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82、南征

  春岸桃花水,雲帆楓樹林[一]。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二]。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三]。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四]!

  這是七六九年春由嶽陽往長沙時所作。詩人杜甫對他自己的詩,作了一個充滿自信和自負的自我評價。

  [一]首二句寫南征途中之景。桃花水,即春水,因水生於桃花開放時,故謂之桃花水。以對“楓樹林”,為借對。

  [二]苟全性命,到處逃難,故眼前景物雖美,轉使人傷心流淚。

  [三]二句流水對。是說自己老了病了,照說應北歸才是,現在卻更向南走,豈不可悲?盡管如此,然心則未嚐一日忘懷朝廷。君,指代宗,杜甫在成都時,代宗曾召他補京兆功曹,壯甫沒接受,後因嚴武表薦,授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所謂“君恩”,當與此事有關。

  [四]未二句結出不得不老病南征之故。在當時社會裏,文章上的知音,往往也就是事業上的援手或生活上的東道主人。這兩句感慨根深,很大,自視也很高。不能不使杜甫傷感:對於同時代大詩人或較有成就的詩人,他本著“樂道人之善”的態度差不多全都評論到,全都給以應得的公正的評價,他成了他們的知音。然而,卻很少有人談論到他的詩,他自己卻找不到一個知音。天寶未,殷璠編《河嶽英靈集》,高適、岑參、薛據等還有一些實在不高明的作家都人了選,獨獨杜甫卻“名落孫山”。杜甫死後不久,高仲武編《中興間氣集》,選錄了至德到大曆未年二十六位作家的詩,也沒有杜甫的份。但社甫並不急於求人知,也並不因此而喪失了自己的自信。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