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章 阿耆尼國(2)

  從千泉往西走一百四五十裏,到達邏斯城。該城方圓九裏,城中雜居著各國商胡。這裏土質和適宜的出產、氣候與素葉水城的情況大體相同。

  小孤城。

  [從邏斯城]往南走十多裏有一座小孤城。這裏住著三百多戶居民。他們本來都是中國人。當初被突厥人擄掠,後來把同國人眾糾合到一起,共同占據此城,在城中築宅而居。他們的衣著交往已經與突厥沒有差別,但是,語言、談吐、禮儀、風範仍然保留著本國的特點。

  白水城。

  從這裏往西南走二百多裏,到達白水城。白水城方圓六七裏。這裏的土地的出產、良好的氣候條件又遠在邏斯之上。

  恭禦城。

  [從白水城]往西南走二百多裏,到達恭禦城。該城方圓五六裏,這裏的原野和新開墾的土地非常肥沃,覆蓋著鬱鬱蔥蔥的樹林。

  從這裏向南走四五十裏。到達奴故反赤建國。

  赤建國。

  赤建國方圓一千多裏。土地肥沃,耕作收獲[技術]完備,草木茂密,花果繁盛。盛產葡萄,葡萄也成為當地居民重視的作物。國內有城鎮一百來個,各城有各自的君王或首長。各城自行決定各自活動和與外界的往來,誰也不聽從其他城鎮的號令。各城鎮雖然各有明確的界劃和分野,但是總稱仍然叫做赤建國。

  從這裏往西走二百多裏,到達赭時國大唐語言是石國。

  赭時國。

  赭時國方圓一千多裏,西疆瀕臨葉河。[這個國家的版圖]東西窄,南北長。這裏的土質和適宜的出產、氣候與赤建國相同。國中有城鎮幾十個,城內有各自的君王或首長。各城沒有總的首領,全都臣屬於突厥。

  從這裏向東南走一千多裏,到達敷發反捍國。

  捍國。

  捍國方圓四千多裏,四境有群山環抱。這裏的土地肥沃,莊稼繁茂,花果品種繁多,並且適於繁殖羊馬。這裏的氣候寒冷多風,居民的性格勇武剛健,語言不同於其他國家,外貌長得醜陋不雅。幾十年來,這個國家沒有[統轄全境的]大君王或首長,各部酋長和地方豪強彼此爭強,互不相讓。他們憑借河流和天險來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

  從這裏往西走一千多裏,到達堵利瑟那國。

  堵利瑟那國。

  堵利瑟那國方圓一千四五百裏,東疆瀕臨葉河。葉河發源於蔥嶺北部,流向西北方向,水流浩瀚渾濁,流勢湍急。這裏的土質和適宜的出產、居民的風俗與赭時國相同。這個國家有自己的君王,君王依附於突厥。

  大沙磧。

  從這裏往西北走,進入大沙磧。這裏是一片絕對沒有水草的地帶。沙磧漫漫,無固定途徑可尋,四外的疆界也很難判斷。人們靠著遙望大山和追尋遺骨來了解道路的方向,來辨認行經的路線。這樣走五百多裏,到達颯秣建國大唐語稱呼它為康國。

  颯秣建國。

  颯秣建國方圓一千六七百裏,東西長,南北狹窄。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多裏,形勢極為險要而且堅固。城中居民很多。四方的珍寶奇貨往往都向這個國家匯集。[颯秣建國]土地肥沃,種植栽培幾乎所有作物。這裏森林樹木鬱鬱蔥蔥,花果鮮美茂盛。這裏還盛產良種馬匹。精湛奇巧的手工技藝與其他各國相比尤其高超。四季氣候溫和宜人,但是民風卻很勇猛暴躁。所有胡國都把颯秣建國看作它們的中心。人們的行、住、坐、臥的言行舉止,無論遠近,都以颯秣建的為準則。颯秣建王非常豪邁勇猛,鄰國都不得不順從聽命。他麾下的兵馬強盛,大部是由赭羯組成。被稱為赭羯的這種武士,性格是很強悍暴烈的,打起仗來視死如歸,所向披靡。

  從這裏向東南行進,到達弭秣賀國大唐語言是米國。

  弭秣賀國。

  弭秣賀國方圓四五百裏,位於狹穀之中,東西狹窄,南北長。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從這裏往北行進,到達劫布那國大唐語稱呼它為曹國。

  劫布那國。

  劫布那國方圓一千四五百裏,東西長,南北狹窄。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從這個國家往西走三百多裏,到達屈屈勿反霜去聲你迦國大唐語稱呼它為何國。

  屈霜你迦國。

  屈霜你迦國方圓一千四五百裏,東西狹窄,南北長。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從這個國家往西走二百多裏,到達喝捍國大唐語稱呼它為東安國。

  喝捍國。

  喝捍國方圓一千多裏。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從這個國家往西走四百多裏,到達捕喝國大唐語稱呼它為中安國。

  捕喝國。

  捕喝國方圓一千六七百裏,東西長,南北狹窄。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從這個國家往西走四百多裏,到達伐地國大唐語稱呼它為西安國。

  伐地國。

  伐地國方圓四百多裏,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從這裏往西南走五百多裏,到達貨利習彌伽國。

  貨利習彌伽國。

  貨利習彌伽國的疆域是沿著縛芻河兩岸伸延的,東西寬二三十裏,南北長達五百多裏。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伐地國相同,但語言稍有差別。

  從颯秣建國往西南方向走三百多裏,到達羯霜去聲那國大唐語稱呼它為史國。

  羯霜那國。

  羯霜那國方圓一千四五百裏。土質和適宜的出產、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

  從這裏往西南走二百多裏,進入山中。山路崎嶇,沿山穀的狹窄小道危險難行。[沿途]既沒有人煙閭裏,又缺少水、草。往東南方向在山中走三百多裏,便進入了鐵門。

  鐵門。

  所謂鐵門,是一處左右連山、山勢極為陡峭險峻[的關隘]。這裏雖然有狹窄的小道通過,但是沿途險阻重重,鐵門兩側兩旁的懸崖壁立,顏色似鐵。[鐵門]設有扇門,扇門也用鐵鋦加固,扇門上麵懸掛著許多鐵鈴。因為[這個關隘]如此險要牢固,因而得名為鐵門。

  貨邏國故地。

  出鐵門之後到達的是昔日的貨邏國境舊名叫吐火羅,是不確切的稱呼。貨邏國故地南北一千餘裏,東西三千多裏,它東麵控製著蔥嶺,西麵與波[剌]斯接壤,南麵抵達大雪山(興都庫什山),北麵以鐵門作為屏障。縛芻(阿母)大河自東而西,流貫國境中部地區。幾百年來,原來的王族子嗣斷絕,各部酋長和地方豪強互爭雄長,各自擅立君王或首領,憑借山川或天險,割據一方,[全境]分為二十七國。然而,群雄雖然劃分了各自的領域,但是全都臣屬於突厥,受其役使。這裏的氣候溫暖,所以瘟疫疾病也非常之多。每年冬末春初,霖雨綿綿,因而從這個地區往南,直到濫波以北的各個地方都流行各種瘟病。於是僧徒們就從十二月十六日開始安居,三月十五日解除安居,這也是根據這個地區的多雨季節的特點,因時製宜而設定的教規。這裏的民風是人生來懦弱膽怯,居民的相貌也長得粗陋難看。人們略略懂得一點信義,因而人不太欺詐。他們的語言在取舍上與其他國家相比稍有不同。基本文字由二十五個字母組成,靠這二十五個字母組合派生[大量詞匯],用以表達一切事物。他們的文字從左向右書寫,念起來也要橫讀。這裏的文字記載逐漸增多,數量大大超過利地區。居民多數著棉布衣服,而較少服用粗毛織物。通用的貨幣是金錢、銀錢等,式樣不同於其他各國。

  沿縛芻河北岸順流而下,到達蜜國。

  蜜國。

  蜜國東西六百多裏,南北四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多裏。[國土]東西長,南北窄。境內有寺廟十餘座,僧徒一千多人。這裏的許多佛塔[堵波,也就是舊日所說浮圖,也叫婆,又叫塔婆,也叫私簸,又叫藪鬥波,這些譯音都是不正確的]和佛尊像有很多神異、靈驗的事跡。往東行進到達赤鄂衍那國。

  赤鄂衍那國。

  赤鄂衍那國東西四百多裏,南北五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餘裏。有寺廟五座,僧徒很少。東行到達忽露摩國。

  忽露摩國。

  忽露摩國東西一百多裏,南北三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餘裏。它的君王是奚素突厥人。境內有寺廟兩座,僧徒一百多人。東行,到達愉漫國。

  愉漫國。

  愉漫國東西四百多裏,東北一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六七裏。它的君王是奚素突厥人。境內有寺廟兩座,僧徒寥寥無幾。西南傍臨縛芻河而到達鞠和衍那國。

  鞠和衍那國。

  鞠和衍那國東西二百多裏,南北三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餘裏。境內有寺廟三座,僧徒一百多人。東行,到達鑊沙國。

  鑊沙國。

  鑊沙國東西三百多裏,南北五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六七裏。東行,到達珂咄羅國。

  珂咄羅國。

  珂咄羅國東西一千多裏,南北也一千多裏。此國大都城方圓二十多裏。東方鄰接蔥嶺而到達拘迷莫閉反陀國。

  拘迷陀國。

  拘迷陀國東西二千多裏,南北二百多裏,位於大蔥嶺之中。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多裏。西南方瀕臨縛芻河,南方鄰接屍棄尼國。

  向南渡過縛芻河,到達的國家有達摩悉鐵帝國、缽鐸創那國、淫薄健國、屈浪孥國、火利反摩羅國、缽利曷國、訖栗瑟摩國、曷邏胡國、阿利尼國、瞢健國。從活國東南行進,到達的是闊悉多國、安羅縛國。關於這些國度的事跡,請參看對歸途部分的記述。

  活國西南,到達縛伽浪國。

  縛伽浪國。

  縛伽浪國東西五十多裏,南北二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餘裏。南行,到達紇露悉泯健國。

  紇露悉泯健國。

  紇露悉泯健國方圓一千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十四五裏。向西北行進,到達忽懍國。

  忽懍國。

  忽懍國方圓八百多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五六裏。境內有寺廟十餘座,僧徒五百多人。往西行進,到達縛喝國。

  縛喝國。

  縛喝國東西八百多裏,南北四百多裏,它的北境瀕臨縛河。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多裏,人們都把它叫做小王舍城。這座都城雖然建築得非常堅固。但是,城內的居民為數很少,這裏的土地上出產的品種卻格外繁多。長在水裏、生在陸地上的種種花卉難以一一列舉。境內有寺廟一百多座,僧徒三千多人,全都研習小乘法教。

  納縛僧伽藍。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