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1,同盟故也。
1“始赴”二句:杞國發訃告第一次用名字,是因為同盟的緣故。杞桓公三次與魯成公同盟,故赴以名。
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1,長相優2,又相謗也3.子蕩怒4,以弓梏華弱於朝5.平公見之,曰:“司武而梏於朝6,難以勝矣!”遂逐之。夏,宋華弱來奔。司城子罕曰7:“同罪異罰,非刑也。專戮於朝8,罪孰大焉?”遂逐子蕩。子蕩射子罕之門,曰:“幾日而不我從9?”子罕善之如初。
1狎:親近。2優:調戲。3謗:毀謗。4子蕩:樂轡。5“以弓”句:謂張弓套住華弱之首,拘之於朝。梏:械係,拘止。6司武:華弱為司馬,掌軍事。7司城:即司空。子罕:樂喜。8“專戮”二句:擅自淩辱大臣,沒有什麽罪名比這更大的了。戮:辱。9“幾日”句:謂子蕩不久亦將被逐。
秋,滕成公來朝,始朝公也1.
1始朝公:初次朝見襄公。莒人滅鄫,鄫恃賂也1.
1賂:指貢賦於魯。
冬,穆叔如邾聘1,且修平2.
1穆叔:叔孫豹,魯卿。2修平:修好。
晉人以鄫故來討,曰:“何故亡鄫1?”季武子如晉見2,且聽命3.
1亡鄫:使鄫亡。鄫屬魯,魯有保護之責。2季武子:季孫宿。魯卿。3聽命:聽從晉國處置。
十一月,齊侯滅萊,萊恃謀也1.
1謀:指賂齊之謀。襄公二年,齊伐萊,萊人賂宿沙衛得免。
於鄭子國之來聘也1,四月,晏弱城東陽2,而遂圍萊。甲寅3,堙之4,環城傅於堞。及杞桓公卒之月5,乙未6,王湫帥師及正輿子、棠人軍齊師7,齊師大敗之。丁未8,入萊。萊共公浮柔奔棠。正輿子、王湫奔莒,莒人殺之。四月,陳無宇獻萊宗器於襄宮9.晏弱圍棠,十一月丙辰10,而滅之。遷萊於郳11.高厚、崔杼定其田12.
1“於鄭”句:在鄭大夫子國來聘的時候。子國聘魯在上年四月。2東陽:齊邑,在今山東臨朐縣東。3甲寅:襄公五年四月無甲寅。4“堙(yīn)之”二句:謂環繞萊城周圍築土為山,土山逼近城上矮牆。堙:堆土為山。傅:靠近。堞(dié):矮牆。5杞桓公卒之月:此年三月。6乙未:十六日。7王湫:本是齊人,成公十八年奔萊。正輿子:萊大夫。棠:萊邑。軍齊師:攻擊齊軍營壘。軍:營壘。此用作動詞。8丁未:二十八日。
9陳無宇:陳完之玄孫。宗器:宗廟寶器。指鍾、鼎之類。襄宮:齊襄公廟。10十一月丙辰:十一月無丙辰,丙辰為十二月十一日。《經》在十二月,疑是。11郳(ní):齊地,本郳國,在今山東滕州市。12定其田:定萊國之田。
經
七年春1,郯子來朝。
夏四月,三卜郊2,不從3,乃免牲4.
小邾子來朝。
城費。
秋,季孫宿如衛。
八月,螽5.
冬十月,衛侯使孫林父來聘。
壬戌6,及孫林父盟。
楚公子貞帥師圍陳。
十有二月,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於釦7.
鄭伯髡頑如會,未見諸侯。丙戌8,卒於鄵9.
陳侯逃歸。
1七年:公元前566年。2卜郊:以龜占卜郊祀與否。郊:祭名,在郊外祭祀天地。3不從:不吉。4免牲:即不舉行郊祀。免:縱而不殺。牲:指郊祀用的赤毛牛犢。5螽(zhōnɡ):飛蝗。成災,故書。6壬戌:二十二日。7釦(wěi):鄭邑,在今河南魯山縣。8丙戌:十二月無丙戌。丙戌為閏月十七日。9鄵(cào):鄭地,在今河南新鄭、魯山二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