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序致第一

【原文】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複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業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於傅婢寡妻耳。

【譯文】聖賢的著述,教導人們要盡忠盡孝、言語謹慎、行為檢點;看來有關立身揚名的道理,也說得夠完備了。從魏、晉以來,各種闡述古代聖賢思想的著作,道理重複,內容雷同,互相抄襲模仿,猶如屋內建屋、床上疊床。我現在之所以又來寫這類書,並不是想用它來做事物的規範、世人的榜樣,隻要想用它來端正自家的門風,提醒教導子孫罷了。同樣一句話,有的人就相信,這是因為說話者是他們所親近的人;同樣一個吩咐,有的人就照做,這是因為吩咐者是他們所敬服的人。要禁止小孩過於淘氣、頑皮的行為,則師長的告誡,還不如侍婢的勸阻有效;要製止兄弟間的爭鬥,若告以堯、舜的教導,還不如他們妻子的誘導、勸告。我希望這本書能被你們後輩子孫所遵從,那它就勝過奴婢、妻子所起的作用了。

【原文】吾家風教,素為整密。昔在齠齔,便蒙誘誨。每從兩兄,曉夕溫凊。規行矩步,安辭定色,鏘鏘翼翼,若朝嚴君焉。賜以優言,問所好尚,勵短引長,莫不懇篤。年始九歲,便丁荼蓼,家途離散,百口索然。慈兄鞠養,苦辛備至,有仁無威,導示不切。雖讀《禮傳》,微愛屬文,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修邊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礪,習若自然,卒難洗蕩。二十已後,大過稀焉;每常心共口敵,性與情競,夜覺曉非,今悔昨失,自憐無教,以至於斯。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後車爾。

【譯文】我家的門風家教,一向嚴謹。我早在幼兒時期,就時常得到長輩的教誨。每次跟從兩位兄長去早晚侍奉父母,一舉一動都循規蹈矩,神色安祥,言語平和,走路時恭敬謙和,好像朝見威嚴的君主一樣。而父母總是慰勉我們,詢問我們的喜好誌向,勉勵我們揚長避短,其態度是十分懇切的。我才九歲,便遭逢父母親相繼去世,家道中落,一個百口之家毫無生氣,冷落蕭條。慈愛的兄長供養我長大,嚐盡了生活的艱辛困苦,他心地仁慈而缺乏威嚴,對我教導不夠嚴格。我雖然讀過《禮記》之類的書,也稍喜歡寫點文章,但與一般人交往而頗受習俗陶染,放縱私欲又信口開河,還不修邊幅。到了十八、九歲時,才稍稍知道要磨煉自己的品性,但已習慣成自然,很難一下子徹底改正。二十歲以後,我很少犯大錯了,但經常表裏不一,口是心非,理智與情感總相互矛盾,夜晚察覺到白天所犯的過錯,今天悔悟昨天的過失。我可惜自己沒有受到很好的教導,以至於到這種地步。如今回想從前的教訓,真是刻骨銘心,那是不同於古書上的勸誡,僅僅看一看、聽一聽而已的。所以我特意寫下這二十篇《家訓》,作為你們的前車之鑒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