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4章 西漢長安城的管理與保衛工作(2)

  守衛未央宮之衛士至少數千人。《漢書·蓋寬饒傳》謂寬饒為衛司馬,對衛卒親愛照顧至周,“及歲盡交待,上臨饗罷衛卒,衛卒數千人皆叩頭,自請願複留其更一年,以報寬饒厚德。”受寬饒照顧之衛卒當是其部下,為未央宮衛士之一部分。

  守衛未央宮之衛士,除守衛宮門外,尚有宮圍牆外周及內側巡邏守察。未央宮外牆底部之厚度超過二十米,則頂部之厚度可能有數米乃至十數米,衛士亦當在宮牆之上巡邏守望。未央宮之麵積約五平方公裏,約占長安城麵積七分之一。未央宮圍牆之內,有眾多宮館殿閣台觀,間雜於池溪花圃樹林之間。圍牆內殿台館閣之門戶走廊,則又光祿勳(郎中令)之屬官守衛之。《漢書·百官公卿表》曰:“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勳。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將……郎中有車、戶、騎三將……期門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千人,有仆射……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羽林掌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將、騎都尉監羽林。”

  光祿勳之部屬,其中郎、期門、羽林郎都有守衛宮廷之責。上引《漢書·百官公卿表》謂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率領中郎,又有郎中車將、郎中戶將、郎中騎將領轄郎中,皆“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期門演變為虎賁郎,建章營騎更名為羽林騎,皆置中郎將以領之,亦掌宮殿之守衛。可謂是皇宮之中層守衛。

  漢武帝在光祿勳屬官中增設期門、羽林軍。《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期門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羽林掌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期門、羽林軍的建立加強了光祿勳的武裝力量,從而能夠與衛尉、中尉的力量保持平衡。

  禁中後宮,則由少府之屬官及其他中官宿衛之。“少府……屬官有左弋,又黃門、鉤盾,宦者七官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左弋為飛,飛掌弋射,有九丞兩尉,太官七丞,昆台五丞,樂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鉤盾五丞兩尉。”《漢書》卷19《百官公卿表》。

  少府之屬官,黃門、鉤盾、宦者、飛等皆領宿衛之職。鉤盾令、飛令之屬官皆有兩尉,官職稱尉,所掌當是武事,《百官公卿表》指出:“飛掌弋射”。宦者令亦領宿衛,《史記·呂太後本紀》曰:“(群臣誅諸呂,立文帝。東牟侯劉興居)乃與太仆汝陰侯滕公入宮,前謂少帝曰:‘足下非劉氏,不當立。’乃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有數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張澤諭告,亦去兵”。群臣政變,誅諸呂,更立文帝。太仆夏侯嬰等令少帝之守衛罷兵去,有不肯罷者,及宦者令諭告之,乃罷兵。此“左右執戟者”當轄於宦者令。班固《西都賦》曰:“虎賁贅衣,閹尹閽寺,陛戟百重。”李善注曰:“《尚書》周公曰:‘綴衣虎賁’,《公羊傳》曰:贅猶綴也。”張曰:“虎賁武士,贅衣猶綴衣,閹寺皆刑餘人,掌宮禁門戶;言此等人於階陛之下使執戟陳列百重也。”虎賁為光祿勳之屬官,職掌宿衛。至閹寺則宦官,隸屬少府,亦有部分在宮內執戟。又《漢舊儀》曰:“中官、小兒官及門戶、四尚、中黃門持兵三百人侍宿。”中黃門領隸於少府。少府之屬官及其他中官掌守衛禁中內宮,可謂是皇宮之內層宿衛。

  《史記·刺客列傳》雲:“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按司馬遷於荊軻刺秦王時述此法,則此法可上溯至秦統一中國之前。其內容分兩部分:一是在殿上接近皇帝之大小臣子皆不得持有武器,二是持兵器之守衛者皆站崗於殿下,非有皇帝之命令詔其上殿不得擅上。《史記·滑稽列傳》謂秦始皇時陛盾郎立殿外淋雨不得去,是持兵守衛者在殿外站崗之例。又《三輔黃圖》曰:“陛,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兵階陛,以戒不虞。”謂持兵者站在殿下之階級上。《史記·叔孫通傳》曰:“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十月。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步騎卒衛宮,設兵張旗誌,傳言‘趨’,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

  所謂“廷中陳車步騎卒衛宮”,是在皇宮圍牆之內廷中,衛尉部下之車騎步兵列陣守衛。至於“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則為光祿勳之部下,立於殿外。是持兵守衛者皆在殿外,非有詔令不得上殿之法為漢代所承襲。至侍殿上者不得持兵,則在漢代嚴格執行,僅有幾人因為功高位尊或權勢大而例外。高祖以蕭何功第一,“賜帶劍履上殿,上朝不趨”。《史記》卷52《蕭相國世家》。西漢得此殊遇者,僅蕭何一人。至東漢,梁冀於元嘉元年得賜“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讚不名。”董卓亂政,“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所謂“入朝不趨”,《史記·叔孫通列傳》謂群臣入朝,“傳言‘趨’”。《索引》引顏師古曰:“傳聲教入者皆令趨;趨,疾行致敬也。”準許入宮之口令曰:“趨”,入宮之大臣聞“趨”,即疾行至朝請之大殿,不得慢步東張西望。至於“劍履上殿”,曹操《春詞令》曰:“議者以為祠廟上殿,當解履。吾受錫命,帶劍不解履上殿。”是大臣上殿之前,皆得脫去鞋履,解下佩劍。蕭何等四人或以功高,或為控製政權之權臣,得享特殊待遇,可以穿鞋佩劍上殿。漢代得享此殊遇者僅四人,則大臣百官上殿不得著履佩劍,為兩漢之通例。

  《後漢書·皇後紀·獻帝伏皇後紀》雲:獻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所謂舊儀,當是東漢製度,或者在西漢已有。而虎賁執刃挾持,當是至殿下而止,蓋持兵者不得上殿。而且三公與皇帝討論國家大政,虎賁持兵挾兩側,極為不便,亦易泄露國家機密。

  不但皇宮守衛森嚴,皇帝出宮,亦戒嚴清道。《漢書·文三王傳》謂梁孝王武僭越,“從千乘萬騎,出稱警,入言蹕。”顏師古注曰:“警者,戒肅也,止行人也。言出入者互文耳,出亦有蹕。《漢儀注》皇帝輦動,左右侍帷幄者稱警,出殿則傳蹕,止人清道也。”《史記·叔孫通列傳》謂“孝惠帝位東朝長樂宮及間往,數蹕煩人,乃作複道。”長樂宮太後所居,在長安城之東南角,惠帝居未央宮,在長安城之西南角,長樂宮在未央宮之東麵,故往朝太後謂之東朝。據考古測定,長樂宮之西牆與未央宮之東牆相隔950米,其間有街道,故惠帝從未央宮到長樂宮,要行人清道,既煩擾百姓,又不夠安全。惠帝乃作複道連接兩宮。所謂複道,即是上下兩層道路。皇帝走上麵道路,百姓走下麵道路,可互不幹擾。同時皇宮之間還有甬道和閣道兩種形式,也是連接的道路,具有保密的作用。

  皇帝所至之處,必先經安全檢查,名之曰“靜室”。“靜室,天子出入警蹕。舊典行幸所至,必遣靜室令,先按行清淨殿中,以虞非常。”何清穀:《三輔黃圖校釋》卷6,中華書局2005年。皇帝所到之處,都先遣人員查察其地之安全措施。

  從上可以看出:自皇宮之圍牆以內,分三層守衛,由衛尉、光祿勳、少府三卿主其事。《漢舊儀》卷上曰:“皇帝起居儀,司馬門內,百官案籍出入,營衛周廬,晝夜誰何。殿外門署屬衛尉,殿內郎署屬光祿勳,黃門鉤盾署屬少府。”西漢九卿,實有十四卿,其中三卿分掌皇宮之宿衛,加上執金吾掌京城之警備,則四卿掌皇帝之安全可見保衛之嚴密。至皇帝出宮,則出入戒嚴清道,所至之地先經安全檢查,可謂鄭重其事,亦可看出西漢政府組織之家臣性格甚重。

  漢代京城衛戍部隊的主體是南軍和北軍。由於西漢皇宮位於京城南部,衛尉所統領的衛士屯兵於皇宮的宮牆之下,故稱之為南軍。南軍的統帥衛尉位居九卿,“公車司馬、衛士、旅賁三令丞,衛士三丞。又諸屯衛侯、司馬二十二官皆屬焉。長樂、建章、甘泉衛尉皆掌其宮,職略同,不常置”。《通典》卷二五《職官七》載:“公車司馬令,秦屬衛尉,漢因之,掌殿司馬門,夜徼宮中,天下上章、四方貢獻及闕下凡所征召公車者,皆總領之。”公車司馬令手下有各宮門的屯衛兵,謂之材士,白天警衛,夜間在宮中各處巡視。

  西漢時中尉率領武裝力量負責守衛皇宮之外京城的安全,由於這支軍隊駐紮在長安城的北部,因而稱其為北軍。承擔京師防衛的北軍,其兵源不同於南軍。南軍士兵的來源是征兵製,每年從關東郡國選調的材官和騎士充任,一歲一更。而北軍士兵是來自於京師地區或三輔地區的正卒。西漢政府的這種做法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漢武帝把中尉更名執金吾的同時,又在北軍中增置八校尉,以加強北軍的兵力。這八校尉是指“中壘校尉掌北軍中壘門內,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馬。自司隸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八校尉互不統屬,名義上雖然仍屬北軍,但並不由執金吾統領,而是聽命於皇帝,皇帝又派監軍禦史直接指揮。八校尉同原來的北軍不同的是,這些士兵都是從地方招募來的,屬長期服役的兵種,是募兵製下的產物。而其他北軍士兵是一年輪換一次。除此之外,北軍八校尉中還有少數民族士兵。如越騎、長水、胡騎校尉所統領的軍隊就是外族兵。北軍平時主要在京城內巡邏,是穩定京師秩序的重要力量。《玉海·兵製》記載:“漢宮城內為南軍,宮衛屯兵屬焉,衛尉主之。宮城門外為北軍,京輔兵屬焉,中尉主之。”可見,在漢武帝設置三輔都尉之前,北軍的保衛範圍很廣,不僅包括京城地區,京畿的守衛也要由北軍負責。漢武帝時期,中尉改稱執金吾,屬官有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三輔都尉(京輔都尉、左輔都尉與右輔都尉)等。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