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9章 西漢上林苑(2)

  苑囿有許多管理製度。關於苑囿的修建,據《睡虎地秦墓竹簡·徭律》載:“縣葆禁苑、公馬牛苑,興徒以斬垣離散及補繕之,輒以效苑吏,苑吏循之,未卒歲或壞(決),令縣複興徒為之,而勿計為徭,卒歲而或(決)壞,過三堵以上,縣葆者補繕之;三堵以下,及雖未盈卒歲而或盜(決)道出入,令苑輒自補繕之。縣所葆禁苑之傅山、遠山。其土惡不能(耐)雨,夏有壞者,勿稍補繕,至秋毋雨時而以徭為之,其近田恐獸及馬牛出食稼者,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無貴賤,以田少多出入,以垣繕之,不得為徭。”其意思是:縣應維修禁苑及牧養牛馬的苑囿,征發徒眾為苑囿建造塹壕、牆垣、藩籬,並加以補修,修好即上交苑吏,由苑吏加以巡視,不滿一年而有毀缺,令該縣重新征發徒眾建造。秦還專門製定《廄苑律》,作為管理廄苑的專門律令,製定了牛馬戶口的登記、注銷製度。對飼養牲畜,從飼料的征收支付到牲畜的評比飼養的優劣等都有明確的規定,甚至對諸侯國牲畜入境的檢疫也有立法。同時《睡虎地秦墓竹簡·田律》規定:“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獸及捕獸者,勿敢殺,其追獸及捕獸者殺之。”而且秦政府作了許多規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呂氏春秋》指出從孟春到夏季各月“禁止伐木”,“無焚森林”,“毋伐桑柘”,“無伐大樹”,“無燒炭”,對於一般林木尚如此保護,那麽作為皇家苑囿的林木花草就更不用說了。

  漢初,蕭何向漢高祖言:“長安地狹,上林苑多空地,棄,願令民得入田,毋收槁禽獸食。”《史記》卷53《蕭相國世家》。劉邦認為蕭何受了商人的賄賂,極力反對。但從側麵反映了當時上林苑中多空地、土地荒蕪的事實。另據《文獻通考·田賦卷七》記載:“漢高祖二年,故秦苑囿園地,令民得之。”筆者認為漢初把秦上林苑中一部分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其餘的則沿用,因為漢文帝時,常“選其賢者,使為常侍諸侯吏,與之馳逐射獵,一日再三出”。《漢書》卷51《賈芻枚路傳》。還親自到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史記》卷102《張釋之馮唐列傳》。景帝時,與梁孝王“出則同車,遊獵上林中”。《漢書》卷47《文三王傳》。說明秦上林苑漢初繼續沿用。到漢武帝時,隨著國力的強大,擴大上林苑規模,成為具有“門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宮十二、觀二十五”的規模。劉慶柱輯注:《關中記輯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

  經過漢朝初年的休養生息,形成“文景之治”的局麵,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經濟發展,上林苑又在秦的基礎上加以擴大,成為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苑囿。關於其四至,曆史上有多種記載:

  司馬相如《上林賦》:“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繞其北,終始灞,灃澇,紆餘委蛇,經營其乎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

  張衡《西京賦》:“上林禁苑,跨穀彌阜,東至鼎湖,邪界細柳,掩長楊而聯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繚亙綿聯四百餘裏”。

  班固《西都賦》:“西郊則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澤,陂池連乎蜀漢,繚以周牆四百餘裏,離宮別館三十六所,神池靈沼,往往而在。”

  揚雄《羽獵賦》:“武帝廣開上林,至宜春、鼎湖、禦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濱渭而東,周袤數百裏”。

  《三輔故事》:“上林北至甘泉九,南至長楊五柞,連綿四百餘裏”。《漢舊儀》:“上林苑中廣長三百裏,置令丞左右尉,百五十亭、苑,……離宮七十所,皆容千乘萬騎”。

  《三輔黃圖》:“上林苑東南至藍田、宜春、鼎湖、禦宿,旁南山,西到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水而東,周袤三百裏”,“關中八水皆出入上林苑”。

  分析以上諸書記載,結合考古成果,筆者認為漢上林苑的四至為東到灞水,東南到藍田鼎湖宮(即今藍田西南焦岱鎮),南到終南山,西至戶縣、周至,北迤淳化縣。

  像秦漢時期如此大的皇家苑囿,隨著後來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土地的減少,土地愈來愈成為人們生存的根本,所以再也不能形成秦漢時期的規模。即使像盛唐時期的西苑,清代的頤和園、圓明園等都是望塵莫及的。

  二、上林苑的建造技術

  漢苑囿建造技術在先秦苑囿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發展,摒棄了先秦時期隻能利用自然的狀況,開始改造自然,形成集山水、花木、建築為一體的藝術品。建造苑囿的能工巧匠們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巧妙地把大自然的風景濃縮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裏,使人可以從中欣賞到大自然的奇峰、異石、流水、湖麵、名花異草、珍禽怪獸,再加上華麗的亭台樓閣、離宮別館,人在其中猶如生活在圖畫中一樣。正如《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中所說:“宮內苑聚土為山,十裏九坡,神奇樹,育麋鹿、麂鹿、鳥獸百種,激上河水,銅龍吐水,銅仙人銜杯受水下注……”

  苑囿中有山、有水、有建築、有花木,地址均選在地形優越、環境優美之處。如上林苑內南有終南山,北有九、甘泉諸山。苑囿中有山可以表現出崇高之美,因其高峻,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人們可以登上頂峰,極目四望,借來各處遠景,在有限中看到無限,擴大了整個苑囿的空間,使人心曠神怡。上林苑中水景非常豐富,有“蕩蕩乎八川分流”之稱。水是園林中的血液,是造園的重要因素,水麵可以產生倒景,將附近的亭台樓閣映現在水中。同時水為萬物生長之本,園林中茁壯的花草、林木、飛禽走獸都與水有不可分割之關係,從而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花木是構成苑囿美的主要角色,是園林中最有生氣的基調,其用途是陪襯山水、建築等各種苑囿要素,從而使這些景物的畫麵構圖生動、層次豐富、五彩繽紛、豔麗和諧。同時,花木的存在可以引進許多的飛禽走獸,鳥語花香,給人以色香俱全的美好享受。

  西漢上林苑是由諸多苑囿組成的。據《關中記》雲:“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但未記載各個苑的名字。《三輔黃圖》引《漢舊儀》注:“太仆牧師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邊、西邊,以郎為苑監,宦官奴俾三萬人,養馬三十萬匹。”這是漢代在西北地區設置的牧師苑,和我們要討論的苑囿是有區別的。筆者認為《關中記》所記三十六苑大概是牧師苑的三十六苑之誤筆。但西漢上林苑確實包含許多苑,結合文獻和考古資料,上林苑中應包括以下苑囿:長門園、禦宿苑、廣明苑、宜春下苑、宜春上苑、樂遊苑、博望苑、黃山苑、甘泉苑、昭祥苑、思賢苑等。

  上林苑中包括這麽多苑,其性質不一,可分為兩種:第一,皇帝禦苑,主要豢養珍禽異獸,是帝王的遊獵場所。第二,文人薈萃之地,像思賢苑、博望苑等。苑中之苑,不但是我國古代造園家們經常采用的一種總體布局的手法,而且值得我們今天在造園中借鑒,這樣可以增加園林內部環境氣氛的曲折變化,同時還可以使苑囿內部取得小中見大、大中見小的對比效果。

  三、上林苑的功能

  西漢時期的上林苑功能眾多,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麵:

  1狩獵

  上林苑供皇帝遊樂射獵使用。“上林苑中,天子遇秋冬射獵,取禽獸無數實其中”,“苑中養百獸”。孫星衍等輯:《漢官六種·漢舊儀》,中華書局1990年。因而苑中禽獸眾多。“植物斯生,動物斯至,眾鳥翩翻”,“散似驚波,聚似京濤,”禽獸散走之時,如水驚風而揚波,聚時如水中高土。禽獸之多,“伯益不能名,首不能紀”。張衡:《西京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上林賦》對上林苑中各類禽獸有詳細的記載。《羽獵賦》雲:“鳳凰巢其樹,黃龍遊其沼,麒麟臻其囿,神爵棲其林。”

  射獵是封建皇帝的享樂方式。“強弩弋高鳥,走犬逐狡兔,此其為樂也”。《淮南子·原道篇》。射獵時“陳虎旅於飛廉,正壘壁乎上蘭。結部曲,整行伍,……赴洞穴,探封狐,獵昆。……相羊乎五柞之宮,旋憩乎昆明之池,……蒲且發,弋高鴻,掛白鵠,聯飛龍。”張衡:《西京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車騎起,隱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蒙蘇,絝白虎,被斑文,跨野馬,陵三之危,下磧曆之坻,經赴險,越壑離水,推飛廉,弄解豸,格蝦蛤,鋌猛氏,腰,射封豕,箭不苟害,解陷腦,弓不虛發,應聲而倒。……捷狡兔,轔玄鶴,亂昆雞,遒孔鸞,促,拂翳鳥,捎鳳凰,捷鴛,掩焦明(似鳳,西方之鳥)”。司馬相如:《上林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西都賦》亦雲:“鳥驚觸絲,獸駭值鋒,機不虛掎,弦不再控,矢不單殺,罘網連,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於是乘鑾輿,備法駕,帥群臣,披飛廉,入苑門,遂繞豐,曆上蘭,六師發逐,百獸駭殫,……雷奔電激,草木塗地,山淵反複,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狹獅豹,拖熊螭,曳犀犛,頓豪羆,……原野蕭條,目極四裔,禽相鎮壓,獸相枕藉”。真可謂轟轟烈烈,聲勢浩大。

  上林苑飛鳥成群,“鳥則玄鶴白鷺,黃鵠鸛,鴰鴇,鳧鴻雁”。班固:《西都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鳥則鴰鴇,駕鵝鴻”。張衡:《西京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封建統治者視飛鳥為祥物,宣帝頒布保護鳥類的詔令:“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宣帝元康四年,當時一種稱為“神雀”的鳥“以萬數集長樂、未央、北宮、高寢、甘泉、泰殿中及上林苑”。《漢書》卷8《宣帝紀》。皇帝因之改年號為“神爵”。

  上林苑還專門為虎、獅子等修圈,並在旁築觀,供人觀賞。虎圈,據《漢書·郊祀誌》雲:“建章宮西有虎圈”。顏師古注雲:“於菟,亦西方之獸,故於此置其圈也”。此虎圈乃上林尉回答文帝問上林苑禽獸多少處。獅子圈,位於建章宮西南。

  大規模廣設獸圈,並使之成為人與困獸相鬥的競技場。漢文帝很重視虎圈,親自詢問虎的多少,專設有虎圈嗇夫管理。河南洛陽曾出土一漢彩畫磚,上有“上林虎圈鬥獸圖”。鬥獸被用作懲罰人的手段。名將軍李廣之孫李禹,曾被逼下虎圈刺虎。“其下則有白虎、玄豹、蜒犴、兕象、野犀,……於是乎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司馬相如:《子虛賦》,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觀賞者從中取樂。《漢書·外戚傳》雲:漢元帝建昭中“上幸虎圈鬥獸,後宮皆坐”。《上林賦》中描寫有人鬥獸的情況,“生貔豹,搏豺狼,足野羊”。成帝元延三年,下令將熊羆、豪豬、虎、豹等放進射熊館,然後“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觀焉”。《漢書》卷87《揚雄傳》。

  西漢上林苑中禽獸的來源,一是苑中禽獸繁殖的;二是征發附近農民為苑中捕捉的。《長楊賦》雲:漢武帝時令貧苦農民入南山捕捉熊羆虎豹麋鹿等動物;三是國外進貢的。正如《西都賦》所講的:“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馬,黃支之犀,條支之鳥”。“南越獻馴象、能言鳥”;荀悅:《漢紀》,中華書局2002年。四是封建統治者為了得到某種國內沒有的禽獸,不惜一切代價,用武力奪取。如漢武帝時,大宛有“汗血馬”,便派李廣對大宛發動戰爭,奪得了“汗血馬”。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