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節

  傳

  十一年春,晉侯使以丕鄭之亂來告1.

  1“晉侯”句:殺丕鄭在上年冬而《經》書於今春,《傳》釋其故。

  天王使召武公、內史過賜晉侯命1.受玉2,惰3.過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後乎!王賜之命,而惰於受瑞4,先自棄也已,其何繼之有5?禮,國之幹也6.敬,禮之輿也7.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8?”

  1天王:周襄王。召(shào)武公:周卿士,召穆公之子。內史過:周大夫。命:瑞命。諸侯即位,天子賜之命圭(亦稱信圭),以為瑞節。2玉:命圭,長七寸,侯所執。3惰:怠惰不敬。《國語·周語上》雲:“晉侯執玉卑,拜不稽首。”4瑞:指命圭。5其何繼之有:其有何繼,即無後之意。6幹:根本。7輿:車。禮無敬不行,故以為喻。8長世:繼世長存。

  夏,揚、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師1,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2.秦、晉伐戎以救周。秋,晉侯平戎於王3.

  1揚、拒、泉、皋:皆邑名,諸戎所居,都在今河南洛陽市西南。伊、雒之戎:雜居在伊水、雒水(即洛水)之間之戎。2王子帶:襄王之弟,惠後寵子。王子帶欲篡位,故召戎伐周。3平戎於王:使諸戎與王室和解。平:和。

  黃人不歸楚貢1.冬,楚人伐黃。

  1“黃人”句:黃為楚之屬國,此時依仗齊國而不向楚國進貢。黃為嬴姓小國,在今河南潢川縣西。

  經

  十有二年春1,王三月庚午2,日有食之3.

  夏,楚人滅黃。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丁醜4,陳侯杵臼卒。

  1十有二年:公元前648年。2庚午:三月朔日。杜注:“不書朔,官失之。”3日有食之:此為公曆公元前648年4月6日的日全食。4丁醜:十二日。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