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二年春,諸侯城楚丘而封衛焉1.不書所會2,後也。
1封衛:封本指帝王把土地分給諸侯,建立國家。閔公二年,衛為狄所滅,國君戰死,今諸侯重建其國,故雲封。2“不書”二句:謂經文不書參與城楚丘的國君,因魯後至。元年經雲“齊師、宋師、曹師城邢”,可參看。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1.公曰2:“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3.”公曰:“宮之奇存焉4.”對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5.且少長於君6,君昵之7,雖諫8,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為不道9,入自顛瑯10,伐鄍三門11.冀之既病12,則亦唯君故。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13,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請假道以請罪於虢14.”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15.夏,晉裏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先書虞16,賄故也。
1荀息:晉大夫,即荀叔。名黯,字息。屈:北屈,在今山西吉縣。其地產良馬。乘:四馬曰乘。垂棘:地名,在今山西潞城市北。假道:借路。晉伐虢需途經虞國(虞在晉之南,虢又在虞之南),故借道。虞:國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陸縣東北。虢:國名,又名北虢。周文王封其弟仲於西虢(在今陝西寶雞市附近),公元前687年為秦所滅。北虢是虢仲子孫遷徙之地,在今山西平陸縣。2公:指晉獻公。3外府:相對於內府(晉之府庫)而言。4宮之奇:虞大夫。5懦:軟弱,怯懦。強諫:力諫。6少長於君:少時為虞公收養。長:養。7昵:親近。8“雖諫”二句:謂虢公對宮之奇親而狎之,必輕其言。9冀:國名,在今山西河津市東北。不久即為晉所滅,以為郤氏食邑。不道:無道。10顛瑯(línɡ):地名,即今之虞阪,在山西平陸縣東北。11鄍(mínɡ):虞邑,在今山西平陸縣東北。三門:三處城門。
12“冀之”二句:言虞報複冀之侵伐,使之病困。唯:以,因。13保於逆旅:以客舍為依托以自守。保:守。14請罪於虢:向虞國問罪。請:問。15遂起師:起虞師。16“先書”二句:謂《春秋》惡虞貪晉賄賂而伐虢,故列虞師於晉師之前。
秋,盟於貫,服江、黃也1.
1服江、黃:江、黃本從楚,至此始服齊。齊寺人貂始漏師於多魚1.
1寺人貂:宮廷內侍,名貂。漏師:泄漏軍事秘密。多魚:地名。未詳何處。
虢公敗戎於桑田1.晉卜偃曰2:“虢必亡矣。亡下陽不懼,而又有功,是天奪之鑒3,而益其疾也。必易晉而不撫其民矣4.不可以五稔5.”
1桑田:虢地,今河南靈寶市有稠桑驛,即其地。2卜偃:郭偃。晉大夫,掌占卜。3“是天”二句:謂虢取勝,將失戒懼之心而驕縱自恣。鑒:鏡子。引申為可供借鑒的事物。疾:害。謂禍患。4易:輕,輕視。5以:及。五稔(rěn):五年。稔:穀物成熟。穀物一年一熟,因稱年為稔。
冬,楚人伐鄭,鬥章囚鄭聃伯1.
1鬥章:楚大夫。聃(nán)伯:鄭大夫。
經
三年春1,王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
徐人取舒2.
六月,雨。
秋,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於陽穀3.
冬,公子友如齊蒞盟4.
楚人伐鄭。
1三年:公元前657年。2徐:國名,嬴姓,故城在今安徽泗縣西北五十裏。舒:國名,偃姓,在今安徽舒城縣。3陽穀:齊地,在今山東陽穀縣北三十裏。4蒞盟:參加會盟。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