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內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這裏除遠離塵市,自然景色極為優美外,又可登塔遠眺。向南麵對翠峰萬仞,插入青天的終南山;向北極望渭上西漢諸陵、而嵯峨、九峻、梁山也俱收兩眸,倚欄下視則九重雲深的宮苑、衙署羅列的皇城、狀如棋盤、菜畦的坊市,街中熙攘來往的豆人寸馬,浩浩皇都,俱在指掌之中。對此色此景,怎能不令人意趣橫生,觸動人們的靈感呢?
因此,慈恩寺不但日常遊客如雲,更是詩人騷客清遊唱和的好地方。所以唐代的詩人們,給我們留下了近百餘篇歌詠慈恩寺和大雁塔的動人詩賦。而盛唐時期,杜甫、高適、岑參、薛據等曾相偕至寺,登塔唱和。所賦皆悲壯雄渾、意境深遠,是足以淩跨萬世的代表作。除薛據所詠已佚失無存外,其餘三首,奉錄如下: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唐杜甫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
惜哉瑤池影,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梁謀。
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屠
唐高適
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
登臨駭孤高,披拂欣大壯。
言是羽翼生,回出虛空上。
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
官闕皆戶前,山河盡向。
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
千裏何蒼蒼,五陵鬱相望。
盛時慚阮步,未官知周防。
輸效獨無因,斯焉可遊放。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唐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