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九年春,王正月己酉1,使賊殺先克2.乙醜3,晉人殺先都、梁益耳。
1己酉:三日。2賊:凶手。《大戴禮記·曾子立事》:“殺人而不戚焉,賊也。”此條本與上年傳文相接,主語為箕鄭父等。
3乙醜:十九日。
毛伯衛來求金1,非禮也。不書王命2,未葬也。
1“毛伯”二句:天子不求私財,今來求金,故曰非禮。
2“不書”二句:襄王未葬,新君不能稱王,故不稱王使毛伯。二月,莊叔如周1,葬襄王。
1莊叔:叔孫得臣。
三月甲戌1,晉人殺箕鄭父、士縠、蒯得2.
1甲戌:二十九日。2蒯得:蒯得非卿,故《經》不書。
範山言於楚子曰1:“晉君少,不在諸侯2,北方可圖也。”楚子師於狼淵以伐鄭3.囚公子堅、公子尨及樂耳4.鄭及楚平。
1楚子:楚穆王,名商臣。範山:楚大夫。2不在諸侯:無意稱霸諸侯。3狼淵:地名,在今河南許昌市西。4公子堅:與下文公子尨、樂耳三人皆鄭大夫。
公子遂會晉趙盾、宋華耦、衛孔達、許大夫救鄭1,不及楚師。卿不書2,緩也3,以懲不恪4.
1公子遂:魯之上卿。趙盾:晉之正卿。華耦:華父督曾孫。孔達:衛卿。2卿不書:謂趙盾、華耦、孔達皆卿,《春秋》不書其名氏而稱“晉人、宋人、衛人”。3緩:行動遲緩,以至於救鄭不及。4不恪:不敬。恪:恭敬。
夏,楚侵陳,克壺丘1,以其服於晉也。
1壺丘:陳邑,在今河南新蔡縣東南。
秋,楚公子朱自東夷伐陳1.陳人敗之,獲公子茷2.陳懼3,乃及楚平。
1公子朱:息公子朱。楚縣大夫稱公。2公子茷(fěi):楚公子。3“陳懼”二句:陳以弱勝強,故懼而請平。及:與。平:和解。
冬,楚子越椒來聘1,執幣傲2.叔仲惠伯曰3:“是必滅若敖氏之宗4.傲其先君5,神弗福也。”
1子越椒:鬥椒,字子越,亦字伯棼。2執幣傲:分發禮品時態度不恭敬。幣:饋贈禮物之通稱。3叔仲惠伯:名彭。魯大夫。4若敖氏:若敖是鬥椒的曾祖。若敖生鬥伯比,鬥伯比生令尹子文、司馬子良,子良生椒。宗:族。5傲其先君:奉使必祭廟告於先君,今不敬,故曰傲其先君。
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禮也。諸侯相吊賀也,雖不當事1,苟有禮焉2,書也,以無忘舊好。
1不當事:不及於事。當:值。此時距僖公薨已十年,成風薨亦已六年,贈死不及屍,吊喪不及哀,故曰不當事。2苟:若。
經
十年春1,王三月辛卯2,臧孫辰卒3.
夏,秦伐晉。
楚殺其大夫宜申4.
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及蘇子盟於女栗5.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於厥貉6.
1十年:公元前617年。2辛卯:二十二日。3臧孫辰:臧文仲。4宜申:鬥宜申。5蘇子:周卿士。女栗:地名,未詳何處。6厥貉:地名,在今河南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