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86、清明二首(錄一)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一]。寂寂係舟奴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二]。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裏秋千習俗同[三]。旅雁上雲歸紫塞,家人鑽火用青楓[四]。秦城樓閣煙花裏,漢主山河錦繡中[五]。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藏愁殺白頭翁[六]。

  這是一首七言排律,大概是七六九年春在湖南所作。可以看出杜甫晚年的健康情況和他的“自強不息”的積極精神。

  [一]據《複陰》詩:“夔子之國杜陵翁,牙齒半落左耳聾。”則所謂半耳聾,當即指左耳聾。

  [二]杜甫出峽後,多住在船上,船便是他的家。雙下淚,即兩眼流淚,意思是說隻有兩眼還未瞎。應合上句看。伏枕,即臥病。書空,是說用字指在空中虛畫字形。《世說:黜免篇》:“殷中軍(殷浩)被廢,終日恒書空作字,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因右臂偏枯。所以說“左書空”。這裏也反映了杜甫的頑強。右手不中用了,左手還是要寫。以上四句寫飄伯和病廢。

  [三]杜甫七五九年十二月人蜀,至是凡十年有餘。蹴,踢。鞠,用皮革做的毯。蹴鞠,即打毯,和現在的踢球相象。將雛,謂攜子女。古時清明有打毬、秋千、施鈞等遊戲。同,同於故鄉。

  [四]相傳秦築長城,土色紫,故日紫塞。這裏泛銜北方。鑽火,鑽木以取火。楚地多楓,故鑽火用青楓,與北方用榆柳不同。以上四句就請明這一節候上寫飄泊之久和遠。

  [五]二句因清明而遙想京國的美景。與下文作對照辦。

  [六]末二句又回到現實,點出所在地點。是說風景自好,徒增漂泊之感,未二句是所謂“磋對”,也叫“交股對”。因上句用二“春”字,下旬用二“白”字,而位置並不相當。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