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4節

  傳

  十四年春,孔達縊而死。衛人以說於晉而免1.遂告於諸侯曰:“寡君有不令之臣達2,構我敝邑於大國3,既伏其罪矣,敢告。”衛人以為成勞複室其子4,使複其位5.

  1說於晉:向晉國解釋。說:解說。2不令:不善。3構:挑撥,離間。4以為:以,因。以、為義同。成勞:功勞。成、勞為同義詞。室:以女妻之。5複其位:指繼承其父之祿位。

  夏,晉侯伐鄭1,為邲故也2.告於諸侯,蒐焉而還3.中行桓子之謀也4.曰:“示之以整5,使謀而來6.”鄭人懼,使子張代子良於楚7.鄭伯如楚,謀晉故也8.鄭以子良為有禮9,故召之。

  1晉侯:指晉景公。2為邲故:晉敗於邲,鄭親附楚國,故晉伐鄭。3蒐:檢閱,閱兵。4中行桓子:荀林父,邲之戰時,任晉中軍主帥。5整:軍容整齊,紀律嚴明。6使謀而來:使鄭自謀而來從晉。7子張:公孫黑肱,鄭穆公孫。子良:公子去疾,鄭穆公孫,宣公十二年到楚國充當人質。8謀晉:圖謀禦晉。9有禮:謂讓國。子良讓位於公子堅,見宣公四年《傳》。楚子使申舟聘於齊1,曰:“無假道於宋2.”亦使公子馮聘於晉3,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4,曰:“鄭昭宋聾5,晉使不害6,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7.及宋,宋人止之8.華元曰:“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9.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10.”乃殺之。楚子聞之,投袂而起11,屨及於窒皇12,劍及於寢門之外13,車及於蒲胥之市14.秋九月,楚子圍宋。

  1楚子:指楚莊王。申舟:名無畏,楚大夫。2假道:出聘時途經他國,須行假道之禮,見《儀禮·聘禮》。楚王有意挑釁,故不假道。3亦:又。4“申舟”句:宋公與楚穆王田於孟諸,宋公違命,申舟抶其仆,見文公十年《傳》。5昭:明。聾:暗。此句謂鄭明於事理,而宋則否。6不害:無害。謂無禍患。

  7見犀而行:引見其子於楚王而行,示必死。8止:拘,扣留。

  9鄙:輕視。10一:一樣,相同。11投袂:奮袖。投:振。《淮南子·主術訓》:“楚莊王傷文無畏之死於宋也,奮袂而起,衣冠相連於道。”12“屨及”句:古人在室內不穿鞋,楚王盛怒之下,不及納履而出,至庭,而送履者始追及之。窒(dié)皇:寢門之庭。13寢門之外:寢門在庭外。14蒲胥之市:蒲胥是地名,市在其中。

  冬,公孫歸父會齊侯於穀1.見晏桓子2,與之言魯,樂。桓子告高宣子曰3:“子家其亡乎4,懷於魯矣5.懷必貪,貪必謀人。謀人,人亦謀己。一國謀之,何以不亡?”

  1公孫歸父:襄仲之子。2晏桓子:晏嬰之父。3高宣子:高固,齊之上卿。4子家:公孫歸父的字。亡:出奔。5懷:思,留戀。

  孟獻子言於公曰1:“臣聞小國之免於大國也,聘而獻物2,於是有庭實旅百3;朝而獻功4,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5,而有加貨6,謀其不免也。誅而薦賄7,則無及也。今楚在宋8,君其圖之!”公說9.

  1孟獻子:仲孫蔑,魯卿。2聘:指諸侯使卿大夫問於諸侯。物:指聘禮。如玉帛皮幣之類。3庭實: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之間互相聘問時,以禮物相贈,陳列於庭中,謂之庭實。庭實包括馬、皮、牲、米、醢等。旅:陳。百:表示多。指諸物皆備。

  4朝:指諸侯相會見。功:指宮中嬪婦送交的絲麻、布帛、衣服等。5容貌:儀容。此指修飾儀容之物。采章:指器服的顏色、圖案。《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嘉淑:美善。6加貨:常禮之外增加的禮品。7誅而薦賄:謂待大國誅求然後進獻財貨。誅:責,求。而:乃。8楚在宋:楚子圍宋。9說:同“悅”。此條本與下年傳文相接,為後人所割裂。

  經

  十有五年春1,公孫歸父會楚子於宋。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2.

  六月癸卯3,晉師滅赤狄潞氏4,以潞子嬰兒歸5.

  秦人伐晉。

  王劄子殺召伯、毛伯6.

  秋,螽7.

  仲孫蔑會齊高固於無婁8.

  初稅畝9.

  冬,蝝生10.

  饑。

  1十有五年:公元前594年。2平:和解。3癸卯:十九日。4赤狄:狄之別族,因衣服尚赤而得名,居地在今山西長治縣北、黎城縣西。潞氏:即潞。赤狄之別種,在今山西潞城市東北四十裏。5潞子嬰兒:潞氏之君,名嬰兒。《春秋》對所謂夷狄之君皆稱子。6王劄子:王子劄。7螽(zhōnɡ):指飛蝗。為災,故書。8無婁:杞邑。未詳何處。《公羊傳》作“牟婁”。9初稅畝:開始按田畝征稅。參見《傳》注。10蝝(yuán):飛蝗之幼蟲,未生翅者。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