西”。每年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都要在此舉行大型於闐音樂會,人們以五顏六色的絲縷相係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上林苑中還有鶴池、昆靈池、虯泉池等。

  4.舉行文娛活動

  西漢時代由於國力的強盛,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及國外的文娛活動傳入,從而使上林苑的文娛活動豐富多彩。

  漢時,民間的娛樂活動就很盛行。“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擊而已,無要妙之音,變羽之傳。今富者鍾鼓五樂,歌兒數曹,中者鳴竽調瑟,鄭舞趙謳”。《鹽鐵論·散不足篇》,中華書局1984年。民間尚且如此,那麽作為皇家苑囿的上林苑,其文娛活動更是錦上添花。

  漢在上林苑設有太學,開始於武帝時期,當時有五十人,到成帝時增至三千人。王莽時“建弟子舍萬區,起市郭上林苑中”。何清穀:《三輔黃圖校釋》卷5,中華書局2005年。除此而外,皇帝元康二年,烏孫國王與漢通婚,為了適應烏孫風俗,朝廷組織公主的官屬侍禦百餘人“舍上林中,學烏孫語”。《漢書》卷96《西域傳下》。這是我國最早的外語學校。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