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93、逃難

  五十白頭翁[一],南北逃世難[二]。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塗炭[三]。乾坤萬裏內,莫見容身曄[四]。妻孥複隨我,回首共悲歎。

  故國莽丘墟[五],鄰裏各分散。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

  這詩有人疑為偽作,我看是沒有根據的。這晃杜甫替他自己一生的逃難作了一個總結。根據未句,大概作於大曆五年(七七〇),也就是他死的這一年避臧玠之亂的時候。

  [一]浦注:“肅宗上元二年,公年五十,時周流蜀中,注家釋世難者,以是年段子璋反東川當之。公值難其多:何獨舉此耶?蓋公自乾元二年客秦入蜀,時年四十八,是為逃難之始耳,言五十,舉成數也。按杜甫逃難實開始於至德元載,時年四十五,次年由安史亂軍中逃歸,頭發盡白,說‘五十白頭翁’是一個大體上的和特征的說法,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五十不應白頭。”高適詩:“鄭侯應悽惶,五十頭盡白。”也是所以紀異的。

  [二]最初在北方,由奉先逃白水,由白水逃鄜州,他自己又由淪陷了的長安逃歸鳳翔,後來才由華州經秦州、同穀逃到了四川(南方)。

  但在四川又碰到段子璋、徐知道和崔籲之亂,如今在湖南又要逃臧玠之亂,所以說“南北逃世難”。

  [三]塗炭,爛泥和炭火。一塗炭,是說全國人民都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例外。

  [四]畔,邊陳,如澤畔、田畔,即“人寰難容身”意。以乾坤之大,競找不到一塊安身之地,極寫世亂,也顯出詩人社甫之不為當道所容。

  [五]莽,是莽莽然,草木叢生的樣子。安史亂後,洛陽附近數百裏內都變成了廢墟,杜甫家正在這一區域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