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節

  傳

  九年春,齊侯使公孟綽辭師於吳1.吳子曰2:“昔歲寡人聞命3,今又革之4,不知所從,將進受命於君5.”

  1齊侯:指齊悼公。上年齊侯請吳出兵伐魯,今齊、魯已講和,故辭吳師。2吳子:指吳王夫差。3昔歲:去年。4革:更,改。5進:前。謂前往齊國。為十年吳伐齊《傳》。

  鄭武子槃之嬖許瑕求邑1,無以與之。請外取2,許之,故圍宋雍丘。宋皇瑗圍鄭師3,每日遷舍4.壘合,鄭師哭。子姚救之5,大敗。二月甲戌6,宋取鄭師於雍丘,使有能者無死7,以郟張與鄭羅歸8.

  1武子槃:罕達,字子槃,武是諡號。許瑕:武子之下屬。

  2外取:取於他國。3鄭師:許瑕之師。4“每日”二句:宋師每日築壘挖溝而遷居,最後合圍宋師。5子姚:武子槃。罕達字子槃,又字子姚。6甲戌:十四日。7惜其才能。8郟(jiá)張:與下文“鄭羅”皆鄭國有才能之人。

  夏,楚人伐陳,陳即吳故也1.

  1即吳:親附吳國。六年,吳伐陳,楚救之不得,陳從吳。宋公伐鄭1.

  1報複鄭伐雍丘。

  秋,吳城邗1,溝通江、淮2.

  晉趙鞅卜救鄭,遇水適火3,占諸史趙、史墨、史龜4.史龜曰:“是謂沈陽5,可以興兵6.利以伐薑7,不利子商8.伐齊則可,敵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9;子,水位也10.名位敵11,不可幹也12.炎帝為火師13,薑姓其後也。水勝火,伐薑則可。”史趙曰:“是謂如川之滿14,不可遊也。鄭方有罪15,不可救也。救鄭則不吉,不如其他16.”陽虎以《周易》筮之17,遇《泰》棯之《需》棨18,曰:“宋方吉,不可與也19.微子啟20,帝乙之元子也。宋、鄭,甥舅也。祉,祿也。若帝乙之元子歸妹而有吉祿,我安得吉焉?”乃止。

  1邗:吳邑,在今江蘇揚州市北運河西岸。2溝通江、淮:挖溝連通長江與淮河。其溝大致起於今揚州市南長江北岸,至於清江市淮水南岸。今之運河即古代之邗江(亦稱韓江)。3遇水適火:指龜甲由北向南裂開,分別呈水(北方為水)、火(南方為火)之形。4史趙、史墨、史龜:皆晉國史官。5沈(chén)陽:火為陽,遇水而沉伏。沈:同“沉”。6可以興兵:兵為陰類,故可興兵。7以:於。薑:齊姓。齊為薑尚之後。8子商:謂宋。宋為殷後,子姓。9盈,水名也:《史記·趙世家》:“趙氏之先,與秦同祖。”盈與水有關。故秦為嬴姓,盈與嬴同。下文雲:“是謂如川之滿,不可遊也。”10子,水位也:古代幹支與五行相配,子為水。11敵:相等。12幹:犯。二水(盈姓、子姓)皆盛,故不可相犯。13炎帝:神農氏。火師:以火為官名。參見昭公十七年《傳》。14“是謂”二句:川水滿,遊則溺。15“鄭方”句:鄭以嬖人伐宋,故有罪。16其他:指伐齊。17《周易》:古代卜筮之書。後經孔子整理加工,成為儒家經典之一。18遇《泰》棯之《需》棨:此句謂卦象由《泰》變為《需》。《泰》:《乾》下《坤》上。《需》:《乾》下《坎》上。19與:敵,當。20“微子”以下:《泰》六五爻辭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帝乙為紂之父,曾嫁女於周文王(妹為少女)。爻辭以此為好事,有福,大吉。宋為微子啟(帝乙長子)之後,嫁女於鄭,與帝乙嫁女之事相應。爻辭所示有利於宋,則必不利於晉。元子:長子。

  冬,吳子使來儆師伐齊1.

  1儆:戒,告。指預告出師之日期。

  經

  十年春1,王二月,邾子益來奔。

  公會吳伐齊。

  三月戊戌2,齊侯陽生卒3.

  夏,宋人伐鄭。

  晉趙鞅帥師侵齊。

  五月,公至自伐齊。

  葬齊悼公。

  衛公孟鄗自齊歸於衛4.

  薛伯夷卒。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結帥師伐陳。

  吳救陳5.

  1十年:公元前485年。2戊戌:十五日。3以疾赴於魯,故不書弑。4公孟鄗(kōu):蒯聵之黨,此時叛蒯聵而從輒。5吳季劄帥師而不書名,陳不以名告。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